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該如何修

明基法師  2017/09/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您剛才說的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指什麼說法。在家居士,生活工作生活中如何修,更好運用到工作生活中?

明基大和尚答:「學佛呢,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後面有一個「覺」,在世間覺悟。師父提倡生活禪,在生活中修禪,禪就是覺悟,離開生活,到哪裡去修?身口意,行住坐臥,現實生活中面對所有的人,離開自己的內心,哪裡去修呢?遇到的人,事,情緒,念頭的時候,用一個什麼心態面對?是覺悟的心還是迷失的心?《金剛經》,《六祖壇經》學通學明白,不斷地學,這個「應無所住」,在現實生活中結合的越緊密,就越明確。

「不住色身香味觸法」,堅持定課,就是訓練我們住分,明分,心裡的專注力,清明的狀態,覺照的狀態,然後將這種狀態延伸到生活當中所有的時候,都能保證這個覺照的時候,你在掌握生命的主動權。保持覺照,你任何心念起來的時候,你能夠看的見它,看得見它說明它沒有籠罩你。能夠穿透它,穿透業的狀態,知道自己怎麼睡覺,睡著的過程全看見,什麼境界全能進去,當然啊這是結果啊。

金剛經裡講的,所有眾生起心動念,佛全都能知道。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我們都看不清呢,更微細的那些,佛都能看清,那是多強大覺照力啊,是吧?!年輕人要找到自己的不生不滅,一定要找,找到之後,理智的信才會真正豎立起來,心口不發虛,信心沒有建立起來,其實是虛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腦海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應減輕往昔的業障

問: 為什麼腦海里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有時候對佛也...

一切都虛妄不實,還有必要分辨是非善惡嗎

問: 如果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那有必要去分辨是非善惡...

淨業行人如何看待轉經輪

問: 歷史上,漢地傅大士曾造輪藏置於寺院,供眾人推...

如果我不種菜,就寫不出那樣的詩了

大約十五年前,當我在美國時,有位美國佛教學者來訪。...

往生極樂是靠超度去還是自己信願念佛去

問: 弟子以為,念佛行人勤修淨業三福,以至誠懇切心...

壓力從哪裡來

壓力從哪裡來?往往來自過高甚至是盲目的期待,當我們...

為什麼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卻沒走

問: 有人預知時至要往生,叫來佛友助念,但幾次都沒走...

「做事不一定要發心,發心一定要做事」對嗎

問: 有老師父開示說:做事不一定要發心,發心一定要...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學佛人的人際交往21法

我們接觸到的人可以分為:富貴者、貧苦者、初交者、久...

善自調身心,具諸功德力

調心,改變人生的好習慣 古德云:君子慎所習。 良習,...

《法音》雜誌專訪界詮法師

(原載於《法音》雜誌2002年第11期) 界詮法師,1959...

真正修行的人應該做什麼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裡。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

怎樣對待別人的過失

凡夫之人,那能無過。除非入正定聚的聖人,就不會有過...

打知名度的多,真實了生死的少

佛法進入末法的時候現在我們已經快三千年了,進入末法...

向外攀緣,人生無解

這個思惟死歿無常,它所對治的是對今生生命的五欲的愛...

聖嚴法師《感動是化敵為友最好的方法》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運動中,「四感」是與人相處時...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而諸凡用度...

誰是世第一

兩位梵志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聲,引來好奇的人們上前...

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現的

我們佛教的正見,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也就是...

蕅祖大師開悟時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極,身心世界忽皆消殞,因知此身,從無...

要有跟別人分享功德的胸量

欣樂作意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

聖嚴法師《眾生成佛》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六十華嚴...

【推薦】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白話譯文

提要 四十八願乃淨土宗核心眼目,從內容上可分為三:一...

佛學常見辭彙(十六畫)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佛教詞典】簡別

(一)簡擇差別之意。又作簡異、別異、分異。略稱簡。即...

【佛教詞典】對治助開

天台宗十乘觀法之第七。即於修正觀時,障道之事發生,...

【視頻】慧律法師《摩訶般若與涅槃妙心》三

慧律法師《摩訶般若與涅槃妙心》三

【視頻】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安頓身心

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安頓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