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十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授記品第十六之餘

爾時世尊為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當授記時,會中有二萬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彼普淨世界金剛步如來剎土之中。

爾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聞佛世尊與授記已,心生慶快踴躍歡喜,即以金剛杵擲虛空中。當其戲擲金剛杵時,而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眾華鼓奏音樂,復於一切眾會右手自然皆出種種妙色最上華鬘。

爾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即於佛前,合掌諦誠說伽陀曰:

「廣博大法王,  無盡妙法藏,
 欲為利世間,  善分別諸法。
 已於諸法中,  捨除吝惜意,
 隨法依法修,  善住我歸命。
 佛清淨大士,  圓滿清淨行,
 功德王名稱,  遍聞於三界。
 能於三世中,  常持無盡智,
 平等善所行,  頂禮無障礙。
 月光極圓淨,  遍淨復清淨,
 日光極光明,  妙光勝光聚。
 梵音極妙音,  淨音深妙響,
 三寶勝金光,  故我今頂禮。
 常現淨妙身,  亦無身系屬,
 常說妙語言,  離語言分別。
 雖為大法師,  不生於法想,
 解脫諸眾生,  而無眾生想。
 世間何所作,  能報佛大恩,
 功德勝利中,  唯出家能報。
 諸聞佛教授,  無異法可轉,
 隨所受法門,  真修如理作。」

爾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並餘一切在會大眾,各以所持眾妙華鬘散於佛上。以佛威神力故,所散華鬘即時普遍此三千大千世界,皆現眾妙華鬘莊嚴周匝,盈積可八步量。

無二無說品第十七

爾時寂慧菩薩摩訶薩前白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言:「秘密主!世尊如來授仁者記邪?」

金剛手言:「善男子!佛授我記,如夢自性。」

寂慧言:「今汝授記,有何所得?」

金剛手言:「無所得故而我得記。」

寂慧言:「何法無所得?」

金剛手言:「我、人、眾生、壽者悉無所得,彼蘊處界亦無所得,乃至若善不善、有罪無罪、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有為無為、若染若淨、生死涅槃,皆無所得。」

寂慧言:「若法無所得,云何是中有授記乎?」

金剛手言:「由無所得故,即於是中以通達智而乃授記。」

寂慧言:「智何有二而可觀邪?」

金剛手言:「若有二可觀,即無授記可得。然以彼智無二可觀,是故諸菩薩於無二智中如是授記。」

寂慧言:「若智無二可觀者,復云何有能記所記邪?」

金剛手言:「若能記、若所記,以平等性,於無二際中悉無所得。」

寂慧言:「秘密主!無二際中云何有記?」

金剛手言:「若彼際如是,即是無二際;即於彼際中,故如是授記。」

寂慧言:「何名為際?復於何處而得授記?」

金剛手言:「我際處授記,眾生際處、壽者際處、人際處授記。」

寂慧言:「且我際處復在何處?」

金剛手言:「我際處者,即是如來解脫際處。」

寂慧言:「如來解脫際處而在何處?」

金剛手言:「如來解脫際處,在無明有愛際處。」

寂慧言:「無明有愛際處復在何處?」

金剛手言:「在畢竟無生無起際處。」

寂慧言:「畢竟無生無起際復在何處?」

金剛手言:「在無表了處。」

寂慧言:「若無表了,有何開示?」

金剛手言:「若有開示,即非無表了。」

寂慧言:「云何無開示?」金剛手言:「諸有所表悉無開示。」

寂慧言:「若無開示,何有教令?」

金剛手言:「若有教令即無開示,若無開示即無教令。」

寂慧言:「云何得教令?」

金剛手言:「雖有表了即無所受。」

寂慧言:「云何表了而無所受?」

金剛手言:「若不著文字即無所受。」

寂慧言:「云何不著文字?」

金剛手言:「謂隨順義。」

寂慧言:「此復云何是隨順義?」

金剛手言:「謂即於義而無所見。」

寂慧言:「云何於義無所見邪?」

金剛手言:「若義非義,悉於是中求不可得。」

寂慧言:「若於義非義求不可得者,即何所求邪?」

金剛手言:「由於義非義求不可得故,即無法可求。」

寂慧言:「若無法可求者,即於一切悉無求邪?」

金剛手言:「此中無有少法可求。何以故?以無法可求故,法即無法。」

寂慧言:「此中何者名為法邪?」

金剛手言:「若法之聲尚不可得,是中復何而有法邪?善男子!如是應知,若言法者,謂於文字不著不行,是故說言一切諸法無言無說。善男子!若有人言有所說者,彼即非說。以非說故,彼即無法亦非如理。」

寂慧言:「秘密主!若爾者,豈非如來諸所說法亦非說邪?」

金剛手言:「寂慧!豈非我先曾為汝說,世尊如來不說一字。以無說故,如來即以神通願力,隨眾生意示有所說。」

寂慧言:「設有說者,何過失邪?」

金剛手言:「有所說者,語業過失。」

寂慧言:「彼語業者復何過失?」

金剛手言:「文字思惟取著過失。」

寂慧言:「此復何能離過失邪?」

金剛手言:「一切法中,若有所說、若無所說,悉無少法而可表了,無表了故即離過失。又復於己無所開示亦離過失。」

寂慧言:「其過失者,何為根本?」

金剛手言:「彼過失者,取為根本。」

寂慧言:「取孰為本?」

金剛手言:「執著為本。」

寂慧言:「執著孰為本?」

金剛手言:「虛妄分別為本。」

寂慧言:「虛妄分別孰為本?」

金剛手言:「增上所緣見為本。」

寂慧言:「增上所緣見孰為本?」

金剛手言:「色聲香味觸法即是增上所緣根本。」

寂慧言:「云何無所緣?」

金剛手言:「愛不相續即無所緣。寂慧當知,如佛所說,一切法中若斷於愛即無所緣。」

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說是法時,會中有五百苾芻得心解脫,二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入曠野大城受食品第十八之一

爾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滿所思念得授記已,安慰其心生大歡喜踴躍慶快,前白佛言:「世尊!我今勤請世尊降赴我所居止秘密宮中,微伸供養期滿七日,並請菩薩、聲聞大眾。願佛慈悲哀受我請。何以故?世尊!曠野大城中有多夜叉、羅剎、鳩盤茶、必捨左、乾闥婆、摩睺羅伽等異類眾生悉住於彼,令彼等眾得見佛已,於長夜中利益安樂,息除[彳*廣]戾恚惡之心;復令四大天王諸眷屬等,於長夜中獲大利益安隱而住。若佛世尊悲愍我故降赴我宮,菩薩、聲聞隨受微供,使令無量諸眾生類增長善根,復令我等圓滿意樂。」佛即默然而受其請。

爾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知佛世尊默受請已,心生歡喜踴躍慶快,即時頭面頂禮佛足,右繞七匝速離佛會,還復所止曠野大城。

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至自宮已乃起思念:「我今如何施設供養?復依何等境界莊嚴而為嚴飾,令欲、色界諸天子眾起希有心,復令十方世界所來集會大菩薩眾咸生歡喜,我亦於佛廣大施作妙供養事。」作是念已即自記憶:「往昔一時佛於夜分入三摩地,其名寂靜不思議廣大所行,我亦隨佛即入是定。東方去此過殑伽沙數等佛剎土已,到一世界名無邊功德寶莊嚴,彼有如來號莊嚴王。其佛剎中化主世尊為十千菩薩授菩提記。我於爾時見彼佛剎,不可思議天人莊嚴,超勝一切妙莊嚴事。我宜依彼無邊功德寶莊嚴世界所莊嚴相而為嚴飾,當為世尊作供養事。」

爾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即入大莊嚴王三摩地,於是三摩地中如實觀,覩彼無邊功德寶莊嚴世界種種殊妙莊嚴等事。如其所觀,即運神力於此曠野大城中施設莊嚴,與彼無異。而彼無邊功德寶莊嚴世界者,東西南北縱廣正等六十四由旬,以青瑠璃而為其地,帝青大寶作其牆界,垂珠華瓔眾寶嚴飾,閻浮檀金而為蓮華,眾寶枝葉眾寶瓔珞間錯垂布。復有無數天妙寶衣,復有無數珠瓔嚴飾,復有無數殊妙繒綵,垂以無數妙寶華鬘燒香塗香眾妙寶瓶,亦復無數周匝遍散種種色華,人所觀者殊妙悅意,若身若心歡喜調暢。出現無邊功德寶聚,復現無量色相莊嚴。又有廣多百千莊嚴妙師子座,寶機承足寶繩交絡,寶華莊嚴垂真珠網,周匝盈積可八步量。又復佈設無數天衣,空中復有寶網垂覆。如是種種妙莊嚴事,於餘廣多世界之中昔所未見昔所未聞。又復嚴辦百味精珍上妙飲食。又復布列百千莊嚴妙師子座安處空中,一一師子座空中自然有妙寶蓋,各各垂覆殊妙莊嚴眾相具足。

爾時金剛手菩薩大秘密主於其定中安布如是殊妙勝相。施設莊嚴師子座已,從定而起,過於夜分至明旦時,嚴辦最上清淨食已,深心清淨將欲供養世尊如來、菩薩大眾。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十四

 

上篇: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下篇:阿閦佛國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佛說幻士仁賢經

佛說幻士仁賢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入法界體性經

入法界體性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爾時,婆伽婆在王...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須摩提經

須摩提經(按《開元錄》云妙慧童女經,流志後譯) 大唐...

佛說七知經

佛說七知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佛游於舍衛...

【註音版】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

大乘法苑義林章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 基撰 總料簡章 第一總辨諸教....

佛說木槵子經

佛說木槵子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游羅...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留支譯本)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留支譯本)...

禮法華經儀式

禮法華經儀式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三寶(拜起胡跪燒香...

比丘聽施經

比丘聽施經 東晉天竺三藏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文殊菩薩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佛說大乘不思議神通境界經

佛說大乘不思議神通境界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

【佛教詞典】生者

【生者】 p0473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頁云:言生者者:謂具...

【佛教詞典】五頂

(雜名)頂上之髮結為五髻者。西域之童子形。唯識述記...

絕症現前,應從三個方面下手

得了絕症怎麼辦?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決的問...

宏海法師:佛陀的十大弟子們

一、舍利佛 好,阿彌陀佛! 各位與大覺世間有緣的同修...

南海普陀山靈感故事三則

普陀山自從開山以來,已有一千多年,從沒有聽說過什麼...

聖嚴法師:不要只是抱怨,要處理抱怨

抱怨是從家庭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

師徒對情人的看法

師徒兩人,無事泡茶談天,因情人節剛過,便聊起這個話...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禪師有一天跟蘇東坡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少婦走...

給自己留些餘地

《韓非子說林》裡面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叫桓赫的雕...

救拔母親出離生死

有一本《物猶如此》的古書,收集了許多可歌可泣有關母...

佛陀的姨母出家記

當佛陀回到迦維羅衛國時,大愛道瞿曇彌(即佛陀姨母,...

陳海量居士:可許則許

序 今年已經是勝利後的第二年了,這和陳海量老師著述這...

二十六刀的故事

在《觀音靈感錄》中有一個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某日,寺院要擴建殿堂,有一棵珍貴的銀杏樹需要移栽到...

【視頻】《心經》念誦儀軌

《心經》念誦儀軌

【視頻】《佛說鹿母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鹿母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