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梵網經玄義

蕅益大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

明 菩薩沙彌古吳 智旭 述

菩薩比丘溫陵 道昉 訂

夫道窮覺海。必稱性以垂慈。教被群機。必攝末而歸本。是以界內界外。混之弗齊。行布圓融。類之不隔。梵網經心地品者其眾生之本源。諸佛之慧命乎。本源自性清淨。故稱為梵。慧命遍傳塵剎。故稱為網。萬法之所集起。故稱為心。凡聖之所依持。故稱為地。約身。則舍那為本。釋迦為跡。約土。則華藏為本。此界為跡。本跡雖殊。皆不離於梵網。約法。則九處所說為別。四禪今說為總。約義。則次第行位為別。初心木叉為總。總別雖殊。皆不出於心地。故機緣初熟。乃接眾以覲本源。心地既敷。仍秉法而傳異界。示成正覺。即廣演總中之別。還至菩提。爰先敷別內之總至哉斯教。尤返迷歸悟之要津。行菩薩道之根本也。拈一品而知一部指歸。即一部而通一代儀法。觀一佛而遍知十方三世楷模。乃紹先哲之芳規。補前聖之未備。將釋經文。先陳五義。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辨用。五教相。

釋名為二。初釋佛說梵網經名。次釋菩薩心地品名。

初中為三。初釋佛說。次釋梵網。第三釋經。

初言佛說者。乃大聖慈尊四辯宣揚也。梵語具雲佛陀。此翻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為佛。原始要終。具六即義。謂一切眾生本具覺性。名為理佛。聞此理性。圓解初開。是名字佛。念念觀心。伏五住惑。名觀行佛。功深垢落。淨於六根名相似佛。分破無明。分見法性名分證佛。無明斷盡。理性圓顯。名究竟佛。佛有三身。謂法報化。法即本覺性體。報乃始覺智圓。化則慈悲應現。有處雲法身名毗盧遮那。此翻光明遍照。報身名盧舍那。此翻淨滿。化身名釋迦牟尼。此翻能仁寂默。然晉譯華嚴皆稱為盧舍那。唐譯皆稱毗盧遮那。只是梵音楚夏。未必專以此分法報。又華嚴或名釋迦。或名遮那。本無異體。惟此經舍那自坐華台。釋迦據百億界。當知三身非一非異。機緣不同。見一異耳。又三身皆具單復二義。法身單者。惟指本來清淨理體。報身單者。惟指無上功德智慧。化身單者。惟指應現如水中月。法身復者。一本性清淨法身。即眾生本源自性天真佛也。二離垢妙極法身。即諸佛所證究竟法界理也。報身復者。一自受用報身。即諸佛智斷二德究竟實果。二他受用報身。即地上菩薩隨其心量所見剎塵相好。一一相好皆無分劑者也。化身復者。一應現身。示成八相。二變化身。無而倏有。又化身亦名應身。應物示現。如月印水故也。示八相者。復有三種。一勝應身。謂地上大士所見。相好無量。及一類大根眾生。雖未登地。繇善根力。亦能見之。此亦名為他受用報。二帶劣勝應身。即通教三乘所見。接入別圓故勝。猶依事識故劣。三劣應身。即界內鈍根所見丈六老比丘相。惟依事識不達相海無邊之致。故名為劣。此三應身。復須約橫豎以辨其相。約橫辨者。只一丈六境本定身。界內鈍根。見其在木樹下坐生草座。以老比丘身。轉生滅四諦法輪。界內利根。即見在寶樹下。坐天衣座。以帶劣勝應身。轉無生四諦法輪界外鈍根。又即見其在華藏界。坐華王座。以圓滿報身。轉無量四諦法輪。乃至界外利根。又即見其居寂光土。坐虛空座。以清淨法身。轉無作四諦法輪。此則佛身不動。機見自殊。故名橫辨也。約豎辨者。如此經中千百億釋迦。自坐菩提樹下。義當劣應。應藏教機。千華上佛。自居四禪宮中。義當帶劣勝應。應通教機。故起信論雲。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即其證也。盧舍那佛。自據蓮華台藏世界。義當他受用報。亦名勝應。應別教機。此則佛身不同。處所亦異。若藏教機轉而為通。則離於樹下。得見四禪中佛。若通教機接入別教。則從於四禪。還至華藏世界。惟圓人根利。於一切身若橫若豎。了知皆即法身影現。故不別明身相處所。此名豎辨也。問。起信為圓頓大乘。胡得判作通教佛相。答。文中既言示世間最高大身。知是應化。非指法報。而通教為大乘初門。前通三藏。令不滯於化城。後通別圓。令同歸於寶所。故功德成滿菩薩。示現此身最切機宜。兼與今經宛合。以三千大千世界。統一色究竟天。故亦統一佛身。即所謂周匝千華上之千釋迦也。於同居土中最為高大故名勝應。對方便土中猶屬分段。故名帶劣。言一念相應慧者。明是應通教機。言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者。約權。則斷盡色心無知習氣。亦稱佛眼一切種智。約實。則是從法報而垂應化。言不思議業能現十方者。即所謂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也。無而倏有。又有二種。一示現佛相。二示九界相。如妙音觀音等。隨類現身。來時不知。去時不覺。佛佛道同。總以慈悲感應成茲妙用也。如此三身。義意無量。總非異體。法身如珠體圓。報身如珠光淨。化身如珠影互涉。離體無光。離光無影。繇影知光。繇光見體。三身理明。梵網義顯矣。又此三身。即是三德。法身即法身德。除中道外無別體故。報身即般若德。證理繇實智故。化身即解脫德。處處應現往故。三德秘藏。諸佛非增。眾生非減。三身亦爾。但迷時為理即三身。乃至成佛時為究竟三身耳。說者。悅其所懷。謂諸佛久修久證一體三身。了知一切眾生同具此德。大悲熏心。每思濟度。今機緣初熟。乃接歸本源世界。親覲本尊。秉受心地法門。次復示成樹下。普為凡夫結重輕戒。俾受者頓入佛位。成真佛子。度生本懷。於茲暢悅。據文。則上卷是舍那所說。下卷是釋迦所說。然經傳此界。必繇釋迦之所覆述。題稱佛說。當指釋迦。亦以三身不異故也。問。三身既是不異。何故釋迦擎接大眾。還至蓮華台藏世界。同禮舍那。答。三身不異。亦非定一以不異而異。故約豎辨。如此經中釋迦億國。舍那華台。以不一而一。故約橫辨。如華嚴中不動寂場。遍於塵剎。又以一而不一。故華嚴明或見釋迦。或無量壽。或復阿閦。或賢首等令人不作定一之見。以異而不異。故此經云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令人不作定異之見。佛身一異。既不可思議。說法傳受。亦不可思議。謂初一番舍那傳法。千釋迦受之。次一番千釋迦傳法。千百億釋迦受之。第三番千百億釋迦傳法。一切眾生受之。乃至現在眾生展轉傳法。後世眾生次第受之。以言其異。則同者亦異舍那尚非千佛。千佛尚非百億。況千百億。豈即一切眾生。是名為跡。是隨情說。以言其同。則異者亦同。千百億既即千佛化身。千佛又即舍那化身。彼一切眾生。何獨非舍那同體。故曰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是名為本。是隨智說。為本施跡。繇跡顯本。此擎接大眾還蓮華藏意也。舍那為本。千釋迦為跡。千佛又為本。千百億釋迦為跡。千百億又為本。一切眾生為跡。乃至展轉傳法者復為本。受法者復為跡。本跡重重。不可思議。而離本無跡。跡是本家之跡。故云諸佛心內眾生。離跡無本。本是跡家之本。故云眾生心內諸佛。法華本跡。豎約塵劫。此經本跡。橫約億界。豎則古今不離當念。橫則自他不隔毫端為本施跡。妙智隨情。開跡顯本。融情歸智。豈不巧哉。又此經不惟橫開本跡。知自他之不隔。亦復豎開本跡。顯今古之常然。如下卷初雲。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豈非開顯數數示成正覺之事。故法華經云。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也。若謂概論受生行菩薩道。則觀此大地。無有一微塵許非是菩薩舍身命處。又何止八千返耶。問開近顯遠。惟在法華。餘部之所不共。今方初示成道。胡得便約發本為解。若此經既已發本。又何須法華更開。答。法華兩番開顯。皆點示界內權機。令歸佛道。今經與華嚴同部。自被界外兩機。縱令二乘在座。猶然若啞如聾。況未與法席。那知絕唱。故須直至法華。方得開會。不可謂根已熟者。亦至法華方開會也。問。佛三身中。的是何身說法。答。三身既非一異。自不容偏執何身說法。但為對治有異。故使諸經所說不同。或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此則恐人執相迷理。故惟示法性本覺以為真佛也。或云法佛者。自覺聖境。無言無說。說法現儀。皆化佛耳。此則恐人以法身墮在情量。故惟指化佛示三輪也。實則說法度生。非法身。亦不離法身。非報化身。亦不離報化身。若得四悉檀意。謂惟法身說法亦可。如雲報化非說法者。謂惟報化說法亦可。如雲法身無言無說。謂三身合乃說法亦可。如雲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謂三身各各說法亦可。法報佛為地上菩薩說法。勝應佛為地前及聲聞緣覺說法。劣應佛為一切凡夫說法。謂三身總無所說亦可。如雲四十九年不說一字。若不解四悉因緣。隨執一句。皆名謗佛也。

次釋梵網為二。初約喻。次約法。初約喻者。經云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故知以喻為名也。能喻惟一。謂梵王珠幢。所喻有二。謂世界及佛教門。世界即所被之機。教門即能被之法。法性平等。理非種種。繇機異故。教門亦殊初明所被之機不言眾生而言世界者。舉依報以該正報。所謂佛世界。乃至地獄世界。以此種種世界。皆是眾生同別二妄所成。同中有別。別中有同。同別互緣。安立剎網。淨穢差別。非言可窮。略而明之。有四種土。一常寂光土。二實報無障礙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以四土攝十界者。寂光是佛世界。實報是菩薩世界。方便是聲聞緣覺世界。同居是六凡世界也。於此四土。又各分淨穢。及具橫論豎論二義。今先明四土。初常寂光土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性無遷故。三德皆寂。離塵勞故。三德皆光。極明淨故。如此三法。不縱不橫。名秘密藏。乃清淨法身所游居處。約智名身。約理名土。身土一如。非二相也。此無各各別異之致。而實遍周別異界中。以別異世界。離此別無安立處故。實報無障礙土者。繇於全性起修稱性所感真實果報。色心自在。塵剎互含。地上大士之所游居。身能現土。土亦現身。不違法性。勝妙莊嚴。具如華嚴所明法界安立海也。方便有餘土者。出三界外三乘聖眾修方便道之所游居。但離分段。未免變易。但盡見思。未除別惑。故名有餘。謂有九人生於此土。藏教二人。聲聞。緣覺。通教三人。聲聞。緣覺。及六地以上菩薩。別教三人。十住。十行。及十迴向。圓教一人。即是十信也。凡聖同居土者。三界九地。二十五有。本是凡夫有漏善不善不動業之所招感。而聖人亦復同居。其同居者有二種聖。一實。二權。實者。謂此聖人。始是凡夫。本繇夙業牽生此界。生此界後。因修道力。證三乘果。權者。謂此聖人。或是寂光實報方便土人。繇大悲願力。哀愍眾生。示生此界。非是業牽。以此二種聖人與凡雜處。故名凡聖同居土也。問。同居土中。聖有權實。上三土中。惟聖無凡。亦各有權實否。答。方便土中。二權一實。若從同居土中斷見思惑。盡分段生。乃於方便土中受法性身。如前所明九人。總名一實。若寂光實報佛及菩薩。為誘定性二乘。及地前菩薩令入正位。示居方便。是名二權。實報土中一權一實。若別地圓住分破無明而得生者。名之為實。若寂光法佛現他受用報身。教諸菩薩令盡無明源者。名之為權。寂光土中。惟實無權。以是諸佛所游居故。次明四土各分淨穢者。同居土中。五濁輕者則淨。如極樂世界。妙喜世界等。五濁重者則穢。如今娑婆世界等。又或純淨無穢。或純穢無淨。或淨兼穢。或穢兼淨。或淨轉穢。或穢轉淨。各各不同。別異無量。皆繇眾生業感。致斯差降。具如諸經廣明。方便土中。析空拙度者穢。體空巧度者淨。細論則九人所見。後後轉勝。亦得展轉論於淨穢。實報土中。次第三觀證入者穢。一心三觀證入者淨。寂光土中。分證名穢。究竟名淨。問。同居繇業所牽。可分淨穢。上之三土。皆是聖居。那復有穢。答譬如孫陀絕色。比於天女。不啻瞎猴。上味酥酡。禪天視之。不啻膿血。色界妙身。四空視之。逾於癰毒。小乘三昧。法眼觀之。猶如癡醉。以此為例。淨穢何窮。未登妙覺。穢終未盡。淨終未極。故曰。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也。次明橫論豎論者。豎則出於同居。乃入方便。出於方便。乃入實報。出於實報。乃入寂光。斷惑既淺深不同。住處亦高下迥別。橫則不移當處。所見自殊。於同居土。橫超三土。謂見思斷盡即見方便。塵沙斷盡。分破無明。即見實報亦得分見寂光。無明斷盡。即得了了見於寂光。於方便土。橫超二土。謂實報寂光。於實報土。橫超一土。謂常寂光。常寂光土。無復可超。亦無橫豎。又約諸佛菩薩。三乘聖人。隨於己土。橫豎自在謂常寂光土。能為眾生現下三土。實報土中。能為眾生現下二土。方便土中。能為眾生現同居土。又同居土中。能為眾生示上三土。方便土中。能為眾生示上二土。實報土中。能為眾生示寂光土。故曰。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互相涉入也。

次明能被之法。法貴當機。機既萬殊。法亦千變。概而為語。有四種教。良以眾生流轉二死。止因迷真迷中二種無明。迷真故有分段生死。須設界內教以度之。迷中故有變易生死。須設界外教以度之。而真中二迷。復各有輕重不同。故界內外人。又各有利鈍根異。迷真重者為界內鈍根。非析空觀莫生其解。故有藏教法起。迷真輕者為界內利根。非體空觀不逗其宜。故有通教法起。迷中重者為界外鈍根。非次第三觀莫治其惑。故有別教法起。迷中輕者為界外利根。非一心三觀莫開其悟。故有圓教法起。就此四教。復各四門。謂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凡四四一十六門。就十六門。又各具四種悉檀。謂諸眾生聞一一門。或得歡喜益。是世界悉檀。或得生善益。是為人悉檀。或得滅惡益。是對治悉檀。或得入理益。是第一義悉檀。故曰佛教門亦復如是。猶如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也。又說此四教。更有四種化儀不同。或頓說。或漸說。或秘密說。或不定說。頓說者。頓示圓宗。或雖兼別。總被大機。如華嚴及此經等。漸說者。曲為小機。引權入實。如阿含為漸初。但說藏教。方等為漸中。並談四教。而二乘秪得通益。般若為漸末。帶通別正談圓教。而二乘秪得別益。秘密說者。為此說頓。為彼說漸。一座一音。各自異解互不相知。不定說者。頓說中得漸益。漸說中得頓益。以小助大。以大助小。如此儀法。融攝難思。故曰佛教門亦復如是。猶如無量世界。喻以網孔。互相涉入也。約四教對四土三佛者。寂光法佛說圓教。實報報佛說別教。方便勝應佛說通教。同居劣應佛說藏教。又法佛能具說四教。報佛能說三教。謂藏通別。勝應能說二教。謂藏與通。劣應能說一教謂惟三藏。又同居中樹下劣應須具說四教。眾生根性雜故。色究竟天帶劣勝應惟說三教。藏教之機不能見故。方便土中勝應身佛止說別圓二教。令見中道。界內二機皆絕分故。實報土中他受用報惟說圓教。令諸菩薩永盡無明源故。自受用報冥於法性。惟受真樂。等覺以下所不能見。無所說法。其諸菩薩所可見者。皆即他受用報耳。寂光法身惟是諸佛自覺聖智境界。無復可說。又報智冥法性身。離一切相。遍一切身。非說非不說。雙照說與不說。謂自受用報冥法身而寂然。是不說義。種種應身依法報而起用。即是說義。又不惟法身非說非默。雙照說之與默。即報化等身。亦各具說默二用。四辯宣揚。名之為說。三昧正受。名之為默。有云。說法則利益眾生。默然則自受法樂。一往語耳。自有眾生。聞佛說法而得歡喜生善滅惡入理者。復有眾生。見佛默然而得歡喜生善滅惡入理者。是故如來一說一默。皆關四悉因緣。又說能詮表四教一十六門。門門令得四益。默亦能顯示四教一十六門。門門亦得四益。若從說法薦取者。一往判是信行。若從默然薦取者。一往判是法行。又自有從說法而起隨法。行者。自有從默然而起隨信行者。事非一概。又從默然處薦取者。一往判是利根。從說法處薦取者。一往判是鈍根。又自有利根則一聞便悟。鈍根乃須入定示相者。亦非一概。今更約機感總述其意。樹下千百億劣應。正為應藏教機。而博地凡夫有夙具通別圓根者。即於此劣應而聞後之三教。色究竟天帶劣勝應身。正為應通教機。而諸天世人有夙具別圓根者。即於此帶劣勝應身而聞後之二教。方便勝應身。正為接通入於別圓。故鈍者但聞別教。利者兼聞圓法。實報土中華台報身。正應別圓二機。故華嚴圓而兼別。此經別而兼圓。蓋諸佛現身說法。本為一實而施三權。必引三權而歸一實。既以說法而引。亦以示相而引。說法而引。復有二義。一豎引。二橫引。豎引者。先說阿舍以除凡情。次說方等以奪聖解。次說般若以會其法。後說法華以會其人。如前所明。於三漸中僅得三益。直至法華方得圓益。此約最鈍根人。必須備歷五味而豎入也。橫引者。即秘密不定二種化儀。隨其根性。或於阿含便悟圓常。或於方等。或於般若。便悟圓常。不必歷盡諸味。隨於何味。皆得超入。所謂置毒乳中。乳即殺人。酪及二酥。乃至醍醐隨其毒發。皆即殺人也。示相而引。亦有二義。一豎引。二橫引。豎引者。樹下機熟。得見色究竟身。四天機熟。接歸華藏世界。華藏機熟。證入平等法性也。橫引者。只此丈六劣應生身。通教機熟。即見其為高大勝應。別教機熟。即見其為剎塵相海。圓教機熟。即見其為淨妙法身也。此橫豎二引。復各二意。若彼眾生。未曾伏斷見思塵沙無明。而得見勝應他報及法身者。即是夙因將熟。故佛以神力加被令見。見已方得惑斷理彰。若彼眾生。既已伏斷三惑而得見三身者。即是現在功熟。故佛隨機應之。如水清則月自現。然佛力亦因自力。自力亦緣佛力。感應道交。機法相稱。尤見別異無量而互相涉入也。約喻釋竟。

次約法者。梵網即是眾生心性。乃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也。自性本淨名梵。塵介含攝名網。繇此心性。建立無量世界眾生之法。及設無量教門諸佛之法。故曰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而此心性。體。絕染淨。遍能出生染淨諸法正染淨時仍非染淨。染亦法界。淨亦法界。染淨俱不思議。乃名為梵。所謂佛界清淨。乃至地獄清淨。即此心性。體非同異。遍能示現同異諸相。正同異時。仍非同異。異亦法界。同亦法界。同異俱不思議。乃名為網。所謂佛為法界。一切法趣佛。乃至地獄為法界。一切法趣地獄。略而言之。夫心者。不起而已。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謂一念心中。必具十界。於一一界。必各互含。便成百界。如此百界。各具相性乃至本末究竟等十如。共有千如。復次實法一千。假名一千。國土一千。則成三千。實法者地獄五陰。乃至佛界五陰。假名者。地獄假名。乃至佛界假名。國土者。地獄依報。乃至佛界依報。隨指一法。隨舉一名。隨拈一塵。無非法界。理事頓足。無欠無餘。如一法。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一名。一切諸名亦復如是。如一塵。一切諸塵亦復如是。而但云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者。以眾生太廣。佛法太高。故且令觀心。庶易悟入。只此介爾極微劣心。三千性相。炳然頓具。非前非後。不減不增。何以故。一念體圓。名為理具。隨起念時。即名事造。良繇介爾所起之心。於十界中必落一界。一界既現。九界同彰。故地獄現時。一切法趣地獄。十界無非獄界。又獄界亦能遍起十界。乃至佛界現時。一切法咸趣佛界。十界無非佛界。又佛界亦能遍起十界。法性自爾。非關強造。只因此介爾一念之心。必全攬法界以為其體。而此法界。從來無有分劑。不可割裂。安得謂此介爾之心。止是少許法界理耶。又此介爾之心。既全具法界之理。必全具法界之事。以此法界。從來攝一切事罄無不盡。並無一事如微塵許。能出法界外者。倘謂介爾心中。但具法界全理。不具法界全事。不幾有理外之事耶。所以念體念用。同名為心。念體則冥乎理具。而理具還包事造。念用則成乎事造。而事造還含理具。故此事理兩重三千。皆即一念心中圓具。如帝網珠。光光融攝。重重無盡。難議難思。昏迷倒惑。此理常如。梵網理也。迷此理心。紛然五住。妄受二死。不契妙心。是成世界種種差別。諸佛愍之。隨機設教。為圓為別。為通為藏。教設四門。門兼四悉。或頓或漸。或秘或顯。廣化眾生。令歸本際。梵網教也。背塵趨覺。秉教修行。小大隨其夙根。鈍利仍其慣習。或轉或接。或借或會。從無量門。通一實境。梵網行也。繇理起教。因教發行。藉行契理。理非心外。教行亦然。理即法身。教即般若。行即解脫。迷成三障。悟顯三身。自悟名佛。悟他名說。自他不二。名為梵網。約法釋竟。

第三釋經者。先正釋。次示通別。三明具義互含。先正釋者。梵語修多羅。此翻契經。上契妙理。下契群機。故名為契。為法為則。今古常然。故名為經。從來譯師。皆略去契字。直稱為經。經乃此方之言。訓法訓常。法者軌持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常者不變不壞義。軌持即契機。常即契理。字雖從略。義亦無減。而此經法。具有教行理三。言教經者。大聖垂慈。隨類開示。所有訓誥。法界同遵。故名為經。言行經者。一行。五行。萬行。微塵數行。三乘聖眾之所共繇。決無異趣。故名為經。言理經者。有佛無佛。性相常住。魔外不能令其壞。大聖不能有所作。豎窮橫遍。體極真如。故名為經。又文字即教經。契機即成行經。契理即是理經。又此方以文字為教體。故指卷帙為經。於卷帙中。具足三經。能令眾生解其所詮。即是教。依此生善滅惡。即是行。依此證入法性。即是理。當知卷帙。只是色法。於色塵中既具三經。餘塵亦爾如佛在世時。以音聲為教體。或隨聞歡喜。隨聞生善滅惡。隨聞入證。於一音中。三經圓具。或從善知識。及說法人邊聞言得益。亦復如是。隨法行人曆法觀察。以法塵為教體。香積佛國以香飯作佛事。是味為教體。或有佛國以天衣作佛事。是觸為教體。以要言之。六塵體是法界。故一一無非教經。亦無非行經。亦無非理經。但隨根有利鈍。致使迷悟不同耳。

次示通別者。梵網是別名。別餘經故。經是通名。同名經故。教行理三。皆論通別。具如台宗廣明。有釋經為能詮。佛說梵網為所詮者。茲所不用。以佛等五字。皆是能詮。字下之義。皆是所詮。若以能所判釋。豈佛說梵網四字便非文字。而經之一字便無義耶。故惟得論通別也。

三明具義互含者。先明具義。謂佛等五字。各具教行理三義。佛即是教。生物解故。亦即是行。是心作故。又即是理。究竟性故。說即是教。四辯宣故。亦即是行。如說行故。又即是理。如理說故。梵即是教。顯淨法故。亦即是行。具梵行故。又即是理。清淨性故。網即是教。示差別故。亦即是行。遍佈列故。又即是理。相常住故。經即是教。善詮顯故。亦即是行。共遵繇故。又即是理。不可壞故。

次明互含。謂佛等五字。各含諸字之義。佛即是說。令他悟故。亦即是梵。極清淨故。亦即是網。三輪普覆法界海故。亦即是經。為天人師。極真常故。說即是佛。覺悟他故。亦即是梵。言音淨故。亦即是網。具足四悉一十六門。捷諸眾生出生死故。亦即是經。堪秉受故。梵即是佛。清淨覺故。亦即是說。顯示理故。亦即是網。互照無窮故。亦即是經。清淨之性不可壞故。網即是佛。覆護眾生故。亦即是說。昭示眾生故。亦即是梵。莊嚴清淨故。亦即是經。豎窮橫遍故。經即是佛。法身舍利故。亦即是說。永傳慧命故。亦即是梵。離過絕非故。亦即是網義門無量故。更約品名互顯者。佛即菩薩。不舍眾生故。菩薩即佛。不違法界故。佛即是心。心外無佛故。心即是佛。佛性之外無別心故。佛即是地。荷負眾生故。地即是佛。平等持載故。梵網即菩薩。自覺覺他故。菩薩即梵網。差別莊嚴故。梵網即心地。繇心所現故。心地即梵網。王所相應故。人即是法。實法所成故。法即是人。假名所顯故。乃至人法即喻。假施設故。喻即人法。依理智故。經即是品。離別無總故。品即是經。離總無別故。一一互含。義理無際。盡一品文。盡一部教。盡一代法。盡十方三世諸佛所說。隨拈一經。隨拈一品。隨拈一句。隨拈一字。亦各互含。無限無劑。故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又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若不作此解釋者。安窺梵網法喻之旨耶。

次釋菩薩心地品名者為四。初釋菩薩人名。次釋心地法名。三就人法對釋。四釋品字。

先釋菩薩者。梵語具雲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翻大道心成就眾生。或翻覺有情。或云大士。或云開士。以其依四諦境。發四弘誓。擐大甲冑。能為難事。上弘佛法。下化眾生。悲智雙運。故獲此名。今略去六字。但稱菩薩。明此行位。須約四教。

一明藏教菩薩。創聞生滅四諦及事六度法。愍己愍他。大悲增上。發菩提心。誓度一切。歷三阿僧祗劫。熾然修行六波羅蜜初僧祗中。離三惡道。及邊地根缺女身。亦能常識宿命。但心猶未知作佛與不作佛。二僧祗中。心知作佛。口未能言。第三僧祗。功德漸備。了知作佛。口亦能言。三僧祗滿。更住百劫修相好因。積百福成一相。治大千盲人悉瘥為一福等。如經廣明。至最後生。住兜率天宮。待眾生緣熟。示現降神母胎。乃至出家。坐菩提樹。降伏魔軍。齊此以前。總名菩薩。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乃名為佛。此藏教中說菩薩於三阿僧祗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但自專精修行六度。而見思二惑。伏而不斷。以見思若斷。即證聲聞辟支佛地。永入涅槃。不復能行菩薩道故。何以須作此說。謂此教門。本為界內鈍根而設。正化二乘。傍化菩薩。正化二乘者。愍其久在火宅。了無出意。自非權示生滅四諦法門。尚不免被三界火燒。何繇得解佛之智慧。故須為說斷見思惑。出分段苦。且入化城以蘇息之。既為二乘說此法門。何得更說菩薩斷惑利生。所以三祗止言伏惑。直至樹下。方乃頓發無漏三十四心也。然使見思果在。則二生三生尚難保其不迷不退。況歷三祗。故知此說。權中之權。已為通教所破。經云。安有毒器。堪貯醍醐。此之謂也。

二明通教菩薩有九地。第十名佛。一幹慧地。體陰界入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受心法亦如是。住此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故稱幹慧。第二性地。從幹慧增進。得成暖法。乃至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相似得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三八人地。人者。忍也。體見假髮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四見地者。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斷見惑八十八使皆盡。五薄地者。體愛假髮真。斷欲界思惑前六品盡。餘三品在。煩惱薄也。六離欲地。體愛假即真。斷欲界思惑盡。故名離欲。七已辦地。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無漏。斷上八地思惑七十二品俱盡。故言已辦。此前七地。與聲聞人共。八辟支佛地。既斷正使。兼侵習氣。此地與緣覺人共。九菩薩地。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也。第十地名為佛者。大功德力以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無餘。如劫火燒木。無復灰炭。香象渡河。到於邊底也。此教亦名三乘共十地。以七地之前與三乘共。八地之前與支佛共。又此教名為通者。三人雖各不同。通觀無生體法。同證無學。同出分段。同到化城。故稱為通。又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故稱為通也。

三明別教菩薩。此教專被界外之機。機不一故。說亦不同。華嚴明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三賢。十地為聖。此經明三十心十地。義意頗同。而名字迥異。至後釋文中當辨。金光明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如是增減不同。皆不出四悉檀意。而瓔珞明五十二位。位次最為周足。至若唯識明資糧加行二位。頗似藏教。而通達位後。明修習十地。乃是別教地名。楞嚴於十信前。更加幹慧。十迴向後。明四加行。並取最初三漸次行以為能歷。五十七位是其所歷。能所合稱。共名六十聖位。若單約所歷。復除幹慧非真。妙覺非路。則名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若據幹慧。名同通教。四種加行。復濫藏名。而義理迥別。此意多途。未易卒舉。今且約瓔珞明其階次。一外凡十信位。一信。二念。三精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迴向。八護法。九戒。十願。此十位。伏三界見思煩惱。次內凡十住位。一發心。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初住斷見惑。七住斷思惑盡。證位不退。與藏通二佛齊。八住以上。斷界內塵沙。伏界外塵沙。此十住名習種性。用從假入空觀。見真諦理。開慧眼。成一切智。行三百由旬。三內凡十行位。一歡喜。二饒益。三無違逆。四無屈撓。五無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難得。九善法。十真實。此十行斷界外塵沙。名性種性。用從空入假觀。見俗諦理。開法眼。成道種智。四內凡十迴向位。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二不壞。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一切平等善根。七等隨順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入法界無量。此十迴向。伏無明。習中觀。名道種性。行四百由旬。從八住至此。名行不退。又此三十位。亦名三賢也。五明十地聖位。一歡喜。二離垢。三發光。四焰慧。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初地用中道觀。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證念不退。開佛眼。成一切種智。行五百由旬。初到寶所。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二地以上。地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六明等覺位。從法雲地更斷一品無明。入一生補處。此十一位。俱名聖種性。齊此名為菩薩。更破一品無明。入第七妙覺位。了了見性。證大菩提。名之為佛。

四明圓教菩薩。圓教位次。名與別同。但別教次第漸修。圓教一心圓具。別教位位各不相收。圓教位位互相融攝。是為不同。今亦用瓔珞五十二位。復依法華。於十信前。更明五品觀位。一隨喜品。若人夙植深厚。或從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全體法界。頓具百界千如。種種性相。聞已信解。慶己慶人。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一者識知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二者愍己昏迷。慈及一切。三者又知此心常寂常照。四者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五者善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六者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七者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八者善識己心及凡聖心。九者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十者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名隨喜品。二讀誦品。內則勤修理觀。外則讀誦大乘。聞有助觀之力。如膏助火。十心轉明。三說法品。內解轉勝。弘誓熏心。導利前人。化功歸己。隨說法淨則智慧淨。十心倍明也。四兼行六度品。正觀增明。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虛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事相雖少。運懷甚大戒等亦爾。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事福資理。十心彌盛也。五正行六度品。圓觀淳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權實二智。究了通達。治世語言。資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十心光猛。如火益薪也。此五品位。用圓三觀圓伏五住煩惱。名為外凡。次入內凡十信。繇修圓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得入圓位。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入精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入迴向心。善修凡聖位次。即入護心。善修安忍。即入戒心。善修離著。即入願心。此是六根清淨位。初心任運先斷見惑。證位不退。七心任運思惑斷盡。八心九心十心。任運斷盡界內界外塵沙。證行不退與別教十迴向齊。次明聖位。初住以圓觀力。分破一品無明。三心圓發。謂緣因善心發。即解脫德。了因慧心發。即般若德。正因理心發。即法身德。如此三德。不縱不橫。圓在一心。發得本有。故名初發心住。從二住去。乃至等覺。凡四十位。位位各破一品無明。各顯一分三德。乃至妙覺。永別無明父母。究竟登中道山頂。成大菩提。證大涅槃。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即是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盧舍那名淨滿。一切皆滿也。然圓教行人。亦名菩薩。亦名為佛。以創聞圓理。能生圓解。是名字即佛。外凡五品。是觀行即佛。內凡十信。是相似即佛。住行向地乃至等覺。皆名分證即佛。妙覺極果。究竟即佛。而等覺以下。五品以上。已背塵緣。未極覺海。亦名菩薩。又佛既有六即。菩薩亦然。乃至十界。皆明六即。妙覺即是究竟菩薩。亦是究竟緣覺聲聞。究竟天人修羅。究竟地獄鬼畜生也。

次釋心地法名者。據天台師但疏下卷戒品。則雲亦是譬名。以品內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萬事。能生勝果。為大士所依。義之如地。今據上品。具明菩薩三十心十地法門。當是指法之稱。然三十心。無非菩薩之所游履。一一皆能生勝妙果。何獨非地。而體性十地。一一皆能總攝諸法。一一何非菩薩妙心。但以相似位中。未證真實。故地亦名心。分證位中。堪任荷持。故心亦名地。則知心地二字。似別還通。約法約喻。皆無不可。且下卷重輕戒品。若云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似向發心一位。別別拈此塵許法門。若云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我今亦如是誦。是誠一切菩薩之要用。一切大士之所依。喻以心地。愈覺融通矣。

三就人法對釋者。問。菩薩階位。既有四教不同。今此心地。的屬何教。答。正屬別圓二教。非屬藏通。藏通菩薩法門。雖亦從此心地流出。而機不相關。設別圓有接通之義。既已被接。不復名通。今就上下二卷。須作兩番對釋。次更合釋會經。

先就上卷三十心十地對釋者。若心心別歷。地地漸證。即是別教菩薩。若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一地一切地。一切地一地。即是圓教菩薩。又一往對位解釋。則發趣十心。同於十住長養十心。同於十行。金剛十心。同於十向。體性十地。同於歡喜。乃至法雲。若再往研義。則住行向位。念念皆應修習此三十心。歡喜等地。位位皆應游履此體性地。良繇菩薩行位。功德難思。若欲具說。眾必驚疑。次第略明。人復遍執。故此經與華嚴。部味雖同。特示出入如華嚴十地明十波羅蜜。此則以十度為發趣十心。華嚴所明菩薩四攝。此經收在十長養中。此經所明十金剛心。大似圓教內凡十信。又第六不退心中。即具明三種不退。華嚴以十度分屬十地。此則初地便具十力十號及不共法。而五地復專明十力。七地專明十八不共。十地專明十號功德。是以迷宗者便謂相違。得旨者知其互映。雖次第漸陳。而一地中。非不具足一切諸地功德。雖位位圓攝。而分證法身。亦自宛然成其高下。若不位位具德。則圓頓之義不成。若不宛然高下則四十二位徒設如月雖漸圓。月體非漸。月雖不異。光必漸增。可以悟性修交成義矣。

次就下卷十重四十八輕戒對釋者。藏教在家菩薩。但秉優婆塞戒。或兼秉善生經中六重二十八輕。出家菩薩。但秉沙彌比丘二種律儀若急於自度。唯持遮戒。即名二乘。若為眾生故。善識開遮。即名菩薩。不別秉此重輕戒也。通教菩薩。與藏教同。別圓二教菩薩。正秉此戒。名子位中。從師受得。或千里無師。像前求受。若善修五悔者。不惟發得攝律儀戒。亦能發得定共道共。乃至證入五品十心。及登正位。受此戒已。極至佛身。於其中間。戒體常在。設隔世不憶。數數重受。亦非新得。惟退失大心。及毀犯十重。便失戒體失此戒者。如人壞心。如地崩陷。不復堪能修習善法。增長菩提。故知此戒。即心地也。此心地戒。從名字菩薩。直至等覺。位位修習。堅固成就。入妙覺位。戒體圓極。諸惡永淨。萬善悉滿。是故名為盧舍那佛。若藏教菩薩。轉入別圓者。未得定道。須從師受。已得定道。隨發律儀。通教初心。亦復如是。若通教被別圓接者。既入真似二位隨應發得勝妙律儀。不須受得。或為物作則。示現秉受。亦彌善也。問。下卷經云。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又云。國王王子。乃至畜生。變化人等。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今明藏通菩薩不秉此戒。義云何通。答。此經不又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乎。國王乃至畜生。但秉此戒。即屬別圓。不得名藏通也。且據即入佛位。位同大覺之言。則別教初心。尚非其分。何咒藏通。

次更合釋會經者。夫以本源心地。出生一切菩薩行位。各各不同。於此菩薩位中。位位修行心地法門。亦復無量。非依心地之法。執成菩薩之名。非因菩薩之人。孰秉心地之法。人即是法。法即是人。繇人故有大菩提。繇法故有大涅槃。菩提是智。涅槃是理。無理外之智能照於理。無智外之理為智所照。理智雙絕。理智圓彰。智無量故。理亦無量。理難思故。智亦難思。交融互攝。橫遍豎窮。信如帝網明珠。光光相映。一珠中現一切珠。一切珠中一珠影。一切珠中一切珠。一珠各住一珠位。題稱梵網。妙極於斯。又本源心地。不惟出生一切菩薩行位。亦復遍出一切諸法。所謂地獄心。乃至佛心。地獄地乃至佛地。而茲但云菩薩心地者。以菩薩上同慈力。下同悲仰。遍攝十界之義。尤為明顯。且菩薩既論六即。六即便包十界。十界無非心地法門。又菩薩位中。不惟修此三十心十地。亦復遍修一切心地。所謂修於地獄心。地獄地。知即法界。乃至修於佛心佛地。知即法界。而茲但云菩薩者。以界界既各明六即。則一名即一切名。一義即一切義也。如此義理。無量無邊。自非梵網。孰為其喻。故名梵網經菩薩心地也。

四釋品字者。梵語跋渠。此翻為品。品者。類也。義類相從。故名為品。此經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二品。今惟第十菩薩心地品上下兩卷。什師誦出。然上卷明三十心十地。為入佛果之根源。下卷明十重四十八輕戒。又為行菩薩道之根本。性修因果。義理皆周。飲一滴而知大海。燒一丸而具眾香。惟貴精修。不俟多也。

二顯體者。略為三義。初明須顯體。二正出體。三會異。

初明須顯體者。體是主質。乃名下之所詮。種種名言。意欲令人尋名得體。如因筌得魚。因指得月。若逐名迷體。如捉蛇尾。反遭其螫。世尊所以常為比丘說筏喻也。即如此經。從梵網題名。心地品名。乃至上下二卷全文。一一無非能詮之名。就茲名下。一一皆顯所詮之體。得此體已。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又釋名總詮三法。體章別在法身。宗章別在般若。用章別在解脫。教相分別。總別。故釋名之後。須先顯體。體雖法身。必具二德。雖具二德。還屬法身。具二德故非縱。屬法身故非橫。不縱不橫。故成妙體。妙體貴極。諸法中尊。一切萬行之所歸趣。無量功德之所莊嚴。種種言辯之所詮顯。如眾星拱宸。眾流歸海。故以禮釋體。明是貴極之法。法身德也。悟此體者。窮法界源。到實相底。故以底釋體。明是透徹之宗。般若德也。得此體者。會萬殊而不二。遍眾法而無遺。故以達釋體。明是無礙之用。解脫德也。如此三義。為一妙體。迷之則歷劫長淪。悟之則當下具足。經云。大眾心諦信。汝是常成佛。我是已成佛。又盧舍那佛先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後開心地法品。意在於斯。

二正出體者。此經以諸佛本源心地為體。言心地。則當體即是。更無他求。言本源。則法爾性德。非關修證。言諸佛。則出障圓明。非同在纏。以盧舍那佛。及一切世尊所證最極清淨常住法身。全是眾生心性之理。更無少許別法可得。此理即名為體。亦為一切教體。亦為一切行體。此即真正。魔外所不能壞。權小所不能濫也。

三會異又二。先會諸經。次會義疏無作戒體。

先會諸經者。此經與華嚴同一部味。當以法界為體。法界與諸佛本源心地。同體異名。更無別體。又諸大乘經。皆以實相。

印為經正體。實相亦即諸佛本源心地異名。以其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超諸戲論。不可破壞。無相不相。故名實相。以其萬法之所從出。萬法之所歸趣。故各法界。以其在凡不滅。在聖不增。迷悟宛然。體性常住。故名諸佛本源心地。乃至或名法住。或名法位。或名一切種智。或名一實境界。或名中道第一義諦等。無量異名。無量異義。究竟總無別體也。

次會義疏無作戒體者。問。此品既以諸佛本源心地為體。何故智者大師義疏三重玄義之中。第二出體。乃明無作戒體。答。大師但疏重輕戒相以便行持。故僅列三重玄義。謂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料簡。蓋戒法惟貴專修。故理體姑置不辨。若辨理體。則自性清淨。無犯無持。亦無得失。於弘揚戒法。似非所急。故獨明無作戒體。用彰修證之門。能如實修。自能合性。又大部教觀。既已廣開稱性圓解。今正示秉戒成修。何須復談理體。所以於三重中。雖名出體。乃是戒之常體。非是所依理體。以理體屬性。戒體屬修。理體於五重中屬體。戒體於五重中屬宗。言無作者。只是一作之後。不俟再作。所謂憑師秉受。直至未來。任運止惡。任運行善。故名無作。與無作四諦之義不同。以此無作戒體。乃是無漏色法。受之則得。不受則無。持之則堅。毀之則失。故屬事不屬理。屬修不屬性。屬宗不屬體。然事理非二。性修交成。宗體不隔。故起信論雲。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此經云。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而戒光從口出。又云。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菩薩戒羯磨文雲。先發菩提願。乃堪受此戒。是則無作戒體。全依理體而發。而本淨理體。全賴戒法而顯。故義疏中出體一章。始則重在以修合性。指宗為體。次明止行二善。又屬力用中事。而料簡一章。宛同教相。雖曰三重。五義自足。略五成三。急在修證。四依利物。豈不巧哉。茲復曲為末世鈍根。寡於聞見。既不能向大部教觀。開圓解門。又不能知三十心十地。是何法義。徒受菩薩戒之虛名。何關修證。故略述教觀大綱。以成合註。俾稍知性修不二之旨。既通釋一品經文。須用五重玄義。無作自歸於宗。心地乃成正體。古今異轍。意在於斯。

三明宗者。體顯於性。宗顯於修。全性起修。故不二而二。全修在性。故二而不二。如樑柱是屋之綱維。屋空是樑柱所取。今以屋空喻體。樑柱喻宗。繇有樑柱。方得受用屋空。故次體之後。須明宗也。此經以佛性因果為宗。佛性非因非果。遍能出生一切因果。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此佛性者。即是諸佛本源心地。以此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則因亦佛性。果亦佛性。據經文中。有三重因果。一者三十心十地為因。成等正覺為果。二者初發心常所誦戒為因。分滿法身為果。三者諦信成佛為因。波羅提木義為果。又三十心十地。亦得傳傳論於因果。正覺惟果。諦信惟因。本源自性清淨為因因。常住法身為果果。如此重重因果。會入非因非果。是此經宗致。文雲。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不生亦不滅。不常復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夫不生不滅等。即真常佛性非因果法。亦名諸法實相。亦名一心。正顯經體。而方便莊嚴。即是稱性圓修。成妙因果。明此經宗也。方便莊嚴。復有二義。一者智慧莊嚴。二者功德莊嚴。上卷三十心十地。深明觀慧。屬於慧行。下卷十重四十八輕。備顯止行二善。屬於行行。此亦一往為語。若備論者。心地法門。具勝功德。無作妙戒。全繇慧明。故曰繇慧淨故戒淨。繇戒淨故慧淨。如兩手互洗。不容前後。而此無作妙戒。及發趣長養金剛等心。體性平等諸地。同以本源清淨佛性為所依體。以宗契體。體非宗外。悟體成宗。宗原屬體。修證要門。孰過於此。

四辨用者。用是力用。亦名功德。此經以舍凡入聖為用。上卷雲。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覺。下卷雲。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又云。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今總釋其意。須知傳傳舍凡。傳傳入聖。則傳傳清淨。若云初舍凡夫成等正覺。則惟佛名聖。惟佛第一清淨。若云受佛戒即入佛位。則但能解語便已入聖。便成清淨。故佛頂從三漸次。直至妙覺。通名六十聖位。若約教道而論。則別教三十心名賢。十地名聖。圓教十信為賢。初住以去名聖。賢是相似清淨。聖是分證清淨。今更約六即義釋。謂本源自性清淨。是理即佛。亦理即聖。理即清淨。此全是凡。因此經力用而舍。若解語受戒。即入佛位。是名字佛。亦名字聖。名字清淨。因此經力用。最初而入。若常作諦信。靜觀實相。是觀行佛。亦觀行聖。觀行清淨。若三十心向果。是相似佛。亦相似聖。相似清淨。若登體性十地。是分證佛。亦分證聖。分證清淨。若法身智身滿足。是究竟佛。亦究竟聖。究竟清淨。因此經力用。次第而入。從前望後。一一為聖。從後望前。一一為凡。理即惟凡。正覺惟聖。舍凡須盡。入聖須極。又理即聖。亦理即凡。究竟聖。亦究竟凡。中間四即亦復如是。凡無可舍。聖無可入。無舍無入而論舍入。是名無作大功德力也。

五教相者。此經於五時中。是第一時。日照高山。於五味中。即是乳味。於化儀中。即屬頓教。於化法中。即是別圓。然與華嚴同而不同。略有三義。一者華嚴遮那即是釋迦。遍坐塵剎。此經舍那自坐華台。釋迦自據千葉。二者華嚴諸會說法。不動而周。此經復從座起。乃至餘處。三者華嚴十住多明圓義。而兼於別。十地多明別義。而兼於圓。此經三十心多明別義。亦復兼圓。十地多明圓義。亦仍兼別。一往為論。似較華嚴為劣。細尋厥旨。各有所繇。良以如來平等大慈。方便應現。巧具四悉。勝劣隨機。或勝法中得劣益。或劣法中得勝益。事非一致。那容定判。且如遮那即是釋迦。則三身一體之義。固為易彰。而釋迦接見舍那。儼然有開跡顯本之致。利根者亦堪取悟。又三十心名。迥與住行向異。或一心別對一位。或位位圓修此心。兩經參合。逾彰法門之妙。今但粗定其相。則華嚴圓兼別。此經別兼圓。又釋迦但云千百億者。周匝千華。乃就二地菩薩所見。戒波羅蜜增上故也。只此二地所見法門。亦復全具一切事理因果。無量中一。一中無量。題稱梵網。良有以也。又周匝千華。何必不表一念千法。既念念具足千法。亦法法互具無盡。聊示千百億界。以表心地法門耳。五重義竟。

玄義(終)


上篇:四十二章經解

下篇:梵網經合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疏部目錄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比丘尼受戒錄

比丘尼受戒錄 廣州南海寶象林沙門 弘讚在犙 述 稽夫...

沙彌尼律儀要略

沙彌尼律儀要略 華山隆昌寺司律學沙門 讀體 輯集 梵...

經律戒相布薩軌儀

經律戒相布薩軌儀 弘演毗尼沙門 (如馨) 纂要 聞夫大...

菩薩戒本經箋要

菩薩戒本經箋要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 曇無讖第二...

經律戒相布薩軌儀

經律戒相布薩軌儀 弘演毗尼沙門 (如馨) 纂要 聞夫大...

梵網經合註

梵網合註綠起 大哉梵網經心地品之為教也。指點真性淵...

梵網經古跡記

梵網經古跡記卷上 青丘沙門太賢集 將釋此經七門分別。...

菩薩戒義疏

菩薩戒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 菩薩戒者...

梵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梵飜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並序 [燉煌出 S. 700]...

佛說治意經

佛說治意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佛言:「安般守意具行...

佛說五大施經

佛說五大施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註音版】佛說九橫經

佛說九橫經...

阿彌陀經疏鈔問辯

《疏鈔》既出,有不愜者,致辭詰難。其可從者,忻然從...

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卷上 曹魏代失譯人名 東方...

慈悲藥師寶懺

消災延壽藥師懺法卷上 熏修藥師懺儀 嚴淨壇場 楊枝淨...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禪關策進

禪關策進序 禪曷為有關乎。道無內外。無出入。而人之...

【佛教詞典】佛教傳播

佛教原來只流行於中印度恆河流域一帶。孔雀王朝時期,...

【佛教詞典】慧進

(一)(401~485)南齊僧。吳興(浙江吳興)人,俗姓姚...

念佛時頭很憋很漲,該怎麼解決

問: 為什麼念佛時頭很憋很漲,越精進越難受,而且近...

如何對治誦經中的有口無心

前面講了受持《普賢行願品》的障礙熟溜病(念熟了就隨...

你所聽聞的佛法沒有一句是白費的

《賢愚經》中講到佛在世之時,有一個大富長者,叫須達...

開願法師:念經需要持五戒嗎

問: 請教師父,誦經人是不是必須持五戒?有人說如果...

惡人尚且能往生,何況善人

隋天台智者大師臨命終時預知時至,梵僧預告他化緣已畢...

沒有掙扎就沒有進步

有一天,彈簧衝著壓力大聲叫道:人們喜歡的是我,又不...

如何判斷真心與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們凡夫是永遠混在一起的。我們現在修行...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現前見佛,就是你當生能見佛。這就是你信心懇切,用功...

不開口的真相

過去有一個年輕人,陪著新婚的妻子回鄉下娘家探親。時...

人際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與私慾太重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看不...

邪淫的六種情況

大概地說,邪淫就是與夫妻以外的人發生不淨行,但是詳...

不求現世長壽康寧,唯求臨終往生淨土

仲春來山,瞬息半載。縱壽百年,彈指即過。一息尚存,...

【視頻】《梁皇寶懺》木魚唱誦

《梁皇寶懺》木魚唱誦

【視頻】《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法師唱誦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