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並諸菩薩摩訶薩眾而共圍繞。

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見五蘊自性皆空。

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

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子言:

「汝今諦聽,為汝宣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者,當觀五蘊自性皆空。何名五蘊自性空耶?所謂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無所生無所滅,無垢染無清淨,無增長無損減。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無眼識界,乃至無意界無意識界;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所得,亦無無得。

「舍利子!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行故,心無所著亦無罣礙;以無著無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妄想,究竟圓寂。所有三世諸佛依此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應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廣大明、是無上明、是無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惱,是即真實無虛妄法,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大明曰:

「怛[寧*也](切身)他(引)(一句) 唵(引) 誐帝(引) 誐帝(引引)(二) 播(引)囉誐帝(引)(三) 播(引)囉僧誐帝(引)(四) 冐提 莎(引)賀(引)(五)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佛說此經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並諸苾芻,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上篇:梵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下篇: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一(亦名長安品) 秦天竺...

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七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要

明菩薩沙彌智旭述 此直指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即是...

【註音版】佛教念誦集--暮時課誦

根據上海佛學書局二五年一月印行的《佛教念誦集》(朝...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光讚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陳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如是我聞:...

佛說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

八識規矩直解

八識規矩直解 三藏法師 玄奘 作 蕅益沙門 智旭 解...

【註音版】華嚴字母

一、華嚴字母 華嚴字母共有四十二個,出自《大方廣佛...

法華三昧懺儀

法華三昧懺儀勘定元本序 宋天竺寺傳天台教觀沙門遵式...

佛說沙曷比丘功德經

佛說沙曷比丘功德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彌勒佛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佛說八無暇有暇經

佛說八無暇有暇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佛說灌頂王喻經

佛說灌頂王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順權方便經

順權方便經卷上(一名轉女菩薩)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佛教詞典】五不忍過失

【五不忍過失】 p0270 集異門論十二卷十六頁云:五不忍...

【佛教詞典】五法身

有大小二乘之說。(一)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指...

宏海法師2018天津行開示

好,各位,那我們先,既然是今天大家來行這個佛事,特...

【佛學漫畫】禪宗小故事六則

心中有自己的成見,就聽不見別人的真言。 兩人對談,多...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三世兩重因果」

業力的轉變他都是在死亡到來的時候才算帳的,就像我們...

學佛要學結緣

我們佛教,其實主要就是「結緣」,我們今天拜佛、普佛...

玄奘大師譯《大般若經》及圓寂事

東國重於般若,前代雖翻不能周備,眾人更請委翻。然般...

培養自己心靈的力量

佛教對人生的解釋,它主要依止的理論就是建立因緣觀,...

慧眼觀六道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於最後一天夜裡悟...

有兩件事我們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個人都能來的,這需要因緣。不管信...

夫妻之間如何幸福相處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絕對不是男子的寄生蟲;男子...

三十六萬億同號阿彌陀佛,這樣念佛是否功德大

問: 我在龍舒增廣淨土文看到可以這樣念佛功德大:南...

開經偈的含義

念經前所念誦的四句偈,其偈文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佛學漫畫】八閑暇+十圓滿

珍惜暇滿,不要去做無意義的事情...

【視頻】《佛說彌勒成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彌勒成佛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佛光山早晚課)

佛說阿彌陀經(佛光山早晚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