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語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語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毘耶離大林樓閣上,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八萬四千諸大菩薩,復有學無學無量人眾,圍繞說法。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龍威德上王,從坐而起,整服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如來先說佛語修多羅諸經,復有說非佛語。世尊!此有何義?云何受持?」

爾時佛告龍威德上王菩薩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於諸經中而說佛語、非佛語』者,善男子!如是非語即是佛語。善男子!善思念之!我於今者善為汝說。」

時龍威德上王菩薩而白佛言:「善哉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善男子!言非語者即是佛語;善男子!言佛語者,是則名為最重身業。我之所說,皆悉無有不利身業、口業、意業,彼亦無語、無能說者亦無言者。善男子!諸有色語皆非佛語。若,龍威德上王!色非語非佛語者,受、想、行、識非語亦非佛語;善男子!若無色語,無受、想、行、識語者,是名佛語。

「善男子!若有身、口、意業語者,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身、口、意業語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地、水、火、風、空界如是等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有不說地、水、火、風、空界等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貪、瞋、癡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貪、瞋、癡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漏語及無漏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非漏語、非無漏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所悕,如是語者不名佛語,以彼佛語不悕求故。善男子!若無高下,如是語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事語、非事語者,不名佛語;善男子!若有非事、非非事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於自性清淨法上言得證者,彼非佛語;善男子!若非自性、非他性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實語、非實語者,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實語、無不實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此語:『是凡夫人之所說語、此是聖人之所說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凡語、無聖人語,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內語及有外語、內外語者,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內語及無外語、內外語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於諸法,有色所依,受、想、行、識所依語者,不名佛語;善男子!若於諸法無色可依,亦無受、想、行、識可依,如是語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處語,是魔王語、是魔民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一切諸處語者,是名佛語。善男子!若有色覺分別而語,受、想、行、識覺分別語,不名佛語;善男子!若無色覺分別而語,受、想、行、識覺分別語,是名佛語。以此義故,魔及魔民不得其便。

「復次善男子!言菩薩者,若色無我,亦不分別非是我所,如是受、想、行、識無我,亦不分別非我所者,名為菩薩」。

時龍威德上王菩薩面白佛言:「世尊!以何義故而有言說?何者言說?」

佛言:「善男子!魔波卑掾。復次善男子!若菩薩色不作念我當如是,受、想、行、識亦不作念我當如是,如是菩薩於一切處皆無有語。龍威德上王!諸善男子有上勝者,斷一切語、斷一切障、滅諸我慢、斷一切網、離諸二見、離一切想,以無語故。云何有言?亦無可語,是故非語名為佛語。善男子!以此義故,當如是知此是佛語。

「善男子!若無身無身行、無口無口行、無意無意行、非行非非行、非謗非不謗、不生不起、無想無處、無住無沒、非寂非行、諦語不動復非不動而亦不住,自然不緣亦非不緣,善男子!此是佛語。以彼無有可能語故,是名佛語。

「善男子!菩薩能作如是學已,是則名為學上上智光明佛語、清涼佛語,遍悅一切諸眾生身、開發一切諸眾生意,趣向佛智受持法義;遍悅一切諸菩薩眾,覺諸睡者善入法界,是善決定向於法輪;轉於法輪、擊大法鼓,降諸魔眾、降伏異怨、降伏一切諸外道眾,是能救護向惡道者、是能莊嚴諸佛世界、是一切佛之所稱嘆,必坐道場。如是菩薩已坐道場,如是菩薩已得菩薩諸陀羅尼。」

說此佛語法門之時,聖龍威德上王菩薩菩提分法皆悉滿足,即時獲得無生法忍;二萬六千諸菩薩等,得陀羅尼及諸三昧。八千比丘得無漏法。復有八萬四千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以神力雨種種花供養世尊。

如來說是法門之時,聖龍威德上王菩薩,及諸大眾天、人、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語經


上篇:謗佛經

下篇:第一義法勝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

佛說身毛喜豎經

佛說身毛喜豎經卷上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大...

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

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亦名轉女身菩薩問答經) 姚秦罽賓...

佛說寶雨經

佛說寶雨經卷第一(顯授不退轉菩薩記) 唐天竺三藏達摩...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 失譯人名附秦錄 如是我聞: 一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數經

佛說數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

佛說佛地經

佛說佛地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

【註音版】緣起經

緣起經...

菩薩戒本宗要

大賢法師義記序 大薦福寺僧道峯撰 吾觀。悠悠群動。營...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戒殺四十八問

戒殺四十八問目錄 釋生物養人之疑(五問) 釋俗見斷殺之...

佛說分別經

佛說分別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五蓋次第

【五蓋次第】 p0263 大毗婆沙論四十八卷十四頁云:問:...

【佛教詞典】北度

指師徒之禮。蓋師居北位度化弟子,弟子面北作禮,故稱...

聖嚴法師:如何祈福才能有福

社會由於迅速轉型而隱藏了種種危機,總括來說有以下三...

對自己這麼殘忍,恐怕會失去大好機會

以為五逆十惡,臨終迴心,念十聲佛,就可往生,因此可...

名譽不足惜,道德無可崇

人之處世,貴真率耳!德莫德於真,賊莫賊於偽。古之聖...

放下身心才能養身

近幾年來,時常有人登門或來信,來電要我談談養身之道...

蓮池大師的德業

蓮池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他出生的時候就...

妄殺群牛

俗語說:寧願玉碎也不願瓦全。就是說,自己得不到的東...

九華山大興和尚往生記

大興和尚,字了維,俗名朱毛和,又名朱萬全。 1894年,...

彌陀即是毗盧師,極樂即是華藏界

同一法身 《華嚴經》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極樂世界以阿彌...

修行路上的三個注意事項

1、不貪名聞利養: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

懂得捨棄便是擁有

有些東西一旦擁有了就是負擔,擁有的越多,負擔就越重...

五戒都修不好,憑什麼得出世間的聖果

十惡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種,貪、嗔、癡,要把它斷除...

人言我好壞,不生喜怒心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妙喜居士讀誦

《佛說阿彌陀經》妙喜居士讀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偈頌》妙喜居士

《普賢行願品偈頌》妙喜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