佛弟子文庫

達照法師:覺悟人生三要素

達照法師  2011/04/07  大字體  護眼色

要達到覺悟的人生,我們所需要的只有三點。

第一點:從深信業果的基礎出發,遵守規矩、遵守規律。最大的規律就是因緣果報,也就是一切都要遵循因果。在這個大的規律下,落實在具體的生活中,我們首先要遵守自然界的規律、國家的法律。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世界有成住壞空,事物有生住異滅。不管你是哪個行業、哪種地位,你擁有的財產也是生住異滅——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慢慢地消失。自然界的規律就是如此,無一例外。在社會上,大到國家法律,小到工作崗位職責、單位制度、寺廟共住規約等等,我們都要遵守。我們佛弟子要遵守戒律,佛法的戒律所秉持的原則是大原則,就是因果原則。而世間的制度,可能不一定看到長遠的因果規則,但製定規矩肯定是為了讓大家更好,所以大家不要因為規矩而痛苦。寺院初一、十五誦戒,或者羯摩,或者種種作法,這是佛陀告訴我們,要遵守這種規則,而這個規則的本身就是符合因緣果報的規律,這是最簡單、最現實的一點。夫妻之間要遵守夫妻的規則,家庭也有家庭的規則,這一點在儒家講得非常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領導要像領導,被領導的要像被領導者,整個社會一團和氣。真正通過規則來達到和諧,這是我們共同生存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我們沒有人能生活得很好。

第二點就是要獲得穩定。向內求得心情、情緒的穩定,身體的穩定。不要沒有規律,暴飲暴食,把身體搞垮了;心態好了,生活正常了,這樣身體也變得穩定起來。然後就是家庭穩定、單位穩定、團隊穩定,然後才能擴展到國家穩定、社會穩定、世界太平。真正的天下太平,是從心情、情緒的穩定開始。不要東奔西跑,即便有事情,我們也以穩定的心來面對一切。禪定就是最好的情緒管理方法。作為一個覺者,我們要有這種認識。只有穩定的情緒、穩定的行為才能感召穩定的結果,這個世界所有的不穩定都是大家情緒的不穩定引導出來的。情緒小小的不穩定,在房間裡蒙起被子哭一場就可能解決問題了,但如果你抑制不了、轉化不了,就會爆發出來,然後你到外面給別人眼色看,甚至用語言和動作傷害別人,就會構成矛盾。有了矛盾以後,族群與族群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團隊與團隊之間互相爭鬥,這樣就導致了世界的戰爭。如果一直生活在這種狀態下,沒有絲毫的穩定,以嗔心作為生活的內容,那就是地獄眾生的生活。我們看看那些戰爭的地方,真的就像生活在地獄一般。

現在我們國家的大環境比較穩定,在這樣的環境下,只要不惹事,生活就很和平。我經常講:「我們有飯吃,有衣服穿,我們的所需已經滿足了,作為修行人,還要求什麼呢?」他們說:「你這個老土,現在什麼年代了?這個年代都是講錢的!」其實我們真正的所需,是只要有飯吃,有衣服穿,其它都是想要的,而不是需要的,都是妄想而已。一旦了解到這一點,你的身心就開始穩定了。你的身心開始穩定的時候,你就能感覺到你的世界是穩定的,天下是太平的。但你的心要是動起來,你就會跟動起來的世界相應。沒有禪定覺受的人,可能不一定能理解這句話。他會說:「雖然坐禪的時候是安定的,但要是旁邊有人吵架,我怎麼能定得下來呢?」或者說:「雖然我是安定的,但別人吵架,那我的世界不還是在吵嗎?」其實只要你感覺到你定下來了,別人吵跟你真的沒關係,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一個世界裡。我的世界有這麼多事、這麼多物,大家的世界都有各自的事、各自的物,而我們的世界是重重無盡地重疊在一起的,就像燈光,每一盞燈的光都照遍了整個房間,所有燈光是重疊在一起的,所以你看到的好像是很多燈光重疊而成的一個光,實際不是。

所以,如果你個人的世界改造好了,外面的世界無論是天堂還是地獄,都跟你沒有關係。就像佛菩薩到了地獄,看到地獄的眾生,他不會有絲毫的痛苦,反而會把他最圓滿的慈悲在那裡展現無遺。我們做善事的時候,特別是去那些救濟所,看到貧窮生病的人,你是可憐他,覺得他痛苦、業障重,還是在這個時候有真正慈悲的心?覺悟的人面對貧苦眾生,心裡只有慈悲,希望佛菩薩加持他,讓他好一點,內心是感覺不到那種是非和痛苦的。他能夠體會眾生的痛苦,但沒有那種想求,卻得不到的痛苦。他內心是清淨的,不會被痛苦所污染。所以想改變世界,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心。孔老夫子講得很好,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一點一點慢慢地擴展開來。所以要想把握世界,一定要先把握自己,讓自己能夠穩定。

第三就是要積極地聽聞經教,增長智慧。覺悟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唯一的標準就是不生煩惱。如果一個人說我很痛苦,那是什麼原因?因為我太有能力了,生不逢時,感到不平衡;我太有智慧了,人家都不信任我,人家都嫉妒我,其實這說明你真的是沒有智慧,有智慧就絕對不會生煩惱。智慧是什麼?就是把你的身心世界全部看透、看清楚。你的起心動念,是貪心生起來還是嗔心生起來了?還是禪定生起來了?還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生起來了?你都很清楚地知道來龍去脈。你不但能看清楚自己心念的來龍去脈,還能看到別人的煩惱、生氣的來龍去脈。你只要跟他聊天,一聽他的話,就能夠摸到他的脈,知道他的心脈在哪裡,他的病在哪裡。他的痛苦來源於什麼地方?是貪慾心太重還是嗔心無明太重?還是過去世的業力太重?或者他身邊的人不行?你都能非常清楚地了解。所以看到的即使是一個很壞的人,你也清楚他的業果緣起,而不會生煩惱。所以有句話講:「智慧不生煩惱,慈悲沒有敵人。」慈悲是絕對沒有敵人的,因為在你的身心中,敵人只是讓你修忍辱,讓你在這種敵人面前還能坦然無畏。他是恩將仇報,你要仇將恩報、以德報怨,這是有智慧的人可以達到的境界。

但是,智慧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需要一個過程,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智慧的提升,就是你在道理上要先明白。我們聽了這些道理後要理解,理解了以後,你還要去覺察,覺察後要能感受得到,你感受到以後,還要能感受到它的因在哪裡。比如你頭痛的時候,你能感受到頭痛的因在什麼地方。哪怕別人煽你一個耳光,你嘴巴很痛,這個正因在哪裡。你要能看到,就算別人打你,把你腦袋砍下來,別人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助緣,那個因不是在他那裡,而是在你的生命中。所以因緣兩個字,我們在內心中要有深刻的體會。如果你體會到正因是在自己,就明白是你召感了別人來欺負你、打你;或者召感了別人來恭敬你、對你好,根源還是在自己。所以當你內心有真正的慈悲,一切眾生都會圍繞著你;如果你的內心缺乏慈悲,一切眾生都會舍你而去,這個正因是在自己,而不在別人。

第一種智慧的狀況,就是我們先在理上明白。有些人說:「理上明白了卻做不到,還不如不明白。」這種觀點其實不對,因為理上明白卻做不到,你就會生慚愧心,知道自己道理都懂就是還沒做到。如果你真感覺到了這個理,你就會觀察到你的世界是由你的內心、你的念頭,你的業力感召的。這個感覺如果你確定下來了,那麼,即使你一不小心還在發脾氣,一不小心還會傷害別人,事後你一定會用功,慢慢地回歸。

實際上,在沒有覺悟、沒有見到真心之前,我們都是盲修瞎煉。看到別人打坐我也打坐,看到別人怎樣我也怎樣,只是在模仿學習,也是在以妄想心思考。但真正明白的人,他的修行就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驗證自己,在驗證的過程中增長定力。

第二個部分是功夫的增長,這需要一個過程。大家修淨土宗念佛法門就知道,開始沒有人干擾你的時候,你能念得起來;到後來功夫深了,就是有人干擾,你也能念得起來。所以靜中靜、動中靜、病中靜、夢中靜、臨終靜,也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是沒有修行的人,過了多少天還在生氣,他生完氣還覺得自己有道理,這就叫不覺、迷失。一旦有了覺悟,有了修行,有些時候你發完脾氣,不久就後悔了,會想自己真不該發這種脾氣,真不該生這種煩惱;再用功下去,他脾氣剛發完就後悔了,覺醒的時間越來越快;再繼續用功,正在發脾氣時他就後悔了,就像前面講的那個居士,一拳打出去,看見自己手上的念珠就馬上後悔了;如果再用功下去,快要發脾氣了,他自己就先遏制住不發。身口意這三業中,意業是主導的,只要你心想起來造惡了,你的業因已經形成了。如果意業已經開始動起來了,但是還沒有付諸實踐,也就是身業和口業還沒出現,業果就少了三分之二,因為身業和口業佔三分之二。所以再繼續用功下去,你就能知道自己的心念起來了,起到什麼程度,這樣一點一點從遠到近、從粗到細,你的內心就越來越像明鏡。當你面對世間的事情,有該生氣的,也有該讚歎的,你有了智慧以後,會非常清楚,處理得恰到好處,即使有時候有些人做得真的很差,你就是應該去批評的,確實世間是有這樣的相。

所以從覺悟的過程來說,一個覺悟的人一定是以戒、定、慧作為生命的核心,覺悟的意義也就是在於這三個方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達照法師文章列表

人生的財富不代表你有多少金錢

有這樣一個故事,雖然很平常,卻意義深刻。 瑞士是世界...

聖賢不怕困於陋巷,英雄不怕出身寒微

黃金藏在地下,大魚游於深水;君子隱居於山林,喬木生...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不論是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是蘇東坡的...

蕅益大師《八大人覺經略解》

大文為三:初總標,二別明,三結嘆。 今初: 為佛弟子...

佛陀僧團論苦的根源

人生什麼是苦?什麼是樂?根本沒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

人生的劫數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原文】 先曾祖潤生公,嘗於襄陽見一僧,本惠登相之幕...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是我們花了太多的...

眾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為堪忍,...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參禪會出現的三種習氣障礙

你在參的時候,過去的種種習氣煩惱,就會在身心中翻出...

達照法師:有福報的生命

經常聽到人說:壓力很重,得抑鬱症的人很多。為什麼會...

五僧緣影:達照法師的出家因緣

五僧緣影之信仰的傳承 愛因斯坦說時空是我們的錯覺,我...

就算痛苦,也要快樂去承擔

有一位居士跟我講,他特別希望他這個地方的人生意興隆...

佛什麼時候說過這麼多心靈雞湯

問: 阿難曾說願化身石橋,經歷風吹雨打,只願那所愛...

我們將如何保持平靜的心態

問: 很高興來到東林寺,感受不一樣的叢林生活。其實...

生活就是修行

一天,有一位女士來找秀峰禪師,埋怨工作得很辛苦,上...

淨慧法師:做人的六條標準

學佛的最後落腳點在什麼地方? 我想,落腳點就在實際...

如何勸導病人臨終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課 瞻視病人甲三、說法斂念 說法斂念 是關於如何...

世俗諦與真諦對生命問題的看法

我們講第一個問題:世俗諦與真諦對生命問題的看法。什...

以善變應萬變

今天一早走進辦公室,老總公告公司,將全面替換計算機...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離婚了,先生也得癌症,...

業障深重有資格往生嗎

平時我們常常有一種自卑感,覺得:我自己造作、舉心動...

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一般人總是常...

聖嚴法師:不貪著禪定之樂

修習禪定的人,他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於...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大法句經...

【佛教詞典】六度

(名數)初五度如前。第六智慧,分別真理也,此六度為...

【佛教詞典】三滅諦

指法相宗依遍計所執等三性所立之三種滅諦。即:(一)自...

【視頻】慧律法師《任何法都必須在三昧中完成》

慧律法師《任何法都必須在三昧中完成》

【視頻】懺雲老和尚《大慈菩薩發願文》

懺雲老和尚《大慈菩薩發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