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讓小孩能夠吃虧

大安法師  2015/09/03  大字體  護眼色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讓小孩能夠吃虧

現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為自我的一種延伸,對子女很是溺愛。不僅對子女與生俱來的不好習性不加以管束,甚至教育小孩去競爭,不能吃虧、上當。逐步養成了小孩從小就好樂錢財、好貪便宜的習慣。

他們以為佔便宜、一切都佔為己有,就可以保住家業,讓他家裡的富貴可以保持多少代。殊不知適得其反,正好使他現世的業障會現前,未來的果報更不美妙。

你看看現在我們中國社會的小孩,確實很貪。在對美國高中生和中國高中生的問卷調查裡談到,中國的高中生把權勢和財富作為他人生追求的目標;而美國的高中生還把真理和智慧作為排在前二名的價值目標。

為什麼中國社會的青少年會有「追求權力和財富」這樣的價值觀?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從小給他所灌輸的東西,這很不美妙,這是不信三世因果的一個產物。

現在的青少年一代都很世俗化,我看到一個材料:大一的學生一報到就去請學生會的主席、副主席吃飯,想謀取學生會的一個小崗位。

他都沒有想到,到了大學怎麼來完善自己的學問,卻搞人際關係去了。說明從中學、高中開始他就有這種心理準備。哪能一報到就做這樣的事情呢?

我們念大學的時候比現在單純得太多了,哪有這些事情。所以我們要檢討我們對小孩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好,社會教育又只是注重知識技能,我們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

談起中國的教育,實際上我們要深刻檢視。現在社會上的有識人士也在思惟這些問題。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讓小孩能夠吃虧,吃虧是福。要幫助一切人,不能給同學解答一個數學題,都要同學的錢。五塊錢解答一題,十塊錢解答一題,這樣會很麻煩的。

缺乏因果教育的人,就怕吃虧,處處想佔便宜。這就間接地給國家社會造成了無限的負面影響,這種小孩長大了可就麻煩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之後得重報轉輕報

法會結束,回西安的路上真是精疲力盡,雖然不及師父操...

有了這個觀念,就能消解憤怒的情緒

相信因果,就會有對一種生命的際遇那種逆來順受。以前...

做好事沒得好報?

有時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沒好報,做壞事反而好處多多,...

人在少年,最難克制的是情慾

原文: 人之少年,最難制者為情慾。今之世道,專以導欲...

為善福隨,為惡禍追

在釋迦牟尼佛駐錫舍衛國弘法的時期,國中有一位名叫兜...

相貌丑陋莊嚴的前因後果

一個人長相很丑陋,來自於什麼原因?來自於他瞋恨,有...

糜子仲為善得福

三國時代,東海朐縣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財祿乃前世佈施而來,非強力之所能求

人世間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親得離塵埃,子道方成就

無朽問:云何仰酬祖父?菩薩曰:世間所謂孝者,以何為...

「厭離」為我們的心加了保護層

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對現在的生存狀況更要有種敏銳的...

佛現相來垂手接引,如何判斷是佛是魔

問: 佛現相來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當下心該如...

佛的十力與四無畏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

專訪覺光長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緣

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這是佛學經典中間的一...

慧律法師《佛教的根本精神不是一句阿彌陀佛,一句觀世音菩薩》

有一個信徒拜佛拜得非常煩惱,她念佛念觀世音菩薩念了...

李炳南老居士:契道之法

深信因果、多修陰德 時下之人,最大毛病在於不信因果...

四大

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術語。指地、水、火、風為四種...

百萬佛號閉關體會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諸法門中,唯淨土為最。生而為...

幾位高僧大德對「念佛數量」的開示

善導祖師: 欲生淨土,唯須持戒、念佛、誦《彌陀經》...

生死關頭,切切不可被恩愛綁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學,不能窮究佛經,暢...

奶奶的往生紀實

奶奶出院了,康復得不錯,精神狀態很好,常給大家講當...

【推薦】帶業往生是帶什麼業

淨土法門的特點就是帶業往生。離開了這個本質特點,那...

不從小事來學忍辱,沒法來成就大事的

忍耐是說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說成安忍。我們在生活當中...

居士在寺院掛單應注意的事項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稱為掛單。這也是從行腳僧...

適當的放手

新來的小沙彌,按法師的吩咐,去另一座寺院送經書。幾...

【佛教詞典】十事生瞋

亦名:發瞋之本不過情與非情 子題:九惱處為種、九惱 ...

【佛教詞典】五百戒

比丘尼具足戒之大數。各律典所載戒條數目不一,如四分...

【視頻】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慢版)

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慢版)

【視頻】達摩難陀法師《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有聲書

達摩難陀法師《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有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