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

慧律法師  2010/03/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各位尊敬的護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陸法會前的一個月,我們都會召開義工大會。這二十年來,承蒙這些舊有的老幹部,還有新生一代剛進來的發大心的義工鼎力的支持,使得我們水陸法會進行的特別順利。每一組都負起他的責任,每一組都盡了他的本份事,所以,講堂的法會運作,一直是很有組織,也非常有系統,這些都是歸功於各位領導、各位慈悲的義工,如此的鼎力支持。

本來我今天是不開示的,因為一直在靜養當中。那麼,為什麼要開示呢?因為太久了沒有出來,人家也不曉得師父長什麼樣子。大陸各個地方常常會謠傳,說慧律法師已經往生了、火化了,說車禍啦、重傷啦,反正統統會有存在這一些謠言。那麼,我想一想,還是出來跟大家說幾句話、見見面,讓大家了解,師父還健在,還蠻健康的,傳達一下現在的訊息,就是這個用意。

那麼我們作為一個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心都向著佛、向著法、向著僧。有了佛、法、僧的依歸,使人生活得更有目的跟意義!所以,大家都知道,師父是一個弘法的法師。每一種法師都有他可貴之處,像我們做這個大焰口,就五、六個鐘頭!是不是?這就是法師要五、六個鐘頭,這個我比較沒有辦法。我看那個受幽冥戒,就整個晚上,哇!人山人海,受幽冥戒。師父就比較適合打游擊戰,突然來講二個鐘頭,跟大家互相勉勵一下。這個在師父的體力範圍內許可的,不影響師父的健康跟休養,同時也讓大家能夠在法上受益的。所以,今天師父要來講。

那麼,今天的這個課程特別的重要,特別的重要。也許我們講這個最上乘——禪、佛的心,根器比較初機的,或者是陋劣的,可能不受益。叫他念念佛、吃吃素、放放生,這個還比較受益。如果我們講這個楞嚴大法,又太艱澀了,也不見得上、中、下的根器都受益。

今天我們講的這個題目,叫做《佛陀的格言》。‘格’就是格物致知那個格,這個‘格言’就是我們所講的座右銘。所以,今天我們所講的這個內容,就變成上、中、下的根器都受益,因為它是一般語言跟文字。等一下師父講的時候,就直接翻譯跟註解。佛陀的格言,它每一句都是佛說的,沒有一句是什麼菩薩、祖師、大德講的。底下講的二十九個小段,一百九十二句,每一句話都是佛所說。如果你能夠,就要做一下筆記。你今天坐在這兒二個鐘頭,也許多一點,哪一句覺得:「哇!很受益!」那麼,人生就不虛此行。這一句話來當做座右銘,一輩子都是這樣子來信奉佛陀的箴言,一輩子受益!

好!佛陀的格言分二十九小段,一百九十二句。這一本書,菩提印經會印的這一本書,我是二十年前看到的這一本書,覺得它後面所收集的這些佛陀的格言,一句一句都很受用。我一直想找機會來把這一段好好的發揮,也不要太冗長,我們用簡潔有力,讓大家聽得懂、受用的,每一句都很振奮人心。因為是佛陀所說的,所以,每一句統統叫做重要,統統叫做重要!今天所講的這個內容,就是有關於道德的提升,使我們出家跟在家的人格、僧格高尚。也就是作為一個佛弟子,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道德、要有規範自己的能力,念念能夠提升自己。

佛陀的格言,第一小段叫做寧靜。安寧的寧,靜悄悄的靜。一、寧靜。

第一句:寧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意思是說:你想要得到幸福快樂的日子,或者是人生,首先要懂得有一顆寧靜的心。世間人在剎那生滅的緣起無常法裡面起心動念,把感官的刺激誤認為是一種享受。佛陀說:那是錯覺,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把感官的刺激當做是一種享受,是錯誤的、是錯覺的。感官是虛偽的證人,我們把錯覺當做是我們的正覺。佛陀說:寧靜來自內心,千萬不要向外去追求。任何緣起法的東西都是虛妄的,沒有一件事情是實在的東西。越追求,苦惱就愈多!

第二句:放下過去的煩惱,也不擔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換另外一個角度說:內心不平靜是為什麼?就是放不下過去的煩惱,一直擔心未來,一直執著於現在,卻不知道那是剎那生滅的緣起無自性的假相。因此全世界的眾生,只要他沒學佛,就很難得到內心的平靜。所以,佛法一句話,抵得過黃金萬兩。

第三句:內心不嫉妒他人,也不貪婪任何的事物,沒有私慾——自私的私,慾望的欲——在所有情況下,內心都持有那份寧靜,這就叫做高尚。

什麼樣的人叫做高尚呢?是不是做一點善事叫做高尚呢?不,不是!是不是少許的幫忙別人叫做高尚呢?不,不是!那怎麼樣的人叫做高尚呢?再講一遍,這是第三句:內心不嫉妒他人,也絕不貪婪任何的事物,沒有任何自私的慾望,在任何的時光、所有的狀況之下,內心都保持有那份寧靜。這就是高尚的人格,這是真正的一個偉大的人!

第四句:不要把所得的估計過高,也不要嫉妒別人,也千萬不要去羨慕別人。如果你嫉妒了別人、你一直羨慕別人,不知道自己心就是佛,你就得不到寧靜的心靈。

再念一遍,第四句:不要把所得的估計過高,也不要嫉妒別人、也不要去羨慕別人。如果嫉妒別人、羨慕別人,你就會得不到寧靜的心靈。

第五句:當一個人品嚐到孤獨與恬靜的美味時——‘恬靜’左邊一個豎心旁,右邊一個舌頭的舌,恬靜。再講一遍:當一個人品嚐到孤獨與恬靜的美味時,便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和犯罪的行為。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能夠在單獨一個人仍然不覺得孤獨,同時這種孤獨充滿著智慧,內心與佛同在,同時真正品嚐到恬靜的這個美味,你的內心裡面擁有佛陀的智慧,你就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也不會去作奸犯科、去犯罪,有犯罪的行為。像我們年輕人就是內心空虛,少男、少女就拼了老命去追求。像今天報紙登的,年輕人去當古惑仔,電影看得太多了,殺人、放火、販毒、偷竊車子。電影總是把古惑仔或者這些黑道的大哥,演的好像英雄,這就讓年輕的這一代產生了錯誤的示範。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能夠有真正佛的心,就算自己一個人,也不會覺得孤獨。當我們有寧靜的內心,嘗試到這種法的喜悅的時候,我們內心就不會有恐懼。恐懼是怎麼來的?就是患得患失來的。你擁有的東西,你很恐怕去失去,就會有產生恐懼感,強烈的佔有欲,就會有恐懼失去。所以,沒有得失,恐懼感慢慢的就會消失。

第二小段叫做私慾。自私的私,慾望的欲。

第六句:痛苦的根源是私慾。

意思是說:你自私的慾望太強烈,那就注定一輩子的痛苦是沒有辦法拔除的。什麼都只有為自己想,自私自利,不肯犧牲跟奉獻,那麼,這一輩子,你想要遠離這個痛苦是不可能的!無論你企求快樂,或者是報復,或者是企求長壽的慾望,都會導致痛苦。再念一遍:無論你企……企就是企業銀行,企業、大企業那個企。你企求快樂,你想要擁有快樂:我期望快樂!但是,不知道放下那一念,就是快樂!因此拼了老命要去追求快樂。可是,快樂消失的時候,又有失落感,不曉得那是剎那生滅法,沒有真實性的快樂。

所以,你企求快樂,會導致你痛苦——指世間假相的快樂,不是法、真理的快樂。或者是說:別人對不起你,你很想去報復,這樣也會導致你痛苦!或者是每天都祈禱你長壽,你有這樣強烈的慾望、希求,不知道我們這個色身,是業力所感召而來的,萬法隨緣的過日子。你企求慾望,什麼慾望呢?長壽的慾望,都會導致痛苦。你想要有長壽,就會吃這個補品、吃那個藥,吃這個、吃那個。最近有一個婦人,三十八歲,剛好生了第二胎,那麼,中國人的傳統,它就是這樣子,要坐月子。因為她有那個健康的觀念,她就開始吃這個四物湯,然後這個燒酒雞,就拚命的補,拚命的補……一直補,因為她認為,生產過後一個月就是要坐月子,要好好的補。結果兩個禮拜,才兩個禮拜,中風,補過頭了!這個就是當我們一直企求健康,卻沒有這種健康的知識,結果補過頭了,中風!因此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吃補的!

第七句:慾望會導致你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慾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遭遇知足、滿足,這個人的痛苦就會立刻停止。也就是對自己的現況非常的滿足:我有一碗飯吃,有個健康的身體,我有佛可以學,我很知足了!所有的痛苦立刻就會消失。第七句再念一遍:慾望會導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慾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

第八句,佛陀說:從愛慾產生憂愁——‘愛’就是愛戀的愛;‘欲’慾望的欲——從愛慾會產生憂愁,從愛慾也會產生恐懼。無論你貪金錢、名利、男女,這個愛慾不放下,憂愁跟恐懼是沒辦法斷除的。佛陀說:拔除愛慾的人,就會沒有憂愁,也沒有什麼恐懼可言,因為他從不奢望任何的愛慾。

第八句整句再念一遍:從愛慾產生憂愁,從愛慾產生恐懼,拔除愛慾的人,既沒有憂愁,也沒有什麼恐懼可言。

第三小段,束縛,捆綁的意思。佛陀所講的束縛是指內心不自在,不是指這個色身。哪一種情形會產生嚴重的束縛我們?每一個人都想過自由自在的日子,如果你沒有學佛,縱然放你出去外面,沒有關在牢籠裡面,你一樣是束縛的人!為什麼?你一樣被關在煩惱的牢籠裡面。一切眾生不明瞭真理,沒有自由份的,看什麼貪什麼;看什麼嗔恨什麼;看什麼嫉妒什麼。我們什麼時候自由自在的過過一天的日子?所以,第三小段叫做束縛。

第九句:凡是固執某一件事情,或者執著某一種見解,而去輕視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稱它為束縛。

師父直接翻譯:凡是固執某一件事情,或者是修行人,你修哪一種宗派,執著自己的見解是最高超的,其他人都不如你,其他的宗派都不如你,其他的道場都不如你,其他的法師都不如你,有這樣子的固執。世間人固執某一種事物,而修行人固執某一種見解。輕視別人的事物是卑鄙的,輕視別人的見地是丑陋的、是卑鄙的,只有自己是最了不起的,有智慧的人稱它為束縛,這就叫做束縛。

所以,束縛來自一顆不平等的心。不了解法法本空,法法平等,這就會造成束縛。所以,真正修行人,我們有高超的見解、高超的佛的智慧——高超就是沒有高下,這個叫做高超。世間人之所以成為凡夫,是因為他有高跟下。所以,《金剛經》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這個意思。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的本性是沒有任何高跟低,高跟低是妄、是執、是分別、是顛倒。所謂的高跟低,都是你自己分析後,意識心所產生的分裂的狀態,能所不斷,不曉得諸法本空。因此眾生之所以活得很痛苦,就是因為他時時刻刻都執著某一種事物;修行人時時刻刻執著某一種見解,認為:「我比你行!」書讀多一點:「我書讀的比你多,你沒讀書,沒水準!」看不起別人,處處都以自己的為最高,那就變成是法不平等,那就有束縛。

第十句:沒有貪愛和嗔恨的人,就沒有束縛。

這個貪愛,包括任何的財色名食睡,任何的一切六根、六塵、六識所緣起的十八界。這些緣起的假相,只要你一貪愛它,你就一定有束縛!因此,佛陀說:全世界沒有一個人不坐在心靈的牢籠裡面。佛陀又說:全世界的人,也許有的人身體是健康的;但是,全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人的心靈是沒有病的。就是大執著就大病;中等的執著就中等的病;小小的執著就是小小的病。世間沒有一個眾生不執著!換句話說,這個世間沒有一個人不生病!執著就是病,病就是執著,就是這麼一回事。第十句再念一遍:沒有貪愛和嗔恨——就是憎恨的人,憎就是左邊一個豎心旁,右邊一個曾經的曾,叫做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沒有貪愛和沒有嗔恨的人——就是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愛恨交織會毀掉一個人。

第十一句:貪心是最猛烈的火,它會讓你心神不寧。憎恨是最壞的執著—— 一直恨一個事、一個人,一直一年、二年、三年都割捨不下,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逃脫的網。

迷惑,以為有真正的慾望可以去追尋。還有外道的錯誤的見解,或者是佛教裡面所講的法對法的執著,叫做法執。不曉得所有的語言、文字本來就空,任何的語言、文字,任何佛的言說,其實都是空無自性,都是寂滅、絕對的解脫法。我們誤認為有語言可說、有文字可著,或者是佛真正的有說法,沒有的!

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什麼叫迷惑?譬如說著於男女,那個感情一執著,那就是:叫我如何不想他呢?日想、夜想,晚上作夢也想,二六時中,完全被這個緣起的假相迷惑。名也好、利也好、男女也好,或者是世間財色名食睡也好,修行人可怕的就是錯誤的見解!很想修行,卻碰到了惡知識,把你引導到錯誤的觀念,你還很感謝他!為什麼?因為初學佛法的人,沒有能力去分辨,哪一個是善知識?哪一個是惡知識?沒有辦法!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成就佛道。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都沒有辦法碰到正法。

最後一句:愛慾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愛慾,這個愛慾包括了財色名食睡,尤其是男女的愛慾。哪一個結過婚的人,會想到說:我求生極樂最重要!結婚,大家就以家庭為重,要好好的照顧老婆,深深愛著老婆;或者是深深的愛著這個老公;或者是生一個天才的兒子,深深的眷戀著,好好的栽培。這個是人之常情,在世間法無可厚非,因為他是世間人。但是,一個學佛的人...........有哪一個幸福的家庭,會想到說:「我有一天會死亡,老公走老公的、兒子走兒子的路,我還是要修行比較究竟!」有誰會想到這個,最透徹的生命的臨終這一關?因此可以說普天下的人,沒有一個人可以脫離這個愛慾。

夫妻太恩愛,事實上很難修行;夫妻之間每天吵架,你也很難修行,看到對方,火氣就上來,沒辦法念佛,一念的話,火氣很大。太恩愛,束縛太強;太仇恨,嗔恨心太強。所以,學佛的人,應當自己用智慧去拿捏,哪一種情形對我們修行最沒有障礙。對不對?有的人學佛,她的先生也不信佛,一直想要度他,他就因緣不具足,你怎麼度他?她老公不吃素,她就拚命的希望老公吃素,修行還沒有成功,家庭就搞得烏煙瘴氣了,吵鬧不停!所以,夫妻之間,要拿捏到恰到好處非常困難!一個人的生活,它就比較絕對;二個人的生活,它就比較相對。我要尊重你,你要尊重我。可是,有的人大男人主義很強,你怎麼尊重他,他還是不滿意啊。你皮鞋給他擦亮,他還是不滿意啊;西裝給他弄好,他還是不滿意啊!對不對?到最後你就會覺得很疲倦:不然我到底該怎麼做才對?你怎麼做,他也不滿意啊,因為他的心充滿著煩惱。所以,夫妻是最難的哲學。

清官難斷家務事,你做師父的,你也是很難!有一個女居士來,就說:「唉!我先生啊……」她問師父說:「我先生對這個男女就很執著!」常常找她麻煩。可是,她希望清淨,她說:「師父!怎麼辦?」我說:「涼拌啊!那你告訴我:我能告訴你先生嗎?你先生又不信佛!」這個就是很難!一個想要清淨的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個他就沒有學佛啊!對不對?所以,很難的!所以,她來這裡受八關齋戒,都是戰戰兢兢!為什麼?回去就怕犯到,她先生受九關齋的(台語什麼都不知道諧音),他才不理你什麼八關齋戒!所以,這個就是:愛慾是最難渡過的河流,尤其是世間人!你說一個人不貪財,已經很難了;世間人不貪名,那更難;世間人,叫他放開男女的慾望,開什麼玩笑?所以,要講說解脫,很遙遠!你要講看得淡泊一點,就很不容易了。

把它看得很淡泊——名、利、色三關。所以,我曾經勉勵這些法師,說:一個出家人,或者是一個在家居士,能夠把這三關看得很淡,這個人修行已經成功一半了。名、利、色三關放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這個人修行,還沒有修行,這個人成功一半了!所以,離婚的人也很好修行,不要每天在那邊哭,哪那麼笨?一個人沒結婚,也很好修行;二個夫妻都學佛,也很好修行。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很好修行!對不對?所以,觀念稍微改變一下。

第十二句:一個人應該捨棄憤怒,不要常常發脾氣。一個人也應該拔除傲慢,不要在智慧裡面夾雜著傲慢。

這個傲慢最可怕的就是發生在有才幹的人、會讀書的人。像我去看醫生,我講兩句,他就會說:「到底是我是醫生還是你是醫生啊?」醫生書讀多、有經驗,你多講兩句,他就認為你挑戰他的權威!那個醫生一般對自己的權威,他是不容許挑戰的。那些博士啊、學者,世間的這個有份量、地位,或者是政治的領導者,要叫他不傲慢,這太難了,太難了!叫他謙沖自牧,幾乎不可能!只要在世間,你有稍微小小的成就的,都不會認錯的,永遠不會認錯的,他怎麼會接受一般人的建議呢?所以,一個人應當捨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意思就是說:當你捨棄憤怒,拔出傲慢,你就會超越所有的束縛。諸位!學佛不就是為了這個而來的嗎?就是超越所有的束縛,讓我們活得更自在。

佛陀說: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靜。

是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再講一遍,不執著心靈——這「心靈」就是意識心,《楞嚴經》講叫做心識分別,意識心所產生的執著、分別和顛倒,就要完全放下。所以,不執著意識心所產生的心靈壓力,這些執著會產生心靈的壓力,這些種種的分別,會產生心靈的分裂、強烈的分裂,心靈的分裂會產生一個精神分裂症的人。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強烈的心靈的執著,就像一把利刃——「刃」就是刀子——刺向自己的心。執著愈深,那一把刀子刺得愈深,愈拔不起來!我們的心靈其實在滴血,我們自己不知道。

所以,一個一輩子都沒有聽到一句佛法的人,是很可憐的人,他的內心裡面都在痛苦當中,內心裡面都在滴血,心靈都在滴血!為什麼?沒有佛法,不知道怎麼來解脫。佛法也是師父找了一輩子才找到的。我看了種種的哲學,找了諸子百家、孔孟的思想,或者是老子的思想,或者是《易經》,都沒有辦法解決師父內心裡面的疑惑。我一直在找,到大學才碰到佛法,才恍然大悟說:這個才是我要找的,這個才是我要找的!所以,真正的有功夫的人,他活著是透過智慧,相應的。

一個人彈鋼琴,後天學習的人,譬如說這個彈鋼琴,老師一直教他……縱然他的鍵盤彈得非常的熟練,他只是學習別人的,這不是真正的功夫,叫做硬功夫。兩個人如果在不同的環境長大,他彈出來的鋼琴會完全不同!譬如說這個孩子在城市長大,他從小老師就教他這樣……他無論怎麼彈,沒有辦法跳脫老師的格。如果另外一個小孩子,生長在森林裡面,他也是彈鋼琴的,他跟大自然結合,或者是跟大海結合,他的心靈是空曠的,他一樣懂得音樂!這個生活在大自然的小孩子彈出來的音樂,就會融入整個大自然,那是真正的音樂!老師教給我們的,那是老師的影子,不是真正的音樂。那個音樂,真正的彈音樂,是沒有音樂的,他音樂裡面全部都是神,音樂裡面回歸到他的神,神跟音樂,神識跟音樂是一體的東西,彈出來的音樂是有生命的!一樣的,見性的人在說法也是這樣子的,每一句,它都有佛的生命、都有智慧的生命,跟不見性的說法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人也是這樣子,當你學鋼琴,彈的時候,那是硬功夫,那是老師教導你的,不是你自己的東西。縱然你彈到第幾級的,五級、六級、七級、八級的,也不是你自己的東西,那叫做硬學!所以,真正的音樂,仍然回歸到神。我們說,練精化氣,練氣還神,練武術也是這樣子的。這個武術這一招一打出去,練到最後,那個武術跟他的神是不二的。他打那個拳,打到最後不是他在打拳的,完全出乎自然,跟天地是配合的。那個拳一打出來,力大無比,虎虎生風,完全不是用身體在打拳的。那一出來,完全會歸到神,最高的究竟!那種練拳、練劍、練音樂,要想要登峰造極,就不可以靠後天學習的。靠後天學習,只是一個過程而已。要靠他先天性的東西,有先天性,同時他懂得如何領悟這個大自然的道理。佛陀就是領悟了大自然的真理,人生、宇宙的真理,所以,變成了心物全部都是不二——就是佛性!悟到了最究竟了!再念一遍,第十二句:一個人應該捨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束縛。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

第十三句,聰明的人說:木頭和麻繩所做成的枷鎖,並不是堅固的束縛;一個人迷戀珠寶、迷戀耳環、迷戀妻子或丈夫,才是世界上最堅固的束縛。

第十三句再講一遍:聰明就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就說,鐵做的手銬腳鐐,或者是木頭所做的……我們看這個古裝劇,以前要去午門斬首。東門,就是午門斬首的時候,套這個木頭抓去,或者是用繩索捆綁起來的這個枷鎖。第十三句,聰明的人說:由鐵做成的枷鎖;或者是木頭做成的枷鎖;或者是麻繩做成的枷鎖,並不是堅固的枷鎖。如果你有能力,你有一天會掙脫的。但是,一個人迷戀珠寶、迷戀著名牌、迷戀著耳環、迷戀著妻子、或者是死執丈夫,這才是最堅固的束縛!因為迷戀,它是沒有形相的,他的內心裡面那個手銬腳鐐是沒有形相的,從內心裡面完全銬住你,你完全沒有辦法掙脫!

第十四句:所有的慾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卻隱藏著相當多的苦惱,愚癡的眾生卻不能覺悟、不能覺知!再念一遍:所有的慾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卻隱藏著相當多的痛苦和苦惱。

第十五句:沉溺在愛慾的人……你可以看看那電影啊、小說啊,瓊瑤小說啊,或者是武俠小說,這些英雄好漢,只要是沉溺在愛慾的人,佛陀說:宛如兔子困在牢籠裡面那一般的驚恐,為束縛和執著所纏綁,長期受苦痛的折磨。所以,為什麼要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自在跟解脫。再念一遍:

第十五句:沉溺在愛慾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籠裡那一般驚恐,被束縛和執著所纏綁,長期受苦痛的折磨

第十六句:被不正確的思想所困住——也就是惡知識、錯誤的思想——愛慾強烈,貪圖感官享樂的人,慾望便加倍的增長,束縛也因而更加的牢固,就是堅牢。

解釋一下:就是被不正確的思想,就是惡知見、惡思想、惡智慧,不是正覺的智慧。被不正確的思想所困住了,意思就是知見錯誤了,跟錯了上人了。再接下來,佛陀說:愛慾強烈,貪愛這個財色名食睡,強烈的貪圖感官享樂的人。感官享樂就是看看電影啊,偶爾啦,那無可厚非;如果每天盯著電影看,或者是吃、喝、玩、樂……你看這個電視上,很多這個吃喝玩樂,差不多了,都被困住在這個貪圖強烈的感官享樂的人,慾望更加倍的增長,束縛也因而更加的堅牢。換句話說:愈執著、愈貪著的人,他的束縛就愈加的牢固。

第四小段,叫做洞察。山洞的洞,觀察的察。

第十七句:不可只依據邏輯、推論,或者是猜測,或者是事物的外表來決斷事理。

意思就是說:勸佛陀的弟子們,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看一個影像,或者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就開始一直批判某一個人、某一個法師、或者某一個居士,這個是很可怕的!佛陀告訴我們:除非你親自去了解一件事情、親眼去看見一件事情,否則不可以只有依據邏輯、推論、大概、可能,這樣一直猜測。這個有失客觀,也有失公平。或者是你只看到事物的外表來決斷事理,這是很膚淺的人。所以,這一句的意思,第十七句,佛陀說:不可只依據邏輯、推論、猜測,或者只是看到事物的表相、外表,就來決斷一件事理,妄加揣測。這個是愚癡的人!學佛的人不可以這樣子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第十八句:只有當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和錯誤的時候,你才能革除它。

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一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確的,你才接受它,而且去身體力行。這一句比較長,用現在的語言直截了當就是說:當你確定一件事情是真實的、是完美的、是真正美好的,那個時候你才去接受它,同時去身體力行,這個就是正確的。那麼,這裡就講得比較長。剛剛講的是原文,那麼,現在講的是譯文,翻譯的就比較長。第十八句再講一遍:只有當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和錯誤的時候,你才革除它;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確的時候,你才可以去接受它。要做一個有理性的人,而且知道是真善美的時候,就必須身體去力行。

第十九句: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以真實的事物為不真實,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當中,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的境界。

這個真實就是一實相、真相,這個世間的真相是什麼?這個世間的真相,就是萬法都是假相!而我們眾生就是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譬如說你看到某某人,讓你很傷心、很痛苦,你就一直記恨他,就是以不真實的東西,來影響到真實的心靈的解脫。所以,不曉得緣起法都是生滅、都是無常,它是不真實的,而一切的眾生,都是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而我們的佛性是真實的,充滿著般若的智慧,這是真實的,我們要用真實的事物。因為眾生不了解,卻把它當做是沒有佛性,只有佛有辦法,我們凡夫哪裡有辦法呢?是不是?真正有般若智慧這種真實的,而世間凡夫他不想追求,他認為離他太遙遠了:我們不可能像佛這樣子,我們就放棄!所以,就用真實的事物把它當做不真實,認為離自己太遙遠了!所以,一切眾生,都會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當中。看什麼東西就建立著觀念,這個觀念不是是、就是非、就是對、就是錯。

要不然就是建立在自己的才幹當中,同時夾雜一些傲慢,看起來好像在行善,其實他是傲慢的投影。他能救人,可惜放不下傲慢。當事情出現的時候,就會知道有才幹的人,或者是世間有學問的人,或者是有權利的人,你就會發現,他的思想當中,永遠停留在不真實。為什麼?他以不真實的名、利,或者是學位,或者是技術、醫術,他一定會停留在自己的見地裡面。每一個學者或者是醫生,都認為自己是全世界最行的。

這個事情如果發生在法師,就很可怕了!為什麼?就會勸導眾生:「你只許聽我的,不容許聽別的法師的,不容許你親近別的道場!」這個就會產生佛教很可怕的思想。我在這裡必須告訴大家:依法不依人。哪個法師講的都一樣,你要深入的去觀察,他是不是依佛陀所講的正法?有正,講的是佛陀的正法,你就依!不管在任何的時間、空間、任何的場所、任何的國度,只要那個法師講的法完全是依佛陀講的法,不管他的身份、地位,乃至於他就是一個在家居士;乃至於是一個丑陋的屠夫,他講的法完全是佛陀所講的法,你統統必須依他的,依法不依人。學佛不是感性作用,佛法要回歸理性;佛法要回歸智慧的;佛法要回歸正法的;佛法要回歸科學的。是不是?而且佛法也沒有辦法解決一切的問題,沒有辦法!

有一個人寫信來,說他的女兒得精神病。後來他不相信,他認為是鬼魂附身。她到晚上就大吼大叫,無緣無故就哭泣,無緣無故就胡言亂語。他找遍了所有的中醫、西醫,什麼高僧啊、大德啊,去請示,還有連神都問了,花了所有多少人民幣,傾家蕩產。就一個女兒這樣子,傾家蕩產,沒辦法救!後來他就是寫信來求助師父了,希望我施展什麼法力,能夠趕緊救救他的女兒,我是他的唯一的依靠!我也是跟他回信:要好好的看醫生,早睡早起,營養要照顧好,繼續看醫生,多聽佛法,把錯誤的觀念慢慢的糾正。諸位!這樣就一定會好嗎?那不一定!如果它是一種DNA、它是一種遺傳的,它是一種業力啊!父母親的遺傳,她到某一種年齡層,她就會發瘋,她就會發神經,就會見種種的怪異的現象,自言自語,晚上不睡覺,說看到什麼王爺公、媽祖娘娘;看到什麼土地公;看到什麼爺爺啊、娘娘啊!是不是?看到什么孫悟空,或者西遊記裡面的、封神榜裡面的神。那我們也沒辦法,法師不是萬能的;佛陀也沒辦法,佛陀也不是萬能的。佛陀如果是萬能的,佛陀當時在世一個演若達多,他也是精神病啊,佛陀為什麼沒有辦法救他?在《楞嚴經》裡面啊!對不對?演若達多他是精神病,釋迦摩尼佛有辦法救精神病的嗎?沒轍啊!沒辦法,也是束手無策。佛有大神通,可是,沒有辦法改變眾生的業力,沒有這個能力啊!所以,你要求師父加持,在某一種情況是有效的。因為很多人來到這個講堂,說他家孩子晚上睡不著覺,或者是女孩子感覺她是業障很重,她就求師父跟她加持一下,摸摸頭。有時候真的就是很不可思議,佛陀幫助師父,摸一摸頭,回去就是真的好了。她來感謝師父,我說:「你要感謝佛,跟我沒有關係!對不對?那也是你的福報啊,也是你的福報,跟師父有什麼關係呢?」她就很感恩,我就:「佛陀加被師父,讓我有一點加持力,這個都感恩佛陀、諸佛菩薩。」是不是?所以,不是每一個人加持都有效,不過摸摸頭總是結一個善緣。摸摸頭,反正我也沒有損失什麼。是不是啊?好!所以,因此我們要了解,佛法是理性的、是科學的,不是迷信。佛法不是什麼人都有辦法,你去救他,什麼問題你都有辦法幫他解決,什麼問題你都有辦法回答他,沒辦法的!

好!我問你:有一個人問了一個問題,說:「師父!如果我有一天流浪到一個小島,那個小島有老虎,請問師父,我是要行菩薩道,捨身命給老虎吃呢?或者是我要想說:這老虎是畜牲,他沒學佛,我有學佛,我沒有東西吃,或者是我想辦法殺掉那個老虎,吃老虎的肉,繼續來養活自己,我繼續來用功,來念佛、來修行。它是畜生,我是人啊,我為什麼要給它吃?是我吃它對呢?還是它吃我才是對?」諸位!你會回答嗎?嗯?來!問一下:如果你去小島,碰到這種情形,我還是認為:我是人,我學佛,我要殺掉它、幹掉它,吃了老虎肉繼續來修行,我認為是這樣!你認為這樣對的請舉手。你認為我是要行菩薩道,還是要捨生命救那一隻老虎的,對不對?你認為這樣子的你舉手。想吃我?門兒都沒有!還吃我?沒幹掉它就算不錯了,還想吃我?對不對?所以,到這個地步,你就知道沒辦法回答!對不對?人家說:「師父!那您呢?」我當然會想辦法啊!對不對?當然啊,我還是要想辦法啊!對不對?所以,佛法不是:哎呀!你應該怎麼樣回答?沒辦法回答啦,真的沒辦法回答。好!這一句再念一遍,第十九句: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以真實的事物為不真實,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當中,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的境界。

第二十句:明智的人,不易為別人的想法所影響。

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是不受別人的思想所影響的。開悟見性就是這樣,我今天慧律,走到全世界,哪一個高僧大德,哪一個人說法,我都不會受到影響。我見佛的本性,都知道凡所有相都是心的影像。沒有真實性,說法等同不說。一切法本來就無生,哪裡有能說?哪裡有所說?哪裡有能緣?哪裡有所緣?對不對?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嘛!你說法,不影響我的智慧。你就說錯法,我也不受你影響啊,因為我知道你講錯啊!對不對?你講真、講對法,我也是不增不減啊!是不是?今天就是佛陀重新再來,我也是不增不減啊;今天碰到一個惡毒惡知識,我也是不增不減!為什麼?我也不會受你影響。

底下,第二十一句:不要被任何的報導,或者是傳統、或者是流言所左右,這就叫做智慧。

也就是說:你不要被任何的報導,就像我們現在的新聞報導。或者是傳統,我們現在、以前的傳統,像我們拜神的,哇!把自己搞得身上都流血!或者是說,以前的女人要綁那個三寸金蓮。你看!這個就是受到傳統所左右,有的人就受到影響。女人以前出去,還包的密不透風,以前的女人就這樣子。到哪裡有哪裡一些文化、一些傳統,有某一些規矩。而某一些規矩,讓你覺得很訝異,非常訝異!這就是一種文化,你很難去接受的,你認為根本就不可能會發生在這種文明的世界裡面,你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可是,它就是有啊!還有一種,結婚,怎麼樣?說男人要結婚,要怎麼樣?要背著老婆,要背一天一夜,從這個山走到那一個山,那一個山走到那一個山。我看到這個報導說:要是像我這樣,就不用娶老婆了,怎麼有那個力氣?背個一百多公斤的女人!要是背到那個為了生活每日來洗澡的貴妃(廣告詞),那怎麼得了?背到一半心臟就停了,死掉了,也不用娶老婆了!那個就是沒辦法,不合理的,它就是……大家覺得很驚訝:為什麼要這樣子?就真的用個椅子,然後背著,背著那老婆,就是一直背……哇!怎麼會這樣子?是不是?我常常講說:「會不會搞錯啊?如果像我這樣的身材,是應當叫老婆背才對啊。」她願意背我,我才肯娶她,要我背她,誰敢娶啊?哇!這個實在是……每個地方的傳統,讓你覺得很驚訝!是世間人啦,世間人!佛陀告訴我們:不要被任何的報導所左右;也不要被任何的傳統所左右;也不要被流言所左右。中國大陸有一個地方,這傳統的,怎麼樣?頭髮要留下來,從小頭髮……女孩子頭髮不理,頭髮一直留……每天為了這個頭髮,都到地上了,也不剪。然後每天洗那個頭髮,要花兩個鐘頭,都到河邊去洗。她們用什麼洗呢?用洗米水,用那個洗米的水來洗頭髮,每天要洗那個頭髮,很長的頭髮,到地啊,要洗兩個鐘頭!然後洗完的時候,再把它弄乾淨,再把它盤旋起來,再用布把它蓋起來。傳統……是不是?所以,如果你出生在回教,女孩子,你那個頭巾就要包一輩子!

底下,第二十二句:不要輕信別人的道聽途說;不要相信謠言;不要絕對信賴一般書籍。

再講一遍,佛陀說:不要輕信別人的道聽途說,我們要理性、智慧;不要相信謠言;也千萬不要絕對的信賴一般的書籍。書籍是人寫的,一個人意識心寫出來的東西,都不究竟,有時候會誤導你的。

第二十三句:不要輕信你自己的猜測;不要因為和你的意見相同就加以相信;不要隨便輕信權威。

解釋一下,說:千萬不要輕信你自己的猜測,什麼東西沒有看到真相,用猜的,是不可以的!不要因為和你的意見相同,就加以相信。為什麼?有時候反對、跟你作對的,反而是善知識。你碰到一些阿諛奉承的人、以非為是的人、趨炎附勢的小人,他什麼東西看法、意見都跟你相同,對不對?有時候會把你引導變成錯誤的。所以,古時候的明君,縱然這個大臣杵逆他,他也不會殺他(臣),他知道是為國家、為整個社稷,忠臣常常是忠言逆耳。這個就是我們學佛的借鏡,意思就是:說你好話的人,不一定要相信他;或者是批判你、攻擊你的人,你千萬也不要傷害他,說不定他才是你真正的善知識。

千萬不要隨便相信權威,權威有時候也會錯誤的,現在的權威……以前的權威,現在就被否定了。像物理學,物理學制造出來的定義、定理,以前行,現在就不對!這個物理的定義跟定理,到另外一個星球就行不通,因為重力不一樣。所以,所謂的權威,是在某一種時間跟空間叫做權威。所以,為什麼說:某一些學者現在還是對的,到三十年、四十年後,發現他是錯的!為什麼?這個就是權威有時候也會錯,因為他不是見性的聖人。

二十四句:急躁地裁斷事理是不妥當的,智者應該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的兩方面。

第二十四句再講一遍:急躁,太急或者是太躁,快速的就裁決一件事情是不妥的。諸位!當你在極端憤怒的時候,你需要的是時間冷靜一下。當一個男孩子一直在追求你的時候,你也是要冷靜一下,講得甜言蜜語,什麼非你莫娶啊,到最後還是會背叛你,跟他結婚沒多久,外面又有女人。所以,急躁的決定一件事情是不妥當的!尤其是面對你的將來的幸福,或者是法身慧命,你一定要冷靜。智者應該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就是有智慧的人在考量一件事情,會考量正確的、還有錯誤的兩個方向,這樣就比較客觀了。你處理一件事情,好處是什麼?壞處又是什麼?當我做這件事情下去,好處是什麼?或者是壞處是什麼?對不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迷茫時就讀讀這8句話

1.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要麼辭職不幹,要麼就閉...

沒有一無是處的人,只有自暴自棄的心

王陽明簡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推薦】禪學中的智慧故事

1、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卻是涵蓋一切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為了考驗弟子們,對弟子們說:我現...

用恆河水洗澡

羅閱祗國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兒子長大後問母親:我...

【推薦】慧律法雨—找回內心的平靜

《代序》找回內心的寧靜 以前我看到別人做錯事,就苦...

住寂靜處深思出離得無漏智慧

修習止觀,在住處條件講,須住在較寂靜的地方。最初修...

慧律法師:大騙子與小騙子

有一個老和尚住在山上茅篷,修行修了二十幾年。 有一...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慧律法師-一行三昧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法宣法師,諸位法師、...

如何將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問: 如何將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師答: 要將法...

為亡者助念,怎樣確定亡者生到哪裡

問: 現在很多居士為亡者助念,有時候看見亡者坐蓮花升...

有誦經念佛,但內心總是放不下該怎麼辦

問: 作為一名退休的教師,雖然有誦經念佛,可心裡總...

如果偏執經文中一義而不能圓融,必將誤人慧命

【原文】 看經須是週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出家者要遠離愛慾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著種種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

把家庭作為修行的道場

我和先生結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著先生的媽媽住,媽...

寒門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師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最重要的時光和最重要的人

從前有個年輕英俊的國王,他既有權勢,又很富有,但卻...

菩薩遇到怨家該怎麼做

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 什麼叫現前難行...

沸湯施食

【原文】 有自稱西域沙門,作焰口①施食法師者,其灑淨...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問: 請師父開示,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信心就像如意寶稀有難得

談這個信心的功能作用,我們也常常會引用《華嚴經?賢...

南懷謹談學佛人易犯的毛病

(1)見地不對。平常人到廟裡花百元錢,供上香蕉,然...

【佛教詞典】灌頂壇曼荼羅

即密教正覺壇所用之十二大聖曼荼羅。正覺壇,係指行者...

【佛教詞典】香火

(物名)燒香燈火。人奉於寺廟之物。釋門正統四曰:香...

【視頻】果良法師《梨軍支尊者挨餓的因緣》

果良法師《梨軍支尊者挨餓的因緣》

【視頻】護生卡通:愛讓生命完整

護生卡通:愛讓生命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