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長爪梵志請問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長爪梵志請問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並餘苾芻、苾芻尼、近事男、近事女、國王、大臣、沙門、婆羅門、外道之類,天、龍、藥叉、人非人等,瞻仰而住。

爾時,世尊為說自證微妙之法,所謂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鮮白,梵行之相。

爾時,有一長爪梵志,來詣佛所,策杖而立,問言:「喬答摩!汝曾實作如是宣說,世由自業,業為能授,業為生處,業為親族,業為所依耶!」

佛告婆羅門:「我作是說,世由自業,業為能授,業為生處,業為親族,業為所依。」

婆羅門曰:「若如是者,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金剛不壞堅固之身?」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殺害有情命根,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手指纖長網縵為相?」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偷盜他人財物,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具足色力諸根圓滿?」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女人欲染之事,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出廣長舌,自覆其面?」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妄語詭誑於人,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威儀庠序,如師子行?」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諸酒放逸之處,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微妙相好,莊嚴其身?」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歌舞倡艶之事,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上妙香氣,芬馥其身?」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香花瓔珞莊飾,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受用金剛勝妙之座?」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高床大床驕恣之物,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四十牙齒鮮白齊平?」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遠離非時飲噉諸食,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沙門喬答摩!先作何業,令汝獲得頂上肉髻圓滿姝好?」

佛告婆羅門:「我於前生,於三寶、二師沙門、婆羅門、父母、尊長,應恭敬處,五輪著地,以無慢心虔誠致禮,由彼業力,今獲斯果。」

時婆羅門,見佛為說因果不虛,白言:「喬答摩!此名何福?云何受持?」

佛言:「此名八支淨戒,若能一日一夜,或復長時,從師受持,獲果如是。」

爾時長爪梵志,既於佛所聞說八支日夜淨戒,由先遠離鄙惡業故,便能獲得勝妙莊嚴,深心信受,歡喜踴躍,即於佛前捨高慢心,投杖於地,合掌恭敬,禮佛雙足,白言:「世尊!我今始知善惡之業感報不虛,我從今日乃至盡形,歸依佛陀兩足中尊;乃至盡形,歸依達磨離欲中尊;乃至盡形,歸依僧伽諸眾中尊。我受八支近住淨戒,始從今時,乃至明旦日出已來,於其中間:

「不害一切命,  不盜他財物,
 不淫不妄語,  飲酒放逸處,
 花莊及歌舞,  高大非時食,
 我今悉遠離,  受持淨八支。」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佛告婆羅門:「善哉!善哉!如是應作,如是應持。」

爾時世尊,說是法已,時婆羅門,及苾芻眾,諸人天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長爪梵志請問經


上篇:佛說黑氏梵志經

下篇:持心梵天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佛說拔除罪障咒王經

佛說拔除罪障咒王經一卷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

觀總相論頌

觀總相論頌一卷 陳那菩薩造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

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佛說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

佛說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一卷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佛說摩訶剎頭經

佛說摩訶剎頭經(亦名灌佛形像經) 西秦沙門釋聖堅譯 「...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上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譯 聞如是...

佛說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失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上 蕭齊沙門釋曇景譯 如是我聞:...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大唐新翻護國仁王般若經序 代宗皇帝製 皇矣至覺,子於...

佛說泥犁經

佛說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摩訶剎頭經

佛說摩訶剎頭經(亦名灌佛形像經) 西秦沙門釋聖堅譯 「...

【註音版】佛說迴向輪經

佛說迴向輪經...

摩訶止觀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止...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上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譯 聞如是...

緇門警訓

重刊緇門警訓序 一性圓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爾輪迴...

別譯雜阿含經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初誦第一 (一...

【佛教詞典】後佛

(佛名)後來出世之佛謂彌勒佛也。...

【佛教詞典】五種三歸

(名數)翻邪三歸為一,重受三歸有四:一、五戒之三歸...

貪污慈善捐款會有什麼果報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緒二年,吾鄉凡出頭散賑之人家,無...

居士講演,只可專主淨土一法

居士講演,只可專主淨土一法,不宜泛講。泛講,乃講經...

只有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中有一句: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

把童年丟了,把青春掉了

一個年輕人在網上迴首往事,發出一句頗帶禪機的話,我...

【圖】孫母林夫人事實發隱

林夫人是孫慶澤的母親,宿世即種植德行,天性貞淑賢惠...

包裝紙上有佛像該如何處理

問:請問用過的香盒和裝香用的紙袋(上面印有佛、觀音...

雖讀大乘經典,仍以念佛為正行

在家閑居,當以淨土法門,為雙親認真講說,俾生正信以...

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問: 平時念佛都是散亂心在念,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修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門

諸位都知道觀音菩薩的手中執有淨瓶與楊枝,淨瓶與楊枝...

大安法師:一念淨信即可得利

一九九九年春節,我們有十六人曾在九華山祗園寺上客堂...

佛陀五百世母親的貧窮果報

過去釋迦牟尼佛托缽游化,行經居荷羅國,與眾比丘在路...

趙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識答問》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立 1. 問: 什麼是佛教? 答:...

【視頻】《藥師經》女聲念誦

《藥師經》女聲念誦

【視頻】大悲心陀羅尼經(體智法師讀誦)

大悲心陀羅尼經(體智法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