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宗三祖-承遠大師

2011/02/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淨宗三祖-承遠大師

1.生平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四川綿竹縣人。開始學道於成都唐公,二十四歲時,離開四川到荊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學道。後遵師命去南嶽衡山(湖南省衡山縣西南),從通相律師受具足戒,更於其座下學經,律。聞慧日法師離京至廣州,大師前往謁見,恭敬求法。慧日法師教示不可獨然獨善,應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以救濟群生。大師從此頓息諸緣,專修淨土。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歸衡山,於山之西南建立精舍,號彌陀台,僅安置經像。大師精修苦道,有人供養食物則吃,無人供養則食野果花草。衣著唯求御寒蔽體而已。慕名來求道的人,常見一人身形贏弱,塵垢滿面,負薪擔水,都以為是大師的侍者而輕慢之,及打聽方知那正是大師。由於大師萬緣放下,精進念佛,於是發得念佛三昧,常感聖境現前。

當時,法照大師在廬山修禪定。一日入定,往極樂世界,見一襤褸僧人侍立在佛側,詢問是南嶽的承遠大師。出定後,法照大師即前往衡山面謁,悲喜涕淚而受教,轉修淨土。遠近道俗依聞其德業,前來親近乞教。大眾負布帛,斬木壘石,搭棚居住,併發心施金營造殿宇。大師既不拒絕,也不營求。殿寺蓋成,題名彌陀寺。營造殿宇的結餘,都布施給飢餓病苦者。

大師教化眾生,善立中道,隨機設教。為了使眾生早證道果,大師殷殷開示念佛法門,並將經教法語,彌陀名號,書寫在大街小巷,鐫刻在山岩溪谷,苦口婆心地勸勉眾生念佛求生淨土。從化者甚眾,前後受法弟子千有餘人。後來,代宗皇帝奉法照為國師,聞法照大師言其師有至德,便也推尊承遠大師,頂禮有加,賜大師所住持的寺廟為般舟道場。

承遠大師於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十九日告別諸弟子,安詳示寂於彌陀寺,享年九十一歲。呂溫之《南嶽大師遠公塔銘記並序》(《呂衡州文集》第六),柳子厚之《南嶽彌陀和尚碑》(《柳河東文集》第六),均記傳大師的德行。

2.思想

承遠大師一生投注念佛實踐,不圖著作,未見大師有何著作傳世,故大師淨土思想亦無從考究。然從承遠大師修道經歷來看,似服膺慈愍三藏的教旨,堅持戒行,專修般舟三昧,以此自利利他,成就一代祖師的特有風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大安法師:述而不作話念佛

記者: 我們這些眾生是迷惑顛倒、無明障重、有很多的...

《臨終三大要》述義

《臨終三大要》作於民國十九年,即一九三○年,這篇文...

大安法師《執持佛號,秘訣神丹》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德法師,諸位居士同修: 今晚我...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

【推薦】虛雲老和尚《雲居山方便開示》

乙未閏三月十一日開示 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

身體查不出病因,能否如願往生

問: 我生病十多年,發病時情緒不受控制,醫院查不出...

紹雲長老留給溈仰宗法子的開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傳法 徒具虛文 所有到我這來接法的人,我都把這個...

她是富有生命力的雕塑,遠遠看著就是一種力量

她們就像一尊靜靜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陰,靜靜地走過,...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十八羅漢

在佛教經典記載中,原是十六羅漢,羅漢即阿羅漢的簡稱...

袈裟的含義與功德

袈裟是梵語,到了晉朝葛洪譔寫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

「四劫」指的是什麼

我國傳統文化中,提到劫,總伴隨著萬劫不復、在劫難逃...

何謂煩惱

「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轉...

【推薦】種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講三種福田:第一個福田叫做報恩福田;第二個叫功...

能為一切眾生迴向,即與佛菩提誓願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親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

阿賴耶識的種子有六義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大...

寺院過堂儀軌及意義

在齋堂裡,不可在中堂走動,保持安靜,關閉手機,端身...

大安法師:往生極樂要如何發心

問: 發菩提心是往生條件之一,出離心能不能等同菩提...

理一心不亂 西方即在目前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

沒有永遠的親人,也沒有永遠的仇人

《梁皇寶懺》中說:仇人皆從親人而來。這確實是很有智...

三界無安,思維生死的過患

我們應該對輪迴有所了解,不能一廂情願地活在自己的妄...

不論哪部經,你都不要去執著

佛說法是對緣的、對機的,不是佛想說法。大家看每一部...

佛教的根本特質是什麼

今天我要和諸位講的,是關於佛法的根本特質,其題叫做...

聖嚴法師《面對逆緣步步踏實》

記得我第一次講經時只有十三個人聽,都是福嚴精舍的學...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此...

【佛教詞典】真覺

(術語)佛之究竟覺悟也。別於菩薩之相似覺隨分覺,故...

【佛教詞典】素絹

又作粗絹、疏絹。法衣之一。以生絹所制,禁用精好之織...

【視頻】慧律法師《不動智與善巧方便智》

慧律法師《不動智與善巧方便智》

【視頻】《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

《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