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三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十一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五眼、六神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五眼、六神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五眼、六神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五眼、六神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五眼、六神通。」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無忘失法、恆住捨性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無忘失法、恆住捨性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無忘失法、恆住捨性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無忘失法、恆住捨性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忘失法、恆住捨性。」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彼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彼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彼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彼菩薩摩訶薩行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菩薩摩訶薩行。」

「世尊!云何以眼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眼處眼處性空。何以故?以眼處性空與彼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耳、鼻、舌、身、意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耳、鼻、舌、身、意處耳、鼻、舌、身、意處性空。何以故?以耳、鼻、舌、身、意處性空與彼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云何以色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色處色處性空。何以故?以色處性空與彼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香、味、觸、法處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聲、香、味、觸、法處聲、香、味、觸、法處性空。何以故?以聲、香、味、觸、法處性空與彼無上正等菩提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色處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云何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眼界眼界性空。何以故?以眼界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何以故?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界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云何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耳界耳界性空。何以故?以耳界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何以故?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耳界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云何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鼻界鼻界性空。何以故?以鼻界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何以故?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鼻界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云何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舌界舌界性空。何以故?以舌界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何以故?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舌界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云何以身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身界身界性空。何以故?以身界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何以故?以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身界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云何以意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意界意界性空。何以故?以意界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何以故?以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與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意界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修習佈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云何以眼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眼界眼界性空。何以故?以眼界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何以故?以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眼界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世尊!云何以耳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耳界耳界性空。何以故?以耳界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何以故?以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耳界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世尊!云何以鼻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鼻界鼻界性空。何以故?以鼻界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何以故?以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鼻界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世尊!云何以舌界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舌界舌界性空。何以故?以舌界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

「世尊!云何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慶喜!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何以故?以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與彼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二無二分故。慶喜!由此故說:以舌界等無二為方便、無生為方便、無所得為方便,迴向一切智智,安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百一十三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隋大業年中三藏笈多譯 歸命一切...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序 御製 大朴既散,有為遂作。名...

放光般若經

放光般若經卷第一 西晉于闐國三藏無羅叉奉 詔譯 摩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

力莊嚴三昧經

力莊嚴三昧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達磨大師血脈論

達磨大師血脈論...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十不二門

十不二門 唐荊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跡門,談其因果及以自...

佛說月上女經

佛說月上女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佛說阿遬達經

佛說阿遬達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佛在...

佛說法常住經

佛說法常住經 僧祐錄雲安公失譯經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

【佛教詞典】施等與五德相應得入到彼岸數

【施等與五德相應得入到彼岸數】 p0862   瑜伽七十五...

【佛教詞典】蓮華藏世界

(界名)諸佛報身之淨土也。為寶蓮華所成之土,故名。...

六根之相是生滅的影像,沒有真實的體性

我們再看第二段,破異。異就是彼此不同體。 若此見精,...

學佛要學結緣

我們佛教,其實主要就是「結緣」,我們今天拜佛、普佛...

在地下入定七八年, 生死卻仍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金山的寺院上香,當時是一個下大...

培養自己心靈的力量

佛教對人生的解釋,它主要依止的理論就是建立因緣觀,...

處處不滿意又很苦惱,如何改變刻薄的分別心

《唯識學》特別強調分別變的重要,因為我們的第六意識...

鐵窗下的懺悔

再度入獄,雖近不惑之年,卻開始對自己生命產生疑問:...

淺講《信心銘》

第一句話:【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就是你要悟入佛...

修佈施就要這樣子來修

佛教不但在理論上博大精深,而且具體表現在實踐上,是...

戰「痘」女孩的學佛之路

我最初與佛法結緣是因為我的同學。有一次我跟著她一起...

牛舌與啞巴

《法苑珠林》記載著一個故事。 說在唐朝武德年間,在大...

把生命主宰權放棄,輪迴就拿你沒辦法

我執它的引起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個我執的情況有...

不能分心太多

一個皈依佛門不久的小沙彌,近日有些心神不寧,他不僅...

【視頻】《金光明經》靈鷲山僧眾唱誦

《金光明經》靈鷲山僧眾唱誦

【視頻】《佛說彌勒下生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彌勒下生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