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門深入,不要貪大貪多

夢參老和尚  2015/06/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門深入,不要貪大貪多

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來驗證這個心,無非是訓練心的一個方法,我拉拉雜雜的說了這麼多,都是在說明「煉心」。

「煉心」應該在什麼地方練習呢?就在生活當中!就在你面對一切的人、事!處理之後,你就會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還是波濤洶湧?是有功力,還是沒有功力?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舉自己讀《金剛經》的例子。

我平反之後,再次回到中國佛學院教書,開始讀《金剛經》,那個時候我讀起來,跟我以前所學的、聽的、講的完全不一樣,好像很生疏。

以前慈舟老法師、倓虛老法師也講過,但是回憶他們講過的話,感覺自己不甚理解,反而從那個時候開始讀《金剛經》從不間斷。 十年之後,所有的問題自己突然有了解答,這是怎麼來的呢?是讀了十年《金剛經》所換來的。 在這個時候,你說有悟境嗎?沒有,只是以前的疑惑自己已經能夠解答了。

在理解《金剛經》之後,再來看《阿彌陀經》等其它的經典,它們都是相通的,相同的疑問,也都能夠理解的。 如果再繼續讀上十年,我想情況就會有變化了。讀經的時候,心裡遊蕩,思緒紛亂,雖然不是遊山玩水,但又回到以前的境界,這就是錯誤的。

讀經,心沒有住到經上,換句話說,你吃飯沒有住到吃飯上,喝水沒有住到喝水上,心跑了,這就沒有辦法了,這樣讀誦經典所得的利益很少。雖然每部經上都說,你讀此經會得到什麼福德,那些都是鏡花水月,不可靠的。

功德是因為你讀經的時候,心理產生般若的「明」,有一種「照慧」,這是在解上來論功德。

如果你只念到文字,以為就能有好大的功德,有沒有功德呢?有,但跟你這個智慧的功德是不能相互替換的。

我再舉個念經的例子,大家有沒有念經念到心神遊蕩,晃到哪兒去了都不曉得?

還有,你在誦經時電話正好來了,不管你誦經是否完成了就去接電話,你這部經算不算圓滿呢?

如果你去接電話,你就不能繼續剛才未完成的部份繼續念下去,必須從頭開始誦經。

讀誦大乘經偶爾會有入定的情形,好像很快就念完了,平常讀《金剛經》需要二十分鐘的時間,可是今天突然只要十分鐘就可以持誦完畢,仔細回想,我並沒有遺漏哪一段經文!那是因為你的精神今天特別集中,所以有此收穫,但這要你自己認定,一點也滲不得假的。

念佛也是如此!

先是計數,計一計連數字都沒有了,我們念經、念佛都有這種情況,能念的人,所念的經,好像都沒有了,還在念嗎?沒有念嗎?四十多分鐘一下子過去了,這也是好現象,這是你的心明白了,漸漸趨於寂靜。

不論修哪一法,裡頭都會有很多的體會,每個人都會有的,只是深淺不同,時間的長短不一,每個人下的工夫如何?只能自己領受了,並不適用其他人,你是你,他是他,不是嗎?

我們看別人的境界,不能把它搬到我們自己身上來,那是不適用的,因為有時候只是心裡出現短暫的寂靜而已,你還沒有得到,要真正的入定,我今生恐怕做不到了。

我們初信佛的人有什麼毛病呢?

太貪心。貪大,貪多;看著《普門品》,你就念《普門品》了;一看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這也好,也念;《金剛經》也好;我要生極樂世界,又念《彌陀經》。

增加得太多了,到最後,什麼都不念了,負擔不了。

要一門深入,念經的,我就念一部經;稱聖號的,就一個聖號,免得念了「地藏菩薩」,又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又念「地藏菩薩」。正在念當中,一會兒「阿彌陀佛」,念得很浮。

你念一個就好了,功德都是一樣的,就是修你的心而已,這是修心的方法。

要這樣子堅定不移的,不要退,要少,要精,不要斷。多了斷了,斷了就沒功德。而且,你修哪一法在你斷的時候,會有魔障的,那不是邪魔,是正魔,是護法來對你不客氣了,不該斷的。你要是再學起來,再懺悔,再繼續念,還可以得到加持,一樣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聞思修

別人說你好,你會很歡喜嗎?你可有想一想,他讚美得對...

初學佛時三種不正確的心態

許多人在學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會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動念都源於我們對外...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是謬誤嗎

問: 現在有人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是謬誤的。這...

星雲大師《結緣的重要》

世間上最寶貴者,並非黃金白玉,也非汽車洋房;最可貴...

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騙術揭秘

揭秘騙術之一:經濟搭台,宗教唱戲,公司辦寺院騙取錢...

心不受任何善惡的幹擾,這才叫真修

我們修行有三個步驟:第一個一定要先進入寂靜的觀念,...

為什麼要信仰佛教

信佛教就是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處多:一是徹底明瞭宇...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

不論地藏法門、觀音法門、念佛法門等等法門,都是提供...

為亡者做功德,比燒紙錢更有用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

遠離殺生,能令你惡的果報消失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殺生。即是施與...

明明是苦事,他卻認為是樂

身一定要受,一天飲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

修行人一定要閉關嗎

閉關,又稱掩關,這名詞和風氣,在印度並沒有,在中國...

對治我們欺誑之心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

敲木魚的由來

僧人誦經時用木錘敲擊木魚,便發出清脆的聲音,用於掌...

布施不只是布施物質

在某個婆羅門道場裡,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務熱忱,他任勞...

對治我們的煩惱習氣

這個習字,早先它是什麼意思?就是小鳥依靠樹林的意思...

世間的聚合與離散,皆應坦然面對

因緣的聚合與離散,我們要接受無常變化的自然法則。 這...

真心究竟在何處?就在念佛當中

聖人、佛、菩薩跟我們凡夫的差別,就在一念之間。為什...

如何判斷這個人是否合乎善知識的標準

當然我們沒有生長在正法時代,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就...

聖嚴法師:不要只是抱怨,要處理抱怨

抱怨是從家庭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

師徒對情人的看法

師徒兩人,無事泡茶談天,因情人節剛過,便聊起這個話...

給自己留些餘地

《韓非子說林》裡面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叫桓赫的雕...

絕症現前,應從三個方面下手

得了絕症怎麼辦?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決的問...

【佛教詞典】一中

(一)一堂、一座之義。乃禪宗於點茶時之用語。又稱點茶...

【佛教詞典】序三義

(名數)經釋家科分序為三種。法華文句一上曰:序者訓...

【視頻】宏明法師《從佛法角度認識自已》

宏明法師《從佛法角度認識自已》

【視頻】昌義法師《2005年唐縣顯龍寺佛七開示》

昌義法師《2005年唐縣顯龍寺佛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