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名玄論卷第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名玄論卷第三(名題下)

三別釋法門

有三門。先釋不思議門。次釋解脫門。後釋法門。

先釋不思議有四。一來意。二釋不思議名。三辨不思議體。四釋不思議名多少。

第一來意者。問。諸方等教。皆是不思議。何故此經獨受其名。答。一切諸經。雖皆是不思議。但此經即以不思議為名。例如一切佛。皆有法寶。而寶積佛即以為名。又不思議。凡有二種。一者通不思議。謂諸佛菩薩境界。並非二乘凡夫之有所能測度。二者別不思議。謂神通奇特。如鉅細相容。眾經多明通不思議。此經多辨別不思議。故偏受斯稱。問。此經凡有二名。一維摩詰。二不思議。何故。別有不思議品。而無別維摩品耶。又此經名不思議經。別有不思議品。眾經何故不爾。如般若等經。何故無般若品耶。答。此經雖有人法二名。而維摩事彰。通為一經之主。不須別立品。不思議。雖通貫一經。但不思議事未顯。須別立品。般若等經。明般若事顯故。不須別立般若品也。問。此經何故辨不思議耶。答。略有五義。一者欲稱嘆諸佛菩薩解脫法門不可思議。令稟教之徒。虛心頂受。慕仰信行。二者淨名道德已遠得無功用心。現通說法。有所施為。任運即不假思量議度。既得此悟。還欲示人。故說不思議。三者欲顯一切諸法無定性相。故說不思議。如長若定長。不可促長令短。短若定短。不可延短令長。以可延促。故無定相性。以無定性。諸法即空。因此即悟入實相。故說不思議。四者此經正明不思議法。故立不思議名。如不二法門。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淨名默即是其事。以正說此法故。辨不思議。五者此經欲示二種人法。故明不思議。一者理外。謂凡夫二乘及有所得大乘人法。若所行之境。能行之智。所說教門。皆是有所得顛倒故。非不思議。二者明理內諸佛菩薩所行之境。能行之智。所說教門。並絕凡夫二乘有所得境界。故方是不可思議。問。何以知然。答。此經呵凡斥聖。破大彈小者。良由凡聖大小皆是有所得顛倒理外行心。所以非不思議。廣說菩薩無方妙用無礙法門。有得之徒。莫能測度。故名不思議。是故。當知。欲開二種義。故明不思議。此是對可思議。故嘆不思議。令舍可思議。悟不思議。既無可思議。亦無不思議。故諸佛菩薩所行之道。非思議。非不思議。問。理外義宗。亦明絕四句。離百非。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何故非不思議。無所得。若四句。若絕四句。一切諸法。皆不思議。答。有所得。絕定絕。不可令不絕。不絕定不絕。不可令其絕。如此絕不絕。皆有蹤跡處所。可得思議。無所得。絕不絕並是因緣無礙不思議。又有所得絕不絕悉皆不成。竟無此法。論何物不思議耶。無所得絕不絕義始成。故方得有不思議。至二智中。當具說也。

第二釋不思議名

略有三義。

一者約本釋不思議名。由本是不思議故。方有不思議用耳。不思議本即不二法。門不二法門謂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心行斷故。心不能思。言語滅故。口不能議。十四章經。正為開不二。故前序雲。淨名現病之本意。文殊問病之所由。當知為明本不思議。故名不思議也。

二者約淨名二智。由體不二之道。故有不二之智不二之智。能適化無方。善巧妙用。並任運成就。無功用心。不假思量議度。故名不思議。

三者外示不思議跡。若形若聲。及說不思議本。若境若智。並非下位菩薩及與二乘凡夫所能測度。故名不思議。不思議體。但有於三。不思議名。亦唯此三義。問。此與關中舊釋何異。答。肇公雲。深遠幽微。二乘不能測。謂不思議三義之中。但是後意耳。生公雲。不思議者。凡有二種。一者空理。非惑情所測。二者神奇。非淺識能知。三意之中。具說初二義。什公雲。法身菩薩。有所施為。欲能則能。不須作意。三種之中。亦得其一。今且敘三門。復辨本末次第及內外不同。則抱前諸意。

三辨不思議體。問。今就何法。明不思議。答。法雖無量。略有三種。一境。二智。三教門。境即真俗二境不思議。智即權實兩智不思議。教謂二諦教門。此之三門。有二種次第。若據能化。由真俗二境。發權實兩智。由權實兩智故。外說二諦教門。合此二義。即為二雙。由境發智。由智照境。謂發照一雙。內照二境為行。外彰神口為說。說行一雙。次約所化。三門次第者。稟二諦教。發生二智。二智則照於二諦。合此三義。亦成二雙。初則說行。次則發然。聖人如行而說。眾生稟二諦教。則如說而行。故名說行一雙也。以如說而行。識教悟理。發生二智。故二境為能發。二智為所發。二智為能照。二境為所照。名發照一雙也。問。真俗二諦。為是教名。為是境稱。答。約能化所化。互望不同。就能化為言。內照真俗。故真俗名境。外為眾生。依二諦說法。故真俗名教。就所化為言。稟於真俗。別真俗名教。因真俗。發生二智。真俗名境。然此真俗。未曾境教。問。若爾。何故垣言二諦為教。非是境理。答。此約依二諦說法故。二諦名教。若據發生二智。則真俗名境。又真俗表不二理。則真俗名教。若對二智。則稱為境。不可遍執。問。但應言聖人內照兩境。外為眾生依二諦說法。眾生稟二諦教。發生二智。二智還照二諦。何得復言二諦教表不二理耶。答。此義有開有合。若開理教不同。約能化為論。所悟之理。則非真非俗。能悟之智。亦非實非權。理雖非真俗。為出處眾生。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開真俗門。說二諦法。故以非真俗為理。真俗為教。二諦門既爾。智亦例然。悟理之智。非權非實。為欲化物。故開二智。以權實二智。照真俗兩境。外為眾生。說真俗二諦。此約能化。開理教境智義也。次約所化明理教境智者。所化眾生。稟真俗二教。即悟非真非俗不二之理。既悟不二之理。即發生不二之觀。所悟境既非真俗。能悟之智亦非權實。既悟理非有無。即識教有真俗。悟理髮生。非權實智。即識教有真俗。故生權實二智。此約能化所化。各開理教境智也。

次合論理教境智者。非真非俗之理。名為真諦。若真若俗之教。併名俗諦。故唯有二諦。非權非實。名為實智。權之與實。併名權智。故唯有二智。既唯有二境。故聖人內照二境。外為眾生。還說二諦。眾生因二諦教。還發生二智也。問。初何故開。後何故合。答。欲顯至理甚深。未曾真俗。聖心微妙。亦非實非權。而今言俗言真。說權說實者。蓋是出處眾生。故強名相說。為此義故。所以須開。復欲就二諦攝法。無義不收。權實該羅。無智不攝。故但明二諦唯有權實。所以合也。又經中具有開合。以釋經故具明之。又對斥舊宗執二諦不知不二。所以須開。尋教之徒。復言二諦之外別有不二之理。所以須合。故開合不同。皆有其義。上來總釋三門。

今次別釋三門。即為三意。初釋二智。復為三門。一明權智不思議。二明實智不思議。三合釋二智不思議。問。何等名為權智不思議耶。答。內照外用。皆絕二乘。故並不思議。二乘不能遍知一切病。不能遍識一切藥。故不能測菩薩智。名內照不思議。又菩薩內照。即無照而照。照不動無照。亦非二乘所知。又菩薩雖照。不假功用。二乘作意方乃得知。亦不能思議菩薩無功用智也。次明外動用不思議。此事萬端不可具舉。今就大小容入。以示其相。但釋大小容入。凡有三師。一雲大實不入小。小亦不容大。但以神力令應度之人。見其容入耳。二釋雲。大實入小。小亦實容大。若不容入者。則諸菩薩無此功能。若明容入。還不容入。則一切諸轉變神通並無用也。

第三釋雲。具有二義。一者實不容入。能令見其容入。二實能容入。復令見容入。今明第三釋宜可用之。但此經正明容入。非不容入也。故高廣之座。來入方丈小室。方丈小室。容高廣之座。大小無有增減。而容入宛然。故是不思議也。問。若無增減。名不思不議。寧得文雲其室廣博。答。講誦之人。多不細觀。故不見此文意。若以下徵之。未見好釋。若於此一條昧者。則不思議事皆不成矣。今明不思議品。凡有二文。一雲其室廣博。二雲本相如故。即此二文。自相違背。既雲其室廣博。寧得本相如故。若云本相如故。何名廣博。今明室有內外。自內而觀。故其室廣博。自外而觀。則本相如故。是以二文不相違也。問。若爾者。何名不思議耶。答。唯是一室。內觀則廣。外觀如故。即是不思議。問。外觀如故。可無增減名不思議。內觀既廣。即是增減。云何名不思議。答。內廣遂令外增。可非不思議。而內廣不令外增。故內廣是不思議。問。不令外廣。可外無增。名外不思議。遂令內廣。便是增內。即內非不思議。答。淨名既能令外不增。亦能令內不廣。何以知之。世小術遂能令尺鏡入於寸瓶。瓶不增。鏡不減。而容入究然。況諸佛菩薩。今遂令室內廣者。凡有二義。一者此經始終敘淨名待賓。凡具四事。一有廣博之室。二設端嚴之座。三有甘露味飯。四有微妙法。言室若不廣。則四中闕一。今欲待賓事圓。故令室廣博也。在室雖廣。遂令外增。則非奇特。而外本相如故。所此復是不思議。是以內大外小。各有深致也。二者若內外皆不廣。而令大座入小室者。但得將室對座。辨大小不思議耳。今欲示二種不思議。一大入小不思議。二內外不思議。大小不思議者。大座入小室內。室內雖廣。而外不大。故是大小不思議。二內外不思議者。唯是一室。內觀則廣。外看不大。欲言室大。外相宛然。欲言室小。能容大座。是故此室不可思議。問。有人言。觀至容座。故言室廣。若置座觀室。則本相如故。此釋自能。何勞分內外。今問。室唯方丈。座高八萬。為見室大於座。為室見小於座耶。若見室大於座。云何復言本相如故。若本相如故。即見室猶方丈。云何復見容於大座。此則事相不成。於巧義不足。今詳經文意者。三萬諸座並來入室。舉眾皆見其室廣博。非復猶見方丈。但觀外形。本相如故。可用前通。廢於後釋。

次明實智不思議者。若以照空為實。照有為權者。此之實智。即是般若。般若所鑒實相。百非斯絕。四句皆忘。能鑒般若。亦如實而照。故釋論雲。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故是實智不思議。又波若照實相。不見智為能照。境為所照。故經云。菩薩與波若相應。不見相應。不見不相應。釋論雲。緣是一邊。觀是一邊。離是二邊。名為波若。境智不二。豈其不可思議耶。又不見境智二。亦不見不二。如是五句畢竟盡。而能照所照宛然不失。故名實相不思議也。

後合明二智不思議者。正見此經之宗。何以知之。文雲。諸佛菩薩有解脫。為不思議。問疾品。正就二智。辨於解脫。故言無方便慧縛。無慧方便縛。此就二慧明縛。無有解脫。故非不思議。有方便慧解。有慧方便解。故二慧解脫名不思議。問。云何名二智縛解。答。文已具詳。今且就山門。敘其得失。先示二慧俱縛。明非不思議次辨二慧俱解名不思議。

二慧俱縛非不思議者。若有權可權。則有實可實。有權可權。不由實故權。有實可實。不由權故實。不由權故實。此實非權實。不由實故權。此權非實權。權非實權。權是自權。實非權實。實是自實。權是自權。權不得為實。實是自實。實不得為權。如此權實。各住自性。不得縱任自在無礙無方。故名為縛。以是縛故。非不思議。乃是凡夫二乘有所得斷常二見。何名為諸佛菩薩之妙觀哉。

次對失明得。辨是解脫不思議者。今明無權可權。則無實可實。無權可權。由實故權。無實可實。由權故實。由實故權。權名實權。由權故實。實名權實。權名實權。權不自權。實名權實。實不自實。權不自權。則非權。實不自實。則非實。非權非實。始成權實。權實則實得為權。實權則權得為實。縱任自在無礙無方。故名解脫。解脫即不思議也。問。經無此言。云何以義約耶。答。文實有之。但子未見耳。今略示其一。則萬義例然。如問疾品雲。以嚴土化人二行為方便。三空自調。名之為慧。不能即三空。而起二行。名無方便慧縛。若能即三空而起二行。名有方便慧解。不能即二行而入三空。名無慧方便縛。若能即二行而入三空。名有慧方便解。故空有無礙。權實自在。名為解脫。解脫故是不思議。

次明境不思議。亦有三。一者俗境。二真境。三合明二境。所以明境不思議者。以智不自智。由境發智。良由境不思議故。智不思議耳。若智自不思議。境非不思議。豈得以可思議境。發不可思議智。以不思議智。照可思議境耶。

初明俗境不思議者。成實論雲。乃至小草思惟觀察尚不可知。況一切法。身子子不知一鳥始末。況一切眾生。故知俗境不思議。今且據大小容入一義作之。問。鉅細殊形。復無增減。云何得相容入。答。南方舊云。既稱不可思議。唯聖境界。二乘不測。凡夫豈有解耶。故置而不釋。今請問之。鉅細容入者。蓋是不思議之跡耳。六度四等。權實兩智。不二法門。謂不思議之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而既能解本不思議。云何不達其跡耶。又跡為近事。本為遠理。尚通理本。何不解於事蹟耶。北土地論師云。大無大相。故大得入少。少無少相。故少得容大。今請問之。既大無大相。是則無大。誰入小耶。小無小相。是即無小。誰容大耶。若云有無相之大無相之小。故得容入者。今重考之。無相之大。為猶有大。為無大耶。若有大。即猶有相。如其無相。則無有大。若言大無相而有大者。亦應無大而有相耶。雖有此言。未見其理。故並不用之。今先開得失以示其相。所言失者。若有大可大。則有小可小。有大可大。不由小故大。有小可小。不由大故小。不由小故大。大是自大。不由大故小。小是自小。大是自大。大非小大。小是自小。小非大小。大非小大。大決定住大。小非大小。小決定住小。大小既爾。容不容亦然。小既本不容大。不容決定不容。不可令容。大本不入於小。不入決定不入。不可令入。故如此大小無容入義。又無如此自性大小。論何物容入耶。又無自性容入。論何物大小。問。何處雲決定大小無容入義。又何處雲無自性大小耶。答。龍樹雲。若先來不見。於今云何見。以其性定故。集先來不斷。不斷定不斷。不斷云何斷。四諦既爾。萬義例之。故知不容定不容。不得容也。又云。執有自性。則無世間出世間法。故知無有自性大小。何所容入耶。次對失辨得者。今明無小可小。則無大可大。由小故大。由大故小。小不自小。大不自大。大名小大。小名大小。大小則非小。小大則非大。非大非小假名大小。故大小義始成。以大小得成。方有容入以小是大小故。小得容大。大是小大故。得大入小。大小既爾。容入亦然。容是不容故容。不容是容不容。以不容是容不容故。小不容是容不容。而得容矣。大不入是入不入。而得入矣。問。何故就大小。明定不定。復約容入。明定不定耶。答。有所得義。有二種決定。一大小體定。二容入用定。故無大小之體及容入之用。對此二定。還明因緣體用。一者大小體是因緣故。大小始成。二容入之用是因緣容入故。大小之用即立。故須兩明。問。但大小是俗境。容入之用則應是權智用。云何言大小之體及容入之用皆是俗境。答。俗諦之中。具有體用。但要須權智運之。方能容入。故具有境智也。問。今辨俗諦境不思議。云何乃明權智用耶。答。此中具境智兩義。若明大小之體及容入之用。此是俗境。若以權智運令容入。即是權智用也。

次明真境不思議。俗境則一無量不可思議。真境則無量一不思議。故中論雲。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問二乘亦會實相。云何言實相不可思議耶。答。以此責由來。舊宗亦成難解。既三乘同會真境。皆絕四句。二乘與菩薩所行是同。云何菩薩不思議耶。今明二乘與菩薩不同。略有六義。故有思議不思議。一者二乘但得生空。不得法空。故可思議。菩薩具得二空。故不思議。二者二乘亦不具得生空。所以然者。於我無我不二。是無我義。二乘見我無我二。云何得無我耶。三者利根二乘。設得法空。蓋是折法明空。菩薩法空。自性空。自相空。即空為有。即有為空。故二乘法空可思議。菩薩法空不思議。四者。釋論雲。二乘得但空。故可思議。菩薩得不可得空。故不思議。五者二乘得小空。如毛孔空。菩薩得空廣。遍如十方空。問。空何有大小耶。答。二乘不能別相一一知諸法空。但總相知十二入空。故名為小。菩薩能別相知一切法。謂麁細大小淺深。然後知其是空。故空廣大。又二乘但得三界內人法空。故約有明空。空義即短。菩薩知三界內人外人法皆空。故約有明空。空義即長。故二乘得小分空。猶如兔馬。菩薩具得多空。猶如香象。故空有多小也。六者明二乘但得生死空。不見大涅槃妙有體絕萬相故空。何況知涅槃妙有即空。故二乘空可思議。菩薩空不可思議。問。若爾二乘與菩薩不同觀實相。何得法華雲同入法性。涅槃雲同觀中道耶。答。古舊辨三乘同觀。或云三乘異觀。二說紛綸。今略陳之。三乘有同觀。有異觀。以其同見於空。故言同觀。有得二空。不得二空。如上六義。則不同觀。同與不同。各有其義。不應偏執。問。真境唯一不思議。亦得有多不思議。答。實相無二。但約教有淺深。如上入不二法門三階之說。

次合明真俗不思議。亦前示失明非不思議。後明得方是不思議。若有所得真俗。各住自性故。真不得是俗。俗不得是真。如此真俗。是斷常二見根本。如法華雲。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乃是不思議家彰發生二見之有無耳。何名不思議耶。今明。空有是因緣。有非空則不有。空非有即不空。空宛然而有。有宛然而空。故肇公雲。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人宛然而非人。非人宛然而人。寶積嘆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亦不動。此是不動第一義而分別諸法。分別諸法。不動第一義。如此空有因緣無礙。唯是佛菩薩所行故。名不可思議。上來明三境三智不思議竟。

次泯境智不思議。上開境智二者。此是不二二義耳。而境智是因緣義。非境無以明智。非智無以辨境。故境名智境。智名境智。境智則非智。智境則非境。非境非智。蹤跡區尋。故釋論雲。緣是一邊。觀是一邊。雖是二邊。名為中道。影公雲。夫萬化非無宗。而宗之者無相。虛宗非無契。而契之者無心。故聖人以無心之妙慧。契彼無相之虛宗。則內外並冥。緣智俱寂。雖緣智俱寂。而境智宛然。故名不可思議也。

四明不思議多少。問。不思議凡有幾門。答。數甚多。非可具舉。今略陳五種。示其樞要。一聞不聞不思議。二大小不思議。三通別不思議。四本跡不思議。五內外不思議。此五門略攝眾數。義無不收。

第一聞不聞不思議者。大品雲。諸聲聞等。聞與不聞。皆欲得聞。當學波若。釋論雲。佛說不可思議解脫經。聲聞在座。並皆不聞。即佛初成道。說華嚴經。是也。有人謂。釋論所引之不可思議解脫經。是淨名經。其人不讀華嚴。亦不尋釋論。故有斯謬耳。此不思議。唯菩薩得聞。二乘不聞。若淨名經。辨不思議。則大小俱聞故云聞不聞不思議也。

第二大小不思議者。釋論雲。小乘法中。有五不思議。一眾生業行不思議。二世間不思議。三龍力。四坐禪人力。五佛力。大乘法中。明六十劫說法華經。時眾謂如食頃。小乘法中。無有此事。謂大小不思議。

第三通別不思議者。然大乘經。通皆是不思議。如肇公雲。始自淨國說乎法供養。其文雖殊。不思議一也。故若境若智。若權若實。因之與果。依之與正。皆是諸佛菩薩法門。絕二乘境界。所以然者。理內無依無得。無有彰礙。不出不動。如幻如化。凡夫二乘有所得學大乘人。皆是理外。聞有作有解。聞無起作無心。故不能思量佛菩薩舉足動出之事。況染妙道耶。故通皆是不思議也。別不思議者。雖通唱不思議。恐凡夫二乘有所得人。不肯信受。謂諸佛菩薩。有言無事。故別示其不思議跡。如高廣之座入於小室。小室宛然廣博。就事而觀。淵不可測。假令二乘究劫思惟。而不能解。況復能作目見斯事。便信諸佛菩薩有深妙道。非二乘所知。故稍鄙小心。漸欣大道。亦令未發心者發菩提心。受持頂載。已發心者增進深入。故明別不思議。問。何以知有通別不思議耶。答。題稱不思議經。則一部皆是不思議。謂通不思議也。別有不思議品。示不思議事。謂別不思議也。

第四明本跡不思議。肇公。正用本跡。釋不思議。故以四句明本。以四句辨跡。四句明本者。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矇惑。則以慈悲為悲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言。此不思議本也。至如借座燈王。請飯香土。室苞乾像。手接大千。不思議之跡也。問。此就何義。辨本跡耶。答。講者多誦此言。並謂以法身為本。應物為跡。故云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今謂非無法身為本應物為跡。但肇公意不然。正以理本為本。事蹟為跡。若次第論之。不出三法。一理。二智。三教。理能發智。則理為智本。智能說教。則智為教本。今以理智對教。故理智皆是其本。則以教為跡。理智為本者。不二即是理。權實及六度四等。皆是悟理。故成所以。肇公雲。語宗極。則以不二為言。理智雖皆是本。但理是本中之本。故名宗極。故束此四句。開其二本。一句為理本。三句為行本。跡中四句。應有二跡。一以形為跡。二以言為跡。以形為跡。就形明不思議。以言為跡。就言示不思議。但今四句。皆就形跡。示不思議。不就言跡辨不思議者。良以形跡示不思議顯。故如借座請飯等。言跡示不思議不顯。口雖說本不思議。不現其事者。則取信莫由。故不就言明不思議跡也。問。何故云非本無以垂跡。答。要由根本。有不思議理及不思議智。方得為眾生示不思議。以上化下。故名為垂也。由此不思議事。得顯不思議理。故言非跡無以顯本也。問。但以法身為本。應身為跡。有何失耶。答。但得以智為本。不得以理為本。但得本中之末。不得本中之本。斯意則局。今辨跡者。若形若教。若內身若外報。此土他方。隨有不思議事。皆得因此顯不思議本。非但應身也。問。云何名本跡雖殊不思議一。答。有人言。明本跡二身相即故云一。如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有人言。本跡雖殊。明不二二義。不思議一。明二不二義。今謂未解讀他文章。故有異說。原肇公論本跡意者。正欲解不思議。此經既名不思議。約何物法。辨不思議。是故不思議中。有本有跡。故開本跡二門。雖有本有跡。而同是不思議。故明不思議一耳。何勞云云作諸異釋。若言明本跡不思議一。便作前二解者。肇公又云。始自淨國。終訖法供養。其文雖殊。不思議一也。可復有餘釋耶。而一師云。本跡雖殊。故開於二身。不思議一。明本跡是因緣義。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故本是跡本。跡為本跡。本跡則不跡。跡本則不本。不本不跡。名為正法。故稱為一。蓋寄此文。明二不二義耳。聽者不聽其旨。妄咎大師。問。既明本跡不同。云何不思議是一耶。答。既是不思議經。一切不思議。故云不思議一。所以然者。此之本跡。皆是佛菩薩無依無礙法門。凡夫二乘所不能測。故云不思議一。又此本跡。同是無功用心。不假思量議度。故云不思議一。前據所化不思議一。後約能化不思議一。問。既有本跡不思議。亦有本跡解脫不。答。法身為本。應身為跡。亦得有二解脫。又內德為本。外事為跡。即此跡縱任自在。又是諸佛菩薩依果。亦是解脫。

第五明內外不思議者。此但就無功用位明之。大士積因已久。道行純熟。有所施為。任運即成。不假思量。無復議度。故不思議。亦得分此為二。不思而現一切形。不議而說一切教。故名不思議也。又不思而內知。不議而外應。故名不思議。此但稱不思議。不得加之以可。若云不可思議。則此釋非便也。問。既不思。云何能示一切形。不議。云何能說一切教。答。譬如摩尼珠。無心思量。而能雨一切物。亦如天鼓無心議度。而應諸天意。出種種聲。法身菩薩。亦復如是。此是內不思議。外不思議者。菩薩無方。任運施用。而二乘下位。窮劫。思之不知。議之不解。故云不可思議。須安可字也。問。內無功用。與外不測度。明不思議。云何廣狹耶。答。內無功用。但約智門。又是高位以上。此則局也。若云物不能測名不思議者。若境若智。若形若聲。二乘下位皆不能測。義門則廣。所以文中但據外不能測。名不思議也。

次釋解脫門。略有五門。一名體門。二因果門。三考得失門。四會教門。五同異門。

一名體門

問。題稱不思議解脫法門。文雲有解脫名不思議。何故前後不同。答。各有其義。文雲解脫名不思議者。以解脫為體。不思議為名。必由有體。故方立名。故云有解脫名不思議也。題云不思議解脫者。題既欲立其名。先云不思議。由不思議名。題不思議體。故先名而後體也。文中則以本垂跡。題則以跡顯本。欲二義相成。故文題互舉。問。何故以解脫為體。不思議為名耶。答。夫論縱任自在無方妙用。必由體無累結。故就解脫辨不思議。又為對二乘人。二乘人云。解脫但是無累之名。無為不能無所不為。故今明諸佛菩薩解脫。雖是無為。而能無所不為。故偏就解脫。名不思議。又為對凡夫。凡夫亦有不思議。如五不思議中龍力不思議。而無解脫。是故云有解脫名不思議。又凡夫住有。不能觀空。二乘入空。不能觀有。空有俱縛。故無解脫。以無解脫。故非不思議。今雙斥二見。明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雖有而常行空。雖空而常涉有。空有無礙。故名解脫也。以有解脫故名不思議。又對有功用位。以不能空有任運無礙。故名為縛。非不思議。以無功用心空有無礙。故稱解脫。名不思議也。問。何故復言不思議解脫。答。解脫多門。如二乘之人。亦有解脫。蓋是思議解脫。今明諸佛菩薩解脫。是不思議解脫。為簡小乘。故作此說也。又大乘中。有無量解脫。今是不思議解脫也。

二論因果門

此經云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故知解脫通因果也。就佛而明因果解脫者。脫五住煩惱。名因解脫。離二生死。名果解脫。就菩薩明者。得無生忍。破諸煩惱。名因解脫。得法身。舍於肉身。名果解脫。此二並從所離立名。以報身為果累。煩惱為因累。脫因果二累。名因果解脫也。若以佛所得解脫。為果解脫。菩薩所得。為因解脫者。此當體以立名也。問。釋論雲。得無生忍故破煩惱魔。得法身故破陰魔。無生法忍與法身何異。答。煩惱魔與陰魔。此是因果兩累。無生忍與法身。即因果二解脫。是知異也。問。云何名法性生身。答。此悟法性。是故受身。謂法性生身。問。佛亦悟法性。而受身與菩薩何異。答。佛窮法性之原。以法性常故。佛身亦常。故云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菩薩未窮法性。法性雖常。而身未常。是故異也。若以所悟法性為身。名法性身者。則佛與菩薩法身不二。同皆常也。但論雲受法性生身。法性生身者。從法性而生。故不指法性為身也。問。菩薩舍三界分段肉身。則受於變易。分段變易。俱名生死。何故以變易為法身耶。答。此開十地及二生死。今略述之。初地至佛地。有三十三障。十一為煩惱。即生死之緣也。十一為業。即生死之因。十一為報。即生死之果。問。界外煩惱與業何異。答。有所得分別之心。即名煩惱。作意取舍。故名為業。是故異也。此業煩惱。名為集諦。生死之果。即是苦諦。地地有其無生智。滅此苦集。即滅道二諦。故界外具四諦也。今言舍肉身受法性生身者。此約變易生死身。以為法性生身。以法性為緣。煩惱為因。故云法性生身。就變易生死中。復有二身。無生智由悟法性有。故為法身。變易生死果。即是生死報身。此約苦道二諦。分二身也。問。勝鬘雲。四住為緣。有漏為因。得界內分段身。無明為緣。無漏業為因。受變易身。云何言界外並是業煩惱為因緣得生死身耶。答。南北異論。紛綸不同。今不具述。相續解脫經。及攝大乘等。既辨二十二愚。即知十一為業。十一為煩惱。此是有漏。不雲無漏也。而勝鬘雲。無漏業為因。此據二乘人為論耳。二乘以三界系法為有漏。出三界不系法為無漏。是故今明以無漏業。生三界外耳。而實定有漏也。問。若據二乘。界內為有漏。界外為無漏。亦應界內為無明。界外非無明。何故云。以無明為緣生界外耶。答。此實例也。但今欲隱顯互明。故作此說耳。問。佛斷五住。即因解脫。名有餘。舍二生死。謂果解脫。即無餘。菩薩可得類耶。答。菩薩得無生。破煩惱。名因解脫。即有餘。得法性生身。舍肉身。謂果解脫。即無餘。故隨分亦具此二也。

三考得失門

問作此釋者。與舊何異。答。此義出經。彼此同用者。言不可異。意不可同。如上釋也。又舊但知界外無漏業生。有諸異釋。不達融會之旨。故通經為謬矣。問。若斷煩惱。為因解脫。舍生死。為果解脫。何得此經云佛為增上慢。說斷煩惱。名解脫。若無增上慢。煩惱即解脫。又云不壞於身。而隨一相。豈得舍生死身名果解脫耶。答。如舊所明者。皆為淨名所呵。非解脫之義也。問。何故被呵。答。作此釋者。乃是縛義。未名解脫。豈不被呵。所以然者。雖有煩惱。治道斷。斯謂無煩惱。於煩惱中。起有無見。始成縛義。何有解脫耶。又此乃於煩惱中。更起煩惱。就其縛中。重起纏縛。所以然者。本有舊煩惱。名為舊縛。尋經讀論近友從師。便謂煩惱是有。而斷之令無。故於舊煩惱中。新起有無二見。豈非縛中更復縛耶。又謂。凡夫有煩惱。故起有見。謂聖無煩惱。故起無見。故於若聖若凡。令起有無二見。故凡聖皆為縛。何有解脫耶。問。世諦之中。有於迷悟。真觀惑虛。實虛妄。有何縛解。答。觀子之問。則重起於縛。所以然者。聞世諦之中有縛解。豈不生於有心。聞真諦中無縛解。豈不起於無念。故於真俗。還成煩惱。生心動念。終不離魔。俱撫臆論心。不用虛言往覆。又言。煩惱是縛。智慧為解。諸凡夫為縛人。真聖為解人。故舍凡取聖。滅惑生解。以滅惑故。不為惑所縛。而遂有解。則為解所縛。舍生死。不為生死所縛。得涅槃。則為涅槃所縛。如是常與無常。真之與妄。亦復如是。又我師興皇和上。每登高坐。常作是言。行道之人。欲棄非道求於正道。則為道所縛。坐禪之者。息亂求靜。為禪所縛。學問之徒。謂有智慧。為慧所縛。復雲。習無生觀。欲破洗有所得心。則為無生所縛。並是就縛之中。欲舍縛耳。而實不知皆是繫縛。故法華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正擬斯人。以若欲舍苦。更非求道也。問。若上來所說。皆是縛者。名何為解脫耶。答。觀問者之心。則離上縛外。別欲求解。便謂縛解為二。經云。明與無明。愚者謂二。則名為縛。何猶解脫耶。問。今不言其一二。但請陳解脫之旨。答。考詳問意。終有所求。則終有所縛。何猶解脫耶。此之一訓。足曉玄悟。如其未了。今略示教門。前雲有煩惱而斷之令無。故於煩惱上。起有無新縛。若能了煩惱本不有今不無。則故惑自消。新病不起。畢故不造新。名得解脫也。上云舍煩惱不為煩惱所縛。欲求智慧。為慧所縛。今若能愚智雙棄。凡聖兩舍。即是蕭然無寄。名為解脫。又若由來明欲舍縛。前進求解。今但觀煩惱。煩惱體性則是解脫。云何乃欲舍縛而求解耶。是故經云。三毒即佛道。煩惱名解脫。所以然者。煩惱體性本不生滅。豈非即是解脫也。問。若爾者。此乃是會真諦境。煩惱即空。以悟空為解脫耳。云何言煩惱即是解脫耶。答。即煩惱體性本空。不言煩惱是有。會真諦境。然後方空。如眼病見空華。只華即是空。不可言先有此華。觀真諦境。方知華空。大品雲。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有無所有。此經云。從無住本故起妄相分別。是故。有身皆空華義耳。眾生迷故。以空為華。若得了悟。知華本空。問。迷故以空為華。若悟知華本空。與未得菩提時。以菩提為煩惱。得菩提時。以煩惱為菩提何異。答。即是此義。經云寂滅是菩提。眾生未悟寂滅。則寂滅於眾生成煩惱。了悟之日。知煩惱本寂滅。故煩惱是菩提。問。為是迷菩提謂菩提是有。故菩提名煩惱耶答。故自有此一塗。蓋是末中倒耳。然眾生本是寂滅。亦本是菩提。以空倒故。寂滅於眾生成不寂滅。菩提於眾生成不菩提。如前雲。諸法無所有。眾生以無所有為有。此是根本倒也。眾生既以無所有為有。聖人為欲息其妄謂之有。故為說菩提。而眾生不知其旨。便謂菩提為有。故菩提復成煩惱。故有本末二重倒也。若是本倒。則眾生自起。末中論倒。則藉教而生。問。末中論倒。此事不疑。眾生既本是無所有。今以無所有為有。亦應本是菩提。今變成不菩提。若爾者。今得佛竟。亦應變成眾生。如是循環。則無窮也。答。不言眾生本無所有今方是有。但論即此眾生本是無所有。如華本是空。不言變空成華。亦非變華為空。於病人空恆是華。於無病人華恆是空。於眾生。菩提成煩惱。於了悟之人。煩惱常是菩提。故先雲。於緣未始一。於道未始二。即其事也。問。若爾者。蓋是夢虛空華義耳。昔已被彈。今云何用。答。什公雲。十喻以悟空。空必待是喻。借言以會意。意盡無會處。既得出長羅。住此無所住。若更執熟空華。還成縛也。

四會教門

問。若不斷煩惱。如不除空華者。經有四句。一斷煩惱。如大品雲。一念相應慧。斷煩惱及習。二不斷煩惱。如此經云。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三亦斷亦不斷。如涅槃經云。一切眾生。不破煩惱。亦不與俱。既有四文。云何偏用。又四句相害。請為會通。答。為緣故異。而大意猶同。佛為增上慢。未斷煩惱。自謂得聖。故說斷煩惱也。為二乘人言有煩惱可斷。故言不斷耳。欲明中道義。故說亦斷亦不斷。如佛告梵王。今說中道。一切眾生。不能破結。明離其有邊。非不能破。辨離其無邊。欲雙斥凡聖二見。明非斷非俱。非俱故不同凡。非斷故不同聖。故來意異也。所言大意同者。雖有四句。只是一句耳。知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故無所斷。以能如此了悟故。煩惱不復現前。則名為斷。故不斷即是斷。實無所斷。云何破之。而惑不現前。云何不破。以無所破。是故不斷而無惑現前。云何與俱。是以四句猶一句耳。又此經所興明解脫者。正明釋迦一期出世。大小凡聖有所得人諸縛。悉令得解脫。原如來出世。赴緣施教。本令悟不凡不聖不大不小不二法門。而有凡聖大小者。皆是非凡非聖非大非小。故能凡能聖能大能小耳。雖有凡聖。不動無凡聖。大小亦然。但稟教之徒。聞凡作凡解。聞聖作聖解。大小亦然。故並成有所得。悉系屬於魔。非佛弟子。是知如來命文殊於異方。召維摩於他土。爰集毘耶。共弘斯教。先以三品。破凡夫二乘菩薩三病。令悟不凡不聖不大不小。以解脫此三病。故云解脫。次論能化解脫者。上已辨一義。今更說異門。淨名於染不染。不為染縛。處淨非淨。不為淨縛。雙游染淨。不為非染淨縛。實無所行。不為染淨所縛。是故名為解脫。染淨既爾。萬義類然。

五同異門

問。心慧二解脫。與此經解脫何異。答。今正約二慧明解脫。如上說之。但小乘明心慧二解脫。諸論異釋不同。龍樹雲。斷樂愛煩惱。名心解脫。斷樂見煩惱。名慧解脫。又餘論雲。斷於定障為心解脫。斷於慧障。為慧解脫。又云。得盡智為心解脫。得無生智為慧解脫。此皆小乘義也。亦得心解脫就體。慧解脫據用。直明於心。是故就體。心有萬用。慧為其主。故慧解脫約用。所以涅槃中。開慧解脫為五通。故知約用也。亦得心解脫就定。慧解脫約慧。慧從定發。故有五通。問。有為解脫。無為解脫。與此經解脫何異。答。小乘人五分法身。解脫身謂有為解脫。數滅涅槃是無為解脫。大乘法中。明二智以為解脫。不二而二。開因果不同。因中二智。名為有為解脫。果門權實。謂無為解脫。

後釋法門。即不思議可軌名法。法有虛通。故名為門。又法有無量門。今是不思議門也。又正道未曾思議與不思議。今云不思議者。是通道之門耳也。

淨名玄論卷第三(名題下)

 

上篇:淨名玄論

下篇:維摩經義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妙法蓮華經文句

天台法華疏序 鏡中沙門神逈述 敘曰:至理無名,名流四...

華嚴游意

華嚴游意 慧日道場沙門胡吉藏撰 且話閻浮得有此經錄雖...

注維摩詰經

注維摩詰經卷第一併序 後秦釋僧肇選 維摩詰不思議經者...

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

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 夫至理幽寂言形之表。而靈智妙應...

【註音版】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笈多譯本)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笈多譯本)...

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宋天台東掖山沙門遵式集 緣起第一...

佛說隨勇尊者經

佛說隨勇尊者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惟日雜難經

惟日雜難經一卷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初受道遮利菩薩,...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念佛三昧所以名為寶王者。如...

佛說心明經

佛說心明經一卷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佛說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

佛說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

【佛教詞典】僧殘須二十僧出罪意

戒本疏·十三僧殘法:「所以列二十僧中出罪者,以二篇...

【佛教詞典】安下處

指宿泊處。即賓客或新任命之住持休息處所。又請陞座齋...

僧人的生活——聞鐘而起,聞鼓而眠

世人多羨慕僧人,就連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說:若得為僧,...

外界的打擾來自我們的內心

有個小和尚學會了入定,可是每當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

有沒有生死是你自己決定的

這五蘊當中,我們每一個人的重點會不一樣。我們可以把...

聖嚴法師:最好不要當劈腿族

問: 劈腿族是愛情國度新名詞,以前叫腳踏兩條船,但...

兩種力量會讓正法毀滅

兩種力量會讓正法消滅,會消滅正法,兩種力量: 一、惡...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裡一直記恨的人列了一張清單。這其中傷害我最深...

太虛大師:以佛教的道理來使人類進步

導語: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眾心理建設人間佛教,要先從...

常念時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當中應如蕅益大師所說:應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生和死的四個層次

曹山本寂禪師的《語錄》記載:一次,有僧問曹山:我通...

念佛至誠懇切的心發不出來怎麼辦

問: 法師好。念佛至誠懇切的心不會發,不知道心在哪裡...

聖嚴法師《從火坑裡跑出來》

有人在禪七中不斷地哭泣而無法打坐,他說:我不能打坐...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位年近八十歲的婆羅門,他...

【視頻】《持世經》聆志居士念誦

《持世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金剛經》妙喜居士念誦

《金剛經》妙喜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