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信力入印法門經

元魏天竺三藏曇摩流支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信力入印法門經卷第四

元魏天竺三藏曇摩流支譯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知如來說法竟,而問普賢菩薩摩訶薩言:「佛子!云何諸佛如來無障礙智?云何諸佛如來教化眾生力?云何諸佛如來自然智普門現前?云何諸佛如來不可思議智清淨佛國土?云何諸佛如來無邊之身一切遍見?云何諸佛如來不可思議境界?云何諸佛如來無差別無依止智?云何諸佛如來無障礙身?」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語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此法門難見難知,非覺境界無覺境界,難可得信。文殊師利!若有人信此法門,當知彼人,已曾供養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佛。文殊師利!我為一切生盲眾生,說此法門作照明燈。」

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如是!如是!佛子!彼諸眾生,已曾修集無量無邊功德智慧,是故我為彼眾生問。彼諸眾生多有無量阿僧祇業,應入地獄、餓鬼、畜生,為令現身即得消滅,是故我為彼眾生問。以何等眾生不空見聞而供養者?為彼眾生,是故我問。佛子!若有不信此法門者,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子!為多眾生得安隱故,為與無量眾生樂故,為多憐愍諸世間故,為令多人得利益故,為多天人安隱樂故,說此法門。」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答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云何諸佛如來無障礙智?

「文殊師利!所謂諸佛如來,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一一世界,一一四天下,可化天人及諸菩薩,若有應見真金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真金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火光明炎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火光明炎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電光明炎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電光明炎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日月燈明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日月燈明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集一切光明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集一切光明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自在王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自在王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師子王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師子王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師子幢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師子幢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帝釋王瓔珞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帝釋王瓔珞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一切諸天光明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一切諸天光明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金剛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金剛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清水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清水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波頭摩華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波頭摩華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隨心思惟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隨心思惟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大琉璃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大琉璃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帝釋王大青琉璃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帝釋王大青琉璃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馬瑙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馬瑙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勝功德藏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勝功德藏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清淨莊嚴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清淨莊嚴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無有障礙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無障礙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白真珠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白真珠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青真珠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青真珠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雜真珠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雜真珠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虛空光明真珠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虛空光明真珠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功德莊嚴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功德莊嚴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智功德莊嚴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智功德莊嚴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波羅蜜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波羅蜜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住地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住地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陀羅尼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陀羅尼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三昧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三昧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解脫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解脫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無礙樂說辯才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無礙樂說辯才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神通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神通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大願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大願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發勤精進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發勤精進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得安隱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得安隱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令入菩薩行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令入菩薩行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令入如來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令入如來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令入隨順眾生心行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令入隨順眾生心行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令入劫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令入劫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令入世界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令入世界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令入三世說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令入三世說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令入三世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令入三世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令入不疲倦心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令入不疲倦心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可化眾生,若有應見出阿僧祇令入無差別智大海音聲如意寶王色者,諸佛如來即為示現,令彼眾生得見如來出阿僧祇令入無差別智大海音聲如意寶王之色,無有障礙。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如大琉璃如意寶王,垢衣所纏,依垢衣故,種種事現。而大琉璃如意寶王,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種種事現。何以故?以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如是諸佛、如來、應、正遍知,依可化眾生,如是示現種種色行。而諸佛如來,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種種異異,諸事可見。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是名諸佛如來無障礙智。

「文殊師利!云何諸佛如來無障礙智?

「文殊師利!所謂諸佛如來,十方世界,一切種種異異世界,一一世界微塵數世界,令入如是微塵數世界智大海,無有障礙。

「文殊師利!一切種種異異世界,一一世界,一一四天下,一切世界微塵數異異功德,一一功德莊嚴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智,功德莊嚴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波羅蜜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住地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陀羅尼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三昧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解脫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無礙樂說辯才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神通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大願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發勤精進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得安隱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令入菩薩行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令入如來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令入隨順眾生心行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令入劫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令入世界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令入三世說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令入三世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令入不疲惓心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

「如是種種異異世界,一切佛國土微塵數令入無差別智大海,於念念間,有阿僧祇異異說智,無有障礙。何以故?以得自然智故。

「文殊師利!譬如山河深谷等中,聞於響聲,依異異聲異異名字而出種種異異響聲,而山谷等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作心,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種種聲現。何以故?以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說法音聲,亦復如是,隨眾生心,隨諸眾生可化,種種法門,聞種種聲,種種自說,而諸佛如來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種種聲現。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是名略說諸佛如來無障礙智,若廣說者,盡未來際,劫數住持,不可說盡。

「文殊師利!云何諸佛如來教化眾生力?

「文殊師利!所謂諸佛如來肉髻,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一切住處,一一世界,一一閻浮提,無障無礙,無有差別,遍覆一切虛空法界,一切世間教化眾生,盡未來際,遍至無邊世界,劫數住持無有休息。

「文殊師利!如是如來三十二相,於一一相,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一切住處,一一世界,一一閻浮提,無障無礙,無有差別,遍覆一切虛空法界,一切世間教化眾生,盡未來際,遍至無邊世界,劫數住持無有休息。

「文殊師利!如是如來八十種好,於一一好,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一切住處,一一世界,一一閻浮提,無障無礙,無有差別,遍覆一切虛空法界,一切世間教化眾生,盡未來際,遍至無邊世界,劫數住持無有休息。

「文殊師利!如是如來一切毛孔,一一毛孔,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一切住處,一一世界,一一閻浮提,無障無礙無有差別,遍覆一切虛空法界,一切世間教化眾生,盡未來際,遍至無邊世界劫數住持無有休息。

「文殊師利!如是如來一切資生,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一切住處,一一世界,一一閻浮提,無障無礙,無有差別,遍覆一切虛空法界,一切世間教化眾生,盡未來際,遍至無邊世界劫數住持,無有休息。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不共法相應者,依本願力故,為諸眾生住持力故。

「文殊師利!是名略說諸佛如來教化眾生力,若廣說者,盡未來際劫數住持,不可說盡。

「文殊師利!云何諸佛如來普門現前?

「文殊師利!所謂諸佛如來,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一切住處,一一世界,一一閻浮提,一一微塵。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一切世界,一一世界微塵數種種差別菩薩大海,如是處住,而不障礙。一切眾生,住於四天下諸須彌山,大須彌山,斫迦羅山,摩訶斫迦羅山,城邑聚落,諸國土等,大河大池,無所妨礙,如本不異,而有是事。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而隨眾生心,隨眾生可化,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帝釋梵天、人及非人、諸菩薩等,各各皆見諸佛如來普現其前。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譬如白月於十五日正中夜時,閻浮提中,若男若女童男童女,一切皆見月輪現前。而彼月輪,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一切皆見。何以故?以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亦復如是,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住處眾生,隨眾生心,隨眾生可化,各各皆見諸佛如來現於其前。而諸佛如來,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一切皆見。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是名略說諸佛如來普門現前,若廣說者,盡未來際劫數住持,不可說盡。

「文殊師利!云何諸佛如來清淨佛國土?

「文殊師利!所謂諸佛如來,十方世界,一切世界,種種住處,一一世界,一一微塵中,入一切世界微塵數世界海功德莊嚴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智功德莊嚴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波羅蜜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住地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陀羅尼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三昧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解脫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無礙樂說辯才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神通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大願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發勤精進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得安隱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令入菩薩行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令入如來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令入隨順眾生心行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令入劫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令入世界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令入三世說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令入三世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令入不疲倦心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或有世界海令入無差別智大海,有阿僧祇異異說智,能清淨之;而諸佛如來不動本處。何以故?以得不動法故。

「文殊師利!是名略說諸佛如來清淨佛國土而無所畏,若廣說者盡未來際劫數住持,不可說盡。

「文殊師利!云何諸佛如來無邊之身?

「文殊師利!所謂諸佛如來,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一一世界,一一四天下,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功德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功德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智功德莊嚴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智功德莊嚴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波羅蜜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波羅蜜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住地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住地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陀羅尼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陀羅尼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三昧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三昧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解脫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解脫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無礙樂說辯才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無礙樂說辯才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神通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神通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大願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大願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發勤精進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發勤精進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得安隱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得安隱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令入菩薩行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令入菩薩行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令入如來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令入如來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令入隨順眾生心行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令入隨順眾生心行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令入劫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令入劫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令入世界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令入世界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令入三世說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令入三世說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令入三世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令入三世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令入不疲惓心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令入不疲惓心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過五十世界微塵數世界微塵大海,阿僧祇百千萬億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來菩薩大眾,一一菩薩大眾大海,各各皆得阿僧祇種種異異諸勝令入無差別智大海而自莊嚴,以得如是種種異異諸勝令入無差別智力住持故,一切皆得現見爾數諸佛如來。

「文殊師利!如是略說得諸依止、諸希有相、行、善知識、發勤精進、得心安隱、教化眾生、禁戒、受記、入菩薩行、入如來行、入眾生行、入世界海、入諸劫海、入三世法、入心發起不生疲倦、差別諸智、陀羅尼門、說諸如來、普賢諸心、普賢諸行、種種法相大慈之心、菩薩心因緣、恭敬善知識、發心諸行、諸修行清淨、諸波羅蜜、如實覺知、得如實入、諸力妙力、平等諸道、說諸佛法、專取樂說、諸智增上、得不執著、心得平等、發起諸智、作諸應化、住持諸法、得大安隱、入諸深法、依佛依法依止而住、得生慈心不怯弱心、斷諸疑網、得發起心不思議心、依何意說種種方便、諸智差別方便而說、得諸三昧、得一切入、得諸解脫、諸通、諸明、一切得心自在解脫、諸妙水池、諸妙樓閣、諸勝莊嚴、諸心不退、不捨心住、一切直心、智如海入、猶如諸寶、菩薩發心得如金剛、而起發心、大乘發心、平等發心究竟發心、得不毀壞諸尊重心、授記、諸法諸善根迴向、得智、增上無邊無中平等發心、得諸寶藏、得諸禁戒、得諸自在、得諸奮迅、一切境界、一切諸力、一切無畏、具足無量不共之法教化一切諸菩薩等、一切身業、一切諸身、得諸口業、諸心、發心、心遍、普覆一切諸根、諸質直心、諸增上心、諸行、諸信、入信世界、入諸勳習、得入諸取、入如實行、入成就行、入菩薩位、諸菩薩法定、諸法進趣道、親近善知識、得諸善知識、是道非道、是量非量、成就見道、具道功德、修行識道、諸道莊嚴。

「文殊師利!如是一一皆應廣說,而諸佛如來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種種示現。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如是如來,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一切住處,一一世界,一一閻浮提,一時示現,隨眾生可化,而自見諸佛如來,而諸佛如來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種種示現。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以無障礙如來身故。

「文殊師利!是名略說諸佛如來無邊之身,若廣說者,盡未來際劫數住持,不可說盡。

「文殊師利!云何諸佛如來遍見?

「文殊師利!我譬喻說。何以故?有智慧者,依諸譬喻,得解義故。文殊師利!如大池水五百由旬,若千由旬,溢滿地平,大蓮華葉,覆彼池水,蓮華葉上,中有一人,乘駕鐵車,行華葉上,彼鐵車輪,具有千輻,其車駕馬,行疾之速,過金翅鳥。彼鐵車行,如是速疾,而水不濕車輪車輻及以馬足,車輪馬足,不損華葉。彼池上人,如是車行,當爾之時,即水池中,生大毒蛇。以何等時,彼車輪及以馬足一轉?依彼念時,彼大毒蛇,繞車七匝。

「文殊師利!以何等時,彼大毒蛇,繞車一匝?依彼剎那,阿難比丘十遍說法,又復更有示現彼義。以何等時,阿難比丘一遍說法?依彼剎那,舍利弗比丘千遍說法,令眾生知。以何等時,舍利弗比丘一遍說法?依彼剎那,大目揵連能過八十千世界外。以何等時,大目揵連過一世界?依彼剎那,諸佛如來,一切世界,一切住處,一一世界,一一閻浮提,於一時間,非前後時,從兜率天,退生出家,行於苦行,坐於道場,降伏魔怨,現證正覺,轉於法輪,示大涅槃,住持佛法,示諸法滅,能令一切外道行中,諸本生處,令一時見,非前後見。何以故?以無障礙故。無障礙者以無差別,無差別者以無依止。

「文殊師利!如大琉璃如意寶珠,無價色衣以用纏裹,依彼衣故見種種相。而大琉璃如意寶珠,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見種種相。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諸佛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依可化眾生,十方世界,一切世界,一切住處,於一時間,非前後時,念念如是,種種異見。而諸佛如來,非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種種異見。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譬如月輪,或如日輪,於閻浮提一切器水,清淨不濁,離於障礙,皆悉現見,而日月輪,本處不動。

「文殊師利!如是應、正遍知,十方世界,一切世界,無障無礙,如是如是,可化眾生,自心清淨,皆見如來。而諸佛如來,兜率陀天如本不動,如是十方一切世界,一切眾生,發起心中,皆悉現前。何以故?以如來得不退智故。

「文殊師利!譬如世間一切眾生,依下中上諸果報故,則下中上有為諸行,皆悉成就,而有為行,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如是種種諸事成就。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如是眾生,依下中上業果報故,見諸佛如來,有下中上。而諸佛如來,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見下中上。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譬如一雨一色味等,墮閻浮提,依種種器,有種種色,有種種味,有種種香。而大雨,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色香味異。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如是諸佛如來,一味法界,依可化眾生,見有種種差別諸法。而諸佛如來,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見差別法,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譬如何處出生自在如意寶王,如是彼處無有鐵生,種種鐵器彼處不生。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如是何處出生諸佛如來光明,彼處不生火之光明,及電光明、日月光明,不生種種如意摩尼寶王光明,不生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天帝釋王、大梵天王、護世四王等諸光明。彼處天子詔勅不行,彼處不生四種姓氏,彼處不生八種諸難地獄、餓鬼、畜生等難。彼處不生十惡業道,彼處不生種種諸亂,彼處不生諸餘外道、惡命生活尼乾子等。

「文殊師利!而諸佛如來,不分別離分別,而自然如是,無分別離分別,自然如是,諸事不生。何以故?以得不共法相應故。

「文殊師利!是名略說諸佛如來不可思議境界,若廣說者,盡未來際劫數住持,不可說盡。

信力入印法門經卷第四


上篇: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

下篇: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華嚴部目錄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

佛說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卷上(一名普賢菩薩定意) 西晉月氏...

佛說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佛說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譯 如是我聞...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卷 唐于闐三藏提雲般...

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佈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佛語經

佛語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

佛說佛印三昧經

佛說佛印三昧經一卷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羅閱...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菩薩處胎經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卷第一 姚秦涼州沙門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燉煌石室本) 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

佛說蟻喻經

佛說蟻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

【佛教詞典】金藏經

(經名)大部補註五曰:金藏經者,昔宇文邕殘酷釋氏時...

【佛教詞典】留多壽行

(術語)阿羅漢成就自在之神通者,以願力與第四禪之定...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認為沒有人知道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

嗚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釋迦牟尼佛(前565前486)發現了人生規律緣起性空而因...

讚佛偈的因緣

久遠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當時,釋迦牟尼是...

受持法華經,得往生淨土之益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

自性原來清淨住,三界縱惡亦無懼

藥師法門是特別特別注重你一定要能實踐,光說理論沒用...

天地間自有一種撫慰的力量

唯有改變自己的做法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 有很多人常抱怨...

8個優秀人才必備的品質

歲末年初,許多人懷著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慨...

為何彌陀一身能接引百千萬億眾生

原文: 或曰: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

能知天下本來無事,便是萬事如意

由於現代資訊傳播迅速,帶給人們焦慮的夢魘也相當多,...

波爾尼仙人的故事

佛陀涅槃後的五百年,有位阿羅漢從迦濕彌羅國,來到犍...

有情眾生的生命為什麼會相續

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

香花與臭魚

在佛經中說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魚之人,一天,賣魚以後...

【視頻】淨土五經日誦集要(傳印長老輯錄)

淨土五經日誦集要(傳印長老輯錄)

【視頻】普賢菩薩行願品(印能法師念誦)

普賢菩薩行願品(印能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