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律法師《不二法門》

慧律法師  2010/06/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禪,是感情和理性達到最平衡點的境界。此外,禪亦可解釋為不二法門的圓滿現量。所謂不二法門,是指在現實生活中獲得超越和解脫,因此不能離開現實的煩惱而求解脫。因為離開煩惱,也是找不到解脫境界的。

好比說有的人習慣每天吃山珍海昧、大魚大肉,那天餐桌擺的是青菜粗飯時,他可能感到氣憤、很丟臉、沒胃口。但是,禪的意境,是讓我們把物質降到最低點,才比較容易體悟到真理平凡、平淡的一面;唯有當精神生活領域昇華到最高點時,我們才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所以在禪的境界中,是絕不會因為吃得少,或缺乏大餐而不高興,因為在聖者眼中,這不過是一種幻化的東西而已,根本不值得生氣。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個女孩受外道指使,喬裝成孕婦來譭謗釋尊,她見到釋尊,劈頭就罵:‘喬達摩,你真沒良心,我懷了你的孩子,你卻不聞不問。’釋尊聽了並不為所動,且笑臉依舊。面對這種情況,若換成是現代人還得了,你敢毀我清譽,那就等著法庭上見吧!‘以諍滅諍只有更增加困擾’,爭論、氣憤、對簿公堂並非真正解決之道;生活在現實生活中,超越你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才是不二法門的圓滿現量,換句話說:眼見、耳聞、口說,都不會在你的內心裡造成壓力。‘生活就是佛法’,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現實不離超越,超越不離現實,這才是修行最高的境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趙州禪師和趙州禪

今天給各位講講我們本寺的趙州和尚和趙州禪。趙州禪的...

參禪與念佛是一件事

參禪與念佛,在初發心的人看來是兩件事;在久修的人看...

禪宗是佛法的根本

有人認為有情世界不能離開禪還好懂,因為他是有情,但...

禪宗參話頭法門疑情解析

參話頭是千年來禪宗門下最重要法門,但隨著禪宗的沒落...

念佛為什麼要兼修禪觀

為什麼念佛要兼修禪觀?就是為了改變你的心態!因為你...

真參禪人,二六時中俱用持久之心

參禪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間斷,三能辦到...

以無心之法對治妄心

參禪貴實踐,要真參實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謂真參,就...

如何讓心不被外境所轉,同時定住

問: 如何關注心不被外境所轉呢?一絲一毫的心都不能動...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慧律法師《荒漠甘泉》(義工大會開示法語)

真正的體貼,是不使對方難堪的。 憤怒的人,只張開嘴...

鬼道的十類

在《楞嚴經》的思想,是地獄受報以後,轉為鬼道繼續受...

懂了這一點,便不會去害人

種子是【能生(因)】,現行就是所生的果,但是在起現...

慧律法師:學佛要發三種心

第一要有長遠心: 以前,師父在念逢甲大學的時候,有...

世間人都愛黃金,但真正修道人愛剎那靜

打禪七的殊勝因緣,確實是難分難離。馬祖門下龐蘊居士...

聖嚴法師《新年的新衣》

以前對於我家來說,過年並不是可喜的事,登門要債的人...

持誦《金剛經》的功德與靈驗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論述佛教般若...

修福與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類的宗教,不論什麼種族,什麼階級的人,...

彌陀經中的「行此難事」是否指持佛名號

問: 如何理解彌陀經上說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

【推薦】感應道交是雙方面的事情

佛號是一個廣大的無量光無量壽,但是問題是,是誰去念...

你內心有德,求什麼就有什麼

人們常常忽略心念,修養內德,如果你內裡有德,不求名...

十二因緣

一、前言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流轉的...

夢裡五家財

這一生都是在做一個夢,在夢境裡面我們常常不知道是夢...

真正令我們受盡折磨的,是自己內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裡,經常會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們...

太虛大師《由三種所依顯念佛勝義》

佛法在離言自證,本無可以宣說的文字語言。而佛以方便...

魔境生起時應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訶責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產生的因由 阿難!如是...

【佛教詞典】有為功德

指世間一切因緣所生之功德善法。對此而言,涅槃第一義...

【佛教詞典】年滿二十

子題:俗年十八十九堪入算年滿二十否 羯磨疏·諸戒受法...

【視頻】重慶慈雲寺

重慶慈雲寺

【視頻】《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男聲讀誦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