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楞嚴經講什麼

宏海法師  2018/05/23  大字體  護眼色

楞嚴經講什麼

關於這個《大佛頂首楞嚴經》,這部經典的內容,正好可能也有在公眾號上,做這樣的一個視頻上的接觸,未必有時間去一集一集的,去聽我們在網絡上的線上的,視頻這樣的一個傳播。希望借這個因緣,能夠引起大家的興趣,不妨去看一看,到底《楞嚴經》講什麼。

當然,我們借今天的這個因緣,也可以跟大家做一個溝通,就是說佛法到底在講什麼呢?如果從最高的這個制高點來講,我們常說,一切唯心造,就是講的心地法門,當然對於這個心,我們很多時候也不太了解,就是佛法裡面常講到心心心,什麼是心?它就不是我們通常講到的說,或者說我們肉體的這個心臟,也不是我們現在凡夫的層面的這個,自己琢磨,進行一個分別認知判斷,等等這一系列的,這都屬於其實是一種妄想。《楞嚴經》所要開發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本具的,雖然現在是一個凡夫,迷失的階段,但是他從來沒有散失掉一點點的,就是我們說的佛性,也叫做妙明真心。在經典裡邊,常把他形容成什麼呀,叫做如來藏。

這個如來藏,為什麼你看經文的題目裡邊,有這麼一個內容,叫做如來密因。當時我們在講經題的時候就說過,這個密的內涵,他非常的就是說宏闊,他既是講到說,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佛性,非常的幽微難顯,當我們在凡夫的層面,在日用的生活中的時候,是很難反觀到他這個清淨無染的存在,可是同時他又像空氣一樣,瀰漫在我們整個的視野內,所有的生活中,其實都是如來藏這個佛性的一個,依照著因緣的一個顯現,包括我們當下的生活內容,那麼從一個人的本位來講,就是作為一個凡夫,我們都有本能的煩惱,《楞嚴經》就是接地氣的,從人的本位煩惱開始,引出了他對這個難遇之法的一個闡述。

你看經典裡,一開始就講到,阿難在咱們這個世界叫欲界,食色性也,他是為了去飽腹去托缽,作為一個僧人的生活狀態,那麼剛好遇到他過去世,有五百世跟他做為夫妻的因緣,一個摩登伽女,對他起了這個情慾之心,把他給用咒術給引誘到一個淫席中,就差點破了戒體,以這麼一件事情為開端,回來以後,到佛陀面前進行懺悔,然後覺得說,他自己雖然以前聽佛講了那麼多的法,為什麼修行功夫不夠呢。佛就開始給他講說,有修禪定的一個訣竅,你現在可不妨細細聽來。接下來的大幅度的板塊,就是都在圍繞怎麼讓他這個禪定的這個本有的佛性,這個大禪定顯現出來,所有的經典裡面的內容,就是圍繞這個而服務的。

你比如說,先開始叫做七處征心,就問說,我們能知能覺的這個心到底在哪裡?佛和阿難師徒兩個,一會說在裡邊,那麼分析了半天,裡面不對,又說心在身體外邊,說外邊也不行,說在中間也不合理,最後哪哪哪都找不著心,又在七處征心之後,十番顯見這個板塊裡面,又呈現出來說,雖然哪哪哪都找不著,但是哪哪哪都是,就這麼一個從理論上,來挖掘我們本有的這個覺性靈性,讓他悟到這個境界。所以你看,有一句話叫做,「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這就是我們的心。

你找嘛,找不著。可是,他在隨時隨地在宇宙萬法中,不斷的呈現,就是我們的靈性,所以說帶著這樣的一個內容,又轉入到具體的修證之中,你比如首先說,最後發現了說,整個我們的生活狀態,全是這個佛性的顯現,如來藏真如性。

那麼後來阿難說,雖然我知道都是如來藏真如性的顯現,可是現在我顯現不出來呀,在這樣的情況下,佛就開始讓他從持戒開始,四種清淨明誨。殺、盜、淫、妄,先把自己的身心給拒絕,這樣的流淌行為,(拒絕)讓自己的生命走向這個劣端的行為,然後再教他持這個楞嚴神咒。作為一種助緣,助緣楞嚴神咒講完。那麼在這其中,還有當時有二十五個弟子,都是修這個大禪定,修如來藏的這個妙真如性,這個功夫修成就的。

回過頭來一一給佛陀匯報說,他們二十五個人,當時是怎麼修過來的,其中最後壓軸的兩位,一個是大勢至菩薩,講到他就是以念阿彌陀佛,念佛心入的這個如來藏性,我們都知道《圓通章》裡面講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說什麼也不想,就念「南無阿彌陀佛」,自己念自己聽,一絲妄想不起來,慢慢入到這個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心,見到了這個佛性。

那麼觀音菩薩是從耳根,就從耳朵聽聲音的這個作用上,他反觀,說我為什麼聽到的聲音,覺得這個聲音好,那個聲音聽了不舒服,這是讚歎,那是誹謗,慢慢他就說聲音只是一種動,然後相對的還有一種靜,就是沒有聲音的時候,最後動和靜也是一種對待的分別,又有了一種相對再寂靜一點的禪定。可是他發現,盡管到了這個地步,還有我能覺照到,現在是我一念不生的這個感覺,最後把心這個的動態,全部給它熄滅了以後,生滅滅掉了以後,寂滅現前了,如來藏性顯現出來了。當時他就得了,大家都知道觀音菩薩的本事,「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就是這樣禪修過來的。

所以這就是《楞嚴經》裡面,最具體的例子,這些大聖者都是這麼修過來,給我們做一個引導和榜樣。最後在這樣的情況下,接著佛又闡述了什麼呢?就是說,在修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境界,不可以當真,這就是我們說的五十中陰魔境界。一一這樣跳過以後,最後才究竟成佛。

這在其中的內容裡面,還講到說,從初發心一個凡夫,一直到成佛、等覺、妙覺的這個位次,這些都在整個《楞嚴經》中。不管是信解行證,這種修學體系來講,總歸就是我們剛才講到的,為了讓我們悟到本有的如來藏佛性,打開我們這個清淨心地,這就是《楞嚴經》。也可以說是一代佛陀教法的,一個核心功能作用。我們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的這個法,我們所謂的成佛,就是這麼成,都繞不開。

那麼當然在《楞嚴經》這部經典來講,又是格外的全面、立體、次第分明的,把佛陀的教法,給他濃縮到這麼一個,百科全書般的修證實用手冊裡邊,可以把他這麼形容吧。所以自古以來,對於《楞嚴經》,好多祖師大德都有這個楞嚴情結。現在《楞嚴經》的註釋,就可以說是比人還能夠摞的高。

那麼當然說,像我們中國也有好多宗派,《楞嚴經》全面到什麼程度呢,每一個宗派都沒有辦法把他說,這部經典專屬於我的這一派的義理闡述,為什麼呢?因為他太全面了,其他宗派也有講說,但是每一個宗派又逃不脫《楞嚴經》,其中的內容板塊,就是他太全面了,都在其中。

所以這部經典確實是,像我們以前的大長老虛雲老和尚說過,說一個修行人,在末法時期,或者你自己修行的經驗沒有,理論上你也是不知道,甚至也親近不到善知識,現在的善知識很少,特別是明眼人,那麼說不如就修學,按照一部《楞嚴經》修,就絕對沒問題。所以說能在這個末法時期,能夠我們來講,能夠學一遍《楞嚴經》,是非常大的福報。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眾生輪迴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

人道眾生是怎麼來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為人道的眾...

修平等心,去除貧富貴賤之分別

好,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有緣人,諸位吉祥。今...

只要念佛就好了,為何還要破妄顯真呢

問: 有人說末法時期只要念佛就好了,為什麼還要破妄...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楞嚴經》到了後面二十五圓通的時候,它偏重在空觀,...

一個人會著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個大家庭三界當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歡...

為什麼邪見的過失,比散動還嚴重

丑三、治失壞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隨釋此因...

楞嚴經裡是如何對治妄想的

《楞嚴經》它不對治妄想,它認為對治妄想產生一種對立...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文殊菩薩手持如意的啟示

從前在寺廟裡看過一尊文殊師利菩薩,白玉雕成,十分晶...

到底要不要受戒

一個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說:誒,我不受戒,我也可以...

【推薦】往生論(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婆藪槃頭菩薩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譯) 世尊我一心,歸命...

首愚法師關於修行的開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應的法門很不容易,...

愛上自己的影子

【迦葉正觀法塵。而言觀六塵者,以法塵是前五塵落卸影...

彌勒菩薩與一具腐爛的狗尸

無著菩薩前往雞足山,他想面見彌勒菩薩後可以請求學佛...

為什麼要你放下今生

問: 師父在課堂中提到,面對業力今生能夠改變有限,...

不管哪一宗都要見性,不見性你弄的還是生滅

禪宗沒有什麼語言,他的問話就是實際,問在答處,答在...

念佛法門要注意些什麼

問: 佛法的重點在哪裡?念佛法門要注意什麼問題? 慧...

不殺生,不教他殺,不見殺隨喜

五戒的第一條不殺生,對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太有意義了。...

懺雲老法師:如何對治煩惱習氣

在煩惱習氣中,要是一時念不下佛呀,就轉個環境,掃掃...

淨土得遇之難

佛化眾生,隨機所感,唯眾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動佛陀誕...

將惡習變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處,待到回望弱冠時。轉眼間,我離畢業又...

依他淨土與諸方淨土

我要告訴大家,《莫到老來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連續...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這個充滿競爭與追求的社會裡,人們總是認...

希求往生極樂世界是一種貪心嗎

【原文】 客曰:弟子憶昔念佛,被人呵雲,修行之人,當...

【佛教詞典】鉦鼓

即金屬製成之鼓。又作鐘鼓、常古、鉦。又為鉦與鼓之並...

【佛教詞典】持明藏

(術語)持明之法藏。即一切真言陀羅尼之經典也。演密...

【視頻】佛國華章 越來越好(普陀山佛教)

佛國華章 越來越好(普陀山佛教)

【視頻】唯識三十頌(男聲讀誦)

唯識三十頌(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