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八十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八十九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見蘊第八中念住納息第一之三

若入正性離生苦集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同分修非不同分。滅現觀四心頃。法念住現在修即此未來修。非初無漏蘊滅觀即能修緣蘊道故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四同分修非不同分。以初得無漏種性力未廣故。道類智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同分不同分修一行相現在修未來修十六已得無漏種性勢增廣故。從此以上一切聖者起未曾得善根現在前時。未來皆修四念住十六行相。唯除聞思所成慧。及入滅定微微心時。餘一切異生又無聖行相。是故從此以後但說修念住多少不說行相。

若諸異生離欲界染加行道時。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如離欲界染乃至離第三靜慮染亦爾。離第四靜慮染。若則以第四靜慮為加行。彼加行道時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若以空無邊處近分為加行諸有欲令彼近分地有別緣者彼加行道時。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第九解脫道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三除身念住。諸有欲令彼近分地唯總緣者。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法念住現在修則此未來修。第九解脫道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三除身念住。如離第四靜慮染乃至離無所有染亦爾。差別者除身念住。則諸異生起不淨觀持息念。身念住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及引發神境天眼天耳通時。身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起後三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起四無量引發宿住隨念通。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引發他心通時心念住或受心法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若起無色解脫及後三念住時。後三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三除身念住。若起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遍處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三除身念住。是謂異生位所修差別。若諸聖者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一切加行道時。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一切無間解脫道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一切加行道時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一切無間道解脫道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若諸聖者起不淨觀持息念身念住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及引發神境天眼天耳通。及起詞無礙解時身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若雜修靜慮及諸有欲令一切法皆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定想微細心時。四念住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若起四無量宿住隨念通。及諸有欲令唯涅槃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法無礙解無諍後二遍處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法念住現在修未來修四。若引發他心通時。心念住或受心法念住及起後三念住時隨一現在修未來修四。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若修身念住彼受耶。設修受念住彼身耶。答應作四句。有修身念住非受。謂已得身念住現在前。以曾得法現在前時。無力能及未來故不修受念住。然現前是習修故說修身念住。問亦有未得身念住現在前不修受。如未曾得聞思所成身念住現在前時。此中何故不說。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此中依修所成念住而作論。無有未得修所成身念住現在前時不修受念住者是故不說。有修受念住非身。謂已得受念住現在前。若未得受念住現在前不修身。若未得心法念住現在前修受非身。已得受念住現在前者如前釋。未得受念住現在前不修身者。謂諸異生離空無邊處乃至無所有處染。若以受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諸異生起受念住無色解脫時。於如是時未得受念住現在前修受非身。未得心念住現在前修受非身者。謂諸異生離空無邊處乃至無所有處染。若以心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諸異生起心念住無色解脫時。於如是時未得心念住現在前修受非身。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受非身者。謂諸異生離第四靜慮染最後解脫道時。離空無邊處乃至無所有處染。若依下根本地起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依上近分地為加行。諸有欲令無色近分有別緣者。若以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諸有欲令無色近分唯總緣者唯第九解脫道時。若諸異生起法念住無色解脫。及起後二遍處時。於如是時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受非身。有俱修謂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若未得受念住現在前修身。若未得心法念住現在前修身受。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者。謂增長煗頂位身念住現在前。若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身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身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起不淨觀持息念身念住。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引發神境天眼天耳通。起詞無礙解時。若以身念住雜修靜慮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彼起身念住義無礙解及身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定想微細心時。於如是時未得身念住現在前修身受。未得受念住現在前修身者。謂增長煗頂位受念住現在前時。若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受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受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引發他心通受念住現在前時。若以受念住雜修靜慮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彼起受念住義無礙解及受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定想微細心時。於如是時未得受念住現在前修身受未得心念住現在前修身受者。謂增長煗頂位心念住現在前時。若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心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心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引發他心通心念住現在前時。若以心念住雜修靜慮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心念住義無礙解。及心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定想微細心時。於如是時未曾得心念住現在前修身受。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身受者。謂初煗位緣三諦增長煗緣四諦法念住現在前時。若初及增長頂緣四諦法念住現在前時。若一切忍及世第一法時。若入正性離生苦集道現觀各四心頃。若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若引發他心通法念住現在前及引發宿住隨念通起四無量時。若以法念住雜修靜慮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彼起法念住義無礙解時。諸有欲令唯涅槃是勝義者。彼起義無礙解法無礙解無諍。後二遍處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若起法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定想微細心時。於如是時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身受。有俱不修。謂已得心法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身受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在無想定滅盡定生無想天。已得心法念住現在前者如前釋。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身受者。謂初煗位緣滅諦若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若諸異生離第四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諸有欲令無色近分唯總緣者。若上地近分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於如是時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身受。一切染污心者。謂染污心皆順退分性沉重懈怠相應。要順勝進性輕舉精進相應。心方能修故。無記心者。謂無記心其性羸劣腐敗萎歇要住強勢堅勝之心方能修故。在無想定滅盡定者。謂彼無心要有心者方能修故。生無想者。有說。生彼於一切時善心不起。有說。雖起而非修所依以不能修未來法故。於如是時不修身受。問亦有未得心念住現在前不修身受。如未曾得聞思所成心念住現在前時。此中何故不說。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此中說未曾得念住現在前時。能修未來而不修身受者。無未曾得心念住現在前時。能修未來而不修身受者是故不說。問若爾亦應說一切散善心何故但說染污心無記心耶。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彼不決定難用稱說。謂若以修言之則彼無力能修未來。若以不修言之則現前時是習修攝。是故於此修不修中皆不說。彼如身念住受念住。應知身念住心念住亦爾。以未來受念住心念住修不修必俱故。

若修身念住彼法耶。設修法念住彼身耶。答應作四句。有修身念住非法。謂已得身念住現在前此如前釋。有修法念住非身。謂已得法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身。若未得受心念住現在前修法非身。已得法念住現在前者如前釋。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身者。謂初煖位緣滅諦。若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若諸異生離第四靜慮染。諸有欲令空無邊處近分唯總緣者。若以彼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若諸異生離空無邊處乃至無所有處染。以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若諸異生起法念住無色解脫。及起後二遍處時。於如是時。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身。未得受念住現在前修法非身者。如前未得受念住現在前不修身說。未得心念住現在前修法非身者即如受說有俱修。謂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身。若未得受心念住現在前修身法。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者如前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說。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身者如前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身受說。未得受心念住現在前修身法者。謂增長煗頂位受心念住現在前時。若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受心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受心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若引發他心通受心念住現在前時。若以受心念住雜修靜慮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彼起受心念住義無礙解。及受心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定想微細心時。於如是時未得受心念住現在前修身法。有俱不修。謂已得受心念住現在前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在無想定滅盡定生無想天皆如前釋。

若修受念住彼心耶。設修心念住彼受耶。答應作四句。有修受念住非心。謂已得受念住現在前。有修心念住非受。謂已得心念住現在前皆如前釋。有俱修謂未得身受心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受心。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者如前諸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說。未得受心念住現在前者如前諸未得受心念住現在前說。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受心者如前諸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餘念住說。有俱不修謂已得身法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受心。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在無想定滅盡定生無想天。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受心者。如前諸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餘念住說餘如前釋。

若修受念住彼法耶。設修法念住彼受耶。答應作四句。有修受念住非法。謂已得受念住現在前此如前釋。有修法念住非受。謂已得法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受。已得法念住現在前者如前釋。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受者。如前諸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不修餘念住說。有俱修謂未得身受心念住現在前。若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受。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者。如前諸未得身念住現在前說。未得受心念住現在前者如前諸未得受心念住現在前說。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受者。如前諸未得法念住現在前。修餘念住說。有俱不修謂已得身心念住現在前。一切染污心無記心在無想定滅盡定生無想天。皆如前釋。如受念住法念住應知。心念住法念住亦爾。以未來受念住心念住修不修必俱故。

於身循身觀念住當言法智。乃至廣說。問此文應先修而說。所以者何。以有自性乃可修故而不先說者有何意耶。答阿毘達磨應以相求不以次第。以阿毘達磨正欲分別諸法性相但不違其義。若先若後說皆無失。有餘師說。欲顯此中唯分別修所成念住非聞思所成等故。先說修後明自性。於身循身觀念住當言法智。謂知欲界系及一分無漏色當言類智。謂知色界系及一分無漏色。不說他心智者他心智知心心所。法身念住唯知色法故。當言世俗智。謂知一切色當言苦智。謂知有漏色作非常苦空非我行相當言集智。謂知有漏色作因集生緣行相。不說滅智者滅智唯知無為法身念住。知有為法故當言道智。謂知無漏色作道如行出行相。此中不說。盡無生智者以此是見蘊但說諸見性智。彼智非見性是故不說。顯自性已當顯地。當言有尋有伺。謂依未至初靜慮當言無尋唯伺。謂依靜慮中間當言無尋無伺。謂依上三靜慮及四無色。顯地已當顯相應。當言樂根相應。謂依第三靜慮當言喜根相應。謂依初及第二靜慮。當言舍根相應。謂依未至靜慮中間第四靜慮及四無色。顯相應已當顯行相。當言空三摩地俱。謂二行相當言無願三摩地俱。謂十行相不說無相三摩地俱者如不說滅智說。顯行相已當顯所緣當言緣欲色界系。謂緣苦集。當言緣不系謂緣道。於受循受觀念住當言法智。謂知欲界系及一分無漏。受當言類智。謂知色無色界系及一分無漏。受當言他心智。謂知欲色界系及一分無漏他相續現在前。受當言世俗智。謂知一切。受當言苦智。謂知有漏。受作非常等四行相。當言集智謂知有漏。受作因等四行相。不說滅智者以受念住唯知有為法故。當言道智謂知無漏。受作道等四行相。不說餘智者如前釋。顯自性已地相應行相皆如前說。當顯所緣。當言緣三界系。謂緣苦集。當言緣不系。謂緣道如於受於心亦爾。此一所緣常相應故於法修法觀念住當言法智。謂知欲界系諸行及彼因彼滅彼一切法智品。當言類智謂知色無色界系諸行及彼因彼滅彼一切類智品。當言他心智謂知欲色界系及一分無漏他相續現在前。除受及心餘心所法當言世俗智。謂知一切法當言苦智。謂知五取蘊作無常等四行相。當言集智謂知有漏因作因等四行相當言滅智。謂知擇滅作滅等四行相當言道智。謂知無漏五蘊作道等四行相不說餘智者亦如前釋。顯自性已。地相應如前說。當顯行相當言空無願三摩地俱亦如前釋。當言無相三摩地俱。謂四行相顯行相已當顯所緣。當言緣三界系。謂緣苦集。當言緣不系。謂緣滅道。

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我受樂受。此四智。乃至廣說。問何故此中再度分別受心法念住。一度分別身念住耶。答彼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有說。此中世尊亦應作是說。彼行住等時如實知我行住等此四智。乃至廣說。而不說者有何意耶。答若法微細難見難覺不明瞭。不現見者則重分別身念住麁顯。乃至現見故不重說。有說。若依彼起種種不相似異相文句。及異相智者則重分別身念住。若分別時文句不異智亦不異故不重說。問受樂受時則不如實知。如實知時則不受樂受。所以者何。受樂受時彼受在現在非爾時能如實知。不知相應故無二心品俱行故。如實知時彼受在過去未來。非爾時名受樂受無作用故。苦受不苦不樂受說亦爾。佛何故說受樂受時如實知我受樂受等耶。有說。此中應作是說。受樂受已如實知我已受樂受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已如實知我已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而不作是說者有何意耶。應知此中說已受名受於過去說現在聲。如說大王從何方來。此說已來名來。又如說菩薩入正性離生時得現觀邊世俗智。此說已入名入彼亦如是。尊者世友說曰。諸受在過去未來時則不可受。在現在時唯自性轉亦不可受。云何說受樂受苦耶。當知彼觀樂苦眾具相續而說。謂觀樂具相續言我受樂。觀苦具相續言我受苦。復次彼觀樂苦因緣相續而說。謂觀攝受因緣相續言我受樂。觀損害因緣相續言我受苦。復次彼於諸受相續轉時中間數起彼境意識。便謂此於所依為益為損故言我今受樂受苦。大德說曰。彼於樂苦受所依大種相續轉中謂之為受故言我今受樂受苦。

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我受樂受。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問何故此中不說他心智。答他心智知他相續心心所法。此中如實智知自相續心心所法是故不說。復次他心智知現在心心所法。此中如實智知過去心心所法。復次他心智但知心心所法。此中如實智亦知心心所法所依所緣。復次他心智一一法緣。此中如實智亦多法總緣以是故不說他心智。問此中復何故不說苦集智耶。有說。此中亦應說苦集智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有說。苦集智是厭行相智。此中如實智是欣行相智是故不說。有說。苦集智緣所厭事。此中如實智緣所欣事。有說。苦集智憎惡所緣而轉。此中如實智愛樂所緣而轉。有說。此中說如實知有漏無漏心心所法。然有漏心心所法無始數知。又麁近易了起世俗智則能了知不待起無漏智。是故無有舍世俗智而以苦集智知者。無漏心心所法昔來未知。又微細難了起無漏智乃能知之。是故此中如實知有漏心心所法。唯世俗智如實知無漏心心所法。謂餘三智由此不說有苦集智。有說。此中說如實知有漏無漏心心所法事差別相。彼有漏者。起世俗智則知更不起苦集智以難起故。及起時但知總相故。彼無漏者起世俗智不能知故便起道智。然道智生雖不如前唯差別知。然以總相知差別事故有道智無苦集智。有說。此中說。如實知有漏無漏心心所法行相差別。然有漏心心所法多非緣諦行相。設所有者亦未善成就故。但以世俗智作非諦行相。如實知其行相差別。無漏心心所法皆是緣諦行相極善成就故。還以道智作諦行相如實知其行相差別。是故此中無苦集智不說盡無生智者。此是見蘊但說諸見性智。彼非見性智是故不說。此中法智者。謂知法智品樂受。類智者。謂知類智品樂受。世俗智者。謂知有漏樂受。道智者。謂知無漏樂受。雖無一樂受四智所知。謂有漏者一智知。無漏者三智知。然以總說故言四智如實知樂受。有說。無漏樂受四智所知。受苦受時如實知受苦受此一智謂世俗。以苦受唯有漏故世俗智知。受不苦不樂受時如實知受不苦不樂受。此四智謂法類世俗道。如知樂受說。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八十九

 

上篇: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下篇:阿毗曇毗婆沙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序 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闡。...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

薩婆多宗五事論

薩婆多宗五事論 大番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於甘州修...

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

阿毘達磨俱舍論本頌(說一切有部)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

【註音版】佛說阿難七夢經

佛說阿難七夢經...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

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

佛說阿惟越致遮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不退轉法...

【註音版】佛說戒香經

佛說戒香經...

四明十義書

重刻四明十義書序 圓宗觀道曠遠深絕。必須稟宗匠之開...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註音版】佛教念誦集--朝時課誦

根據上海佛學書局二五年一月印行的《佛教念誦集》(朝...

佛說除恐災患經

佛說除恐災患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木*奈]女祇域因緣經

佛說[木*奈]女祇域因緣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如...

【佛教詞典】莊嚴

(術語)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依身雲莊嚴。又以惡事...

【佛教詞典】不善

【不善】 p0317 瑜伽五十六卷六頁云:問:何義、幾蘊、...

邪淫會帶來三種嚴重的障礙

邪淫手淫會對人帶來諸多的障礙,這些障礙都是可以感覺...

虯龍與獼猴

這個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經》,這個故事怎麼說的呢?大...

死盡偷心 寶此一行 當生往生

如果我們不能深知五濁惡世很難出離,就會在心裡打妄想...

三淨肉可以吃嗎

問: 佛教裡有三淨肉可不可以吃? 如瑞法師答: 那是...

任在一切處辦道十年,不如叢林辦道一日

參禪人,要知以禪為道,辦道即參禪是也。此一大法,塵...

極樂世界解脫的功德

佛陀在《阿彌陀經》裡面明顯提出來:我們怎麼去觀察極...

一個讓家庭財富事業統統改變的方法

每個人都想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生活富有、子孫成才,...

這種善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剛開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從善念要提升到一...

這三門若不關牢,佛號一定念不好

我們念佛的時候,應放下一切,眼睛觀佛、耳朵聽佛號、...

佛說掃地的五種功德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中記載: 世尊於逝多林...

黑豆的營養與吃法

黑豆,又名烏豆,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和微量...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要想成為僧人,首先必須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

【視頻】《金剛經》養德禪寺唱誦

《金剛經》養德禪寺唱誦

【視頻】心經台語(妙蓮華唱片)

心經台語(妙蓮華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