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功德寶山神咒的功德利益

仁清法師  2016/08/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功德寶山神咒的功德利益

「功德寶山神咒」的解釋,我們還是講最主要的內容啊。《大集經》云,「若人誦此咒一遍,如禮大佛名經,四萬五千四百遍,又如轉大藏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底下一段,「造罪過十剎土,入阿鼻地獄,命終決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見阿彌陀佛,上品上升。」

這段內容不是很長,但是包含的內容很多。「功德寶山神咒」,如果我們誦持的話《大集經》上就給我們講到了,「若人誦此咒一遍」,誦功德寶山神咒一遍,就如同禮,「大佛名經,四萬五千四百遍。」這個《大佛名經》是一部經典,這裡面是有很多佛的名字,如果我們禮拜這部經典,就如同禮拜,經典上所列舉的一切佛的名字。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誦此咒一遍,就如同,頂禮大藏經四萬五千四百遍。’從事相上看,四萬五千四百遍,至少至少,要四萬五千四百個頭啊,是那意思吧。禮佛也好,拜經也好,四萬五千四百遍。從事相上看,那就是四萬五千四百個頭。並且是禮的大佛名經,或者是禮的大藏經。大家知道禮佛也好拜經也好,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如果有人誦,這個「功德寶山神咒」一遍,他的功德就等同於,禮拜大藏經四萬五千四百遍,這是大集經上說的,佛說的。這不是人打的比喻啊,這是佛說的。佛在很多經典上有具體的實例和比喻,對比,說明了某種功德的殊勝,就這個含義。

底下還有列舉,又如,就是還等同於,「轉大藏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等同於轉大藏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我們在這講解一下轉經,轉經是什麼?轉經輪啊,轉經輪那僅僅是一種,在這裡真正的轉經就是‘讀誦’,讀誦完一遍相當於叫做轉經一遍,真實的含義是讀誦一遍。整個大藏經讀誦一遍,一般的人需要五個年。一般的人,需要五年非常精進的做。大藏經,讀誦完一遍大藏經,就等於轉經一遍,轉大藏經一遍。那麼我們念一遍,功德寶山神咒,就等同於讀誦大藏經,整個的大藏經,六十萬五千四百遍,這個功德有多麼大。

底下,這是一個比喻啊,當然這個比喻,實際上還是讓我們正確理解,咒語的不可思議的功德。一講到不可思議就是不可說,一講到功德就是無形無相,那麼我們怎樣來體現他,怎樣讓人,讓我們修行的人來明白。那麼,佛啊在很多經典上,就是舉例子打比方,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數據是這樣來的。

底下還有一句,「造罪過十剎土,入阿鼻大地獄。」如果一個人造了很多很多罪過,他這個罪過積累起來,能夠填滿了十方剎土。那意思是你全部都是罪,全部都是過。入阿鼻大地獄,命終的時候必然墮落阿鼻地獄,也叫無間地獄。那麼如果念「功德寶山神咒」的話,後面「命終決定往生西方世界」。

「命終決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見阿彌陀佛。」後面的,一句話,「上品上升」上品上升,普通的修行,想達到上品上升,根據《觀無量壽佛經》上講,那得是出家人、那得是持戒嚴謹、那得是發大慈悲心的、那得是大行功德的、那得是引入很多很多眾生修行佛道的人,最終的時候正念不失,他才能上品上升。上品上升的這個人臨走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放大光明,親現其身,當時是日月失輝,但是佛光不耀眼,佛光是亮、清、靜、明。但是不是耀眼,不刺眼,日月失輝懂嗎?太陽就是很日當午的時候,假如阿彌陀佛親現其身,太陽沒有看不見,不是遮住了,而是佛光和日光相比較,日光沒有了。大放光明來迎接其人,這是上品上升的人,臨終的時候那種瑞祥。

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點,我們一般念佛的人,或者我給一個普通的念佛的人去助念,不要輕易說,我助念的那一個啊上品上升了啊,嚇人哦!在這裡經文上講了,你念功德寶山神咒的話,命終決定往生西方世界,得見阿彌陀佛上品上升。這就是功德寶山神咒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一定要相信,包括我們念阿彌陀佛求往生,也一定能往生,一定能往生。但是,什麼是上品什麼是中品什麼是下品,是有要求有條件的,到中下品到下品的時候,世間惡人做了很多惡事,臨終的時候,一念慚愧心一念善心升起了,一念求生西方的心升起了,得遇善知識為他開示了包括助念,也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那是下品了。雖然說有些造業的人也能往生,但是上品和下品差別是極大的。

在這裡簡單的開示一點,如果是上品上升,這個人的靈識,自見,就是自己看到自己,坐到阿彌陀佛的金色蓮台上,然後彈指頃,很短的時間,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到那裡以後,一聽到妙音寶樹,「演唱妙法」。這個妙用啊風一吹,那個樹啊七寶行樹啊,演唱妙法,馬上不退轉菩薩了。他馬上證得不退地,不退轉菩薩了,這是上品上升,就是保證成就了。

下品下生呢?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是十二大劫花還不開。十二大劫以後花才開,十二大劫是多長時間知道不?用人世間時間長短來計算,十二大劫相當我們人間的,一百六十一,後面是什麼?‘億’萬年。‘一百六十一億萬年’,這是下品下生。一百六十一億萬年以後,花才開,花開以後見得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當時還沒見阿彌陀佛,那麼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他講述除滅罪法,先消業,明白嗎?自己的孩子掉到地上了,你把它拿起來,先把他放到洗澡盆裡先洗啊,洗完了以後再包起來,懂不懂就這個意思?罪障重的,沒有罪過罪障不重的話,他不會是下品下生,但是萬幸的還是能夠往生。

在這裡念「功德寶山神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見阿彌陀佛上品上升!在這裡沒有給咱們講是什麼身份,不管是誰,只要念只要如法,處處如法,最終的結果是圓滿的,就這個含義,這是第三功德寶山神咒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仁清法師文章列表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獲罪無量

菩薩謂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兒孫,時常...

希求往生極樂世界是一種貪心嗎

【原文】 客曰:弟子憶昔念佛,被人呵雲,修行之人,當...

要真為生死,而發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講起來很多,現在說一總綱乃:真為生死,發菩...

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跟彌陀感應道交

禪觀是把心帶回家;那麼淨土的人,是從家裡面再重新出...

一念淨信即得往生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

「一實相印」在《無量壽經》裡的表達

辨體一實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體,辨釋這部經典的體...

念佛的精進與調適

各人應盡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須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

念完《地藏經》,要給一切眾生迴向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不能遠離五陰的愛取,就不能遠離三界的生死

《楞嚴經》講出一個譬喻說,像這個大海,大海就表示我...

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二者必須兼顧...

我們臨終的那一念,必須有三種憶念

佛教講到我們生命的現象界,主要是靠因緣的力量來創造...

佛菩薩的名號功德

名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稱為聖號,聖號就是聖人的名號...

老實念佛的人是什麼樣的

祖師大德總是苦口婆心勸人老實念佛。這句看似簡單,實...

聖嚴法師《翻出如來佛的掌心》

有一個《西遊記》裡的故事:說一隻猴子,神通很大,一...

明學長老: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會再脫下來

蘇州古城以西,太湖以東,一座千年寶剎香火不熄,這便...

清代高僧省庵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我們一直講淨土宗的祖師,已經講...

太虛大師:三種般若

般若古讀波那,義雖可翻,但難恰當,故存其梵語而用音...

淨土法門切忌唯功夫論

《要解》: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

佛的八十種好

據大般若經卷三八一載,八十種好指: (1) 指爪狹長,...

聖嚴法師《提起放下》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

胃病患者飲食上要注意的11條原則

胃病患者飲食治療是關鍵,應該注意少吃油炸,腌製,生...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總共經歷了兩千年的時間,我們回顧...

往生淨土要不要發菩提心

我們現在來反推一下。比方說你求生淨土,卻不發菩提心...

百年何曾一日休歇過

當我們凡夫執著了外境,把它當作真實,麻煩就很大。所...

【佛教詞典】薄拘羅經

(經名)中阿含經八未曾有品收之。薄拘羅自說種種未曾...

【佛教詞典】十八會

指大本十萬偈「金剛頂經」所載之十八說會。全稱金剛頂...

【視頻】夢參老和尚《眾生恐怖的事情太多了》

夢參老和尚《眾生恐怖的事情太多了》

【視頻】新春祈願文(星雲大師念誦)

新春祈願文(星雲大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