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去聖時遙,人根陋劣該如何解脫

大安法師  2022/09/07  大字體  護眼色

去聖時遙,人根陋劣該如何解脫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即今之世,若舍淨土,則果證全無。良以去聖時遙,人根陋劣。匪仗佛力,決難解脫。——《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我們要把握佛法的綱宗要領,就得要從教、理、行、果四個層面去談,也就是由真如理體流現十二分教,八萬四千法門。那四眾弟子依這個教法來修行。修行就是要對治煩惱。對治煩惱,斷惑就能證真,就能得聖果。那這個果有小乘的果,四果阿羅漢;有大乘的果,是四十一個階梯的修行階位。所以一切行人離不開教理行果。在這個教理行果,小乘法、大乘法當中,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教法來修行呢?

這裡印祖就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撥雲見月,就是憶佛念佛,真實的是得道果的捷徑。那憶佛念佛,是出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以眾生心,憶佛念佛。憶,就是在我們的意念當中,回憶或者繫念阿彌陀佛的光明、相好、威德、善巧、智慧,以及以阿彌陀佛願力流現的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這都是憶的範圍。念是「今心」,上面一個今,下面一個心,就是你現前這一念心來念佛號。淨土法門雖然有四種念佛,但以持名念佛為核心,那你念是自念自聽,念茲在茲。有一句著名的話,《觀經》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們的念,當下一念的裡面具足十法界。

現在我們繫念這句佛號,以佛號作為我們系緣之境,就能顯發我們自性本具的佛法界,那能念的心當下就是佛。所以這個憶佛念佛,就從我們現前一念心裡面去體認。這是成就佛道的捷徑,是仰托阿彌陀佛名號,阿彌陀佛果地的功德這個本質境,引發我們本具的如來藏性的影像境的。這就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內重己靈,外慕諸佛」,自他二力併用,感應道交,就能夠得快速地成就佛果的這麼一個捷徑。在佛的一代時教的教行理當中,印光大師就在第一句給我們抉擇好了一個法門,你就修念佛法門,是在所有方法當中,是成就佛道最快的捷徑。

下面就得要論證為什麼要選擇念佛法門。在正法、像法的時候,隨便修一種法門,那教理行果都具備。就是那時候眾生根機很利,又能遇到佛在世,所以他隨便修哪個法門。比如說,他就是修個數息法,他都能夠斷見思惑。能夠持好戒,那比丘都能夠斷見思惑,成阿羅漢。就是優婆塞、優婆夷,持清淨戒都能得三果的聖位。那時代不一樣,那個時代的根機,善根就很深厚。所以講,什麼叫正法?正法就是有教法,有修行,有證果,這就叫正法。那什麼叫像法?像法就是略遜一點,但還依稀彷彿有點接近。那像法當中有教法,有修行,沒有證果。像法就很難證果。那什麼叫末法?末法就是有教法,無修行,無證果。就是連真正修行的人都很少了,更何況去證聖果。

所以印祖就講的「即今之世」,即今就是指現在這個時候,也就是佛的法運當中的末法的這種時代,這個時代就是靠自力修行證果是不可得的時代。所以再根據這個時代的眾生的根機來說,如果舍棄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則果證全無,那絕對是不可能有證果這樁事情的。這是大實話。如果這個時候,這個時代,有人說我通過自己修行精進努力,我斷見惑了,我得阿羅漢了,我甚至是分證即佛的菩薩了,那可以說他百分之百的都是打妄語,大妄語。

何以故?諸多的祖師大德就怕未來的末法眾生未證謂證,沒有證果他說自己證果了,這是末法眾生不知天高地厚,他容易犯的一個大妄語。所以祖師就以身作則,以身示範。智者大師,臨終的時候告訴弟子們,我一生也就是觀行即佛,觀行位就是見思惑沒有斷,見思惑可以伏住,這是觀行即佛,叫五品弟子位。蕅益大師所示現的是名字即佛,就是不僅見思惑沒有斷,連伏都伏不住。所以像智者大師、蕅益大師這樣的大祖師,所示現的都是沒有證果。所以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認知,這個時代舍淨土帶業往生一法,想得果證,那是沒有這回事的。

那為什麼這麼判斷呢?這就是由於離開佛出世的時代已經很遙遠了。那就按現在的佛曆來說,佛滅度也是兩千五百多年了,如果按中國的周昭王二十四年的那樣的一個情形來說,那是超過三千年。所以距離佛出興於世時間很遙遠,人的根機越來越陋劣,這是減劫的時代,眾生根機很陋劣。現在就是隋唐之際的這些祖師大德,我們一比,都是天壤之別。就是跟民國年間的這些祖師大德相比,我們都遠遠不及。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對這樣的根機,如果不是仰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帶業往生的話,那絕對在這個三界六道出不去。這封信直接地就指向了一個佛教的修行人,首先要解脫三界的分段生死,不要再在這裡輪迴了。那這個三界分段生死,如果靠自力的層面來說,一定要斷見思惑,就是得阿羅漢的那個果證,才能長揖三界,不受後有。但是這一點如果靠自力修行,可以說我們想斷見惑的八十八使,思惑的八十一品,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沒有這種能力。所以印祖在這裡非常決定地說,不靠佛的慈悲願力的接引,我們絕對、決定難以從這個三界當中超拔出去。這些都是字字不含糊,字字斬釘截鐵,千佛出世,不可改易,是鐵案。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修淨土的人是專修好,還是圓修好

問: 有法師說,淨密雙修的功德最大,單修淨土念佛法門...

臨命終時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

如何看待淨土宗行人是「自了漢」

問: 有人說我們淨土宗行人是自了漢,您怎麼看待? 道...

【推薦】《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漫畫版

印光大師開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念佛秘訣 都攝六根...

「至信」與「至樂」的含義

至信就是深信,裡面不夾雜懷疑。法相宗裡說信是一個善...

淨土正行,尤以念佛為首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專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

【推薦】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

我們怎麼面對時間和精神?世間最可珍重的莫過於精神,...

這個法門看似平常無奇,利益卻不可思議

原文: 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如何戒除賭癮

問: 我們要怎麼樣在經濟條件差劣的情況下,下定決心戒...

業是怎麼來的

問: 請問業是因緣生嗎?本性是空嗎? 大安法師答:...

有位老者皈依後一直睡不著是怎麼回事

問: 請問法師今天我遇到一位老者,他說:今年4月份皈...

死心念佛,莫換題目

蓮池大師,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他早年是讀書人,有深...

佛經與道教的經典可以同時誦嗎

問: 道教與佛教我都很歡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

聖嚴法師:智慧與福報

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也可能會帶...

有大企圖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國佛學院,常對學生講起古人的一句話:志不立,天...

慾望永無止境沒完沒了

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樂的同時,又會為了不能每一件事...

幾塊磚的啟示讓殘疾乞丐變成富翁

一個乞丐來到一個庭院,向女主人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

大安法師:換個蓮華化生的身體

我們確實要厭離這個身體啊,沒有一點值得留戀的。我們...

什麼是四禪八定

佛教的四禪八定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即初禪...

如何對待「看不順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離開群體而單獨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

《如來隨機利生淺近論》白話譯

【原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聖一如。由...

不要隨便發願,你的願力就是引導力

佛法的修學我們慢慢進入到主題,四個道次第,這個次第...

聖嚴法師:心裡不安的原因

很多人的緊張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凡是心...

四種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釋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裡,出去托缽的...

【佛教詞典】五明輪

(術語)謂五明論也。慈氏軌曰:五明輪悉無不通。...

【佛教詞典】不共相

【不共相】 又作自相,為『共相』的對稱。指一人所感,...

【視頻】《藏傳大悲咒》慧普法師

《藏傳大悲咒》慧普法師

【視頻】八十八佛(何禹萱)

八十八佛(何禹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