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空有無礙,進入中道的平衡實相

淨界法師  2023/03/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空有無礙,進入中道的平衡實相

智者大師雲【隔真妄,破九界,顯佛界,為緣修。】

智者大師把修行分成兩塊:一個叫緣修。就是你如果不走《法華經》,那只能在因緣所生法,就是根塵識的因緣去修,那麼這樣就產生「隔真妄」,就產生對立了,真妄是對立的。但是你很努力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用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破九界」,然後開顯佛界,這叫緣修。在生滅因緣中對治根塵識,生滅對治法則。所以,當我們不走心性這條路來改變自己,當我們選擇從根塵識的碰撞、從因緣上來對治,那你的人生變成對立的,你只能要麼偏空,要麼偏有。沒有用理觀的心性來整合,那你就不是一佛乘了,你落入了三乘的對立法門。這叫緣修,就走上了遠路。

《法華經》的修學叫真修。智者大師云:【融真妄,絕破顯之意,為真修。】

一個有智慧的人會找到成佛的捷徑。不管你過去煩惱有多重,也不管你過去業障有多深,關鍵是你要先回歸到你的一念心性,因為它沒有煩惱,也沒有業力,也沒有老病死。先把它找出來,找出來以後再來破妄顯真。把所有的修行拉到一念心性來是最有利的,因為它是不生滅心,它永遠不會離開你的。就是說它不會被煩惱破壞。如果你今天不拉到一念心性,你看很多人他越修煩惱越重,這就是壓抑。煩惱你壓得過它?它反彈的時候,那就不好了,你看有些人,他是用強壓的方式,強壓的,這個作用力會等於反作用力,所以弄到最後他煩惱就爆發出來了。

在心性修沒有這回事情,因為它本來就沒有煩惱,本來就沒有業力,本來就沒有生死。你拉到心性是一個最有利的位置,叫做真修。

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內觀」,養成內觀的習慣。整個《法華經》的妙法,只有一句話就講完「善知識,莫向外求」!如果你現在還要選擇離家出走,那這個法華經跟你就沒有緣了,那你只能修方便門了,只能「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那你的成佛之道充滿了坎坷,也充滿了障礙了。因為你選擇這條路就不對了。

所以,修行第一件事情,養成內觀。遇到事情的時候,我不管別人是對是錯,我也不管這件事情合不合理,就是觀照我自己:「這件事情對我有什麼意義?我是不是能夠利用這個能量來啟動我的佛法界?」所以,成敗得失就在這一個關鍵而已,這個人生的開關。你向外,那就是緣修。那叫現前一念心識,那你就活在根塵識的因緣,就是活在業力煩惱,你就走不出過去了。所以,內觀,就是先把心識轉成心性。

那怎麼觀呢?即空,照了心性的本體「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它這個清淨,關鍵在於本然,它是本來就清淨,所以它才能夠不受染污。所以,我們通過「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離開過去無量劫來的生命輪迴所留下來的這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亂七八糟的相全部放下,就把心帶回到原始點。這是空觀,安住力。

那麼假觀呢?「照了心性,隨緣之用。理具事造,兩重三千,隨緣顯現。」這個「理具」就是,我們一念心性雖然清淨,但是它法爾具足十法界的功能,叫做理具。那麼「事造」呢?就是我們通過修行或者染淨的造作,把這個理具的法界顯出來,叫做事造。比方說,我們現在事造法界是一個人,我們人法界是顯現出來。但是,我們雖然是一個人,我們生命當中其他的佛菩薩的法界也是存在的,它是隱藏而已。就是它有十道門,我們今生只開了一道門,打開人法界,所以這個事造。既然理具事造同居一念,你怎樣啟動它,它就怎樣不斷地顯現,叫借相修心。所以我們要多借佛菩薩的相狀來啟動我們的佛法界,這個就是假觀。那麼中觀呢?就是體用同時,空有無礙,進入中道的平衡實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從妄想躁動歸回於平靜

人常常有一種衝動:我一定要到什麼地方去看看!實際去...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我們是學佛的,要制心一處,你用的功夫,要時時刻刻現...

全真在妄,所有真實功德就在妄想當中

蕅益大師這個地方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觀念?就是說我們...

達照法師:持名念佛五字要訣

在寶壇寺講《楞嚴經》,課間休息,有人提問:念佛修淨...

如何能不煩惱不憂愁

南陽慧忠禪師被唐肅宗封為國師。有一天,肅宗問他:朕...

妄想加上業力,才會產生輪迴的力量

行。行是造作義。即依過去之無明煩惱,發動身語意三業...

《法華經》中的七種比喻

《法華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被佛教界稱為經中之王,...

今天去造業,是外境錯還是內心錯

佛陀在講道理之前,先講出一個譬喻,譬喻容易了解。從...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虛雲老和尚法語

○修行要在動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來閉起眼睛才算修行...

出家出的是什麼家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

破除滅結,圓破識陰

丑五、圓破識陰超命濁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

修藥師法門為什麼能讓戒律清淨

我們要明白兩個問題,這樣子對第五大願就更容易理解。...

三種供養佛菩薩的方式

在《地藏十輪經》上,佛說能恭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

接觸佛法半年多,為什麼對佛法沒有什麼疑問

問: 我較深入地接觸佛法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別的師兄...

夢參老和尚舍利照片及分揀情況

2017年12月03日於五台山舉行上夢下參長老荼毗法會。次...

大器晚成

姜子牙是商朝末年人,他的始祖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

冤親債主鬼神障如何破

這個業力的資持,我講一個公案,大家體會一下這個生命...

末法時代是怎麼回事

問: 末法年代是怎麼回事? 成剛法師答: 佛說正法五...

一切都是幻化不實,若執著即生煩惱

修行須在不知不覺中進步,一天過一天,無掛無礙、無憂...

朗然獨醒,大丈夫當如是矣

【原文】 醉生夢死,恆言也,實至言也。世人大約貧賤、...

自他二力的淨土法門

其他法門,依靠自力修行,要成就很難。好像我們要游過...

藥師法門的特質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唐玄奘、義淨法師等譯...

修行人的三大精進

正精進 處事不僅要精進,更要正精進,若只是精進而方向...

供養出家人的功德

一、佛經中說供僧功德 《俱舍論》云:若能一晝夜持不...

【佛教詞典】錢弘俶

(929~988)五代杭州臨安人,字文德。為吳越國文穆王...

【佛教詞典】虛假雜毒善

(術語)凡夫所修之善根,皆虛假不實,無不雜我執煩惱...

【視頻】聶雲台居士往生的故事

聶雲台居士往生的故事

【視頻】淨土宗歷代祖師傳記

淨土宗歷代祖師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