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灌洗佛形像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灌洗佛形像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爾時佛告摩訶剎頭諸天人民:「皆一心聽。」佛言:「人身難得,無為道亦然,佛世難值。吾本從阿僧祇劫時,身為白衣累劫積德,每生自剋展轉五道,不貪財寶棄身施與無所愛惜。自致為王太子,以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時,生墮地行七步,舉右手而言:『天上天下唯吾為尊,當為天人作無上師。』太子生時地為大動,第一四天王,乃至梵天、忉利天王,其中諸天各持十二種香和湯雜種名花以浴太子。太子得成佛道,開現聖法濟度群氓。」

佛告諸天人民:「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生,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出家,入山學道。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成佛,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時而般涅槃。」

佛言:「所以用四月八日者,以春夏之際殃罪悉畢,萬物普生毒氣未行,不寒不熱時氣和適,正是佛生之日。諸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滅後當至心念佛無量功德之力,浴佛形像如佛在時,得福無量不可稱數。」

佛言:「我本行菩薩道時,三十六返為天王釋,三十六反作轉輪聖王,三十六返作飛行皇帝。諸有佛弟子信心善意者,當念十方諸佛功德善,若以香花雜物浴佛形像者所願皆得,諸天龍神常隨擁護皆當證明。」

佛告諸弟子:「夫人身難得、經法難聞,其有天人能自減損妻子之分、五家財物,用浴佛形像者,如佛在時,所願悉得。欲求度世取無為道生生不與死會者可得,欲求精進勇勐如釋迦文佛者可得,欲求如文殊師利阿惟越致菩薩者可得,欲求轉輪聖王飛行教化者可得,欲求辟支佛阿羅漢者可得,欲求永離三惡道者可得,欲求生天上人間富樂者可得,欲求百子千孫者可得,欲求長壽無病者可得。世間人民貪慾如海,寧割身上一臠肉,不肯出一錢物與人。人生時不持一錢來,死亦不持一錢去,財物故在世間,人死當獨去憶如此苦。乃浴佛形像者,持是功德生死相隨,無有斷期。」

佛言:「若人有一善之心,作是功德者,諸天善神、天龍八部、四天王等,僉然擁護。浴佛形像福報所生,常得清淨,從是因緣得成佛道(此下三十一行經文丹本所無,宋本自有,存之)。」

佛言:「持好香浴佛形像者,自得其福,智在清淨功德名聞。諸持好華散佛上者,自得其福,端政好色無有雙比。諸持繒幡上佛者,自得其福,在所從生當得自然好衣無極。」

佛言:「我累功積德行善至誠,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乃自致得作佛。今日賢者某甲皆為慈心好意,信向佛道欲求度脫,持種種香花浴佛形像,皆為七世父母五種親屬兄弟妻子在厄難中故、為十方五道中勤苦故、為佛人民愚癡不信佛道故,令其後世生為人,端好潔白眾人所敬,塵垢不著身。在所從生,常與佛會;在所從生,常與法會;在所從生,常與比丘僧會。令某甲明經,智慧曉了,佛十二部經、四阿含、安般守意、三十七品、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八直行道,若能至心求佛道者,疾得阿惟越致。

「令其得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種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口出八種音聲,飛行洞視在所至到。諸天、龍、鬼神、鬼子母官屬擁護其身,令行出入當得安隱。若行山中不逢虎狼,若入軍旅不被兵甲,若行江湖不逢風波。令床上無有病瘦者,當令縣官無呼召者,有妻子女產生難令得安隱。若行賈販財利百倍,眾邪惡氣不得妄幹,水火盜賊怨家債主不得妄害。口舌消滅皆令厭伏,令其精進莫得中悔,行如菩薩得道如佛。」


上篇: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下篇:佛說摩訶剎頭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註音版】供燈儀軌

供燈儀軌...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捨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浴佛儀軌

一、迎請太子佛像 法會開始前,先在大殿內擺設香湯盆...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說六道伽陀經

佛說六道伽陀經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三藏傳教...

佛說月光童子經

佛說月光童子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乳光佛經

佛說乳光佛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金光明懺齋天儀規

一、淨壇: 1、唱誦 瑤天玉露。覺海金波。大千沙界灑...

佛說鴦崛髻經

佛說鴦崛髻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

佛說六道伽陀經

佛說六道伽陀經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三藏傳教...

念佛三昧寶王論

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上(並序)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佛說月光童子經

佛說月光童子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佛說乳光佛經

佛說乳光佛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須摩提經

須摩提經(按《開元錄》云妙慧童女經,流志後譯) 大唐...

【佛教詞典】相續常

(術語)佛地論所說三種常之一。假令有中間之隔,而以...

【佛教詞典】四大

(名數)俱舍論所說,地水火風也。此四者廣大,造作生...

修學時間少的人怎樣定功課

問: 對於修學時間少的人該怎樣定個合理的功課? 大安...

精進念佛--最殊勝的報恩方法

佛在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麼說;過去佛...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一不欺心 ...

沙彌的發心

過去,在雀離寺有一位證得阿羅漢果的長老比丘。一日,...

兩個有怨恨的人,一定是有親厚關係

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藐三菩提,常見諸佛,...

不要再問我你的前世是什麼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發生的事,不要整天為了不確定的事而...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隱居在山林中。但是,...

若論幻身,則生同傀儡死作塵土

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們的煩惱大致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偏重於持戒修福的危險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

望前名果,望後名因

關於這個所知依,我們當然是沒有辦法想像,阿賴耶識不...

聖嚴法師《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

【視頻】《佛說決定毗尼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決定毗尼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十善業道經》女聲讀誦

《佛說十善業道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