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四諦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四諦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佛告諸比丘:「比丘!」應:「唯然。」比丘便從佛聞。佛便說是:「比丘!真正法說,為是四諦。具思惟見、開了分別發見。若所有比丘過世時,從如來無所著正覺是,亦從是正說,為是四諦。具思惟見、開了分別發見。從是四諦,若所有比丘從後世來者,從如來無所著正覺是,為從是正法,真為賢者四諦。具如上說。今有比丘見在,如來無所著正覺是,亦從是正諦,說如是四諦,具思惟見、開了分別發見。」

佛復告比丘舍利曰:「比丘!慧、疾慧、走慧、利慧、方慧、深徹慧、惡慧,不厭能見慧、珍寶慧隨。比丘舍利曰能,比丘舍利曰所,是賢者四諦,平說具能。舍利曰比丘為奇人,具說思惟,能見能開,能了能分,別發能見,今多少隨道法。是舍利曰比丘,最無有過,從邪能還。舍利曰比丘能令隨道,目揵連比丘能令竟道;舍利曰比丘如母生,目揵連比丘如母供養。當目揵連比丘如是覺者,舍利曰、目揵連,當可事、當為供、當可往問。舍利曰比丘、目揵連比丘,為同學者致樂念,令無有他。」

佛已說如是,從坐起,入寺室,頃思惟在。時賢者舍利曰比丘,為利故、令佛在世間故,今為說是四諦:「何等為四?一為苦,二為習,三為盡,四為道,四諦受行令滅苦。何等為,賢者!苦諦?從生苦,從老苦,為病苦,為死苦,不哀相逢、苦離哀苦、所求不得是亦苦、倉卒五種苦生。賢者!苦生為何等?若是人彼彼人種,從生增生,以隨以有欲成,五陰已生,命根已得,是名為生。生,賢者!苦。何因緣生苦?為生者人令身有故更苦,從更復更,從痛復痛,令意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更苦。從更復更,知受復受,令身待受惱。從更復更,覺受復受,意念熱惱。從更復更,知受復受,令身意熱惱。從更復更,從受苦復苦,身熱疲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意熱惱疲令熱憂。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惱熱疲。從念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生,賢者!苦上說苦,是故說從是有老。

「賢者!苦老為何等?所各各疲疲人,其為是老,皺白力動以老,僂拄杖、鬢髮墮、黑子生變變、根已熟、身欲壞、色已轉、老已壽,是名為老。老,賢者!苦。何因緣說老苦?以人老身更苦,從更復更,行受復受,意念更苦。從更復更,作受復作受,身意亦苦。從更復更,行受復受,身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意念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意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熱疲憂惱。從更相更,從受相受,意念熱惱疲惱憂。從更相更,從受相受,身意念熱疲憂惱。從更相更,從受復受,是故,賢者!說老苦。上說苦,為是故說。

「病,賢者!苦。病為何等?有頭病、有腹病、有耳病、有鼻病、有口病、有脣病、有舌病、有咽喉病、有噦病、有變病、有下病、有熱病、有淋瀝病、有顛病、有咽癅病、有尋尋病、有骨節病、有皮病、有肪病、有血熱病、有痰病,是亦餘若干,皆從猗生,不得離是,皆在著身。病,賢者!苦。何因緣病苦?人受故令身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意念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並身意念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意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意念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熱疲憂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意熱疲憂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意念熱疲憂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所說病,賢者!苦。是故說,亦從是因緣有。

「死,賢者!苦。死為何等?所為人有,所為人有在生死,處處為捨身廢壞滅,不復見命,已盡五陰、已捨命根、已滅死時,是名為死。賢者!苦,何因緣死苦?死者人為身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意念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意念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意念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熱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身熱疲悔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熱疲悔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死,賢者!苦,為是因緣說,亦從是因緣有說。

「不相哀相逢會,賢者!苦。不相哀相逢會,為何等有?賢者!人六自入,不哀不可,是從是相逢會。有是一壞相,離本相聚會、共事相離,是為苦。如是外亦爾,識亦爾,思亦爾,痛亦爾,思想亦爾,念為亦爾,愛亦爾,六行亦爾。有,賢者!人為六種持不哀。何等六種?若地種,若水種、火種、風種、空種、識種。是一會相,有合聚,共會共事,是為苦。不相哀會,賢者!苦。何因緣不相哀會,賢者!苦?不相哀共事會,賢者!人令身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意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熱疲苦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意念熱疲苦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熱疲苦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不相哀相逢會,賢者!苦。是故所說亦從是,故從是說。

「哀相別離,賢者!苦。哀別離為何等?有是,賢者!人為所,自所入哀,令從是相別離亡,相別相離、不相俱,不會、不共居、不相逢、不更,是為苦。如是自外亦爾,識亦爾,更愛亦爾,痛亦爾,念為亦爾,愛亦爾,六持亦爾。有,賢者!人為哀六持,地持、水持、火持、風持、空持、識持,令從是相別離亡,相別相離、不會、遠離、不共居、不相會、不共更,是為苦。是離,哀賢者!苦,為是故說,亦從是因緣說。

「若求不得是亦苦,是故復說。世間法,賢者!為人,若意生栽為莫生,是亦可捨。老法,賢者!為人,如是欲生為栽莫老,是意不捨。病法,賢者!人,病已受為是欲生,令我莫有,苦是欲捨。死法者,賢者,人已應受死,有是欲生,令我莫死,得不從是捨。有,賢者!人,已生痛,不可、不貪、意不用,為是欲生令是所生,痛不可貪、意不用,令是為可、令是為欲、令是為意不得,從欲斷。有,賢者!人為求思想,亦念不可、不用意,不可有是意生,令是意生者,思想求不用、不可意、不可為欲是意,用可可意,為令我是意當用、當可不得,從是得斷。有是,賢者!人,有更用可可意,設有是意生所,是更已生用可可意,令是常不離,是欲不當斷。設有,賢者!人,生是思想,念愛可意欲,得為是欲生,令是思想念生欲可意欲,得令是常堅勿相離,令是願莫斷。所求不得是亦苦,是故說亦從是因緣故說。

「本為五陰苦,是故復說,令從是法。是法非常,厄病為壞,疾、敗、老、不堅、不信,欲、轉、離,為是故本五陰苦。過世,賢者!同是苦諦,未來世,賢者!亦是苦諦,現在世,賢者!亦是苦諦,是無有異,不倒不惑。如有諦如,是如應賢者諦賢者諦。賢者!是諦知見解得應,如是諦覺,是故名為賢者諦。

「何等為,賢者!苦習賢者諦?或人,賢者!六自,入身相愛,彼所愛著近往,是為習。如自身,外身亦爾,識更知行哀。有,賢者!人為六持愛:一為地、二為水、三為火、四為風、五為空、六為識。彼所愛著,相近往發,是為習。如是何應?若人在兒子,亦妻、從使御者、田地舍宅、坐肆臥具,便息為愛,著近更發往求,當知是愛習為苦習賢者諦。過世,賢者!時亦是愛習為苦習賢者習,未來世時亦是愛習為苦習賢者習,今現世時亦是愛習為苦習賢者習。如是不異,如有不倒不惑,真諦正如。有,賢者!諦,為賢者諦,更見解得,相應如有覺。是故,苦習名為賢者諦。

「何等為,賢者!苦盡賢者諦?有,賢者!為人六自身中種入,為不受,得從是解,不共更,已斷、已捨、相離、已盡、不復望、已滅、寂然,是苦滅。如是內身,外亦爾,識相近,更思想,念行望,愛亦爾。有,賢者!人六持不愛: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六識。從是得解,不共更,已斷、已捨、已棄、已異、不用、寂然,是為苦盡。是亦為何等?若人無有愛著,在兒、在家、在使、在御、田地舍宅、居肆臥具、賣買利息,無有愛著,不相近、意生髮求,無有是,當知是愛盡為苦盡賢者諦。過世,賢者!時是亦愛盡為苦盡賢者諦,未來世亦爾,今現在世時亦是愛盡為苦盡賢者諦。如是不異,如有不惑不倒,真諦是如有,是故苦已盡名為賢者諦。

「何等為,賢者!苦盡受行賢者諦?有是,賢者!八種道:一直見、二直治、三直語、四直行、五直業、六直方便、七直念、八直定。

「何等為,賢者!直見?若,賢者!道德弟子為苦念苦,為習念習,為盡念盡,為道念道,得分別觀,能得法觀,能受想,能觀想,能可想,能受行,是名為直見。亦觀持宿,亦念道德,蚤行見行悔受止、無為、念寂然、止從不著、如得脫、意分別、觀行相、行意在法、觀相不離相會受,是名為正直見,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正直治?若,賢者!道德弟子,苦為苦念,習為習念,盡為盡念,道為道念,若行隨投念復念,是名為直治。亦觀宿命持,亦所學行相念、從行觀悔、無為、寂然受、止從無所著、得脫意、觀止、所求所投念行隨行,是名為直治,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正直語?同,賢者!道德弟子!為從苦念苦,為從習念習,為從盡念盡,為從道念道,止四口犯、有餘口惡行,從是得止離。止、相離、攝守、不可作,不作從受罪,無有罪,已止,是為直語。亦復為持宿觀,已入行行念道、從行悔意止、無為、度世、寂然、可意、止、無所著,如得解脫意分別觀,除四口惡行,離、止、相離、攝守、不可作、不作從受罪、無有罪、已止,是名為直語,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正直行?念為,賢者!道德弟子,從苦為念苦,從習為念習,從盡為念盡,從道為念道,除身三惡行亦餘身惡行,從是止、離、攝守、不可作、不作從受罪、無有罪、已止,是名為直行。亦持觀宿命,亦從道德行,念世間行見悔,止、無為、度世見、寂然止、從無為度世、不著、如得脫意得觀,除身三惡行亦除身惡行,離、止、相離、攝守、不可作、從受罪無有、罪已止,是名為正直行,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正直業?若,賢者!道德弟子,苦從苦念,苦習從習念,習盡從盡念,盡道從道行得念,所不應求、所不可行,若干畜生業,從邪行欲自活,是名為邪業。亦持宿命行觀,從行得道,念世間行觀悔,止、度世、無為觀、寂然、止得度世、不著、如得脫意從得觀,不應求不求,若干畜生業行自活命,離、止、相離、攝守、不可作、從受罪無有、罪已止,是名為正直業,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正直方便?賢者!道德弟子,苦為念苦,習為念習,盡為念盡,道為念道,所精進、所方便、所出、所住止、所能、所敷、所喜,不毀不滅念正止,是名為正直方便。亦有持宿命觀,亦從得行念,從世間行見悔,止見、度世、無為、寂然、止從、不著、已得道觀解脫意,所精進、所方便、所出、所住止、所敷、所喜、不毀滅念正攝止,是名為正直方便,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直正念?若,賢者!道德弟子,苦為念苦,習為念習,盡為念盡,道為念道,相念從念,念念不忘,少言、念不離,是名為正直念。亦觀持宿命,亦從得道行,念世間行不可悔,攝、止、度世、無為、寂然、止見、一德、無所著、如解脫意觀念想念,從念念、念不忘、少言、念不離,是名為直正念,是名為道德諦。

「何等為,賢者!直正定?若,賢者!道德弟子,苦為念苦,習為念習,盡為念盡,道為念道,意止故不動不走,已攝止故意念在一,是名為直正定。亦觀持宿命,亦從得解意念,見世間行悔,攝、止、度世、無為、見可如、得無所著、從解脫因緣意向觀所意止,正安一、不惑、不走、攝止、念定在二念,是名為正直定,是名為道德諦。過世,賢者!亦是苦盡受賢者諦,後世未來時亦從是受行賢者諦,今現世時亦從是受行滅苦賢者諦,如是不異,如有不失不惑,真諦如本如有德道德諦,賢者!是諦更見得應解脫,是故為苦盡。從是行名為道德諦。從後斂說,苦、苦習、盡亦見道,佛所說行無有量。」

舍利曰說如是,比丘受行。

持宿命觀(《大安般》云「信本因緣」,知從宿命有,名直見。)(《義決》云「知前事」,如後事是也)。

佛說四諦經


上篇: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

下篇:佛說恆水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佛說屍迦羅越六方禮經

佛說屍迦羅越六方禮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王...

佛說諸法本經

佛說諸法本經(出《中阿含》別翻)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說月喻經

佛說月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眾經譔雜譬喻

眾經譔雜譬喻卷上 比丘道畧集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佛說四品法門經

佛說四品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

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上並序 祖燈相繼數百年間。出類邁...

佛說屍迦羅越六方禮經

佛說屍迦羅越六方禮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王...

持心梵天經

持心梵天所問經卷第一(一名莊嚴佛法諸義,又名佛說等...

【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說九色鹿經

佛說九色鹿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言:「昔者,菩薩...

佛說諸法本經

佛說諸法本經(出《中阿含》別翻)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說無上依經

佛說無上依經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校量功德品第一...

【佛教詞典】白馬入蘆花

禪林用語。指超越彼此分別思量之境界。蓋白馬與蘆花皆...

【佛教詞典】室利靺瑳

(雜語)Śrāvatsa,譯曰吉祥海雲。卍字形也。...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

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於相上言,真的是佛以...

受菩薩戒的好處

你能求戒,得戒體,就能有相當的把握讓你不去犯戒。如...

善於發現每個人的優點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為住在城市的東區而苦惱。他舉止文雅...

應該一門深入還是深入經藏

問: 一門深入和深入經藏是否矛盾,我們到底應該一門...

這個咒能夠拔除一切業障的根本

我們能聽到得生到淨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這個咒大家都...

出世法是身後事,何不等晚年再修習

問:淫慾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斷。但出世之法,乃身後...

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個字

阿彌陀佛把他因地當中,無量劫以來備修菩薩六度萬行,...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嗎

問: 阿彌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師答:...

現在念佛迴向給過世的母親,還能往生嗎

問: 我母親生前追求故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讓我給她...

守戒太難,是否守住十戒就夠了

問: 祖師曾說受戒容易守戒難,尤其是末法時代要守清...

佛世樂音老母

隋大業年間,佛陀在維耶羅國(在今日中印度)時,其所...

【視頻】佛說出家功德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出家功德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大般若經》妙印法師念誦 MP3

《大般若經》妙印法師念誦 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