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

方海權  2012/07/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如何能得到美滿家庭?

方海權答:在《三世因果文》說道:美滿的良緣、美滿的家庭,來自過去生中佛門多結善緣,常修梵行,清淨莊嚴。

我們若是有福份,世間上好人、好事、一切好的東西都是我們的。若無福份,業力重重,怨憎會、愛離別、所有痛苦的事都在你身上發生。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業力深重就自暴自棄。要堅強面對現實,不必煩心,我們力爭造點好因緣,以迎未來福慶,更能改造出美滿的命運。

修學之人,因要造得好,才能得好結果因此要純潔,不要挾雜私心雜念,更不能利用佛法來得到好處。要一心去弘揚佛法,救濟貧苦,念念為佛陀的事業著想,念念為大眾能離苦得樂著想,我們當然也就能得到功德。

「嬌妻美女為何因,前世佛門多結緣」這是《三世因果文》告訴我們。世間上一切事,都離不開因和果。

佛陀的教導,更注重於道德的修為,而來體現相貌的完美,事情的圓滿。在《普門品》中,佛陀告訴我們: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而禮拜供養菩薩,實質是教導我們要修福修慧,積蓄德本,學習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這樣,自然得證自身和家人的莊嚴,以及萬事如意的福報。

雖然,人天福報不是我們追求的目的。但是,圓滿的人生, 圓滿的家庭生活和成員切有助於我們的修道,那是助道因緣。實際我們今生若能得一個完美的家庭,更能佛化家庭,大家都能向善修學,此是過去生積功累德的原故。

世間萬變,念念遷滅。很多人得不到好的緣份,就鋌而走險,有違倫常。或捨糟粕妻而另換新歡,或捨無能夫而攀新貴。或不捨之而亂倫常,類及子孫,乃至遍造來生再陷得不如願眷屬之苦。猶不知今生之果,是過去生所造。今生雖有很多不如意事,而能歡喜接受,即滅無量惡業。況或娑婆世界,轉眼成空。一切都是假,唯有修行真。是故君子之守,子孫之昌。今日之貴,昨日之功。

是以,我們佛門多結善緣, 自身利人少欲,修清淨行,是一善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方海權文章列表

為何世人多把關公作為財神來供奉

問: 請問法師,關公是護法,為何世人多把他作為財神來...

如何解決墮胎所帶來的困擾

問: 如何解決墮胎所帶來的困擾? 慧律法師答: 墮胎...

提不起極樂世界的樂,應當怎麼辦

問: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來極樂世界的...

想持齋,但美味佳餚總忍不住要吃,怎麼辦

問: 我很想持齋,但面前擺著美味佳餚,總忍不住要吃...

般若和願力要怎樣去實踐

問: 師父,在修行的過程中,般若和願力這兩個方法要...

不想念佛,煩躁不安該怎麼辦

問: 不想念佛,煩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念佛念到什麼樣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問: 念佛念到什麼樣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

在家居士不想過世俗的生活,該怎麼辦

問: 師父您好!我是一個在家居士,快三十了,沒有結...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放棄就會喪失積功累德的機會

這個不迷不取不動,我們一再強調,關鍵在不迷。其實,...

在愛情中成長

《四十二章經》云:愛慾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

法性本來空寂,是誰造業?誰來受果報呢

『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

【推薦】婚前同居的危害

婚前同居通常是指男女在戀愛過程中,未經結婚登記,而...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在小乘的《俱舍論》中,有三種無為法。大乘的《唯識論...

到底什麼是戒體呢

《資持》云:納法成業名體。到底什麼是戒體呢? 在律上...

行善的最高境界

億萬富豪丹尼爾在散步時,發現一個小男孩蹲在路邊,手...

被信任是一種幸福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使。一個在船尾搞勤雜...

《佛教以孝為本論》白話譯

(圓濤法師白話譯) 【原文】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

沒耐心怎麼能得到財富

一位立志在40歲非成為億萬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歲的時...

以此三心而念,感應必至也

你現在要專心在一個上面,專心之後,力量就非常大。多...

都是過眼雲煙

有一個小沙彌名叫心通,他忽然厭倦起暮鼓晨鐘的禪修來...

修行應發三種心

從上諸祖教人參禪,雖有超佛越祖之談,其實要人成佛作...

耀智大和尚自述與觀音菩薩的殊勝緣分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觀音菩薩,關鍵的時候都會祈禱...

傅大士《十勸頌》

傅大士(497569)是齊梁之際著名大居士,又稱善慧大士,...

聖嚴法師《愛語》

佛教有一個名詞叫「愛語」,意思是指慈愛的語言、態度...

【佛教詞典】餓鬼食子

(傳說)百緣經五說昔有一夫人,見其妾有妊大嫉妒,竊...

【佛教詞典】修羅場

(雜語)阿修羅與帝釋之戰場也。...

【視頻】淨界法師《法華內觀對臨終正念的幫助》

淨界法師《法華內觀對臨終正念的幫助》

【視頻】德育啟蒙(印光大師撰)

德育啟蒙(印光大師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