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三種涅槃的差別

淨界法師  2014/06/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三種涅槃的差別

我們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響到你涅槃的淺深大小。我們再看看什麼叫涅槃,第二個功德,好,我們把它念一遍:

涅槃,梵語,此雲寂滅、無生。謂由斷除煩惱,盡除生死,所顯清淨無染,不生不滅之境界,於中具足無量無邊微妙功德,盡未來際,恆自受用寂靜無為之法樂,名為涅槃,亦名斷德。

涅槃它是一個印度話,翻成中文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從它的因地的作用來說,叫寂滅。因為他消除了心中的煩惱,他沒有這種煩惱的躁動相叫寂滅,第二個,從果地的受用叫做無生,因為他已經不再招感三界的生死,那個生命的力量,十二因緣那個生的力量被破壞了。

所以他因地斷除煩惱,在果地他了脫生死,所以他有一種清淨無染,不生不滅的境界。他有什麼好處呢,他是恆常受用,這種寂靜安穩的快樂叫做涅槃。所以你一個修行人,你開始在觀照內心,調伏內心的時候,你的生命會有兩個東西出現:

第一個,你的智慧,慢慢的取代你的感情,你不再用感覺來引導你了,你會用智慧來引導你。

第二個,你的身心會比較安穩,寂靜、安穩,就是這個菩提涅槃的,這兩個功德慢慢生起了。

我們來看看涅槃有三個差別,我們把它念一遍,這三種涅槃。

一、有餘依涅槃,子縛已斷,果縛猶在。二、無餘依涅槃,子果俱亡,灰身泯智。二乘聖人。三、無住處涅槃,般若大悲,萬德莊嚴,佛、菩薩。

好,這個涅槃有三個,前面兩個是小乘的涅槃,我們先看有餘依涅槃,我們先解釋有餘依,這個依,這個依止就是所謂的色身。阿羅漢有兩種,一種是他成就阿羅漢果以後,他的色身還在,也就是說,他的心已經成就了我空的菩提,他的智慧已經成就了,他的這種我執也被破壞了,但是他的生命還沒有結束,他過去生的業力還在,這個叫子縛已斷,子縛,就是指他的因地的煩惱被破壞了,但是果縛猶在,他這個業報身還在。

那麼這種會有一些微細的問題,比方說他去托缽,天氣熱他可能會中暑,比方說他吃壞的東西,他拉肚子,當然他內心沒有痛苦的感受,因為他內心,已經有這種菩提的智慧來攝受他,所以他對那種感受的那種取著已經破壞了。但是雖然沒有感受,但是他有那個相狀出現,他也會示現很多的病痛出來,他該生病還生病,但是他不起煩惱,這個就是所謂的有餘依涅槃。

第二個,子縛跟果縛都消失了,灰身泯智了,阿羅漢,證得阿羅漢果的那一天開始,我們看《阿含經》,阿羅漢的心,只有一個就是趕快趨向涅槃城,他對這個色身是極度的厭惡,所以等到他生命結束,但是佛陀規定不能自殺,所以阿羅漢只好等時間,他真的等得受不了了,他就入滅盡定休息一下,然後滅盡定時間到了,他又出來托缽,托完缽吃飯就打坐。

等到時間結束的時候,阿羅漢起大歡喜,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他講完四句偈以後,用三昧真火把身體燒掉,然後就進入偏空涅槃,就完全休息了,叫灰身泯智。灰身,就是他的三昧火把身體燒掉了,泯智,就是他的我空的智慧,把他所有的內心的分別給停下來。所以二乘的聖人,他一旦入了涅槃,他就跟眾生完全沒有接觸了,沒有接觸了,就一灘死水了,只能夠自受用。

我們看第三個,大乘的無住處涅槃,這個無住呢,包括不住生死,他也不住涅槃。他那個涅槃當中,有般若的大悲跟萬德莊嚴,大乘的涅槃,它有兩個不同:

第一個,他在入了涅槃以後,有身心世界,就是他有生命的現象。第一個他有身,他一定有一個法身,這個法身,他也就會有應化身跟報身,三身都具足;第二個,他有一個依報的國土,他一定有身土的;第三個,他有一個大悲心來攝受眾生。

所以這個大乘的涅槃,它是有自受用的萬德莊嚴,跟他受用的般若大悲,我們解釋一下這個涅槃。菩提智慧不能分享,佛陀的空假中三觀,不能把他的智慧送給我們,不可以。佛陀只能夠用語言文字,來引導我們,但是佛陀的涅槃我們是可以分享的,尤其大乘的涅槃。

佛陀的涅槃,對我們的攝受分享有兩個差別,第一個就是現世的攝受,就是你念地藏王菩薩,念觀世音菩薩,你會得到十方諸佛本願功德的攝受。雖然佛陀入涅槃了,雖然我們看不到佛陀了,他已經沒有生死輪迴的相狀,但是佛陀那個涅槃的力量,是存在法界的,我們透過憶念他的聖號,我們可以跟他感應道交。

比方說在台灣過去,有一個母親帶了兩個女兒,她從三義就從中部的地方,到台北去辦事情,辦完事情晚上回家的時候,車開在高速公路,走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這個母親,看到這個高速公路的燈光全部暗掉了,然後聽到一個很淒慘的女眾的哭聲,她就知道這個是冤親債主,她趕緊念阿彌陀佛,女兒先念,女兒念了以後,她媽媽也跟著念。結果三個人念佛的時候,念一段時間以後,又重新看到燈光了,那個淒慘的哭聲也消失掉,然後就回家了,很安全的到家了。

但是她回家以後,第二天早上打開報紙,她發現就在她同一個地方,發生了車禍死了三個人,但她們三個逃過了一劫,現在我們要知道說,她們當初本來是要犧牲掉的,這是業力嘛,是什麼力量讓他們逃過這個生死這種痛苦的業力呢,就是他跟彌陀的大般涅槃接觸。

佛陀的涅槃,都會有發一些跟眾生互動的願,你只要遵守這個願力,你就可以跟他產生感應。那當然這種感應,它頂多就是消業障,它不能承受一種菩提的教化,這是第一個現世的攝受。第二個來生的救拔,淨土法門,我們到了佛陀的淨土去,來生到淨土去,得到佛陀的教化,那麼從這個當中得到了菩提。

所以菩提不能分享,這個要記住,涅槃可以分享。我們可以受到佛陀的那種寂靜的力量,其實我們不要說那種顯報,感應有一種顯報,很明顯的,但是你感應有一種叫做冥報,冥冥當中的感應。諸位你如果說對阿彌陀佛的聖號有一點皈依的心,你每天讓佛號在身口意,有在身口意運轉的時候,你會發覺,那個佛號那個聲音,進入到你的生命的時候,你有一種莫名寂靜的力量,跟你沒念佛完全不一樣,你就知道,你跟彌陀的這個大般涅槃,是搭上線了,感應道交了。

所以你就知道,佛陀的涅槃是可以分享的,它是個廣大的功德,廣大的能量,真的是可以分享。當然分享的方法很多,你可以觀想,但是持名是最簡單的,你用音聲來搭上這個橋,讓你的心跟佛陀的心,產生一個橋樑,就是音聲。

所以說你念阿羅漢就沒有用,你說南無舍利弗尊者,沒有用,南無目犍連尊者,也沒有用,因為阿羅漢,他那個門是關起來的,他只有自受用,只要是大乘的佛菩薩,你念他的聖號,你就可以進入到他的涅槃境界,跟他分享,只要是大乘菩薩。但是你分享以後,不表示你就開智慧,因為菩提不能分享,但是你一定會消業障、增福報,有為的善法,有為的福德,可以分享,但是這個菩提,那你就得要從佛法聞思修了,這個沒辦法取代了。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把菩提跟涅槃說清楚,菩提不能分享,涅槃可以分享,這個是三乘的兩大功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涅槃的四種差別

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

涅槃如熄火

古印度是個外道林立,思想發達的國家。有一天,一位異...

「持戒」與「修善」的差別

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如果我們能...

四土裡面分淨穢

此論修德,不論性德。性德則一切微塵法爾具足四種淨穢...

為什麼偏空涅槃只是個化城

然此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

通向涅槃解脫的八種正確途徑

人生八苦是眾生輪迴六道所受的八種苦果,也是四諦中苦...

省庵大師涅槃會發願文

仰白十方三寶、釋迦本師、彌陀慈父、觀音、勢至、涅槃...

迴向和不迴向有什麼差別

問: 迴向和不迴向有什麼差別? 大安法師答: 迴向和...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教徒如何過父親節,報答父親的深恩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就要到了。佛教徒怎樣才能過好父親節...

不要拿「吝嗇」當「惜福」

吝嗇是個貶義詞,惜福是個褒義詞。 很多人生性吝嗇,日...

僅僅了解道理是不夠的,一定要生起觀照

下面這一段庚二,誡勸,作一個告誡跟勸修。這當中有兩...

理想的美容方法

禪與美容,人們大都認為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說起...

人生無味,皮囊終壞

嚴澄。字道徹,江蘇常熟人,文靖公嚴訥的兒子。年少即...

菩薩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亂菩薩法。曇鸞大師《往生論註》 外道相善,...

我是信佛的人,怎麼會這樣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幾歲,是我閩南佛學院的第一批學...

惡人死亡時會發生什麼

不善心死者,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追...

105歲「佛門泰斗」談養生與修心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本煥老和尚,是當今碩果僅存的絕...

吃肉的危險

(一)吃肉易得心臟病 美國每年至少有一百萬人患心臟...

從心裡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當今許多人對佛教不甚了解,對僧人存在...

久坐對健康的傷害與吸煙相當

人人都知道吸煙傷身,猶如健康殺手,但可能很多人還沒...

常做這五件事,就會消耗掉福氣

從一個人的行為上就能看出這個人是不是有福之人。常做...

本玄法師傳奇:五個女人都想誘他失身但都失敗

本玄法師,號妙圓,俗名李善忠,甘肅省武山縣楊河鄉西...

輪迴中沒有固定不變的角色

《親友書》云: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及其...

你必須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離

孔夫子,他有一天帶著他的弟子遊行在陳蔡之間,陳國跟...

【佛教詞典】觀經化前序

(術語)唐善導科分觀經之序分與他師異意,以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悉曇字數

即關於悉曇字門之數目,諸經論所說稍有差異。(一)悉曇...

【視頻】夢參老和尚《入真實慧,對治病苦》

夢參老和尚《入真實慧,對治病苦》

【視頻】高僧傳奇:憨山德清大師(台語)

高僧傳奇:憨山德清大師(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