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名玄論卷第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名玄論卷第四(宗旨上)

第二論宗旨

凡有二。一總定宗旨。二別釋二智。

一總定宗旨者

論曰。已知名字。宜識旨歸。旨歸不同。凡有四說。有人言。此經名不思議。即以不思議為宗。標淨名。敘能說之人。題不思議。辨經宗致。故肇公以四句明不思議本。四句明不思議跡。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有人言。此經雖明不思議解脫。正以因果為宗。如佛國初會。明淨土因果。方便品至不二法門。明法身因果。香積以去竟經。重明淨土行及法身因果。宜以因果為宗。有人言。此經以二行為宗。一淨佛國土行。二成就眾生行。初會明淨土行。次會明成就眾生行。方丈重會雙明二行。問疾至不二法門。重明成就眾生行。香積重明淨土行。菴薗後會。且雙明二行。菩薩行品。明成就眾生行。見阿閦佛品。明淨佛國土行。故以二行為宗。菩薩得無生忍以後。更無餘事。但欲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故一部始終。明此二要行。為此經宗。今所明者。非無前義。但師資所習。正以二智。為宗。問。以何文義用二智為宗。答。法供養品。天主曰。以我雖從佛及文殊。聞百千經。而未曾聞是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夫實相是入道本。不思議神通為化物之宗。法中要極。莫過斯二。現自在神通。即實慧方便。決定實相。即方便實慧。雖實相而神通。雖神通而實相。動寂不二。而權實宛然。一部之經。盛談斯法。故以二智為宗。又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是淨名父母。即為淨名經宗。又此經所興。正起於疾。疾是方便。方便由實。故以二智為宗。又此經名維摩詰經。以菩薩為教主。正以二智名為菩薩。方便實慧。不同凡夫。實慧方便。簡非小道。又方便實慧名為菩薩。實慧方便。名摩訶薩。故以成菩薩法。為菩薩經宗。問。二智由二境生。何故不境智合為經宗。答。爾炎雖是智母。而三乘共觀。二智獨菩薩法。故般若不屬二乘佛。但屬菩薩。般若之巧。名為漚和。般若尚不屬二乘。漚和即聲聞絕分。故以智為宗。不取境也。問。此經。始自淨土終訖法養。其文雖殊。不思議一。何故不用不思議為宗。答。一部之教雖皆是難思。別而言。正以解脫為不思議。故云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思議。住此解脫。能現一切形。能說一切教。而物不能測。故通名不思議解脫。則是二智。故以二智為宗。問。解脫云何即是二智。答。二智無累。故稱解脫。則此解脫。心行處斷故。意不能思。言語又滅故。則口不能議。故知二智則解脫也。問。解脫是二智。既以二智即解脫。何故不以二智解脫為體。答。正以二智為解脫體。不以解脫為二智體。何以知之。經云。慧有方便解。方便有慧解。不言解脫有方便。解脫有於慧。故知二智為解脫。體不以解脫為二智體。問。若以二智為解脫體。何故不稱二智不思議。而名解脫不思議。答。一切法門。凡有二種。一者立名。二者辨體。不思議解脫。即經之名。而此解脫。以二智為體。故名體兩舉。義則多含。若以不思議為名。復以不思議為體。則名體相監。義無多兼。問。無為法身為果解脫。無漏智為因解脫。若以解脫為宗。則因果皆備。今以二智為體。但得因門。答。無為法身。無漏智。不思議解脫。名雖有三。而體無二也。無累不盡。稱為解脫。無境不照。名為智慧。真極可軌。故目為法。即以法為身。故名法身。非但義含因果。而亦體備三德。

二別釋二智。有十一門。一翻名門。二釋名門。三境智門。四同異門。五長短門。六六智門。七開合門。八斷伏門。九攝智門。十常無常門。十一得失門。

一翻名門

昔在江南。著法華玄論。已略明二智。但此義既為眾聖觀心法身父母。必須精究。故重論之。此義若通。則方等眾經。不待言而自顯。具存梵本。應雲般若波羅蜜漚和波羅蜜。故此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智即波若。度謂波羅蜜也。但翻波若不同。或云智慧。如睿法師云。秦言智慧。或翻為遠離。出放光經。即釋道安用。或翻明度。出六度集經。或翻清淨。此出大品。睿法師用之。但般若具含智慧明淨遠離等義。譯經之人。唯取其一。以用翻之。般若能斷眾惑。遠離生死名相之法。故云遠離。明瞭無暗。故稱為明。體絕穢染。名為清淨。達照解知。名為智慧。雖有諸義。多用智慧。智慧單複。又各不同。或單名為智。如釋論及此經。稱為智度。或但名為慧。如釋論雲。波若秦言慧。或是具翻智慧。經論多爾。今詳會此意。義各有由。通而言之。即智為慧。指慧為智。廣略不同。體無異也。

翻為慧者。凡有四義。一欲分十度不同。二開空有義異。三明因果差別。四就凡聖為異。十度不同者。第六名般若。此翻為慧。第十雲闍那。此名為智。問。闍那為智。術闍翻為何物。答。此雲明。猶是智見之流耳。空有義異者。照空名慧。鑒有為智。故此經云。入一相門。起於慧業。知一切眾生心念。起於智業。因果差別者。論雲。因名波若。果變名薩波若。薩波若名一切智。則知波若名之為慧。慧名既劣。宜在因中。智則決了。故居果地。又佛照空有皆盡。加以一切菩薩未究。但名慧也。不得雲因中名智。果名一切智。亦不得雲因名智慧。果名一切智。但應言因名為慧果名為智。則於因果。優劣義彰。凡聖異者。如涅槃雲。般若者。一切眾生。名此為慧。慧名既通。則凡聖並有。如十大地中定慧之數。毘婆舍那。目之為見。謂一切聖人明見理也。闍那為智。通達決了也。

次翻為智。凡有三義。一者慧名既劣。智則為勝。今欲稱難波若。故名為智。二者欲顯其名語便。雲智度。若言慧度。言不便也。三者欲明智即是慧。名異體同。故隨舉其一。

次合稱智慧。亦具三義。一明波若具鑒有無。故含智慧。慧則照空。智便鑒有。二顯波若通果及因。因中般若為慧。果地波若為智。故三德中有般若德。三者欲明六度義含於十。經中但明六度。不明十者。以般若之名既含智慧。第十智度。蘊在其中。問。既具三名。以何翻為正。答。慧為正翻。餘皆義立。所以知然。從多論也。此經云。慧與方便。釋論雲。般若道方便道。涅槃雲。般若者一切眾生。闍那為智。則配諸佛菩薩。故智非波若。又第六名慧。第十為智。皆有彼此二名。故知以慧為正。又論雲。波若不屬佛。亦不屬二乘。但屬菩薩。菩薩則道慧道種慧。佛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又云。波若名諸法實相慧。如是等諸文非一。故以慧為正翻矣。問。若以慧為正翻。何故經中多雲智慧。答。經中多說六度。故多雲智慧。小說十度。故小明慧也。又六度中。皆有複翻。如佈施等。不單名施。般若亦爾。雖複是慧。欲對上五。亦存複名。故言智慧。

次翻無翻義。有人言。般若名含五義。不可正翻。宜以慧當其名。如釋論七十一卷雲。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故不能稱於般若。此格提用之。今謂不然。釋論乃明不可稱義。非不可翻也。問。稱與翻何異。答。稱則天竺已明。翻則成於振旦。反彼為此。前後不同。義門各異。又論雲。般若定實相。故不可稱。不言多含故。不可稱故。此釋為謬矣。復有人言。般若不可稱者。此明觀照智慧。不能稱實相般若。實相般若。性相常住。觀照智慧。會境始生。故實相為深重。觀照智為輕薄。北人釋也。是亦不然。經以五嘆。嘆於般若。不嘆實相。云何言實相深重耶。又言。般若定實相。則實相為所定。般若為能定。若言實相為深重者。可以實相還定實相耶。復有人言。智慧輕薄。不能稱般若者。此是世間智慧。離生智慧。二乘智慧。不能稱量菩薩大智慧耳。何者。大智慧照實相理。導成眾行。餘淺智慧。豈能稱那。此南方人釋也。今謂不然。唯雲智慧不能稱於般若。則不言淺慧。不稱深慧。又淺深俱名為慧。則俱是輕薄。並不能稱般若也。今依論釋之。論雲。般若定實相。故深重。智慧不能稱也。所言定者。定是契會之名。夫萬化非無宗。而宗之者無相虛宗。非無契。而契之者無心。故聖人以無心之妙慧。契彼無相之虛宗。則內外並冥。緣智俱寂。智慧是知照之名。豈能稱絕觀般若。問。般若云何能契會實相。答。由實相生般若。故般若能契會實相也。問。依此釋者。猶是淺智。不能稱於深智。答。深則愚智皆絕。淺則猶有知照。故非淺智不稱深智也。問。定實相既是契會之名。與舊辨冥會。義何異耶。答。語同而意異。但釋冥會。自有二師。一雲即會是冥。以符合故冥。冥契不乖故會。無優劣也。此莊嚴龍光之義。二雲會是符合之名。冥是溷一之義。則冥勝而會劣也。何者。因中有四義故未冥。一或未盡。二體有生滅。三智未周圓。四體依方所。故但稱會。佛果離此四義。故所以談冥。冥與無生為一。則境智不分。無應照異。而無生不乖俗。冥亦不妨會。佛果舉體冥。舉體會。會故應照滿十方。冥故一切皆絕。今總問之。冥既與境溷一者。智為成境。為不作境耶。若不作境。云何言一。若智作境者。境既無知。智亦無知。智既有知。則境亦應爾。以其一故也。若言與法性同絕。故言冥會。猶與法性異者。即於會冥之日。猶見境智為二。何得經云菩薩般若相應。不見應與不應。合與不合耶。又具四義故。方成冥者。般若教。佛智猶有生滅。則不得稱冥。照無等法性義。故無冥實相之義也。問。云何名甚深極重。答。夫論可稱。則不名極重。良由極重。故不可稱。論主欲釋經不可稱義。故云深也。問。但應言重。何故復雲甚深。答。為欲簡擇重義。非如重物重。乃是甚深。故云重耳。問。但言深重。何故復雲極耶。答。三乘同觀。並契實相。但二乘猶如兔馬。未盡其原。故不得般若之名。不名甚深極重。今欲簡二乘。明菩薩照盡其原。得名般若。故云甚深極重也。問。智慧何故云輕薄耶。答。般若體絕緣觀。智慧名定於觀。般若體絕愚智。智慧名主知照。般若體絕名字。智慧則猶涉名言。故對般若之重。明智慧之輕。對般若之深。辨智慧之淺。淺猶薄也。問。般若體絕愚智。何故立智慧名耶。答。不知何以目之。強名智慧。雖立智慧之名。實不稱般若之體。問。但應言般若體深重。般若名輕薄。智慧體深重。智慧名輕薄。云何乃言波若深重智慧輕薄。答。今依梵本。則雲般若體深重。般若名輕薄。但用此音。則應雲智慧體深重智慧名輕薄。恐此義難顯。故譯經之人。借此方智慧。不能稱梵文般若也。問。不可稱與不可量何異。答。經有五嘆。謂大事故起。不可稱事起。不可量事起。無等等事起。不可思議事起。既別有無量事起。則稱非量也。不可量則取無有邊際。不可稱明甚深至重。例如法稱品明舍利不能稱般若經卷。今智慧名義不能稱絕觀般若也。問。論雲。智慧小。般若多。故不能稱。云何為多小耶。答。有人言。實相則無法不自在故多。智慧局之於心故小。今謂不然。前就定實相故。明不可稱。今約多含義。明不可稱。般若體非愚智。能愚能智。智慧唯主於智。故般若多。智慧小。又般若定實相。實相既遍。般若亦多。智慧不爾。故云小也。問。已知般若翻不翻義。方便復云何。答。常啼雲漚和俱舍羅大師方便力。漚和為方便。俱舍羅名為勝智。般若之巧。名為漚和。其用既勝。名勝智也。淨名以方便為父。取其生成之能。大品以漚和為師。明有訓誨之德。善巧化物。不證二乘。皆大師之力也。

二釋名門

復有三門。一釋權實。二解大義。三正二道。

一釋權實

通而言之。二智皆如實而照。併名為實。皆有善巧。悉稱方便。就別言之。則般若名實。漚和稱方便者。略有八義。一者般若照實相境。從所照為名。故稱實。二者般若從實相生。從能生受名。故稱為實。三者如實而照。故當體名實。論雲。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體離虛妄。非顛倒慧。故名為實。四者對凡夫顛倒不實之慧。故難波若為實。五者對二乘未實謂實。故明波若為實。六者對方便之用。以波若為體。故名為實。七者對虛故明實。未是好實。非虛非實。乃名妙實。八者虛義為二。非虛實為不二。二與不二。皆名不實。非二不二。乃名為實。是故。論雲。念相觀已除言語法亦滅也。方便者。是善巧之名。此義多門。今略論十對。一者直照空有。名為般若。行空不證。涉有無著。故名方便。此之照巧。更無二體。以巧而照。故名為實。以照而巧。故名方便。問。能照之智。共名實智。所照之境。同稱實境。實智之中。有空智有智。實境之中。有真境俗境。此為例也。問。既有真俗。云何皆名實境。答。是如實智境。故名實境。從智受名。又實是真俗。非妄稱之。當體名實。二者照空為實。涉有為方便。如釋論雲。般若將入畢竟空。方便將出畢竟空。是實相名為實。般若照空。故名為實。雖復照空。即能涉有。此用既巧。名為方便。問。若爾雖復照有。即能鑒空。此用亦巧。應是方便。答。此照雖巧。但實智為體。故隱其巧名。與其實稱也。三者以內靜鑒為實。外變動為權。問。此義與前何異。答。此明若照若巧靜鑒之義。皆名為實。以外變動。故名為權。四者般若為實。五度為方便。所以然者。般若為空解。空解故名實。五度為有行。有行故名權。問。此與上照空為實涉有為權何異。答。前明照空照有皆是智慧。故以二解分權實。今約解行以開二門。空解為實。有行為權。與上異也。問。有行何故為權。答。雖復照空。即能起行。此義既巧。故名為權。五者照空為實。知空亦空。即能不證空。故名為權。所以然者。二乘不知空亦復空。以空為妙極。故名但空。所以證空。菩薩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故不證空。即能涉有。故名為權。此明重空義。明空義為實。實義即劣。知空亦空。即能涉有。此用既勝。故名為權。就此二慧。更無異體。初觀心未妙。故但能照空。既轉精巧。即知空亦空。既知空亦空。而不壞假名。即能涉有。始終論之。猶是一慧。約巧未巧。故分權實。六者知身苦空無常。故名為實。而不取滅。名為方便。以生死身實是苦空無常遇患之法。如實照其。故名為實。二乘知此即滅之。故無方便。菩薩雖知。而安身所疾。自行化人。故方便。七者直知身病。非故非新。故為實。而不厭離。稱為方便。此但就有行分權實。八者淨名託跡毘耶。不疾之身為實。現病之跡為權。此據虛實之義。以明權實也。九者以上照空有二。為方便。照非空有不二為實。非空非有。即一實諦。照一實諦。故名為實。雖非空有。而空有宛然。不動不二。善巧能二。故名方便。十者空有為二。非空有為不二。照二與不二。皆名方便。照非二非不二。淨名杜言。釋迦掩室。乃名為實。權實多門。略開十對。此之十對。即一塗次第。並有經論。可隨文用之。

二解大義

問。何故般若名摩訶。漚和不名摩訶。答。通皆得稱大。如上云漚和拘捨羅大師方便力也。別而言之。般若稱大。略明十義。一者實相曠而無邊。深而無底。彼無有一法出法性外。般若照於實相。故名大慧。漚和雖巧。不照實相。故不名大。問。二乘亦照實相。何不名大。答。二乘未盡其邊。菩薩照究原底。故名為大。二者三乘實智。皆從般若中生。所以然者。所實相既一。則能照般若無三。但根性不堪。故於一般若。聞為三乘智慧。三乘智慧。皆攝入般若觀中。故名為大。問。云何於般若出生三乘慧。答。由實相故生般若。由般若故有菩薩。由菩薩故有佛。由佛故有三乘。則般若為本。故出生三乘。所以名為大。問。三乘同觀實相。乃以實相為本。云何以般若為本。答。要由諸佛菩薩體悟般若。然後說三乘教。始得同觀實相。故般若為本。問。般若為本。出生三乘。應是三乘通教。答。勝鬘攝受正法出生五乘。猶如大地出四實藏。涅槃雲。即是聲聞藏出生聲聞。即因緣藏出生緣覺。即大乘藏出生菩薩。可是三乘通教耶。又如法華明。長者宅內。非但具七珍。亦有瓫器等物。而名長者大宅。不名通宅。般若亦爾。雖具有三乘之慧。而名菩薩法。不名三乘通教。問。若非三乘通教。何故勸三乘同學。答。勸三乘人同觀實相。不勸三乘人同學摩訶般若。問。摩訶般若。何故非三乘通學。答。論雲。般若不屬二乘。但屬菩薩。所以然者。既稱摩訶般若。即是大慧。簡非二乘。故知般若獨菩薩法。又此般若名波羅蜜。波羅蜜者到佛道彼岸。二乘不到佛道彼岸。非波羅蜜。故摩訶般若波羅蜜。獨菩薩法。不屬二乘。問。經但云欲得聲聞果當學般若。云何乃言當學實相般若。答。釋論作此判之。尋文自易見也。以理推之。必非勸二乘人學摩訶波若。摩訶波若。既是菩薩觀智。豈令二乘學耶。如涅槃雲。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此乃明二乘同觀中道。豈可勸中下二智學上智耶。問。摩訶般若乃是獨菩薩法。而般若教中。說三乘人同觀實相。則是三乘通教。答。若爾般涅經中說三乘人同觀中道。應是三乘通教耶。問。若非三乘通教。何故令二乘人說耶。答。長者付財。凡有二意。一欲顯教菩薩。二密教二乘。此乃是息於二乘同成菩薩。云何乃言三乘通教耶。三者由實相生般若。實相既無所依。則般若亦無所著。以般若無所著。能導成眾行。亦無所著。故不住三界中。不息二乘。直趣佛道。以有引導之能。故名為大。問。五度本非度。般若引導。故名為度。亦應五度本非眼。般若引導。故得有眼耶。答通義亦類。別則不齊。如五盲雖隨有眼者趣道入城而得度名。而盲體性。終自無眼。五度雖隨般若趣八正路至佛道城。而五度體性。終非般若。故開福慧二嚴。意顯於斯。問。金剛般若云。菩薩不住相佈施。如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何所云般若導五不成眼耶。答。本以般若為眼。五度非眼。但般若導之。令成無所得。不住三界。不墮二乘。直趣佛道。故名有眼耳。非是成般若之眼也。問。若眾行中。以無所得為眼。亦應以無所得為慧。云何開福慧二嚴。答。無所得則通。福慧則別。以無得為慧。亦有此義。但非般若之慧。所以然者。般若有無所得。復有鑒照。五度但有無所得。無有鑒照。故不名慧也。四者五十二種大賢聖位。皆在般若藏中。故名為大。所以然者。合則唯一般若。但明昧不同。故開成五十二位。五者三大阿僧祇劫。修此大慧。故名為大。六者能斷大惑。所謂無明。是故。經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二乘雖傾四住。未能斷之。菩薩照究實相。方除此大惑。故名為大。七者能拔三界內外一切大苦。故名為大。八者諸大菩薩之所行法。故名為大。九者於眾行中。最勝無過。故名為大。十者信之而得大福。毀之而招大罪。故名為大。此之十義。自有遍約緣。自有具通二慧。可隨義配之。問。般若待小名大。不待小名大。答。具有二義。一者待二乘小慧。故名為大。問。二乘為小慧。菩薩為大慧。二乘小般若。菩薩大般若。何故言般若不屬二乘。二乘心中名道品耶。答。講者不體其旨。嘻滯此言。論雲。般若不屬二乘。此是摩訶般若菩薩大慧。故不屬二乘。非二乘之人無有空慧也。二者不待小名大者。般若體性是大。故言不待小。不如二乘智慧形凡則大望菩薩則小。問。菩薩形二乘則大。望佛則般若為小。故在佛心中。變名薩雲若。寧言體性大耶。答。般若是因中之極。功在十地。故名為大。不望佛也。又般若通因果。果地般若。則最上無過。故體性是大。如什公雲。薩般若即老般若也。又言絕待大者。待小名大。雖復絕小。猶未不絕大。為名言可及。故非好大。大小雙絕。方是好大。問。何文證之。答。題雲摩訶般若。般若深重。智慧不能稱。亦摩訶深重。大不能稱。即是證也。又照明品雲。不作大小。名為摩訶。復是良證也。問。雙絕大小。可名絕大。今非大非小。嘆美為大。還復待小。何名絕待。答。此大絕小絕大。故名絕待。今問絕大絕小。名之為大。則待大待小。皆名為小。乃是大小相待。何有絕待大耶。答。望前則絕。觀後便待。義不相違。問。般若之大與涅槃大。有何異。答。通而為言。即無有異。是故。論雲。若如法觀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則一相。涅槃之照即是般若。般若之滅即是涅槃。涅槃無累不盡。名解脫。無境不照。名般若。真極可軌。稱法身。故具於三德。名為涅槃。般若即是涅槃故。亦具三德。般若但是智慧。既名為別。涅槃亦但是果。果亦是別。問。般若是涅槃。三德中一德亦應涅槃。是般若三德中一德耳。答。亦得為例。以般若之別。成涅槃。亦取涅槃之別成般若。般若之別。即是智慧。涅槃之別。名為滅度。故果德涅槃。佛地般若。皆具總別也。問。解脫三德成涅槃。何故不言三德成般若。答。隨舉一德。皆攝一切德。何故無耶。但教起各自有由。涅槃所興。正為斥小乘灰斷不具三德。嘆大涅槃具於三德。般若教興。正明因行。斥二乘無二慧。辨菩薩具權實也。問。涅槃何故據果。般若何故約因。答。涅槃名滅度。滅度者。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此名必是究竟。故就果門。般若名為慧。慧猶未決了。宜約因也。

三正二道門

問。釋論雲。菩薩有二道。一般若道。二方便道。云何為二道耶。答。有人言。般若道即實相般若。方便道謂方便般若。是事不然。大判二道。以為三例。一今依梵本。應言般若道漚和道。二具開此言。應雲慧道方便道。三彼此合目。如論所明。般若舉彼之稱。方便有此之名。今若言實相般若方便般若。皆稱般若。則二道不分。又實相般若是境。方便般若是智。豈可以境智為二道耶。設言實相般若是實慧。方便般若是方便慧。以為二道。是亦不然。論雲。般若方便。以為二道。何得皆稱般若。若爾二道應俱名方便。又立三般若。皆就般若道中開之。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實相能生般若。故名般若。文字能詮般若。以所詮為稱。亦名般若。三觀照當體。名為般若。

問何故但立此不多不小。答。凡有三義。實相為能生之境。觀照為所生之智。文字為能詮之文。要具此三。不得增減。又合此三。以為三雙。實相為境。觀照為智。謂境智一雙。境智為所詮。文字為能顯。能所一雙。境智即自行。為眾生說。故有文字。自行化他一雙。二者實相即無為般若。觀照即有為般若。所以然者。論雲。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實相既無生滅。故是無為般若。實相能生觀智。觀智始生。故名有為般若。一切般若。唯有此二。詮此有為無為。名文字般若。文字從所詮為名。通為無為。當體明之。有為所攝。三者實相常無為般若。文字是有為般若。觀照亦通為無為。菩薩累猶未盡。則未免生滅。故名有為。佛則無惑不淨。無復生滅。故是無為般若。問。何故有煩惱。即有生滅耶。答。以有煩惱。不得了悟。本自無生。故有生滅。若無煩惱。即悟觀心本自無生。即是無為。不言轉有為般若故成無為也。故此三門。總攝境智為無為理教因果。故立三也。

問。亦得實相為實慧。觀照為方便以不。答。若以佛性為實相。本自有之。名為實慧。觀照修習始生。名為方便也。此非照有為方便。照空名為實。若權若實。始有之義。皆名方便。本有佛性覺照之義。名為實也。地論人。真修般若則本自有之。緣修波若。則修習始起。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亦爾。此猶是舊本始之義。問。與今何異。答。本性清淨。名為本有。約緣始悟本淨。故名始有耳。然正道未曾本始。亦非垢淨。又舊宗明為無為決為是二。今明未得菩提。則無為成有為。若得菩提。則有為成無為。豈離有為別有無為。如前釋也。又為無為例然。諸法本性清淨。故名無為。未悟本無生滅。故名有為。然般若未曾為無為也。

問。般若道既開三。方便道亦有三不。答。亦有三。謂境智文字。但實慧從境立名。故必須辨境。方便從巧受稱。故不須辨境。而文字即通二道也。然方便雖不從境立名。實照世諦之境。則亦具三也。觀照既有為無為。方便亦爾。如來二智即是無為。菩薩二道猶是有為。問。實相所表唯是境。亦得是智。答。有人言。實相般若但是境名。引釋論四十三卷。

問。前辨智慧名般若。今何故說空為般若。答。果中說因。如雲食布。此義應是因中說果。而言果中說因者。是逆罰不應是順討明義。智慧正是般若。實相能生智慧。智慧是實相之子。而於智生。說實相為般若。故言果中說因。南北同此釋也。有人言。佛有三種。一法身佛。二者報身佛。三者化身佛。實相即法身佛。實相可軌。名之為法。此法有體。故名為身。而實相非佛。能生佛故。所以名佛。二者報身。即修行會實相理。實相既常。報佛亦常。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三化佛。即應物之用。此北土論師釋也。有人言。修空無相。於會理圓通。心意識煩惱清淨。此無為般若即是實相。若有心行境。未免生死。即菩薩六度。得十地差別。名有為般若。此南方尚禪師義也。復有人言。實相即真諦理。會此理。煩惱盡。故離生滅。同真如。等法性。無為而無不為。則實於是境也。此亦南方成論義也。今詳釋論意。可得有五句文。一者因中說果。如名實相為般若。二果中說因。如說般若為實相。三當因說因。實相非般若。四當果說果。般若非實相。五非因非果。非境非智。故論釋實相文雲。因是一邊。果是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緣是一邊。觀是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故知實相未曾因果。亦非境智。而隨緣逐義。有上四句不同。眾師不應汎引集文以通圓旨也。

問。舊云實慧方便慧。方便並皆稱慧。何故二道不得俱名般若。答。外國名般若。此方翻為慧。梵本名漚和。此土雲方便。譯經之人。欲定彼此方言。故分於二道。若並雲般若。則兩名相濫。故睿公述羅什譯經之體雲。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言謬者。定之以字義。不可翻者。即而書之。故知二道不得但稱般若。問。若爾舊何得雲實慧方便慧。答。欲明實與方便。俱有鑒照之功。故悉稱慧耳。此是義釋。非立二道之名。立二道之名。但云慧與方便也。問。何故般若名慧。方便不名慧耶。答。通而言之。般若既照。得名為慧。方便亦照。亦得稱慧。方便既巧。般若亦巧。但立此二名。欲相開避。隱顯互說。般若顯其照名。隱其巧稱。方便顯其巧稱。隱其照名。所以然者。般若從實相境立名。又當其體。故顯照隱巧。方便不從照俗境立名。但取功用。故顯巧沒照。又慧名照空。波若既是空慧。所以名慧。方便涉有。不得名慧。問。般若照空名慧。方便涉有應為智。答。如前釋之。方便非不照有。正取功能。故不雲智也。問。何以知般若為體。方便為用。答。釋論第百卷雲。問曰。上已付囑竟。今何故復囑累。答。上說般若體。今說方便用。故知般若為體。方便為用。論又云。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而隨義有異。譬如金為種種物。此則明權實一體。約義分二。金喻般若之體。金上之巧譬於方便。方便為用。

問。般若何故為體。方便何故為用。答。實相為本。般若照實相。故般若亦為本。所以為體。諸法為末。方便照諸法。故方便為用。問。以何知實相為本。答。論初卷雲。三悉檀可破。第一義悉檀不可破。壞滅一切言語。過一切戲論。第一義悉檀即是實相。論又云。除實相以外。一切皆名為魔。故知實相為本。又迷實相故有六道。悟實相即有三乘。故實相為迷悟之原。所以稱本也。此是對虛妄。名之為實。若無虛妄。則亦無實。如前雲。非境非智。非果非因。不同舊宗有天然實相境也。問。若般若為本。則般若勝。方便劣。何故六地名般若。七地稱方便。答。金雖是體。未作巧物。則金為劣也。制金為巧。則巧勝於金。六地雖得般若之體。未得妙用。故言般若則劣。至七地時。得般若妙用。稱為方便。故方便勝也。是以論雲。般若清淨。變名方便。此言變者。照空之慧。未能涉有。復空慧未巧。但名般若。照空之慧即能涉有。故轉名方便。問。既變名方便。應失般若之名。便無二慧。所以然者。般若時未有方便。得方便則無復般若。答。二慧更無兩體。巧之空慧。即名方便般若。空慧之巧。稱般若方便。譬如金巧巧金。巧不失金。金未有巧也。

問。空慧有二巧。一照空不著。二即能涉有無滯。二巧之中。以何為方便。答。般若略有四力。一者照實相。二者無所著。三者斷諸惑。四者導方便。為之四用。即是次第。由不見一切相。而見實相。實相既無所依。則般若亦無所著。以無所著。則眾累寂然。以無累無著故。能導方便。令涉有無染著。所以然者。照空於空無著。是般若之力。故屬實慧。即空慧而能涉有。此屬方便。故兩巧不同也。

問。方便涉有。具幾力耶。答。一有照境之巧。二有不證空力。三窮有行之用。問。涉有無著。是方便之功。般若力耶。答。涉有即屬方便之功。無著由般若之力。以般若無著。於般若觀中。即有巧方便用。故此方便即能無著。問。方便云何能不證空。答。般若照諸法實相。方便即能照實相諸法。故不洗空觀。名為不證。如釋論雲。般若將入畢竟空。無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化人。此即證上諸力之義。將入畢竟空。即是照實相。無諸戲論。即謂無著斷惑之功也。方便將出畢竟空。即是為般若所導。又是方便不證。照境起行之力。問。般若照諸法實相。云何方便即能照實相諸法。答。名為諸法實相實相諸法。諸法宛然而實相。實相宛然而諸法。諸法與實相。不二而二。二常不二。二境既爾。二慧得然。般若照諸法實相。而方便則能照實相諸法也。問。雖復實相。而宛然諸法。漚和照此。既名□者。亦雖復諸法。而宛然實相。波若照之。何以不巧。答。通義例爾。如上隱顯釋之。又波若照實相。而能不著。二乘亦有其分。則巧義不彰。故不名方便。即空而能起有。此用既妙。故聲聞絕分。菩薩獨有。故與方便之名。

問。若即空而起有。既是妙。亦即有而照空。亦是妙也。答。既能即有而照空。復能即空而照有。此即空而照有。此是慧有方便解。方便有慧解。如此二慧。無有優劣。但對二乘照空。不能涉有。故明即空而起有為妙。稱為方便。又對六地。但得般若空觀。未能即空涉有。今明即空涉有。是方便也。

問。於有不著。於空不證。俱是善巧。何故不著之巧名般若。般若則劣。在於六地。不證之巧名方便。方便則勝。在七地耶。答。如上釋之。又有是俗諦。離有則易。故般若巧劣。空是真諦。免無則難。故方便則勝。又入實相觀。不著於有。即免凡夫地。即實相觀而照謂法。故不滯空。離二乘地。免凡則易。故般若劣。超聖則難。故方便勝。所以有六七地。簡勝劣義也。問。若爾六地二慧未均。何得上云初地已竝。答。初地望地前則竝。形七地則未竝。所以然著。初地以來。則得無生。動寂無礙。但寂義小強。動用微弱。故云未竝。至於七地。動寂無礙。二慧雙游。故稱竝耳。問。何故知然。答。若六地以來未竝。入空不見有。出有不見空。二乘亦爾。與菩薩何異。故知初地以來。便能已竝。但微有強弱故。說未均耳。問。於空不著。於空不證。有何異耶。答。二乘入空。不存四句。但是不著。而不能不證。菩薩入空。既無可存。又即空能涉有。故名不證。

問。二乘菩薩入空同無所依。何故聲聞住空。菩薩不證耶。答。二乘以空為好極。依此無依。是故住空。菩薩不以空為好極。知空亦空。名不可得空。不依此無依。故能不證。如大品雲。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亦行不行。非行非不行。乃至不受亦不受。是名菩薩無受三昧廣大之用。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能不證空。又二乘無願行資空。故入空便證。菩薩大願大行資空。故入空不證。

問。論雲。因名般若。至佛則反名薩婆若。何得復雲六地名般若。至七地般若清淨。變名方便。答。如前釋之。六地之時。般若體強。方便用弱。以體強故。妙於靜觀。故觀空不著。以用弱故。未能即空涉有於有無滯。至於七地。即體用俱等。既能觀空不染。即能涉有無著。故名等定慧地。等定慧地則般若用巧。故云反耳。從八地以上。二慧俱巧。若至佛地。則兩慧同變。實慧則變名薩般若。謂一切智。方便慧變。名一切種智也。

問。若至果變名二智。則因中同名二慧。何故。前雲般若稱慧。方便不名慧耶。答。因果立名。各有其義。果門照一切空境。名一切智。照一切有境。名一切種智。但從境立名。故宜併稱智。因門實慧從境。方便約用。故不得併名慧也。問。若爾。何故。菩薩道慧道種慧。皆名慧耶。答。因中之慧。自有多門。立名各異。道慧。道種慧。亦是從境立名。故宜併稱慧也。問。若爾。但應言道慧道種慧。至果變名一切智一切種智。云何言般若方便變名二智。答。論雲。因中名般若。既反名薩婆若。因中方便理巧。變名一切種智。二慧變名二智。故不待言。

問。論雲。波若變為薩波若。何處雲方便變名一切種智。答。般若名慧。是照境之名。果地一切智。亦從照境為稱。二名相主。故云因名般若。果名一切智。方便就用為目。一切種智從境立名。兩義不同。故經論不雲方便變為一切種智。然方便雖不從境立名。而體實照有。故得變為種智。雖覆文理。權應爾。又因中名權實二慧。果名權實兩智。亦得即是其文。

淨名玄論卷第四(宗旨上)

 

上篇:淨名玄論

下篇:維摩經義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妙法蓮華經玄義

法華私記緣起 沙門灌頂述 大法東漸,《僧史》所載,詎...

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義疏上卷 沙門慧遠撰 聖教不同。略要唯二。一...

法華經玄讚

妙法蓮華經玄讚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蓋聞至覺...

阿彌陀經疏

刻彌陀經義疏序 孤山圓師撰《彌陀經義疏》,後又鈔之...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說道神通足無極變化經

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卷第一 西晉安息三藏安法欽譯 聞...

佛說太子刷護經

佛說太子刷護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

禪行法想經

禪行法想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

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

【註音版】摩利支天母陀羅尼念誦法(麗藏本)

(麗藏本)...

如淨和尚語錄

如淨禪師語錄序 五家宗派中。曹洞則機關不露。臨濟則...

【註音版】佛說八正道經

佛說八正道經...

佛說鸚鵡經

佛說鸚鵡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堅固

(術語)如樹之根株不能拔者雲堅,從他物不變原態者雲...

【佛教詞典】五種非殊特法

【五種非殊特法】 p0276 顯揚八卷四頁云:非殊特者:謂...

怎樣辦喪事才有利於亡者?

雖然絕大多數人並不相信佛教六道輪迴理論,可許多人在...

勿使「菩薩」的真意義埋沒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廟宇的偶像為菩薩,從事燒香、禮拜、...

已伸不收

隱峰和尚是馬祖禪師的弟子。有一天,隱峰和尚推車從一...

度過人生種種難關,要做到這四點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務中,應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種種...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開

大家學佛,不可以將生活跟修行分兩部分,其實不是的。...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五代、北宋之間,有個著名的道教學者陳希夷,就是傳說...

如何面對兩性關係

(了凡弘法學會譯整 摘錄自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 俗話...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解決當下的煩惱

問: 請問法師,念佛對解決當下的現實煩惱有什麼作用...

在家出家都要報答四恩

四恩是哪四種恩呢?對在家居士來說,就是天地、君、親...

這種人已是過去種下深厚善根之人

當知一經一咒一佛菩薩名號的修持,做一點點的善事,已...

學佛後什麼都是順境了嗎

文殊菩薩什麼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訴...

生孩子難產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

【視頻】晚課(法鼓山)

晚課(法鼓山)

【視頻】《佛說七知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七知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