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無量無數聲聞、菩薩摩訶薩俱,及諸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眾前後圍遶。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吾今愍念一切有情,略說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令受持者當獲殊勝利益安樂。汝應諦聽!極善思惟,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舍利子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舍利子:「於此東方,有一佛土,名曰離垢眾德莊嚴,彼土有佛,名日輪遍照吉祥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超百千俱胝大劫生死長夜流轉劇苦,隨在所生常識宿命;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百千俱胝大劫,隨所生處心離愚癡,於天人中受諸妙樂;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在所生常得值佛,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舍利子!於此東方,復有佛土,名曰妙覺眾德莊嚴,彼土有佛,名妙功德住吉祥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天人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得超越一切八難,隨在所生常識宿命;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在所生心常聰慧,恆居善趣,受諸妙樂;有能建立彼佛形像,恭敬供養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在所生常得值佛,修行一切波羅蜜多,成大導師度無量眾。

「復次,舍利子!於此東方,復有佛土,名眾生主,彼土有佛,名一寶蓋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得遠離一切憂苦,祿位財寶無有退失,唯除宿世定惡業因;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隨在所生具大威德,神通自在,身帶光明,形貌端嚴眾所樂見;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常不枉生無佛世界,修菩薩行,大誓莊嚴成無上覺饒益一切。

「復次,舍利子!於此東方,復有佛土名自在力,彼土有佛,名善逝定跡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心便寂靜離諸諠雜;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所生處身四威儀,若語若默心常在定;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在所生常得值佛,速能究竟諸等持門,成兩足尊度無量眾。

「復次,舍利子!於此東方,復有佛土名最勝寶,彼土有佛,名寶華光吉祥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得具足勝念慧行,處四眾中說法無畏,言詞威肅聞皆敬受;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在所生具念慧行,成勐利智得勝聞持;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所生處常值如來,辯才無礙廣宣妙法,漸次修習福慧資糧,成天人尊度無量眾。

「復次,舍利子!於此南方,有一佛土,名寂靜珠,彼土有佛,名超無邊跡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其心泰然無所擾亂;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能速證月光勝定,證此定已,尋復能證殑伽沙等三摩地門;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諸佛所說法門,能遍受持深達義趣,照了無礙如日光明,隨在所生常得值佛,因以速證無上菩提。

「復次,舍利子!於此南方,復有佛土,名最上香,彼土有佛,名妙香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身心調暢離諸麁重,惡業消滅煩惱輕微;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來世隨在所生,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一切有情同所瞻仰;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來世隨在所生,常得出家具清淨戒,游諸佛土聞法受持,具足修行一切功德,由是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舍利子:「若諸有情,得聞如是七佛名號,受持供養,必獲如前所說功德。所以者何?如是七佛名號色像,皆由本願大悲所成故,令眾生聞持供養,皆獲如是利益安樂。」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舍利子等諸大聲聞,及諸菩薩摩訶薩,並諸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上篇:佛說滅十方冥經

下篇: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咒五首

咒五首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能滅眾罪千轉陀羅尼...

佛說佛地經

佛說佛地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

入阿毗達磨論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 塞建陀羅阿羅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勝幢臂印陀羅尼經

勝幢臂印陀羅尼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佛說菩薩逝經

佛說菩薩逝經 西晉沙門白法祖譯 佛在鷂山中,與諸比丘...

入定不定印經

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 御製 蓋聞: 大乘奧典,光秘賾於...

善思童子經

善思童子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

大莊嚴法門經

大莊嚴法門經卷上(亦名文殊師利神通力經,亦名勝金色...

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

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註音版】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佛說四諦經

佛說四諦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說出家緣經

佛說出家緣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如是我聞: 一...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禪關策進

禪關策進序 禪曷為有關乎。道無內外。無出入。而人之...

【佛教詞典】正性離生

見道之別名。為法性、法相家之用語。又作聖性離生。謂...

【佛教詞典】劉鐵磨

唐代禪宗尼師。俗姓劉。法名、生卒年、籍貫均不詳。以...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是一條發家的規律

楊榮,福建建寧人(現在福建建甌),官職為少師。少師...

《觀無量壽佛經》圖文解說

靈山嘉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聖嚴法師《為什麼貪心》

只要是貪,都是不好的心態,不會因你所貪著的東西種類...

四十八大願——(第3願)各得真金色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意謂:...

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四個原則

在我們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道生長老:終身受持法華經

終身受持法華經 道生長老終生受持《妙法蓮華經》,並從...

阿難尊者最後的遺教

受人尊敬的阿難尊者,王舍城人氏,為剎帝利種姓,為斛...

善於利用你的想像力

我們講因緣觀,因緣觀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

老實念佛,漸離生死

怎麼漸離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現量觀察這個世間的無常...

怎樣知道哪筆錢是自己的福報所感

一信徒問師:師父,我學佛也在做生意,請問師父,怎麼...

及時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這句話或...

「五毒月」到底毒在哪裡

進入農曆五月,大家吃飯是不是沒有胃口?是不是覺得四...

【視頻】初一十五早課(圓光佛學院)

初一十五早課(圓光佛學院)

【視頻】《地藏經》印能法師木魚版72分鐘

《地藏經》印能法師木魚版7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