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第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第十一

宋平江府虎丘山門人紹隆等編

小參四

住東京天寧寺小參。師云。一見更不再見。今已再見。一說更不重說今已重說。未有長行而不住途中。無這箇消息。未有長住而不行屋裡。沒此葛藤。直得二途俱不涉。去住得縱橫。其住也千人萬人羅籠不得。其去也等閑坐斷一切人舌頭。假使親到這箇田地。更須知有照用同時人。境俱奪向上一竅始得。若論向上一竅。佛祖不立。凡聖杳絕。淨裸裸沒承當。赤灑灑無迴互。正當恁麽時作麽生。但願春風齊著力。一時吹入此中來。復頌云。明珠在掌。有功者賞。長老新入院。都盧無伎倆。不立趙州關。各自著槽[木*敞]。

四月八日小參。直下便是。已涉階梯。總不恁麽。猶落情識。直得威音已前沒交涉。七佛已後沒交涉。向上向下總沒交涉。然雖如是。通方作者舉著便知。尚滯皮膚難脫蹊徑。所以向第二義門。不恁麽中有時恁麽。恁麽中有時不恁麽。淨法界身本無出沒。大悲願力示現受生。雖則落草之談。也須草中有通身之路。敢問諸人。要知本無出沒底道理麽。乃竪起拂子云。只這是要知示現受生麽。竪拂子云。只這是。到這裡雙收雙放。全暗全明。為中下之機則得。直得九龍吐水一場揑怪。目視四方轉納敗闕。只有雲門大師。解於鐵樹上生華道。我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卻。雲門大師具箇什麽眼目。便恁麽道。諸人要見雲門大師麽。山僧不惜眉毛。放一線道去也。還委悉麽。不入千尋浪。難逢稱意魚。復雲。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一往看來卻是。子細點檢將來。猶滯兩邊。殊不知。東弗於逮走馬。南贍部洲作舞。西瞿耶尼作拍。北欝單越翻觔斗。也無是也無非。也無得也無失。且道。畢竟如何。八角磨盤空裡走。

鄆王請小參。僧問。無修無證。乃是本覺妙明。為求佛果菩提。正是有作之因。去此二途。請師直指。師云。吹毛寶劍逼人寒。進雲。一點靈光異。萬古照人間。師云。用一點靈光作麽。進雲。可謂言言合聖道。法法自圓成。師云。他亦本無言。僧禮拜。師乃雲。寬廊非外。十方國土目前觀。寂寥非內。一毫頭上寶王剎。直得無內無外絕彼絕此。亙古亙今全明全暗。到這裡亦須有轉身一路。始能得大自在。豈不見道。大人具大見。大智得大用。發大機。群機泯息。立一言。眾言絕謂。直得言言機機頭頭相副。如金鎖連環相續不斷。此猶是長生路上事所以道。言鋒若差玄關萬里。直得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穌欺君不得。非常之旨。人焉廋哉。既有非常之旨。必藉非常之人。既有非常之人。必明非常之旨。正當恁麽時如何。側身方外看。誰是箇中人。復雲。護生之德徹坤維。草木昆蟲樂聖時。敵勝驚群有奇特。如何是奇特。囉囉哩哩。擊禪床下座。

小參。目前無一法。森羅萬法歷然。格外立千機。權實照用廓爾。其權也。納須彌於芥子。擲大千於方外。其實也。上是天下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其照也。廓周沙界而無餘。其用也。喝似雷奔棒如雨點。只如不落權實照用。不落格外千機。不落目前一法。正當恁麽時如何湊泊。若是心機透脫。得失已忘。玄妙理遣。有恁麽人。聊聞舉著。踢起便行。釋迦自釋迦。彌勒自彌勒。解脫自解脫。善財自善財。其或未能便恁麽。直下信得及把得定作得主。卻須於古人方便門建立。處頭頭上明物物上顯。無一絲毫蹉過。無一絲毫得失。淨裸裸絕承當。赤灑灑無迴互。踏著本地風光。明見本來面目。正當恁麽時如何著力。不起纖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復頌云。佛佛道同同至道。心心真契契真心。廓然透出威音外。地久天長海更深。

益國夫人請小參雲。目前無一法。綿密有誰知。格外列千差。到頭須自用。若自用得去。改禾莖為粟柄。易短壽作長年。變大地作黃金。攪旻河為酥酪。不為分外。且如綿密處。若辨得。用處即是綿密。綿密即是用處。所以道。世尊三昧迦葉不知。迦葉三昧阿難不知。阿難三昧商那和修不知。商那和修三昧優波菊多不知。既是各各不知。何故卻相傳受。到這裡不妨。誵訛處直是誵訛。綿密處直是綿密。若會山僧適來答這僧問道。和尚三昧什麽人得知。答雲。山僧自知。然雖如是。大似把手上高山。未免傍觀者哂更有一著。諸人往往向知不知處作活計。若道知去。此人只具一隻眼。若道不知去。此人亦只具一隻眼。離卻知不知。正當恁麽時如何。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復舉。外道問佛。昨日說什麽法。世尊雲。說定法。外道雲。今日說什麽法。世尊雲。說不定法。外道雲。昨日定。今日為什麽不定。世尊雲。昨日定今日不定。師云。大小世尊。龍頭蛇尾。若是天寧即不然。忽有問。早朝說什麽法。對雲。不定法。即今說什麽法。對雲定法。或云早辰不定。而今為什麽定。即向他道。一釣便上。

小參雲。提向上機須向上眼。指其中事要其中人。若能立千聖於下風。擲大千於方外。腳根下硬糾糾。頂門上黑漫漫。坐斷要津不通凡聖。亦未是向上機。亦未是其中事。且作麽生是向上機其中事。酌然將謂實有恁麽說話。殊不知。如將蜜果換苦葫蘆。淘卻業根俱無實事。若是靈利底人。聊聞舉著。便知落處。更不紛紜。既不紛紜。則二六時中。雖終日喫飯。不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著衣。不曾掛一條線。終日說話。不曾動著舌頭。雖然如是。能有幾人到此田地。何故。只為不落心意識。不落淨穢邊。透出威音那邊。全明本元要地。一棒一喝一挨一拶。一出一入一問一答。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斯乃空輪無跡。劍刃無虧。正當恁麽時。著實一句作麽生道。還委悉麽。撒手那邊千聖外。燈籠露柱放毫光。頌云。妙德空生讚莫窮。摩醯正眼不通風。大千擲在他方外。作者須明向上宗。

解夏小參雲。護生須殺。雖殺無傷。蠟人已氷。其功歷爾。可以駕鐵船入海。可以飛磨盤輪空。半合半開成團成塊。盡出箇大圓覺不得。若有出得大圓覺底。便能逆順縱橫殺活自在。是故文殊菩薩一夏三處度夏。一月日在魔宮。一月日在長者家。一月日在淫房。既三處度夏。卻入世尊會中。解制極為不平。所以迦葉欲白槌擯出文殊。才舉此念。見會中有無量釋迦無量文殊無量迦葉無量犍槌。迦葉既見恁麽。直得目瞪口呿。何故。過量人有過量見有過量用。雖金色頭陀。到這裡。縮手不得。展手不去。只如與麽時。是大圓覺裡耶。大圓覺外耶。須是通方作者始能證明。何故。此是文殊普賢大人境界。若參得文殊普賢境界。則無邊香水海。無量無數微塵佛剎。悉為安居處。乃至現無邊身。處處行住坐臥。亦不相妨亦不犯手。正當恁麽時。若是知音者。舉起便知。所以天寧雖與大眾九十日安居。必竟諸人還知麽。諸人若透頂透底去。即是文殊普賢境界。若不透頂透底去。即是迦葉境界。離卻文殊迦葉。收因結果一句作麽生道。還委悉麽。九十日功今已滿。豁開布袋各優遊。

小參。僧問。如何是主中賓。師云。闍黎問處帶纖塵。進雲。如是則靈光千古秀。萬法落階梯。師云。階下立。進雲。如何是賓中主。師云。山僧不免自道取。進雲。古佛位中無覓處。深深草裡露全身。師云。莫來這裡呈幪袋。進雲。如何是主中主。師云。坐斷舌頭無去取。進雲。袖裡金槌光燦爛。吹毛寶劍逼人寒。師云。七十五棒翻成一百五十。進雲。如何是賓中賓。師云。青山之外更愁人。進雲。如是則家貧未是貧。路貧愁殺人。師云。荒村古廟裡去。進雲。只如不涉賓主。是什麽人。師便喝。師乃雲。目擊知歸已為分外。未言先契猶涉程途。須知箇中有格外機行格外用。明格外道證格外心。灑灑落落。淨裸裸絕承當。密密堂堂。赤灑灑無迴互。壁立萬仞處。千差萬別。萬別千差處壁立萬仞。所以道。垂鉤四海只釣獰龍。格外之機為尋知識。於中若有。箇便恁麽承當。得格外趣向。便恁麽權衡。得格外底作略。時向伊道箇什麽。即得說玄說妙說佛說祖說心說性。已是此人棄下之增語。論棒論喝論權論實論照論用。亦是此人不要之長物。以其中間不犯鋒鋩纖塵不立。如何透脫。還委悉麽。大道體寬無向背。當陽須是箇中人。

季迪甫請小參。驀地相期全機獨證。眼眼相照心心相知。俱不從他處得來。盡皆在胸襟流出。正當恁麽時。森羅萬像古佛家風。碧落青霄道人活計。打開自己庫藏。運出自己家財。與諸佛祖師同德同誠。維摩龐老同拈同放。與裴相國王常侍。同一機用同一境照。更無餘事。截斷生死路頭。打破煩惱窠窟。不消一句子。且道。是那一句子。還委悉麽。超然直透威音外。目前無法可商量。

請小參雲。當陽直截不立階梯。覿面相呈全彰正體。以世諦法接人去。落在世諦法中。以佛法接人去。落在佛法中。以祖佛機接人去。落在祖佛機境中。以向上拈提接人去。落在向上拈提中。以恁麽恁麽接人去。落在恁麽恁麽中。以不恁麽不恁麽接人去。落在不恁麽不恁麽中。以總不恁麽總不恁麽接人去。落在總不恁麽總不恁麽中。到這裡羅籠他不住處。千聖出頭來也。不敢正眼覷他。雖是當頭脫卻。向那邊承當也只得箇沒交涉。且作麽生合殺去。若有大根大器人。向合殺處挨得一線。便可以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用。有時將丈六金身作一莖草用。有時拈燈籠作露柱用。有時拈露柱作燈籠用。有時騎佛殿出三門。放一線遣。拈新羅與佔波國鬪額。且道。是何宗旨。是何境界。正當恁麽時當頭一句作麽生道。滿目光輝無向背。優缽羅華火裡開。

小參。師云。千差一舉。舉處絕遮攔。萬化一拈。拈時無向背。只如道上古諸佛未出世未成道未發心已前。還有這箇消息也無。若道有。有在什麽處。若道無爭得這箇來。所以前賢後賢前佛後佛。只是提持得他景仰得他。要且未解從機境上把定處作得主。山僧今夜與他作主去也。諸佛未出世未發心未成道。盡在山僧手裡。放行教他通一口氣。若不放行。不消一搦搦殺。所以黃檗道。牛頭橫說竪說。不知有向上關捩子。若教他知向上關捩子。祖佛亦提掇不出。實為土曠人稀相逢者少。忽若有箇同死同生來與天寧相見。且須容他何故。他若坐山僧須下禪床。山僧若坐他須側足而立。直得如此。雖然同途。要且不同轍。雖然同明要且不同暗。雖然同得。要且不同失。且畢竟作麽生。出頭天外看。誰是箇中人。復舉。京兆蜆子和尚參洞山後。居止無定。不循律儀。每日沿岸採掇蝦蜆以充朝。夜即宿白馬廟紙錢叢中。時有華嚴靜禪師。聞之欲決真假。先潛入紙錢中。蜆於深夜歸。靜把住問雲。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蜆子答雲。神前酒台盤靜奇之。懺謝而退師云。諸人若未委悉。山僧下箇註腳。神前酒台盤。鐵彈大如拳。一擊便擊碎。不直半分錢。

益國夫人請小參。僧問。最初威音王。末後樓至佛。未審威音參見什麽人。師云。參見無面目底。僧雲。只如無面目人。復見阿誰。師云。狂狗趁塊。僧雲。爭奈拄杖子在學人手裡。師云。爾試用看。僧雲。到這裡直得無言可說無理可伸。師云。只得七成。僧雲。可謂師承不立遞代相傳。師云。一刀截斷。僧雲。既然如是。和尚何用更覓白雲。師云。爾道威音樓至佛。即今在什麽處。僧雲。一穿穿卻。師云。頂[寧*頁]上更添一隻眼始得。師云。三世諸佛也恁麽。歷代祖師也恁麽。德山也恁麽。臨濟也恁麽。天寧豈可不恁麽。所以早朝也恁麽。而今也恁麽。且道。恁麽恁麽是箇什麽。還委悉麽。所以道。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只如遇達者而前。作麽生提掇。作麽生諳悉說理性玄妙得麽。喝一喝得麽。劃一劃得麽。口吧吧地得麽。六六三十六九九八十一得麽。且總不是這箇道理。況此乃千聖不傳之妙。這一片田地。唯佛與佛乃能知之。畢竟知後。還傳與人。不傳與人。若傳得去。龍頭蛇尾。若傳不得。千聖萬聖。一箇箇到這裡。若佛若祖。於一切人機境不到處發明。於一切人用不及處提掇。一切人情識計較不得處。坐斷千差路頭。雖然拈一句。簇錦攢華攢華簇錦。可以趣向及至到那畔。若也承當則沒交涉。到這裡有棒有喝有權有實有殺有活有擒有縱。唯許諸佛知。不許諸佛會。既許諸佛知。為什麽不許諸佛會。會則傳得去也。所以要人心機絕智境。忘得失遣是非。一時落謝萬境樅然。而無何礙。可以與千聖把手共行。同用同證。一切處光輝。一切處澄湛去。抽釘拔楔解粘去縛。只如今山僧。對眾恁麽說。還當得千聖不傳底麽。灼然當不得。既當不得。又說作什麽。千人萬人管取不奈何。所以古人道。雖然點破綱宗意在。文彩未生時。要一覷便透一咬便斷。若也未會。切不得疑著如今不惜性命。向這裡與諸人通箇消息。還會麽。千聖共傳無底缽。大千沙界一浮漚。

小參雲。截斷千差路。坐卻是非頭。報化不容身。語默絕消息。正當恁麽時。若有祖師西來意。正是撒土撒沙。若無西來意。大似對面相謾。去此二途。須知他家有出身底路。大眾。灼然不是目前事。亦非目前機。有一句子。千聖覷他不見。有一句子。千聖出頭不得有一句子。千聖同廛共用。且道。此一句畢竟從什麽處流出。若有識得流出去處。則淨裸裸赤灑灑也不說一即三三即一。不用行棒不用行喝。不用道見成公桉。不消瞬目揚眉。不用談玄說妙。所以釋迦彌勒文殊普賢。猶是他走使。他本不作一切。不為一切。坐斷一切。初無動搖。各各當人腳跟下。圓明朗照如大日輪。人人回光得度。也不在他處也不在己處。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然而一切奇特事。因他建立。一切殊勝事。由他圓成。如王庫寶刀。如摩醯三目。如圓伊三點。如塗毒鼓。千言萬句。終說他不成。說他不就。正當恁麽時還委悉麽。如王寶劍隨王意。揮斥縱橫得自由。

小參。僧問。波斯匿王請問世尊。聖諦義中還有世俗事也無。世尊雲。大王。汝於龍光佛時曾問此義。為復答他話為他說。師云。一時在里許。進雲。只如翠岩道。大王善問不善答。世尊善答不善問。未審此意如何。師云。拈起上頭關捩子。進雲。忽若大王請傳此語問和尚。未審如何祇對師云。開口見膽。師云。適早已露線索。如今更展家風。摩醯首羅三隻眼八面通透。釋迦老子百億身十方分形。如印印空如印印水如印印泥。初不分前後際。亦不分縱橫並別。到這裡若深入骨髓底。直下透脫。不疑天下人舌頭。聊聞舉著。踢起便行可以坐斷十方。可以乾坤獨步。其或尚留觀聽。猶滯皮膚。直須腳跟下一一洞明。各各見本來面目。踏著本地風光。不隨聲色不居凡聖。不落見聞不涉語默。淨裸裸赤灑灑。所以道。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全體與麽來。全體與麽去。畢竟天人群生類。皆承此恩力。若識此恩力。終不落虛。步步腳踏實地。句句透見根源。全體如如不變不動。推此以及群靈。攝此普濟品彙。正當恁麽時。超聲越色一句作麽生道。還委悉麽。不須更費纖毫力。吞跳金圈栗棘蓬。

張國太夫人請小參雲。霜風凜凜細雨微微。解脫門八字打開。正法眼頂門顯示。還有超宗越格離見絕情底麽。出來證據。若也證據得去。七佛已前也不恁麽。七佛已後也不恁麽。西天二十八祖亦不恁麽。唐土六祖亦不恁麽。至於歷代宗師天下老和尚亦不恁麽。為什麽不與麽。只恐賺誤人去。既不與麽。亦不賺誤人。作麽生承當。到這裡平田中萬仞壁立。壁立萬仞處。一似平田。把斷要津不通凡聖。亦無語話分。亦無展演分。畢竟教一切人什麽處入。老僧不惜眉毛。通箇消息去也。遂竪起拂子云。見麽。又擊禪床雲。還聞麽。若道見。且得沒交涉。若道不見。更是沒交涉。畢竟作麽生若教老僧只管與爾說。經無窮劫摸索不著不隨言。解則淨裸裸赤灑灑。各各坐斷報化佛頭。各各氣沖宇宙。設使千佛出興。恰如蚊蚋相似。與麽把得定作得主。方始是本分作家。正當恁麽時如何委悉。一句逈超諸佛格。坐斷天下衲僧頭。復頌云。雖然說破五家宗。爭及曹溪一線通。寶劍當陽誰殺活。離名離相振高風。

小參雲。不是如來涅槃心。亦非祖師正法眼。萬緣窮之不到。千聖究之莫及。直饒威音王那畔空劫已前。正好揮金剛王寶劍。何況威音王以來。以至窮未來際。只是打葛藤。終非本分草料。所以道。我若一向舉揚宗教。法堂前草深一丈。如今事不獲已向諸人道。盡大地是般若光。光未發時。無佛無眾生。消息從甚處得來。若向這裡便絕消息去。此人命根未斷。命根若斷。[祝/土]著磕著。言語說著。機境投著。雖然如是。此猶是第二機。若到第一機。說甚威音已前空劫那畔。設使德山臨濟。喝下承當棒頭取證。未免拕泥涉水不受人瞞。牙如劍樹口似血盆。直下承當。可以籠罩古今乾坤坐斷。雖然如是。天寧與麽說話。大似傍若無人。何故。佛佛道同祖祖共證。一一於此承當。向什麽處著。紅爐上還著得一點雪麽。到這裡表裡純淨中外一如。雖然落草。未免向上用。正當恁麽時如何。棒頭有眼明如日。要識真金火裡看。復舉龐居士問馬大師。不與萬法為侶底是什麽人。馬師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山僧略露箇消息。為人須為徹。殺人須見血。直下便承當。已落第二月。且道。如何是第一月。咄。

冬夜小參。僧問。德山昔日小參不答話。趙州小參卻答話。未審答底是不答底是。師云。總不是。進雲。好音在耳。人皆聳去也。師云。杓卜聽虛聲。進雲。忽若答話中不答話。不答話中卻答話時如何。師云。葛藤窠裡出頭來。進雲。忽若有箇漢出來。不管答話不答話。只麽掀倒禪床時如何。師云。劈嵴便棒僧雲。嶮師雲嶮。僧便喝。師亦喝。僧禮拜歸眾。師云。一場漏逗。師乃雲。大眾。截群機於未兆。坐斷天下人舌頭。藏冥運於即化。世諦一陽便生。且道。是一是二。若道是一。因甚麽聖諦義中有世俗諦。若道是二。為什麽世俗諦中無聖義諦。到這裡若無透關眼透出機關。未免瞞瞞頇頇儱儱侗侗去也。還知箇裡麽。直如明鏡當台明珠在掌。舉無遺照萬象歷然。雖四序遷移。其中有不移易一絲毫之體。雖萬機齊赴。其中有湛然不動之源。以此撥轉路頭。隨機應感。諸人若也不見。設使千聖出頭來。也摸索不著。倜儻衲子出來。眼似銅鈴口似懸河。也說他不得。也覷他不著。天寧意欲要與諸人解黏去縛拔楔抽釘。到這裡伎倆一點也使不著。且道。為什麽如此。他家自有通霄路。切忌當陽指畫伊。師云。昨夜鐘鳴時。諸人盡來此。已是刺腦入膠盆。今夜鐘鳴時。復來有何事。兩重三重已落節。若是知有底。聊聞舉著。徹骨入髓。踢起便行。坐斷報化佛頭。不落語默聲色。卻校些子。如或准前只守窠窟。山僧不免。向無事處生事。無言處顯言。無葛藤處說葛藤。無荊棘處立荊棘去也。一塵才舉大地全收。四方八面淨裸裸。華開世界起。浮幢王剎明歷歷。直得無情有情齊成佛道。有說無說俱轉法輪。此猶是法性海邊拈掇在。若向衲僧門下。直饒一棒打破虛空。一喝喝散白雲。釋迦彌勒猶為走使。德山臨濟目瞪口呿也。未當本分氣字在。所以道。坐卻舌頭別生見解。他參活句不參死句。活句下薦得。永劫不忘。死句下薦得。自救不了。只如諸人。即今作麽生會他活句。莫是即心即佛是活句麽沒交涉。莫是非心非佛是活句麽沒交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活句麽沒交涉。莫是入門便棒是活句麽沒交涉。入門便喝是活句麽沒交涉。但有一切語言盡是死句。作麽生是活句。還會麽。萬仞峯頭獨足立。四方八面黑漫漫。復雲。一口吸盡西江。栗棘[祝/土]殺老龐。當陽若也吞得。管取海內無雙。

師云。天無四壁逈絕羅籠。地絕八維了無障隔。與虛空同體。合暗合明。與虛空同壽。亙古亙今。人人有一坐具地。何用安排。處處悉彌勒門開。不須彈指。盡是人人受用無去無來。以大悲力成此勝事。所以釋迦老子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且道。諸人分上還有這箇消息也無。若無。人人具足箇箇圓成。因什麽卻無。若有。諸人即今在甚處安身立命。還知落處麽。若知落處。不動道場而遍能含受十方剎海。一塵一剎隨處受生。何待九龍吐香水分手指天地作大師子吼。須知未出母胎時。已作大師子吼。直至各各時時念念處處悉皆圓滿。清淨無為無間無斷大解脫門。正當恁麽時。晝昇兜率夜降閻浮。其中摩尼珠為什麽不現。敢問諸人。中間作麽生。還委悉得麽。龍袖拂開全體現。象王行處絕狐蹤。

師云。大機圓應大用縱橫。不墮千聖機關。不游諸祖窠窟。舉一機千機截斷。拈一事萬事齊彰。須是他大解脫人乃能明向上宗旨。豈不見。維摩不離本座移妙喜世界。如針鋒持棗葉。又不見。大仰雲。拈一片木葉。便是移一座仰山去。是知箇事若在心機。意識路布言詮上覓。大似掘地覓天。了沒交涉。若是箇生鐵鑄就。不涉化城。不由迷悟。不拘得失。然後一明一切明。一了一切了。一見一切見。一用一切用。此猶是衲僧家。垂手應機為人邊行履。若使他獨照獨運。乃至千聖覓他不著。諸天捧華無路。魔外潛觀不見。周旋往返十方無礙。一念普應前後際斷。只如今坐立儼然燈燭熒煌。且道。是什麽時節。若道是唯心境界。正坐在荊棘林裡。若道是向上時節。亦未跳出金剛圈在。總不恁麽又作麽生。還有人道得麽。若不藍田射石虎。幾乎誤殺李將軍。頌曰。天上人間不可陪。同風千眼應時開。智通居士真奇特。道照三年兩度來。

師云。言發非聲。和言擊碎。色前不物。與物俱融。聲色翳障全消。聞見之源亦脫。直得淨裸裸赤灑灑。清寥寥白滴滴。一片本地風光。一著本來面目。神通妙用底縱橫十字。不離田地穩密。田地穩密底坐斷十方。不離神通妙用。雙明中有雙暗。同生中有同死。恁麽也不得。不恁麽也不得。恁麽也得。不恁麽也得。所以道。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箇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箇中見聞是體聲色是用。聲色是體見聞是用。分也得不分也得。所以雲門道。移燈籠向佛殿裡。拈三門向燈籠上。若以衲僧正眼覷之。猶為小事。直得納須彌於芥中。擲大千於方外。也只是箇半提。所以盡乾坤大地。都無空闕處。更須知有全提時節。三世諸佛只堪齊立下風。六代祖師只得全身遠害。當機直截一句作麽生道。三尺杖子攪滄波。令彼魚龍知性命。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第十一

 

上篇: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下篇:佛遺教經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要

明菩薩沙彌智旭述 此直指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即是...

觀心食法

既敷座已。聽維那進止。鳴鐘後斂手供養一體三寶。遍十...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念佛三昧所以名為寶王者。如...

華嚴經旨歸

華嚴經旨歸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門法藏述 夫以。主教圓通...

【註音版】太子瑞應本起經

太子瑞應本起經...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光讚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

蓮華世界詩

明雲棲會下妙意庵廣貴撰 佛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則...

【註音版】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註音版】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四念處

四念處卷第一 隋天台山修禪寺智者大師說 門人章安灌頂...

佛說文殊師利行經

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隋天竺三藏豆那掘多譯 我豆那掘多,...

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金剛寶懺 旃陀羅引 昔有旃陀羅,日殺千羊,販肉自活。...

施食獲五福報經

施食獲五福報經(亦名佛說施色力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

【佛教詞典】歡喜會

盂蘭盆節的別名,因此日由於供養自恣僧的功德,而使到...

【佛教詞典】禪門

(一)禪定之法門。指根本四禪、十六特勝、通明、九想、...

「成功學」背後的社會焦慮

一、問世間成功為何物 幾年前,我以記者身份,去中國最...

佛教是不孝順父母的嗎

佛教是不孝順父母的嗎?的確,我國有些人士喜歡如此地...

既知死後無情義,早把生前恩愛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無意義,對你的增上一點都...

禪宗叢林的修行律儀

禪宗叢林中有各種不同的修行儀軌,這些律儀不僅是禪門...

供天中的二十四諸天

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製定《金光明...

聖嚴法師《如何解決情緣的問題》

1.斷所有情緣 每個人在無始以來的輪迴中,到底有多少...

念佛具足定學之實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學?《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老一輩的出家人,都是任勞任怨

培福很重要,所以在沙彌、淨人階段,其實就是累活重活...

惡人所造的惡業是否可帶業往生

問: 帶業往生,善人得往生,惡人以前所造的惡業是否...

有十種行人多墮在邪僻

有十種行人,發心修禪不同,多墮在邪僻,不入禪波羅蜜...

只重衣衫不重人

唐代高僧三聖繼昌禪師是一位有修有證,品行正直的高僧...

以善攝惡,治貪慾病

人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還要重視心靈的淨化與提升。假使...

【視頻】《地藏經》比丘尼唱誦

《地藏經》比丘尼唱誦

【視頻】《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悟勝法師恭讀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悟勝法師恭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