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十地經

大唐國僧法界從中印度持此梵本請于闐三藏沙門尸羅達摩於北庭龍興寺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十地經卷第一

大唐國僧法界從中印度持此梵本請于闐三藏沙門尸羅達摩於北庭龍興寺譯

菩薩極喜地第一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成道未久,第二七日,住於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無量眾俱。其諸菩薩悉從異佛剎來集,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一生所繫,當證正覺。所謂:已得安住一切菩薩智所行境,皆能趣入一切如來智所行處,無有休息;善能示現,種種神通諸所作事,應時無滯,成熟調伏一切有情;利樂他事皆不虛棄,引發一切菩薩願,劫世剎土量等修行,暫無休息;一切菩薩,福智資糧,善備無盡,令諸世間,共所受用;已到一切菩薩智慧方便彼岸,示入生死及涅槃門,而不廢舍修菩薩行;善能遊戲解了,趣入一切菩薩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神通、明智,於是一切諸所作事,皆得善巧;由獲一切菩薩神通威力自在,以無功用隨心剎那,悉能往詣一切如來道場眾會,而為上首請佛說法;受持一切如來法輪,廣能供養、承事諸佛;常勤修習,一切菩薩所行事業;其身普現一切世間,言音無礙,清徹法界心智無滯,普見三世一切境界。一切菩薩所有祕藏功德正行悉已圓滿,設加無量不可說劫讚其功德亦不能盡。

其名曰:金剛藏菩薩、寶藏菩薩、蓮華藏菩薩、德藏菩薩、蓮花德藏菩薩、日藏菩薩、曜藏菩薩、地藏菩薩、無垢月藏菩薩、示一切莊嚴光明藏菩薩、智慧普照明藏菩薩、旃檀德藏菩薩、妙吉祥藏菩薩、花德藏菩薩、拘蘇摩德藏菩薩、優缽羅德藏菩薩、天德藏菩薩、福德藏菩薩、無礙淨智藏菩薩、功德勝藏菩薩、那羅延德藏菩薩、無垢藏菩薩、離垢藏菩薩、種種辯才莊嚴藏菩薩、大光明網照藏菩薩、離垢威德光明王藏菩薩、無礙妙音美響藏菩薩、總持功德能度一切有情願藏菩薩、大海莊嚴藏菩薩、蘇迷盧德藏菩薩、示現一切功德清淨藏菩薩、如來德藏菩薩、佛德藏菩薩、淳金微妙大威德王光明藏菩薩、一切相莊嚴淨藏菩薩、金剛焰胸萬字相莊嚴菩薩、星宿王光照藏菩薩、虛空庫無礙智藏菩薩、解脫月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不可量、不可稱、無邊無際、無有分齊、不可說不可說,皆從異異佛剎來集,金剛藏菩薩而為上首。

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入於菩薩妙三摩地,名大乘光明。入此定已,即時十方各過十俱胝佛剎微塵數世界之外,各有十俱胝佛剎微塵數諸佛如來,同名金剛藏;皆現其面,俱作是言:「善哉,善哉!佛子!汝今乃能入是大乘光明菩薩等持。然善男子!今彼十方各十俱胝佛剎微塵數諸佛如來共加持汝,以此世尊毘盧遮那本願威神力所持故,為一切菩薩趣入,能顯不可思議佛法光明。諸智地中為令攝受一切善根,為擇一切佛法善巧,為廣知法,為正演說善成立法,為無分別智得清淨,為一切魔法不染,為出世法善根得淨,為證不思議智所行境,乃至為證佛智境界;又為一切菩薩十地發趣及得,為如實說諸菩薩地安立善巧,為正緣慮諸佛妙法,為修無漏法之差別,為善選擇決定大慧光明善巧,為趣入於決定智門,為獲顯示如所應處無畏辯說,為證廣大無礙解地,為菩提心念不遺失,為善成熟諸有情界,為一切處通達決定選擇辯才。然善男子!汝當辯說此法差別善巧法門。所謂:由承諸佛威神力故,已諸如來智慧光明所加持故,已善圓淨自善根故,已善瑩飾真法界故,已普攝益諸有情故,已證法身智所依故,已從諸佛受灌頂故,已現超過一切世間最大身故,已越一切世間趣故,已淨出世正法趣故,已能圓滿一切智智故。」

爾時十方彼諸如來,與金剛藏菩提薩埵無映奪身,與無罣礙演說辯才,與入微妙清淨智辯,與無忘失念所加持,與善決定慧之善巧,與不棄舍週遍行智,與正等覺力無有能摧伏,與如來無所畏令無怯弱,與以一切智智所攝大無礙解辯法理趣決定安立,賜與引發一切如來善分別身、語、意莊嚴。所以者何?由此菩薩獲彼大乘光明等持,法爾如故,以本誓願所引發故,善淨增上妙意樂故,已善瑩飾淨智輪故,已善積集諸資糧故,已善鍊治所作事故,以無量念而為器故,明朗勝解得清淨故,善達無雜總持門故,法界智印之所印故。

爾時,十方彼佛世尊,不起於座,以神通力,各申右手摩金剛藏大菩薩頂。時金剛藏菩提薩埵,蒙彼十方佛摩頂已,即從定起,普告一切菩薩眾言:「唯諸佛子!是菩薩願,決定無雜不可照了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能救一切諸有情類。唯諸佛子!菩薩安處於此願中,方能入於過去諸佛世尊智地,乃能入於未來諸佛世尊智地,亦能入於現在諸佛世尊智地。唯諸佛子!一切菩薩有十智地,是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由此密意我作是言。何等為十?一名極喜地,二名離垢,三名發光,四名焰慧,五名難勝,六名現前,七名遠行,八名不動,九名善慧,十名法雲。唯諸佛子!此名一切菩薩十地。是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唯諸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界,彼中如來不嘆說此菩薩十地者。所以者何?是諸菩薩增上勝妙,能淨一切諸菩薩道法門光明,謂即十地安立解釋。唯諸佛子!當知此處不可思議,謂於諸地安立法中自所證智。」

爾時,金剛藏菩薩,標斯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複分別而解釋之。是時一切諸菩薩眾,聞說菩薩十地名已,不聞解釋,咸生渴仰作如是念:「何因何緣是金剛藏菩提薩埵,唯說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更不解釋?」

爾時,於此菩薩眾中有一菩薩名解脫月,知諸大眾心之所念,即以頌問金剛藏菩薩曰:

「何故正覺者,  念智功德具;
 標諸上妙地,  自在不解釋?
 一切咸決定,  菩薩大名稱;
 何故說地名,  而不演其義?
 一切諸佛子,  無畏皆樂聞;
 願為正分別,  說諸地義趣。
 眾會悉清淨,  離懈怠嚴整,
 鮮潔住堅實,  具足功德智;
 相視咸恭敬,  一切悉專仰;
 唯望法甘露,  如蜂念淨蜜。」
 大智無畏者,  金剛藏聞是,
 欲令大眾悅,  以頌詶佛子:
「雖作最勝甚希有,  此能顯示菩薩行;
 辯地能作最微妙,  由此佛地有修證。
 微細難見離分別,  遠離心地難證悟;
 智者境界純無漏,  世間聞者悉迷惑。
 安心不動如金剛,  信解佛智最殊勝;
 了知無我唯心地,  此能聞斯微細智。
 如以眾彩畫虛空,  如風依於鳥路行;
 無漏佛智亦如是,  雖為分別而難見。
 故今吾興如是智,  世間難有知此者;
 及能信此最勝法,  是故不任廣解釋。」

爾時,解脫月菩薩聞是語已,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眾會皆悉清淨,其諸菩薩善淨意樂、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已善承事無量百千俱胝諸佛,善集資糧,成就無量種種功德,永離疑惑無諸垢亹,善住增上意樂勝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善哉!佛子演說此義,是諸菩薩於如是處現證而住。」

爾時解脫月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願說最安隱,  菩薩無上行;
 分別於諸地,  智淨成正覺。
 此眾無諸亹,  志解悉明潔;
 承事無量佛,  能知此地義。」

時金剛藏菩薩言:「佛子!雖此眾會皆悉清淨,其諸菩薩善淨意樂、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已善能承事無量百千俱胝諸佛,善集資糧,成就無量種種功德,永離疑惑無諸垢釁,善住增上意樂勝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然有其餘劣解有情,聞此甚深難思議處忽生疑惑,是彼長夜能引無義無利眾苦。我愍此等,故樂默然。」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雖此眾淨廣智慧,  甚深明利能抉擇;
 其心不動如山王,  不可傾覆猶大海。
 有行未久解未得,  隨識而行不隨智;
 聞此生疑墮惡道,  我愍是等故不說。」

爾時,解脫月菩薩,復白金剛藏菩薩言:「善哉!佛子!願說勿疑。由佛神力佛所護念,此如是等不思議處皆得可信。所以者何?唯佛子!說此十地解釋之時,法爾如是,謂一切佛皆悉護念,一切菩薩為欲衛護此智地故皆發勇悍。所以者何?此是菩薩最初正行,亦是一切佛法修證。唯佛子!譬如一切書字數說,字母為始、字母為終,無有少分書字數說離字母者。佛子!一切佛法亦復如是,以地為始發修行故,以地為終證佛智故。是故佛子!願為演說,諸佛、應供、正遍等覺加持護念。」

爾時,解脫月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言:

「善哉佛子願演說,  趣入菩提諸地行;
 十方一切自在尊,  無不護念智根本。
 此正行始此智終,  一切佛法從此起;
 如諸書等字母攝,  佛法依地亦如是。」

爾時,此諸大菩薩眾,亦為此義一時同聲,而以頌請金剛藏菩薩曰:

「上妙無垢智,  善說無邊辯;
 宣揚美妙言,  勝義相應理。
 念持清淨慧,  為十力意樂;
 無礙解抉擇,  說殊勝十地。
 此眾離憍慢,  及見疑雜染;
 戒定審悅意,  唯願聞善說。
 如渴思冷水,  如飢念美食,
 如病憶良藥,  如眾蜂嗜蜜,
 此眾亦如是,  願聞甘露法。
 善哉清淨智,  說無垢地位;
 顯十力相應,  無礙善逝道。」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從白毫相放無數光,名照菩薩力,無數光明以為眷屬,其光普照十方世界靡不週遍,諸惡趣苦皆令休息,映蔽一切諸魔宮殿,悉照無量諸佛眾會,顯示諸佛不可思議境界行相威力遊戲。照於十方諸世界中,及於一切諸佛眾會,以佛神力所加說法菩薩身已,於上空中成大光雲網台而住。彼諸世尊亦復如是,從白毫相放無數光,無數光明以為眷屬,其光普照十方世界靡不週遍,諸惡趣苦皆令休息,映蔽一切諸魔宮殿,悉照無量諸佛眾會,顯示諸佛不可思議境界行相威力遊戲。照於十方諸世界中及於一切諸佛眾會,以佛神力所加說法菩薩之身,顯不思議諸佛遊戲,並照世尊釋迦牟尼大會之眾及金剛藏菩薩身已,於上空中亦復成就大光明雲網台而住。由是世尊釋迦牟尼,從白毫相所流光明,彼彼世界彼佛眾會,及彼菩薩身與法座,皆現瞭然於此得見。由彼無量佛剎土中,諸佛世尊從白毫相所流光明,此之三千大千世界,及此世尊釋迦牟尼大會之眾,並金剛藏菩提薩埵身及法座,皆現瞭然於彼得見。

爾時,從此光雲網台出是頌曰:

「佛無等等如虛空,  十力自在無邊眾;
 於釋師子妙法中,  天人最上今加汝。
 佛子當承佛神力,  開此法王妙法藏;
 顯示微妙廣大行,  分別建立諸智地。
 若有聞此勝法門,  亦蒙善逝所加護;
 十方一切諸菩薩,  悉皆攝持及護念。
 當能修集諸正行,  次第成滿無垢地;
 能證十力等功德,  契悟無上正等覺。
 雖住海水劫火中,  無疑堪聞此法門;
 其有疑惑不信者,  永復不聞如是義。
 當說最勝地智道,  證入安住及昇進;
 修行境界如次說,  利樂一切有情故。」

爾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欲令大眾增淨信故而說頌言:

「微細難知大仙道,  不可分別離分別;
 難證無濁慧者境,  性常寂靜無生滅。
 性空能寂無二盡,  離趣平等至涅槃;
 無邊中緣無所證,  出過三世等虛空。
 寂靜寂滅佛所證,  以諸言趣難宣說;
 此地及行亦如是,  說猶甚難何況聽!
 遠離思惟及心道,  此智所引牟尼境;
 非蘊、界、處所顯了,  非心所測、意所思。
 譬如空中諸鳥跡,  智者叵宣難可示;
 諸佛子地亦如是,  說尚極難何況聽!
 今當但說此一分,  由大慈悲及願力;
 如其漸次非心境,  以智能滿如意樂。
 如是此境極難見,  叵說唯住自意樂;
 然承佛力我今說,  汝等一心恭敬聽。
 如是智門及正行,  億劫宣說猶難盡;
 我今略說汝等聽,  真實法義盡如理。
 仁者專心恭敬待,  我承佛力當善說;
 宣揚微妙正法音,  譬喻相應協倫字。
 此以言詞難顯了,  而蒙無量佛神力;
 光形聚入於我身,  由是我今能演說。

「唯諸佛子!若有有情,善積善根,善集資糧,善修諸行,善事諸佛,善聚白法,善友所攝,善淨意樂,隨順廣大增上意樂;具妙勝解悲愍現前,為求佛智,為欲證悟十力之力,為獲如來大無所畏,為得平等佛不共法,為欲救拔一切世間,為淨大悲愍,為悟十方無所餘智,為以無礙淨諸佛剎,為一剎那能知三世,為無所畏轉大法輪,發如是心。菩薩發心大悲為先導,慧智增上方便善巧之所攝受,意樂及與增上意樂常所輔持,佛力無量以堅持力及以智力,善擇決定無礙智現前,隨順無師自然妙智,能受一切佛法慧智,教授誨示,極於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始發此心,即是菩薩超異生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種族尊貴無可譏嫌,已離世趣入出世道,住於菩薩本法性中,已善安住於菩薩處,隨順三世平等之法,紹如來種,決定趣向正等菩提。唯諸佛子!菩薩住於如是等法,名已善住極喜地中,以不動故。

「唯諸佛子!菩薩住於極喜地時,極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忻慶,多踴躍,多勇悍,多無鬪諍,多無惱害,多無瞋恨。唯諸佛子!菩薩住於極喜地中,念諸佛時,發生極喜;念佛法時,念菩薩時,念菩薩行時,念到彼岸清淨之時,念諸菩薩地殊勝時,念餘菩薩不映奪時,念佛教授教誡之時,念令有情得利益時,念當趣入一切如來智加行時,皆生歡喜。又此菩薩了知,我今轉離一切世間境界,親近諸佛遠異生地,近至智地,永斷一切墮險惡趣,與諸有情為依止處。近見諸佛住佛境界,入諸菩薩平等性中,舍離一切怖畏毛竪,故生極喜。所以者何?唯諸佛子!菩薩才證極喜地已,所有怖畏,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趣畏、處眾怯畏,悉皆遠離。所以者何?由是菩薩離我想故,尚無我愛,況復生於諸資具愛;由是因緣,無不活畏。由於他所無所希望,唯自起欲,我應給施一切有情諸資生具;由是因緣,無惡名畏。由離我見,於我無有失壞之想,故無死畏。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不離諸佛菩薩;由是因緣,無惡趣畏。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齊等何況殊勝,是故無有處眾怯畏。

「唯諸佛子!菩薩如是,已離怖畏憍傲毛竪,以大悲愍而為先導,以無憎背無俗意樂,為欲修證一切善根勤修加行。以信增上,以多證淨,以潔勝解,以多信解,以引發悲愍,以具足大慈,以無厭倦心,以慚愧莊嚴,以常忍辱柔和相應,以深敬順信重尊貴如來聖教,以無厭足日夜積集一切善根,以奉事善友,以樂於法苑,以無厭足訪求多聞,以所聞法如理觀察,以無依著心,以不耽嗜名利恭敬,以不希戀資生之具,以無厭足引平等心猶若寶珠,以專希求一切智地,以緣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以求無著波羅蜜多,以離諂誑,以如說行,以常護實語,以不污佛家而勸於他,以不舍離諸菩薩學,以不傾動薩波若心如大山王,以不離諸世間事而能成就出世間道,以無厭修覺分資糧,以常希求後後勝法。唯諸佛子!以如是等諸淨地法相應,菩薩名住安住極喜地中。

「復次,菩薩住於極喜地時,引發如是諸大誓願、諸大勇決、諸大出離,為以無餘供養之具,及以周備承事品類,普遍供養一切如來。一切行相勝妙成就,而以最上勝解,清淨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佛出世數無有休息,為大供事發初大願。為欲受持一切如來所說法眼,為欲攝受諸佛菩提,為護一切正等覺教,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為攝受妙法發第二大願。為一切佛出現於世,無餘一切諸世界中,住覩史多天宮為首,降下、入胎、住胎、生長、出家、成道、受梵王請、轉大法輪、示大涅槃,為悉往詣供養受法加行為先,為一切處同時而轉,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佛出世數無有休息,為悉往詣發第三大願。為欲引發諸菩薩行,廣大無量及無分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諸菩薩行如實無倒,顯示菩薩智地之道,悉能瑩飾諸到彼岸,授與教授,教誡所持資助發心,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及正行數無有休息,為是引發第四大願。為欲成就無餘一切諸有情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所繫入於六趣,係屬一切受生之處名色所攝,為令趣入於佛法中,為令永斷一切趣數,為令安處一切智智,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有情界數無有休息,為欲成熟諸有情界發第五大願。為欲無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麁細亂住覆住仰住帝網差別,入於十方種種異相,皆以隨行現前知見,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及世界數無有休息,為欲往趣發第六大願。為令一切諸佛剎土,復一剎土入於一切諸佛剎土普皆清淨,無量佛剎光明嚴具以為莊飾,離諸煩惱成清淨道,無量智性有情充滿,普入廣大諸佛境界,隨諸有情意樂示現皆令歡喜,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及佛剎數無有休息,為飾一切諸佛剎土發第七大願。為與一切菩薩同一意樂加行,為無怨敵積集善根,為一所緣與諸菩薩得平等性,為常逢遇諸佛菩薩不相舍離,為隨自欲示佛出世,為隨心念解佛威力,為獲圓滿一切生中常不退轉隨行神通,為遍遊歷一切世界,為於一切眾會影現,為隨一切受生之處同類而行,為恆成就不可思議大乘理趣,為欲修行菩薩正行,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及正行數無有休息,為大智神通發第八大願。為行乘御不退轉輪諸菩薩行,為身、語、意業不唐捐,為暫見者便得決定諸佛法性,暫聞言音便隨智證,才生淨信永斷煩惱,為身得成如大藥王,為得身心如如意寶,為當修行大菩薩行,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及正行數無有休息,為不唐捐發第九大願。為於一切諸世界中,當證無上正等菩提為不殊異,於一毛道遍於一切諸毛道中,示生、出家、道場、正覺、轉大法輪、歸大寂滅,為當現證弘佛境界威力智慧,隨於一切有情意樂示佛出世,令其所化剎那剎那覺寂證修,為剎那頃以一正覺普遍一切法寂滅性,為以一音演說法要,令諸有情心皆悅豫,為示大涅槃而行力不絕,為示大智地建立一切法,為以法智神變幻通,悉能充遍一切世界,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及正覺數無有休息,為引發大乘菩薩發起第十大願。

「唯諸佛子!初地菩薩,發如是等諸大誓願、諸大勇決、諸大出離。菩薩住此極喜地中,十大願門以為上首,引發圓滿百千阿僧企耶諸餘正願,是諸大願以十盡句而引發之。何等為十?所謂:以有情界盡,以世界盡,以虛空界盡,以法界盡,以涅槃界盡,以佛興界盡,以入如來智慧界盡,以心所緣界盡,以智入佛所行界盡,以世間轉法輪智轉界盡;若有情界有斷盡者,是大誓願乃有斷盡;乃至若智轉界有斷盡者,是大誓願乃有斷盡。然有情界終無斷盡,此諸善根願無斷盡,乃至智轉界終無斷盡,此諸善根亦無斷盡。

佛說十地經卷第一

 

上篇:十住經

下篇:佛說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華嚴部目錄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方廣佛華嚴經(60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一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世間...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 西晉優婆塞聶道真譯 若那師利菩...

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

佛說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卷上(一名普賢菩薩定意) 西晉月氏...

佛說五無返復經

佛說五無返復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爾時佛在祇樹精舍,...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上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

佛說猘狗經

佛說猘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

佛說老母經

佛說老母經 僧祐錄雲闕譯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心明經

佛說心明經...

大方廣師子吼經

大方廣師子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三萬二...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

【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佛教詞典】梵篋印

指密教大隨求菩薩「隨求八印」中之第八,即一切如來隨...

【佛教詞典】自義

【自義】 p0595   瑜伽九十八卷十一頁云:能往現法涅...

如何勸說父母皈依三寶

問: 如何勸說父母皈依三寶? 大安法師答: 三皈依是...

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

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此二句,名莊嚴心業功德成就...

煽風止沸

古人說:以德伏人者昌,以力伏人者亡。世間大多都是以...

心生還是病生時

凡病有無形、有形兩種。無形之病,貪、嗔、癡、愛,及...

惡行可以掩蓋一時,卻不可能掩蓋一世

離開青青草原的灰太狼一身的輕鬆,我一定不會回來的!...

宰相之子的故事

好,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有緣,大家吉祥。今天...

上根人尚會從迷入迷,更何況中下根人

佛應我們的根機,施設八萬四千法門。通途佛法,一個重...

這樣共修是否不符合淨念相繼

問: 共修念佛分男眾念,四音後停下來後接下來女眾念...

暗施慈悲與後人--白居易

中國古代信佛的官員中,唐代詩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

畜生道之苦

第三個是畜生的苦。繫縛打殺,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兩...

對淨土宗人的勉勵

淨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點跟大家互勉, 第一個,你最...

宏海法師:雲水見聞—五台山

參拜大螺頂 阿彌陀佛! 各位,我們已經成功的拜上來了...

【視頻】晚課-單日(海城大悲寺)

晚課-單日(海城大悲寺)

【視頻】《地藏經》台語讀誦

《地藏經》台語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