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順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淨界法師  2017/08/22  大字體  護眼色

順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你現在桌面上有一個蘋果。這個蘋果的義相,我們說它的功能,假設它是五分,我們從零到十,假設它原來是五分。但是你看到這個蘋果以後,你一定會打很多的妄想。如果你想像這個蘋果:誒,它可以做一個香噴噴的派,誒,它就變成八分,它的價值提高了。如果你把這個香噴噴的派,上面再淋上巧克力,它這個蘋果的價值就變成十分,你就有很強大的意樂想要去吃這個蘋果。

但是如果你想這個蘋果:它是一個腐爛的蘋果,它外表是一個蘋果,其實它裡面是腐爛的。這個時候蘋果從五分變成三分,你吃它的意願減少很多,除非你極度的飢餓,否則你不會吃它。如果你再觀想:這個腐爛的蘋果,其實它已經長蟲,有病毒出生。你根本不可能吃它,它從三分轉成零分。所以這個蘋果的義相,它所代表的功能作用,其實是我們心中的名言──你的聯想安立的。離開你心中的聯想,你思想的變化,這個義相是不可得的。大乘佛法的空是這個意思,就是它無自性。

我們應該要知道一個觀念,佛陀在大乘經典經常提醒菩薩說:‘順逆皆方便’。在小乘的思想認為:順就是順,這個人是幫助我的、這個因緣是幫助我的,那就是幫助我;這個因緣是對我障道的,就永遠是障道。小乘的法執認為順、逆是有真實性的。大乘佛法不認為這樣,因為法的體性,是你內心的名言所變現出來的。我們修大乘佛法,你要永遠記住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所有的人都可能會幫助你,所有的人也可能會障礙你。一切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我們不要老是說:這個人是我的冤家、這個人是我的親屬。你不要這樣想!世間上的事情是不決定的,你運用得不好,你的親屬也會障礙你;你要運用得妙,你的冤家會變成你成佛之道的一個重大的加行資糧。所以我們從大乘空觀了解到:其實重點不是我們去改變外境滿足我的需要,其實這個是做不到的;重點是你要能夠‘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如何善巧的運用!你由前生的業力,我們前生積集了一種業力,這個業力已經表現出來,我們必須要面對,這是一個事實。當我們去面對自己業力所變現的果報,我們如何來運用它?這是一個重點,這個‘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當然你就必須要了解到:其實外境的功能是你內心所變現的。這樣子你就知道破除外境的執取。破除外境的執取,是修法空觀,所以大乘是先修法空觀,然後再‘覓心了不可得’,修我空觀,悟入平等法界。這個加行位就做兩件事,破除所取相、破除能取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賢愚壽夭,富貴貧賤,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

跳出輪迴的苦

在這個三界輪迴,最好的是天,再麼人,再麼阿修羅,阿...

一心不亂須到什麼程度才能夠往生

問: 為何懺公師父常常在佛七法會的時候,鼓勵大家要證...

曾國藩的日課四條

原文: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心既知有...

聖嚴法師:如何做到「境隨心轉」

問: 社會環境意見紛亂,我們常常「心隨境轉」,局勢...

回歸本來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討...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覺

一位國王,為了抵禦鄰國侵擾,而訓練一批精銳的良馬,...

星雲大師:做人處事應有的態度

世間上,最難的是做人和處事。人活了數十載,往往做人...

為什麼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

為什麼這個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我們來看看種子...

地藏菩薩悲願特重,功德不可思議

由於地藏菩薩悲願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議。《十...

無量劫來造了那麼多罪業,為何還能往生淨土

我們是有罪,所以才來輪迴,這是事實。但是有罪,有些...

我們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嗎?

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了解因果嗎?懂因果嗎?很多居士...

佛教七寶

不同的經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鳩摩羅什譯的《阿彌陀...

心亂就不要念佛持咒了嗎

問: 師父,念佛時如何做到心定,靜心。心無雜念的境...

聖嚴法師《內在的自心世界》

世界又可分為幾層次:個人世界,眾生世界,佛世界。個...

念佛行人應當吃長素

《梵網經菩薩戒》云: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

為何無量壽經把人道天道也判為惡道

問: 為何《無量壽經》把人道、天道也判為惡道? 常敏...

救世大悲觀世音

在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 阿彌陀...

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是...

星雲大師《新春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一年容易又春風, 新的一年終於又降...

請您來安排我的一切!

世上的一切,有多少人力不能為?至愛的親人離世,人命...

慳與捨

從前,有兩個兄弟,父母早亡,家產富饒,以不能孝養雙...

【佛教詞典】生

【生】 生有多種解釋,略舉三例如下:一、為十二緣起的...

【佛教詞典】曇

(雜名)曇摩Dharma(巴Dhamma)之略。譯曰法。唐僧之...

【視頻】《香海禪心智慧短信》有聲書

《香海禪心智慧短信》有聲書

【視頻】大安法師《2021年夏令營答疑》

大安法師《2021年夏令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