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十七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護世品第十九之二

「復次大秘密主!如來於一切法中總略而說有四法印。何等為四?一者諸行無常,為諸沙門婆羅門及長壽天執常語者破常想故。二者諸行是苦,為諸天人計樂想者破樂想故。三者諸法無我,為彼執我諸外道等破其我想。四者涅槃寂靜,為諸增上慢者起尋求行破彼增上慢故。此言無常者,即是畢竟無有常法增語。此言苦者,即是遠離願求增語。此言無我者,即是空相增語。涅槃寂靜者,即是無相作證增語。大秘密主!此如是法,若諸菩薩深固信解勤行修習,即於善法而不減失,速能圓滿菩提分法。」

爾時護世四大天王前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皆名護世,當以何法而能護世?」

佛告四大天王言:「汝諸仁者!當修正法行即能護世。其正法行者,所謂十善。何等為十?一者不殺,二者於自富樂而生喜足無其份量,三者於他妻室不起染污,四者不破他眾,五者不出惡言,六者所言如實,七者言無綺飾,八者於他富樂無所希望,九者止息瞋恚,十者正見清淨。諸仁者!此十善法乃能護世。

「復有八法而能護世。何等為八?一者如說能行,二者於一切處尊重師長,三者順行正道,四者心意質直,五者心常柔軟,六者於一切眾生常起慈心,七者不作諸罪,八者集諸善根。如是八法乃能護世。

「復有六法而能護世。何等為六?一者行慈身業,於師尊所及善知識同梵行者乃至一切眾生,悉起尊重愛樂意念,是為第一身業和敬。二者行慈語業,於師尊所及善知識同梵行者乃至一切眾生,悉起尊重愛樂意念,是為第二語業和敬。三者行慈意業,於師尊所及善知識同梵行者乃至一切眾生,悉起尊重愛樂意念,是為第三意業和敬。四者依法所得一切利養,少略乃至缽中之食,與彼知識同梵行者,周普均平等同受用,又復尊重愛樂意念,是為第四利養和敬。五者於戒修法無斷無缺圓具無濁,所應受者不生貪取,智所稱讚離諸譏毀,以如是等淨戒之法,與善知識同梵行者共所修持,又復尊重愛樂意念,是為第五戒修和敬。六者於諸正見出離法中及勝抉擇分,隨何等法修其正行,即當如應與善知識同梵行者共所修作,又復尊重愛樂意念,是為第六同見和敬。諸仁者!此六和法乃能護世。

「復有四法而能護世。何等為四?一者不貪,以不貪故不墮惡趣。二者不瞋,以不瞋故不墮惡趣。三者不癡,以不癡故不墮惡趣。四者不怖,以不怖故不墮惡趣。諸仁者!如是四法乃能護世。

「復有二法而能護世。何等為二?一者有慚,二者有愧。具是二法即能護世。

「復有一法而能護世。何等為一?謂真實行。以真實故即能護世。又復善語又無諂曲,此等一法皆能護世。諸仁者!如是等法,汝等勤行即能護世,自能護已復令他人亦能護世。」

◎去來品第二十

爾時世尊即作是念:「我今宜應為此眾會宣說秘密大明章句,令其眾會善根相應,大菩提法久住世間。」作是念已,即告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言:「我昔曾於阿波邏羅龍王宮中,及大菩提場初成道時,以利益心攝受世間。我時宣說大明章句,汝能記念耶?」

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能記念。」

佛言:「秘密主!汝今說彼大明章句。」

是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從座而起,前詣佛所,胡跪合掌頂禮佛足,即說秘密大明章句曰:

「怛[寧*也]他(引)(句) 賀虎羅(引)(二) 虎羅嚩帝(引)(三) 虎賀囉拏(引)(四) 薩吳(引)拏(引)(五) 左左左左左(引)(六) 儞布拏(引)(七) 芻怛剎多(引)(八) 剎野剎夜(引)(九) 多(引)剎野薩摩(引)(十) 設末儞葛囉(引)(十一) 賀盧(十二) 賀盧嚩帝(十三) 尸羅嚩帝(十四) 緊阿(引)尾設野帝(十五) 儞薩囉尼(引)(十六) 惹惹(十七) 惹惹末帝(十八) 阿嚩吒(引)(十九) 儞嚩吒(引)(二十) 嚩栗多(二合、引)奴娑(引)哩尼(引)(二十一) 部(引)多(引)奴塞蜜哩(三合)帝(二十二) 呼(引)禰嚩多(引)奴塞蜜哩(三合)帝(二十三) 呼(引)那(引)誐(引)喃(引)(二十四) 藥叉(引)赧(引)(二十五) 巘馱哩嚩(二合、引)赧(引)(二十六) 摩呼(引)囉誐(引)赧(引)(二十七) 莎悉底(二合)哩婆(二合)嚩都(引)薩哩嚩(二合)薩埵(引)喃(引)(二十八) 尾計囕都(引)摩訶(引)缽哩嚩(二合)多(引)(二十九) 三咩他旦(引)馱囉尼(引)(三十) 誐哩惹(二合、引)都(引)三母捺囉(二合)尾誐壹帝(三十一)」

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說是秘密章句時,一切魔宮皆悉振動,大地傾搖大海騰湧,一切眾會皆悉戰怖,咸詣佛所頂禮求救。是時世尊復以一足按地,大千世界皆悉動搖。時諸眾會俱向佛所作是白言:「救我,世尊!救我,善逝!我等一切驚怖戰悼。」

佛言:「勿怖勿怖。此是諸佛大明章句威神境界,能使大地振動、大海騰湧,日住虛空亦復動搖。」

爾時世尊即為金剛手菩薩及諸眾會,如其所應略說法要。是時會中有八萬人發大菩提心,有無量人住有學地。

爾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長子金剛軍,持妙寶網覆於佛上,前白佛言:「世尊!菩薩云何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佛言:「善男子!菩薩若能具修十法,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何等為十?一者常行無礙大慈,二者常起無倦大悲,三者精進辦諸事業,四者善修空三摩地,五者現前通達勝慧,六者於一切處皆善通達,七者能以妙智清淨三世,八者以無礙方便觀實業報,九者雖了知空而植眾德本,十者如其所說自性清淨而善入聖道。菩薩若具如是十法,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時金剛軍復白佛言:「世尊!菩薩當修何法,於佛不思議門聞已安然不生驚怖?」

佛言:「善男子!菩薩當修八法,即能於佛不思議門聞已安然不生驚怖。何等為八?一者增長勝慧,二者增長妙智,三者常為善友之所攝受,四者具大信解,五者善達如幻無生之法,六者信解無常之法,七者心行平等猶如虛空,八者於諸法中善知障礙所起之相。菩薩若具如是八法,即能於佛不思議門聞已安然不生驚怖。」

金剛軍復白佛言:「菩薩當修何法,即能於諸所作而得自在?」

佛言:「善男子!菩薩當修四法,即能於諸所作而得自在。何等為四?一者善修現前無滅之法具五神通,二者善觀勝解脫門具四禪定,三者超勝梵世具四梵行,四者以方便慧於一切處善修無生。菩薩若具如是四法,即能於諸所作而得自在。」

金剛軍復白佛言:「菩薩有幾種法門?」

佛言:「善男子!菩薩有四種法門。何等為四?一者智門,善入一切眾生根性。二者慧門,能善分別宣說句義。三者陀羅尼門,善入一切言音總持。四者無礙解門,能善宣說諸無盡法。此為菩薩四種法門。」

金剛軍復白佛言:「菩薩有幾種力?」

佛言:「善男子!菩薩有九種力。何等為九?一者定力,大悲起故。二者精進力,不退轉故。三者多聞力,勝慧生故。四者信解力,圓滿解脫故。五者修習力,離散亂故。六者忍力,善護眾生故。七者菩提心力,降伏諸魔故。八者大悲力,成熟眾生故。九者無生忍力,圓滿十力故。如是名為菩薩九力。」

當佛世尊說是法時,彼長子金剛軍得無生法忍。證是忍已,復白佛言:「惟願世尊威神建立,令此正法於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宮中而得久住,使彼具法器眾生獲得聞慧光明照觸,乃至如來般涅槃後,於閻浮提中廣令流布使不隱沒。」

爾時世尊受金剛軍勸請已,即告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言:「秘密主!汝今宜應宣說,我於大菩提場初成道時,護諸菩薩、降伏攝受諸魔軍眾所有秘密大明章句,建立加護,令正法眼久住世間,攝伏諸魔邪異外法。」

爾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承佛教勅,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世尊,說大明曰:

「怛[寧*也]佗(引)(一句) 虎盧(二) 虎羅(引)(三) 虎梨(四) 提(引)哩(五) 訶(引)哩(引)底(六) 阿酤(引)設羅剎曳(七) 左梨(八) 左羅嚩帝(九) 娑(引)哩(十) 芻哩(十一) 羼(引)帝末利(十二) 翅彌(十三) 羼(引)帝葛哩(十四) 剎彌(十五) 設彌(十六) 扇(引)帝葛哩(十七) 虎呼(引)(十八) 阿梨(十九) 詰詰哩(二十) 珂哩(二十一) 阿(引)尾設儞(二十二) 囉娑(二十三) 囉娑儞(二十四) 惹曳(二十五) 惹野嚩帝(二十六) 體哩(二合)(二十七) 阿(引)嚩哩帝(二合)(二十八) 尾嚩哩帝(二合)(二十九) 阿嚩哩多(二合)儞(三十) 梅(引)底哩(二合、引)部(引)多(引)喃(引)僧誐囉(二合)呼(引)(三十一) 捺彌(三十二) 捺摩三缽儞(三十三) 帝(引)蘭拏(二合)多(引)囉曳(引)(三十四) 部(引)莎焰莎悉帝(二合)禰尾毘踰(二合、引)(三十五) 那(引)倪毘踰(二合、引)(三十六) 藥翅毘踰(二合、引)(三十七) 巘馱哩尾(二合)毘踰(二合、引)(三十八) 藥叉西毘踰(二合、引)(三十九) 摩奴賒(引)摩奴試毘藥(二合)(四十) 莎悉底(二合)哩婆(二合)嚩都(引)薩捺(引)蘇欠(四十一)」

說是大明時,一切山王皆悉振動,大地傾搖大海騰湧,所有一切邪異外法皆悉攝伏歸正法語,善護一切正法寶藏。一切天眾互相慶悅,說伽陀曰:

「秘密大明宣說已,  能令正法久住世,
 三千世界悉傾搖,  求人中尊願救護。
 大師善說真實語,  普為眾會施無畏,
 威神建立此法門,  能令正法久住世。」

爾時世尊於金剛手菩薩宮中住經七日,廣為無量一切眾生作利益已,乃至曠野大城一切情品廣大週遍無不蒙益,即離本宮還處空中,菩薩聲聞人天大眾恭敬圍遶,復有無數百千夜叉、羅剎、阿修羅、迦樓羅等前後導從,梵王、帝釋、護世天等,布光明網、奏妙音樂、雨眾異花。時諸剎土皆悉振動,以佛威德神通勢力加持神變及威儀事,譬如鵝王遊戲自在,漸吹還詣鷲峯山中。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以佛威神而隨佛後。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十七

 

上篇: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下篇:阿閦佛國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按《開元錄》,須摩提經亦直雲須摩...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捨衛...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菩薩生地經

菩薩生地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後漢安息沙門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

佛說犢子經

佛說犢子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按《開元錄》,須摩提經亦直雲須摩...

龍王兄弟經

龍王兄弟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十地經

佛說十地經卷第一 大唐國僧法界從中印度持此梵本請於...

【註音版】天台四教儀

天台四教儀...

佛說諸法本無經

佛說諸法本無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次婆伽婆...

【佛教詞典】五官

(術語)生老病死之四者,與現在之王官。灌頂經一曰:...

【佛教詞典】本生事

【本生事】 p0531 瑜伽六十九卷八頁云:本生事者:謂說...

慾望就是束縛你的繩子

張三和李四是鄰居,他們都養了幾隻猴子,以耍猴謀生。...

威儀是最有攝受力的弘化

和一位年長的法師一同在路上散步,看著腳下高高的台階...

吃蛋的危害

調查資料顯示,近年來廣州、廣東乃至全國的婦女患乳腺...

菩薩戒之說四眾過戒

丙六、說四眾過戒 這一條戒也是屬於菩薩的重戒。也就是...

短時間的修行就能把無量劫的輪迴解決

淨土法門下手的方法又極為容易,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禪--淨土宗念佛法門的助行

既然是念佛,就以真正的深信切願來執持佛的名號,這是...

這個壽命對我們的意義非常重大

我們看《阿彌陀經》說,他的壽命是彼佛壽命及其人民,...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問: 作為佛弟子,該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師答:...

發願會讓你突破自我設限

古人說發菩提心我們設定目標有三個好處,第一個我們確...

以虛幻為實

從前,在印度,有一個男子因一時的氣憤惱怒,厭惡世人...

功德寶山神咒的功德利益

「功德寶山神咒」的解釋,我們還是講最主要的內容啊。...

降伏內心的慳貪

捨衛城中,有一位長者名叫最勝。家中非常富裕,但是為...

【視頻】唯識三十頌(男聲讀誦)

唯識三十頌(男聲讀誦)

【視頻】《佛說十善業道經》男聲讀誦

《佛說十善業道經》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