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菩薩心密品第三之餘

復次,金剛手大秘密主菩薩摩訶薩告寂慧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菩薩心密者,謂修慈行即知無我,若修悲行即無眾生,若修喜行即無壽者,若修捨行即無有人,若修佈施行即心調伏,若修持戒行即心寂靜,若修忍辱行即心無盡相,若修精進行即心離相,若修禪定行即心安定,若修慧行即心無伺察,若修四念處行即心無念亦無作意,若修四正斷行即心正平等,若修四神足行即心無戲論,若修信根即心無著,若修精進根即心無發悟,若修念根即得自然智心,若修定根即得平等性智心,若修慧根即得無根本心,若修五力即得心無屈伏,若修七覺支即得慧分別心,若修八正道即得無所修心,若修奢摩他即得寂止心,若修毘缽舍那即得無所觀心,若修四聖諦即得畢竟無了知心,若修佛作意即得無作意心,若修法作意即得法界平等心,若修僧作意即得無住心,若修成熟有情行即得本來清淨心,若修攝受正法行即得法界無差別心,若修嚴淨佛土行即得虛空平等心,若修無生法忍行即得無所得心,若修不退轉地行即得無轉而轉心,若修成就諸相行即得無相心,若修莊嚴菩提果即得三界圓滿心,若修降伏諸魔行即得普攝一切有情心,若修趣向菩提行即得法界自性隨覺了心,若修轉法輪行即得無轉非無轉心,若修大涅槃行即得隨觀生死自性心。

「寂慧!當知此等皆是得忍菩薩心秘密法心業清淨。若彼菩薩如是清淨已,即得一切有情心亦清淨,而是菩薩乃能隨入諸有情心,即彼一切有情之心,皆從大菩提心光明中出。譬如虛空於一切處住、隨入一切處。菩薩心者亦復如是,於一切處住、隨入一切處。」

金剛手大秘密主菩薩摩訶薩如是宣說菩薩所有身語心密不思議正法,時會中有七萬二千天及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苾芻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得心解脫。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有大光明普遍照耀,虛空自然雨眾天華,復於空中有百千種殊妙音樂不鼓自鳴。其音樂中出如是言:「若諸有情已得授記位者,方乃得聞此金剛手大秘密主菩薩摩訶薩所說正法。於中聞已,受持讀誦如理修行、廣為他人隨應宣說,永不忘失大菩提心。當知彼人非少善根而能成就,已於廣多佛世尊所深植善本,勤修一切最勝福行,當為一切有情作大饒益。」

震吼音聲菩薩來會品第四

爾時世尊告寂慧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汝聞空中多種鼓樂妙音聲不?」

寂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我初已聞。此是何等殊妙音聲?願佛為說。」

佛言:「寂慧!汝今當知,有菩薩摩訶薩名震吼音聲,從大雲世界雲音王如來所來此娑婆世界,瞻禮於我親近供養,及欲聽受金剛手菩薩宣說正法,亦復樂見十方來會諸大菩薩摩訶薩眾。是彼震吼音聲菩薩隱自身相住虛空中,雨眾妙華、鼓勝音樂,供養於我。其樂音中出如是聲:『世尊如來於大會中,非久宣說廣大正法。』」

發是言已,即時震吼音聲菩薩摩訶薩從空而下入佛會中,頭面禮足右繞七匝,住於佛前而白佛言:「大雲世界雲音王如來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安不?彼佛如來又作是說:『金剛手大秘密主菩薩摩訶薩,有大方便善說正法,是佛威神之所建立,乃能如是通達一切無量佛法。』」

爾時世尊告震吼音聲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男子!汝善來此大眾會中,樂聽金剛手大秘密主菩薩摩訶薩宣說如來秘密不思議法。汝當於此諦聽諦受。」

持國輪王先行品第五

爾時會中諸菩薩眾咸起是念:「此金剛手大秘密主菩薩摩訶薩,往昔於何佛世尊所,親近聽受深種善根,復修何等廣大誓願,乃能如是具大辯才善說諸法?」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疑念已,即告寂慧菩薩言:「善男子!我念過去世中經阿僧祇劫,復過阿僧祇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前,有劫名善現,世界名莊嚴。有佛出世,號無邊功德寶眾莊嚴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寂慧當知,彼莊嚴世界廣大妙好安隱豐樂,人民熾盛,地平如掌,無諸砂礫荊棘雜穢,草木樹林青欝可愛。復有名華,軟草覆地青潤妙好,如孔雀項右旋喜相,有色有香令人適悅。下足於地隨減四指,舉足還復隨起四指。無極寒熱溫涼調適,軟美清風令人愛樂。其地莊嚴如吠瑠璃。彼時人民色相嚴好,少貪瞋癡及餘煩惱,人有孝愛復具勢力,聞說善言能自開曉。而彼世尊無邊功德寶眾莊嚴王如來法中,有十二那庾多諸聲聞眾,三十二俱胝諸菩薩眾。彼時人壽三十六俱胝歲,於中有人趣命終者。

「寂慧當知,而彼善現劫中莊嚴世界,處於中四大洲。一一四大洲其量廣闊八萬四千由旬,每一由旬中有千國城郡邑聚落周匝圍繞。彼莊嚴世界中有大國城名極清淨,而彼國城份量廣闊,北六十四由旬、南四十由旬,東西亦然。有十千園苑而為嚴飾,國城之內復有十千州城縣邑。彼極清淨國城之中,有大轉輪聖王名曰持國,七寶具足為四大洲主。於先佛所深植善根,福德威光王中最勝,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寂慧!而彼持國轉輪聖王所居國城,縱廣正等十六由旬,廣大殊妙,有七重牆,七寶所成,其上復有七重樓閣,七重寶網垂諸寶鈴。牆內周匝有四大園:一名眾花,二名德喜,三名孔雀喜,四名時分快樂。是諸園中各有大池:一名歡喜,二名喜上,三名香上,四名順流。其池縱廣半由旬量,悉以眾寶砌其階級,閻浮檀金而為其底,金沙布地,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有寶蓮華彌覆其內,鵝鴈鴛鴦眾鳥游泳。又彼持國轉輪聖王有其七萬宮嬪婇女,皆悉相好端嚴殊妙,而為女寶以用給侍,是諸宮嬪皆悉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王有千子,色相端嚴,勇勐無畏能伏他軍人,各具其二十八種大丈夫相以為嚴飾,深心淨信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寂慧!時彼世尊無邊功德寶眾莊嚴王如來,居極清淨大國城中。彼持國轉輪聖王,與諸大臣、婆羅門長者乃至一切人民,咸悉恭敬尊重供養其王淨信彼無邊功德寶眾莊嚴王如來及苾芻眾,滿一俱胝歲,承事供養廣持悅意,種種飲食珍妙衣服乃至一切受用等物,悉以奉上。又諸苾芻眾,各以三園用獻游止。

「寂慧!彼轉輪王有諸太子,心各清淨曾無放逸,親近彼佛勇聞正法,不以欲樂而為染著。由不放逸其心寂定,聽正法故,是諸太子不久之間得五神通,即時各各踴身空中,猶如鵝王飛騰自在,從園至園,從此城邑至彼城邑,乃至遍游四大洲界,隨行空中說伽陀曰:

「『諸佛出世得何利?  總聚人間利復深。
  仁者聽法淨信心,  經百劫中極難得。
  今此人中仙出世,  宣說正法寂靜道,
  我今近彼善逝尊,  由聞法故生善趣,
  聞正法已破惡趣,  聞正法已善趣生,
  由聞法故煩惱除,  心得清涼最上樂。』
  空中說是伽陀時,  此大地中六震動,
  天人空中出妙聲,  大雨眾華生悅意:
 『若人得見佛大師,  彼功德說不能盡,
  應當頂禮二足尊,  合掌諦誠而恭信。
  彼佛能知人心意,  如其所應為說法。』
  聞法三十六俱胝,  人皆住勝菩提道;
  復有三百俱胝人,  獲得最上淨法眼;
  一切皆生厭離心,  歸佛出家依正教。
  又四俱胝那庾多,  人受淨戒作佛事,
  聽法供養佛世尊,  作已各還於本處。

「彼諸太子說伽陀已,同為其父持國轉輪聖王作供養事。擇以龍堅妙栴檀香造作樓閣,廣大殊麗妙好嚴飾,縱廣正等十由旬量,四方四隅份量齊等,樓觀門徑悉以龍堅妙栴檀香;製作圓具如天宮殿。其龍堅香半兩價直過於閻浮檀金價,而彼樓閣巧施工力妙好嚴成。

「是時持國轉輪聖王欲詣世尊無邊功德寶眾莊嚴王如來所,瞻禮親近聽受正法。時王諸子並宮嬪眷屬,侍從父王,即入栴檀大樓閣中。其王處於蓮華莊嚴師子座上,太子宮嬪臣佐人民咸皆尊重,以一切種花鬘塗香、上妙衣服、寶幢幡蓋、微妙音樂廣伸供養。復以寶網垂覆樓閣,眾共執擎而將前進,即時騰踴在虛空中,猶如鵝王自在而行。前至佛所,徐徐以彼樓閣安置地已,持國轉輪聖王並太子宮嬪從樓閣中安庠而下,前詣佛所,頭面著地禮佛雙足,並苾芻眾各敬禮已,右繞七匝還住佛前,合掌諦誠聽受正法。時彼世尊無邊功德寶眾莊嚴王如來,知彼持國轉輪聖王來佛會中樂欲聽法,佛即如應為說妙法示教利喜。佛言:『大王!汝今當知有四種法,若如理修行者,即能安住大乘趣向勝道,所有善法而無壞失。何等為四?大王!一者、信法能向勝道。復何名信?謂有信故而能隨順諸賢聖種,所不應作而悉不作。二者、尊重能向勝道。以尊重故,於諸聖者所說妙法而能聽受,諦受法故耳無外聽。三者、無慢能向勝道。以無慢故,即能於彼一切賢聖恭信頂禮。四者、精進能向勝道。以精進故,若身若心悉得輕安,所作善法皆能成辦。大王!此等四法若如理修行者,即能安住大乘趣向勝道。

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第四

 

上篇: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下篇:阿閦佛國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佛說太子刷護經

佛說太子刷護經一卷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離奈城...

後出阿彌陀佛偈

惟念法比丘,  乃從世饒王, 發願喻諸佛,  誓二...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上士品第...

大正句王經

大正句王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註音版】佛說月光菩薩經

佛說月光菩薩經...

華嚴經問答

華嚴經問答上卷 沙門法藏撰 問。三乘事理。普法事理雲...

寶星陀羅尼經

寶星經序 唐釋法琳撰 《寶星經》梵本三千餘偈。如來初...

勸修淨土切要

重刻淨土切要序 今夫苦樂縱橫。一靈萬變。升沉往返。...

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寶華山弘戒比丘 讀體 彙集 早覺 (經律...

佛說不自守意經

佛說不自守意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普達王經

普達王經 失譯人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眾祐游於...

【佛教詞典】無想定

【無想定】 p1047 瑜伽三十三卷十五頁云:若諸異生,作...

【佛教詞典】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梵語 sarva-dhyāna-vimoksa-samādhi-samāpatti-saj...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是何含義

問: 做夢會被夢境所轉,這種情況怎樣克服?就是佛來...

普陀山的和尚說普陀山的事兒--佛靈僧不靈

阿彌陀佛,諸位吉祥。 今天呢給大家說一個《佛靈僧不靈...

放生是否屬於著相

問: 放生是否著相? 大安法師答: 持戒,戒律的開遮持...

誠實比說謊更容易

俗話說誠實贏得千家讚,虛偽招來萬戶嫌。誠信是與人交...

印光大師的嘉德懿行與對淨土法門的貢獻

時光如梭,在不知不覺中,一代宗師印光大師(1861-194...

念佛行人不能希冀的念想

若其未生淨土之前,縱令授以人天王位,亦當視作墮落因...

拜88佛和拜阿彌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問: 請問師父,師父說懺悔業障要拜八十八佛,不過我...

父母不會在原地等你

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有一次採訪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

修學淨土難相應的原因何在

我們想求生極樂世界,前行也是數數聞思淨土經論。比如...

會性法師:在一切境界中不要忘記念佛

關於念佛,我們從靜的時候學起,就是說:安靜的時候會...

印光大師談愛情婚姻

(1) 立志如山,守身如玉 茲有江蘇太倉吳紫翔居士,念...

應怎樣對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惡業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眾生...

【視頻】大悲懺懺悔文(源慧法師粵語唱誦)

大悲懺懺悔文(源慧法師粵語唱誦)

【視頻】《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善音居士讀誦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善音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