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三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被甲莊嚴會第七之三

「復次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乃於無邊甲冑境界、無邊大乘境界、無邊大道境界而發趣之。何以故?於一切處能隨入故。諸菩薩摩訶薩為欲隨入一切法故被大甲冑,為欲隨入一切法故乘於大乘,為欲隨入一切法故住斯大道,於一切法得平等故而發趣之。然此甲冑,不得少法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遠若近、過現未來、有為無為、住不住者。若此甲冑於一切法不能選擇、不能決了、不能遍知、不能隨入、不能作證、不能超過,不可名為被大甲冑。於一切法若能選擇、若能決了、若能遍知若能隨入、若能作證、若能超過,乃可名為被大甲冑。又此大乘亦無少法若內若外,乃至迴向一切智智,遍知隨入作證超過,是故此乘名為大乘、法善巧乘、至涅槃乘、無上上乘、無等等乘。又此大道亦無少法若內若外,乃至能於一切諸法平正大道而發趣之,此平正道無有少法不遍知者,是故此道名無上道、無數量道、無等等道。

「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被大甲冑,遍能隨入一切眾生心心所行,遍能清淨一切眾生雜染煩惱,乘於大乘增長眾生一切善根,住斯大道勸化眾生一切善法。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為一一眾生、一一心行,盡生死際長時流轉求智慧樂不捨甲冑,而能堅固被大甲冑、無量甲冑、難思甲冑、清淨甲冑、無邊甲冑、無取甲冑、知眾生想甲冑、知無眾生甲冑、知無我甲冑、知眾生自性甲冑、隨覺眾生自性甲冑、知我自性甲冑、隨覺我自性甲冑、知內自性甲冑、隨覺內自性甲冑、知外自性甲冑、隨覺外自性甲冑、知內外自性甲冑、隨覺內外自性甲冑、知一切法自性甲冑、隨覺諸法自性甲冑、知一切法無所得甲冑、知一切法自性無所得甲冑、了知一切諸法甲冑、無邊甲冑、無中甲冑、無中邊甲冑、非過去甲冑、非未來甲冑、非現在甲冑、無作甲冑、無作者甲冑。

「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於此甲冑,亦無所被、亦不隨覺、亦不決了、亦不出離、亦不現證,無甲冑故而被甲冑、不隨覺故而能隨覺、不決了故而能決了、不出離故而能出離、不現證故而能現證、無所乘故而乘大乘,不於大乘而有施設、無所施設而為施設,然於大乘無少施設,若有施設則非施設,於彼施設不可得故、不可見故。亦無有乘以乘安住,以無所得而住大乘,遠離趣向,不至究竟、不到涅槃,不可得故非道為道。於道發趣以平正故,此平正道無所施設,誰為施設?何處施設?從何施設?亦無有作亦無作者,亦非和合非不和合,一切厭離一切不求。何以故?此平正道與一切法不異不同,不相應故。不起法想,離一切法無垢無淨,法性亦爾無垢無淨,是故此道名無染道,以不可趣而為進趣,以不可攝而為攝取。此道甚深,無生無起、無出無作、無得無行、無處無住、無障無事,於一切事而能顯了,於一切事而無差別,不隨事轉,以無事故至無上處。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於此甲冑、此乘、此道應如是知。然此甲冑、此乘、此道無所可見、無所可知,不可得故。誰為被甲?誰乘此乘?誰行此道?亦不可見、亦不可知、亦不可得。

「無邊慧!若諸菩薩摩訶薩聞斯法已不驚不怖,讀誦宣說,於法理趣無所乖違,隨順修行而生愛樂入於勝解,為斯法故應勤精進;若於斯法決定理趣、善巧方便有堪能者,被此甲冑、乘於此乘、行於此道,於此深法無所得故,而發趣之盡生死岸為正覺者,能以無邊功德莊嚴出現世間。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於此法中應生愛樂,起大精進而無放逸。若有眾生於此深法才生愛樂,我說彼人得大饒益,況能精勤不為放逸、戒行清淨而發趣者。無邊慧!汝觀斯法若干廣大、若干殊勝、若干清淨,我於此法慇勤稱讚,欲令眾生而生愛樂,當得長夜利益安樂,為厭離故、寂滅故、遍知故。無邊慧!汝當復觀斯法能授世間出世間具足安樂。諸有若干匱乏眾生,於此深法而退失故,遠離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具足豐饒安樂。無邊慧!汝當復觀如來現前此深法寶若干豐饒、若干易得,汝今於此甚深之法應勤修習。諸有愚夫於我演說此法寶時尚不欲聞,況能受持如來現前法寶豐饒?不樂聽聞、不欲諮問。若於末世後五百歲正法滅時,佛及法寶及持法者三不現前,何能欲聞愛樂諮問?無邊慧!然於後時,若為如來善加持者,此深法寶亦令可得。無邊慧!彼怖畏時,此深法寶實無損減亦無滅盡,但於此法無聽聞者、無受持者,唯除我前渴仰聽聞被甲冑者,當於彼時乃能愛樂聽受斯法。彼時眾生聞此法已能生淨信,我說彼人當得成就斯廣大法,況於今時於此法中能生淨信勤修行者。

「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被無上甲冑、無量甲冑、大甲冑時,應作是念:『我為一切匱乏眾生,所謂乏於戒者、乏於聞者、乏於慧者、乏解脫者、乏於解脫知見者,以此大法而豐足之。』由是大法豐足之故,一切匱乏皆令捨離。戒財、聞財、慧財、解脫財、解脫知見財,皆令富饒;貪瞋癡火皆令息滅,一切眾病皆令除愈,無上良藥皆令服之,服斯藥故眾病消除,獲大安樂永離有餘,證清涼性無上涅槃,無復有餘思惟觀察,不求一切有為無為。何以故?以此涅槃最上安樂,一切所求更無餘故、所求永息已滅盡故。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被於如是大甲冑已,又為哀愍攝取一切諸眾生故乘此大乘。此大乘者,過去諸佛已乘出離、未來諸佛當乘出離、現在諸佛今乘出離。無有去者,亦無有乘亦無出離。何以故?以空無相無願、無生無作者故,非已出離、非今出離、非當出離。乘此乘者如是出離,為善出離而無執著。於一切法非有和合、非無和合、無來無去。此乘此道而出離時,亦非和合、無來無去。此乘此道於大甲冑而出離時,亦非和合、非不和合、無來無去,不可得故。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以此甲冑、此乘、此道而發趣之。又此甲冑、此乘、此道而發趣時,不作是念:『若凡夫法、若聲聞法、若緣覺法、若諸佛法,彼法於我若遠若近。』亦不作念:『若空無相無願、無生無作,彼法於我若遠若近。』亦不作念:『若厭若離若滅,乃至大般涅槃,彼法於我若遠若近。』

「無邊慧!此大甲冑、此乘、此道,一切菩薩、一切聲聞、一切緣覺、一切眾生所不能動,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邊慧!諸佛世尊於此甲冑、此乘、此道得不動已而般涅槃。何以故?一切諸法不可動故,一切法性法性之相相遠離故、相清淨故、遍清淨故。不可以相而為觀察、為勝觀察、為遍觀察。一切法相法相之性,不可以性而為觀察、為勝觀察、為遍觀察。一切諸法無性無相,不可顯示、不可言說,是為諸法真實性相。無邊慧!如此甲冑、此乘、此道真實之相不可顯示,不可言說亦復如是。為令眾生當了知故,增長一切法光明故,於此甲冑、此乘、此道,假以施設而略說之。汝今若欲於此甲冑、此乘、此道隨義行者,勿以施設、勿以顯示、勿以言說,應隨義行。隨義行者,無少應行、無少隨行。若於非義不應隨行,若於是義則應隨行。隨義行時,不隨聲行、不隨字行、不隨語行,不隨行者不隨彼轉。何者為義?謂祕密說。於祕密說應隨覺了、應以信行。以信行者,於是義中無所分別,於無分別乃應隨行。應隨行者,乃為不行亦不隨行。何以故?於是義中無少有行、無少隨行、無少遍行,遠離行故。不應隨行,不隨菩提相應而行,不隨流轉相應而行,於彼相應及不相應皆非作意、皆非正念,念清淨故,故不應行。

「無邊慧!於是義中,汝應隨行勿異有行,若異隨行則為妄失。隨逐音聲、隨逐文字、隨逐語言,於彼語言不能捨離。遍知音聲、超過文字、隨覺語言,則不隨行,則不流轉。於是義中如是隨行、如是隨入則無少行,行止息故。無邊慧!於義行時,勿復以行而行於義。若不以行而行於義,則為不來不復退還。若得不來不復退還,於此甲冑、此乘、此道,隨順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作大饒益。

「無邊慧!若於此法如是說者、隨義行者、能隨入者,心不顛倒、無有疑惑,成就勝解。於此甲冑、此乘、此道若未攝取,能攝取之速當發趣;若有未被斯甲冑者則能速被;若有未乘於此乘者則能速乘;若有未住於此道者則能速住。無邊慧!彼諸眾生當攝廣大福德資糧,為佛世尊之所護念,於法無違與僧同行。無邊慧!汝已攝取無量善根,於後末世當以此法攝諸眾生,為諸眾生荷負重擔,所獲福德其量難說。」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無畏者,  如是被甲時,
 為利諸眾生,  乃被無邊甲。
 眾生若貧乏,  弊苦無法財,
 無戒無多聞,  無慧無解脫;
 被此無邊甲,  令法致豐饒,
 以法豐饒故,  一切獲安樂。
 為捨諸貧苦,  演說無上法,
 聞者皆離塵,  住斯安樂道。
 戒蘊備充足,  多聞如大海,
 便得最上慧,  由斯能斷縛。
 解脫遍照明,  解脫正知見,
 若能現證者,  一切獲安樂。
 貪瞋癡大火,  恆燒遍熾然,
 眾生由是苦,  彼火我令滅。
 授諸眾生藥,  一切病皆除,
 若病消除已,  得至涅槃界。
 永捨一切餘,  趣於安樂處,
 從彼安樂中,  無有退還者。
 一切有為樂,  於彼不復求,
 無上大安樂,  於彼皆當證。
 以無戲論法,  成熟諸眾生,
 究竟大安樂,  一切皆當得。
 如是發趣者,  一往不復還,
 出過於發趣,  常得勝安樂。
 於大安樂中,  樂欲不樂欲,
 發趣無發趣,  一切皆當斷。
 如是被甲已,  當乘於此乘,
 為愍諸眾生,  一切皆攝取。
 過去正遍知,  此乘已出離,
 未來正遍知,  此乘當出離,
 現在佛世尊,  此乘今出離,
 故於此大乘,  無不皆乘者。
 一切諸最勝,  世間大依怙,
 以此乘出離,  不起於乘想,
 非乘以為乘,  非道以為道,
 非出以為出,  出離故無上。
 此乘出離時,  曾無少出離,
 以空無有相,  無願無作故。
 非乘非出離,  乃名為大乘,
 一切悉平等,  由是而發趣。
 此乘無和合,  亦無不和合,
 發趣無上道,  現證大安樂。
 此乘無相應,  亦無不相應,
 無處無所依,  由是而發趣。
 此道無有來,  此道亦無去,
 行斯正道者,  寂靜而發趣。
 我說於此道,  此乘此甲冑,
 於法無所依,  寂靜最無上。
 一切凡夫法,  一切聲聞法,
 一切緣覺法,  一切不可得。
 於佛一切法,  離垢無上法,
 不遠亦不近,  一切不可得。
 於空無相法,  無願無作法,
 不遠亦不近,  一切不可得。
 於厭離滅法,  涅槃寂靜法,
 不遠亦不近,  一切不可得。
 此乘此甲冑,  此道無所取,
 無上不可動,  畢竟不可得。
 一切法自性,  真實希有相,
 不可以施設,  諸法性空故。
 此乘此甲冑,  此道無顯示,
 如諸法自性,  彼性亦如是。
 一切諸法中,  相性不可得,
 於無相性法,  我略為開示。
 一切諸法中,  一切自性相,
 於我如是說,  畢竟無所有。
 此乘及此道,  甲冑自性相,
 於彼求言說,  畢竟亦非有。
 言說非有故,  是為希有相,
 於彼言說中,  語相亦非有。
 諸法不可量,  無勝無邊量,
 一切不可測,  是故法無上。
 此乘此甲冑,  此道亦如是,
 於彼無相中,  如是應隨入。
 為令諸眾生,  遍知勤修習,
 速逮法光明,  故我如是說。
 諸法無語言,  一切不可說,
 於彼諸法中,  一切應隨入。
 以法無言故,  於彼應隨行,
 行無少有行,  一切法無行。
 無求而樂求,  無行而隨行,
 如是隨行者,  於義不觀察。
 汝今於實義,  一切應隨行,
 音聲及語言,  於彼勿隨轉。
 音聲語言中,  若得不隨轉,
 於義乃隨行,  是為求義者。
 何者名為義,  應知祕密說,
 以信無分別,  是義乃隨行。
 明瞭如是義,  能於祕密說,
 無執無所著,  不行不隨轉。
 若有隨行者,  彼則隨執著,
 若無隨行者,  一切不隨轉。
 由是正憶念,  遠離於隨轉,
 菩提及生死,  二俱不相應。
 於彼亦無念,  無念為正念,
 於念清淨故,  說為清淨者。
 若異此修行,  遠離無上法,
 汝應於是義,  如說而修習。
 若隨語言者,  是則隨音聲,
 於彼不超過,  同於世間法。
 音聲及文字,  不應隨彼轉,
 應知真實義,  無行以隨行。
 實義無音聲,  亦無有文字,
 超過語言故,  乃名為實義。
 是義應隨行,  隨行無所有,
 以行止息故,  乃名為實義。
 於真實義中,  不行以為行,
 斯則不退轉,  不捨於甲冑。
 隨順大甲冑,  大乘及大道,
 趣於安樂處,  利益諸眾生。
 此諸安隱法,  我今為汝說,
 汝當隨義行,  能斷汝疑惑。
 若乘此乘者,  乘已當發趣,
 速詣大菩提,  現證無上覺。
 於此最上乘,  不乘為速乘,
 於道於甲冑,  其義亦如是。
 於此無上法,  精勤修習者,
 彼諸眾生等,  為佛之護念。
 於後怖畏時,  汝當開此法,
 廣為諸眾生,  而作利益者。
 於後怖畏時,  若能開此法,
 所生無上福,  其數不可量。

「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所被甲冑名曰大勝,亦名無邊勝、亦名大莊嚴。所乘之乘名曰大商,亦名無邊光、亦名妙莊嚴。所行之道名曰無量莊嚴資糧,亦名無量方便資糧。以是道故,諸善丈夫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無邊慧!乃往古昔過無量劫,復倍是數,有佛出世,號栴檀香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電光,國名光明。時彼剎土地平如掌,無諸雜穢瓦礫荊棘,黃金白銀而為沙聚,行列國界覩者欣悅。時四天下其洲皆廣二億由旬,一一洲中復有四萬八千大城,其城一一廣十由旬長二十由旬,垣牆周迴嚴麗峻極。一一城有八俱胝人止住其中,十千聚落一千園苑圍遶莊嚴。而此國界復有種種花樹果樹香樹、衣樹上味之樹及金剛樹間錯莊飾。池沼泉流涯岸端直,八功德水盈滿其中,優缽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芬陀利花,雜色輝映靡不週遍。彼栴檀香光明如來壽六十八俱胝那由他歲,復有六十俱胝那由他諸聲聞眾以為眷屬。彼時人民顏貌端正安隱快樂,薄貪瞋癡易可開示,以少勸化而能遍知諸法性相。無邊慧!復於彼時有轉輪王名一切義成,七寶具足四天歸化。彼閻浮洲有一大城,其城縱廣四十由旬,人民熾盛安隱豐樂。宮城之內廣五由旬,間以七寶而為莊飾,妙多羅樹垂諸鈴鐸,真金羅網彌覆其上。王之正殿純紺琉璃,廣一由旬四面千柱,其殿之上復有千樓,高峻嚴麗眾寶裝飾。於其殿前有大香池周環澄澈,其傍復有十六香光小池,七寶所成布列圍繞。一一池間流渠激注,出妙音聲如奏眾樂。一一小池有八階道,香光大池三十二道,一一階道純金所成,寶樹行列寶網彌覆,上妙香氣遍滿城中,故號彼池名曰香光。

「無邊慧!彼轉輪王有四夫人:一名無邊音,二名賢善音,三名眾妙音,四名鵝王音。一一夫人各有二子:一名不空勝,二名賢勝,三名龍勝,四名勝音,五名妙音,六名梵音,七名勝雲,八名雲音。婇女六億,諸子十千。爾時彼王於內宮中與其眷屬娛樂嬉戲,忽於空中見一如來妙色之身。時彼如來即告王言:『大王!應被無上甲冑、乘無上乘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授諸眾生智慧之藥,勿得貪著人天五欲。此大甲冑而能攝受無上安樂,此無上乘而能誘入無上園苑,入此中者不復退還。一切人天種種諸欲,皆是無常變壞之法,勢不久住須臾磨滅。』無邊慧!爾時一切義成大王聞此說已,於彼如來而白言曰:『其誰能示斯大甲冑,如彼甲冑而嚴被之?其誰能示斯之大乘,如彼大乘而乘御之?其誰能示斯之大道,如彼大道而發趣之?』時彼如來告一切義成大王言:『大王當知,有栴檀香光明如來,王應詣彼,當為大王演說斯法,被大甲冑、乘於大乘、趣於大道。』時彼如來如是說已欻然不現。

「無邊慧!爾時一切義成大王覩斯事已,悚慄毛竪發希有心,便生怖畏,不樂人天種種欲樂,厭捨一切諸行有為,求大甲冑、大乘大道,即與八子及四夫人並餘諸子婇女侍從,俱往詣彼栴檀香光明如來所。既到彼已,與其眷屬恭敬作禮稽首佛足,即以一百檀盧那七寶雜花散於如來、應、正遍知,復以無量支婆羅奉獻如來及聲聞眾,復以一切安樂資具滿十千歲而供養之。從是以後,棄捨王位與其眷屬,於栴檀香光明如來法中出家。無邊慧!時彼栴檀香光明如來知一切義成比丘及其眷屬至樂之心,便為開示甲冑莊嚴、大乘莊嚴。彼既聞已發堅固心,為深法故盡其軀命,端坐思惟精勤無退常近如來,而於世間一切諸欲得無動念。

「無邊慧!時彼如來問一切義成比丘言:『善男子!汝於今時被大甲冑、乘於大乘發趣道耶?以是道故而能成就一切智智、無等等智。汝當如理精勤修習。』彼一切義成比丘白栴檀香光明如來言:『世尊!我於今時乃不見有名甲冑法、亦不見有能被甲冑者、亦不見有被甲所從、亦不見有被甲之處。世尊!我不見有名乘之法、亦不見有乘大乘者、亦不見有乘之所從、亦不見有乘大乘處。世尊!我不見有名道之法、亦復不見由此道故已發趣者今發趣者、亦不見有道之所從、亦不見有道之處所。世尊!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遠若近、若去來今,無得無見。如我今者作是觀時,實無少法而可親近而可證者。若我無證,世尊寧當而問我言:「被大甲冑、乘於大乘發趣道耶?」世尊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如我等比於法修行,唯有如來乃能了知,非諸聲聞緣覺境界。』無邊慧!彼一切義成比丘於如來前作是說時,與其眷屬便得菩薩無生法忍,得法忍故皆不退轉。爾時栴檀香光明如來悉為授記,過五百阿僧祇劫,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聞授記歡喜踴躍,上昇虛空高七多羅,即以偈頌讚如來曰:

「『無量大名稱,  挺特如山王,
  世尊一切智,  能演諸功德。
  佛眼悉明見,  猶如日照臨,
  尊嚴大會中,  我禮如來足。
  無量德資糧,  佛智已圓滿,
  我等亦當得,  世尊無上智。
  無上大光明,  普照於人天,
  開示諸法藏,  無邊功德海。
  智慧常無失,  正覺離煩惱,
  慧光大精進,  我禮深功德。
  大龍大莊嚴,  眾相以嚴身,
  安住如須彌,  御眾無倫匹。
  能為世導師,  映蔽人天眾,
  演說無所畏,  我禮勝丈夫。
  世尊大牟尼,  無邊功德海,
  能開我法眼,  令我被甲冑。
  然我一切時,  為乘大乘者,
  常於此勝道,  發趣更無餘。
  牟尼勇勐尊,  覺知一切法,
  世無有過者,  我等咸歸命。』

「無邊慧!彼栴檀香光明如來、應、正遍知說此法時,成熟無量無數眾生。一切義成比丘從是已後,與其眷屬供養承事無量無數諸佛世尊,過五百阿僧祇劫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曰超無邊境界王如來。彼佛剎土所有功德廣長之相,亦如栴檀香光明如來、應、正遍知光明世界無有異也,諸聲聞眾其數無量。王之夫人諸子眷屬,亦過五百阿僧祇劫,皆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被大甲冑、乘於大乘,於此道中持大法炬、作大法明、放大法光、建大法幢、擊大法鼓、乘大法船,以攝大法而發趣之。善丈夫戲而遊戲之,霔以法雨潤於眾生皆令歡喜,精勤勇進而發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住此道時得法光明,以光明故能見一切諸法緣起,自性本空、自性無相、自性無起,不於色中而見於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於識中而見於識異識緣起,了知識相自性本空、自性無相、自性無起,但屬眾緣見緣和合,眾緣亦空無相無起。作是見時,不於眼中而見於眼,耳鼻舌身意亦如是,不於意中而見於意異意緣起,了知意相自性本空、自性無相、自性無起。乃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無有作者、無有受者。不於少法見有少法異緣而起,屬眾因緣,自性無相、自性無起,緣性亦空無相無起。

「無邊慧!是為諸菩薩摩訶薩住此道觀察緣起,作是觀已,能以智慧於緣起中證真實際。以斯一切法光明故,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乃至一切諸佛之法,速得圓滿。」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無畏者,  如是能安住,
 作大法光明,  妙智而發趣,
 建於大法幢,  此幢無有上,
 一切佛法中,  正念而發趣。
 智慧善遊戲,  法施諸眾生,
 霔於大法雨,  無畏而發趣,
 以法潤眾生,  皆令得歡喜,
 以是諸菩薩,  妙善而發趣。
 如是諸菩薩,  得大法光明,
 能於正法中,  勇勐善安住。
 由是法光明,  了知一切法,
 以眾緣故起,  一切無堅實。
 諸法自性空,  自性無有相,
 自性無有生,  自性無有體。
 諸法以眾緣,  和合而共起,
 眾緣和合故,  自性無所有。
 菩薩能觀察,  了眾緣亦空,
 眾緣自性空,  自性無有相。
 亦無有生起,  亦非有所作,
 如是觀察者,  於法勤修習。
 諸起無體故,  眾緣亦非緣,
 如是如理觀,  能知一切法。
 觀諸色受想,  行識亦如是,
 皆以眾因緣,  由斯諸蘊起。
 諸蘊無有實,  自性本來空,
 性空故無相,  一切無所起。
 諸蘊遠離相,  離相則無生,
 無生則無滅,  諸蘊如是相。
 無相妄有相,  彼相從何有?
 諸法無體故,  斯蘊亦無性。
 界處亦如是,  一切從緣起,
 自性本來空,  無相無有體。
 一切諸法中,  法體不可得,
 了知一切法,  名義思惟者。
 欲色無色界,  一切從緣起,
 自性本來空,  無相亦無體。
 觀此能觀智,  何能知彼境?
 此智及彼境,  自性常遠離。
 所起及眾緣,  此二俱無作,
 能作如是知,  斯為真實相。
 無相以相說,  菩薩由斯入,
 而亦不分別,  若相及無相。
 如斯善智者,  能見真實相,
 於諸法界中,  不作少法相。
 若法及法界,  此二俱無相,
 諸法遠離相,  說名為法界。
 說名法界者,  無界無非界,
 雖名為法界,  然實不可得。
 思惟此義時,  不念不可得,
 離諸分別故,  獲大法光明。
 諸法無性故,  光明亦無性,
 由斯觀察故,  復得法光明。
 不見能觀智,  斯見亦不見,
 見法虛妄故,  說此名為觀。
 光明不思議,  無邊無有量,
 見諸法皆空,  說名不分別。
 若法有諸相,  常無證入者,
 聞斯淨法音,  應生大歡喜。
 若法無有生,  常無分別者,
 聞斯淨法音,  寂然獲安樂。
 若後末世時,  聞斯無上法,
 應說彼眾生,  久集諸功德。
 若後末世時,  聞斯無上法,
 當於此法中,  以速而發趣。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三

 

上篇:大寶積經

下篇:大方廣三戒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佛說菩薩修行經

佛說菩薩修行經(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 西晉河內沙...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

佛說阿鳩留經

佛說阿鳩留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聞如是:...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說解憂經

佛說解憂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

佛說菩薩修行經

佛說菩薩修行經(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 西晉河內沙...

明覺禪師語錄

明覺禪師語錄卷第一 參學小師惟蓋竺編 住蘇州洞庭翠峯...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奉 詔譯 如是我...

【註音版】佛說羅雲忍辱經

佛說羅雲忍辱經...

佛說菩薩十住經

佛說菩薩十住經一卷 東晉三藏祇多蜜譯 佛說菩薩戒十二...

大乘悲分陀利經

大乘悲分陀利經卷第一 失三藏名今附秦錄 轉法輪品第一...

【佛教詞典】沙門

亦名:桑門、沙門那、乏道、貧道、息惡 子題:入非家 ...

【佛教詞典】差摩

梵名 ?amā。意譯為安隱。佛世時,羅閱城一婆羅門婦之...

靜水流深,深水無聲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政治家、航海家華爾特雷利曾經寫...

最好的懺悔方法是至誠念佛

在懺悔法裡面它有作法懺,有取相懺,有實相懺。那麼最...

戒定慧三學,學佛修行的基礎

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必須知道戒、定、慧三學,這是...

佛陀的大孝

佛世時,有一外道為了利養,對三寶心懷嫉妒,而欲譭謗...

不要自以為聖,要以人為鏡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從忍(世俗忍)下手,而要從思...

【佛學漫畫】無量壽

說到極樂淨土,很多人的理解是非常粗淺的,他們會說:極...

順境與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有一座寺院供奉著一尊觀音菩薩像,因為有求必應,四鄉...

給亡靈焚燒紙錢有用嗎

又是一年清明節,為祖先親人掃墓祭奠的時候又到了,清...

《淨土聖賢錄》之往生比丘

往生比丘 《淨土聖賢錄》初編者際清居士彭二林評論道:...

是否只要至誠了教理就會透徹

問: 印祖在一篇文鈔中這樣開示:倘有餘力,諸大乘經...

法師,請問我能出家嗎

時常有人問我:法師,請問我能出家嗎? 雖然每次我的...

持戒的人能圓融一些嗎

問: 關於葷腥的問題,這一階段都在困擾我。我婆婆也是...

【視頻】《普賢行願品》李罕念誦

《普賢行願品》李罕念誦

【視頻】增廣印光法師文鈔(老實居士念誦)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老實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