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緣

2011/01/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為期三個月的夏安居結束時,比丘們深得法益,身心自在清涼。為表達對佛陀的無比感恩,比丘們前往舍衛國中的祇樹給孤獨園,恭敬禮拜釋迦牟尼佛。佛陀見到比丘們,即以慈悲的口吻慰問大眾:‘這三個月來的生活起居,是否有所匱乏?身心是否安樂?’

佛陀的侍者阿難,在一旁見到佛陀如此慈愍地關心大眾,深為佛陀的廣大悲心所感動。因此,恭敬地請問佛陀:‘世尊,您的慈悲令弟子們個個如沐春風。您這般不忍眾生受苦的悲憫胸懷,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佛陀微笑著對阿難說:‘無量劫前,在地獄中有兩個罪人。獄卒剝取他們身上的皮,用作拉車的皮帶;並且,命令他們共拉一輛十分沉重的鐵車。在拉車的過程中,獄卒還不斷以鐵棒毆打他們。兩個罪人就這樣來回奔波,毫無喘息的時候。’

‘其中一人終於體力不支,暈倒在地;獄卒見狀,又是一陣毒打。見到同伴如此悲慘,另一人心生憐憫,告訴獄卒說:「可不可以讓我代替他?我一個人來拉這部車就好了。」獄卒聽了大發雷霆,以鐵棒重重地捶打這個人,這人當場身亡;然而,由於一念悲心,結束了地獄的業報,投生於忉利天。’

說完了這則故事,佛陀告訴阿難:‘地獄中心懷慈悲,願代同伴受苦的罪人,就是我的過去生。自從在那一世當中,看到地獄罪苦眾生受苦無量,我就發起了大慈悲心。此後,生生世世對一切眾生都心懷慈愍,不曾退捨,直到現在。’阿難聆聽了佛陀初發慈悲心的因緣後,十分感佩佛陀的慈心悲願,歡喜地依佛陀的教誨,精進用功修行。

原典出處:《賢愚經》

省思

《觀無量壽佛經》云:‘佛心者,大慈悲心是。’《涅槃經》云:‘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對眾生髮起慈悲心,是修行學佛的初步,也是成佛不可或缺的資糧。發心正確,知見正確,修行方向就正直不偏,佛道指日可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愛一人,何以百萬

印度的德蘭修女建立臨終關懷院的初期,曾有位官員專門...

聖嚴法師《瞋心與慈心》

有人說現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

佛慈悲不捨任一眾生,分種種身來度脫

釋迦牟尼佛在忉利會上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自己要滅度了...

心量有多大,獲得的能量就有多大

以寬容與忍讓接納對方的攻擊,以微笑回應俗人的諷刺與...

聖嚴法師《做事要用智慧加上慈悲》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在做善事、做好事,這代表著我們的社...

不為慈悲以修西方,卻欲嗔恨而墮為神

【原文】 世有疾惡者,謂世間為惡人,予力不能治。死必...

泥土的比喻

佛陀有一段時間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天,他...

比寶石還貴重的東西

有一個雲遊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撿到一顆珍奇的寶石,...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唐代高僧懷玉禪師

我們有很多人雖然念佛不一定心裡能夠篤定,就是這種自...

看護比丘,就等於看護佛陀

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給他的觀想題目後,努力禪修...

凡眼不識文殊

有一個名叫迦羅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見文殊菩薩,卻總無...

【佛學漫畫】清明·生命之思

認知死亡的過程,同樣也是一場生命的療愈,目的是在死...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

上一次跟大家講《四十二章經》,財色招苦。因為我們每...

第六意識是眾禍之門,但也是眾妙之門

我們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唯識,對我們內心的狀態很容易...

學佛學什麼

一、學習佛法以增進道德戒學 佛教的戒條有很多種,但...

能治或不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藥

接手書,知夫人身嬰貴恙,已經月餘。用藥頗難,諸醫束...

「上根人」看電視,「下根人」進禪堂

修行,最主要一個根本的東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留點福報在臨終時用

一旦無常到,方知夢里人;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 我...

如何面對蚊蟲的問題

古人說,修道人他如果修得很有功夫的時候,自然蚊蟲就...

有一個明心見性的善知識非常重要

有時候我們聽古德說: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實這句話我...

往生淨土是不是要念到清淨心才能往生

問: 請問法師,往生淨土是不是要念佛念到清淨心才能...

不要小看這五分鐘、十分鐘,三年下去就不得了

在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出一個觀念,它說初學者修學...

冒死求法心不悔

佛陀涅槃百年後,當時的印度由強盛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所...

阿那律陀尊者為什麼叫做無貧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

【佛教詞典】五法能生現法後法一切懮苦及所有喜樂

【五法能生現法後法一切懮苦及所有喜樂】 p0293 瑜伽十...

【佛教詞典】不淨觀

【不淨觀】 p0322 俱舍論二十二卷十四頁云:此中先應辯...

【視頻】慧律法師《父子與驢的故事》

慧律法師《父子與驢的故事》

【視頻】齊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齊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