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九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九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爾時世尊度彼六十賢眾已,復思何人先可受化,乃憶西曩野儞聚落之中,有難那及長女並眷屬等堪先受化。憶念:「我昔苦行去時經過彼捨,時難那及長女並眷屬等,共持乳粥及酥蜜等來獻於我。今觀彼等根緣已熟,堪可化度。」作是念已,世尊翌日伺候食時,執持應器入西曩野儞聚落之中,次第乞食至難那捨。時彼難那及長女等,見佛至門踴躍歡喜,即謂佛曰:「善來世尊!聖體安否?世尊大慈,暫過我捨。」佛即入門,難那並女為佛敷座。世尊昇座,彼難那及女並諸眷屬,即以頭面禮佛雙足,各各禮已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即為說法。佛言:「難那!汝等諦聽!佈施、持戒生天之因,雖感欲樂終當退失,汝等當斷一切煩惱以求出離。」又復廣為分別生滅之法而令了知。佛說是時,彼難那等根緣成熟蓋障即除,深心思惟歡喜無量。佛即又為廣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法。時難那並女及眷屬等,即於座上得法知見,證四諦理斷諸疑惑,貪愛永除一向信佛,即從座起合掌頂禮白言:「世尊!我於世尊所說諸法實得知見,我今歸佛、歸法、歸依僧伽,願為近事永不殺生。」又白佛言:「食時已至,願佛大慈受我供養。」佛即默然。時彼難那並眷屬等,見佛默然知已受請,持種種香花飲食手自奉上。世尊食畢澡漱已竟,難那眷屬復處卑座樂欲聽法,佛即方便種種說法,難那眷屬復得聞法,歡喜踴躍,禮佛而退。

爾時世尊於西曩野儞聚落化難那等已,即復思念,欲詣摩伽陀國隨緣利樂。時摩伽陀國有善相師烏嚕尾螺迦葉,壽年三百歲,自謂已得阿羅漢道,居尼連河側,弟子眷屬有五百人;摩伽陀國王及輔相一切民眾,皆尊重供養更無有上。「彼摩伽陀國有無量人眾,由如盲冥黑暗障蔽,常依烏嚕尾螺以為引導,彼諸人眾雖承化導無由出離。我今化彼烏嚕尾螺迦葉,及彼人眾,使見正道。」既思惟已,行詣摩伽陀國尼連河側烏嚕尾螺迦葉住處。時烏嚕尾螺迦葉忽見世尊來至住處,又見相好具足威德殊異,即前迎接復加恭敬,而謂佛言:「善來大沙門!先住何處?今忽至此。」即為世尊敷座請坐。世尊就坐,彼烏嚕尾螺迦葉亦自就坐,即以種種言辭慰問世尊,世尊亦以種種方便開導教化。談論未竟,日已西暮,佛即告言:「今已日暮,我於汝捨有寂靜處欲寄一宿。」烏嚕尾螺迦葉白言:「大沙門!我諸房舍眷屬在中,唯一靜處堪沙門宿;然此靜處毒龍在中,雖不悋惜恐有所損。請自思之。」佛告烏嚕尾螺迦葉言:「但願見借,必無傷害。」烏嚕尾螺迦葉告言:「若能爾者當自隨意。」於是世尊即詣龍捨。佛於捨外洗足已便入龍捨,自布淨草跏趺而坐,佛即便入三摩地。

時彼毒龍忽見世尊在捨中坐,即發瞋怒,乃作煙霧遍捨內外,於是世尊以神通力亦化煙霧;毒龍轉怒捨內火著,佛以神力亦化其火,佛與毒龍二火俱熾,時彼龍捨週遍內外成大火聚,火焰上騰明照遠近。時彼迦葉常於夜分出觀星像,乃復觀見龍捨成大火聚,即便傷嘆:「苦哉!苦哉!彼端正沙門不聽我語,龍火熾盛百倍於常,可惜沙門必被傷害。」時烏嚕尾螺迦葉及與眷屬,皆見大火熾盛之相。時彼毒龍知於世尊不能損害,又以自身亦大疲乏,乃息惡毒火便消滅;世尊是時亦攝神力,毒龍降伏收於鉢內。

天曉之後,烏嚕尾螺迦葉與眷屬等,行詣龍捨觀於沙門。既到龍捨,見佛端然而白佛言:「汝大沙門!宿夜安否?」佛言:「我安。」「汝大沙門,鉢中何物?」佛言:「此捨之龍。」佛又告言:「汝言此捨有是毒龍,人不敢止;我今降伏收於鉢中,汝可審觀了知其實。」烏嚕尾螺迦葉自以耆年德重行苦學優,凡所見知無有過者,及見世尊龍火不傷又能降置鉢內,乃讚歎曰:「奇哉!沙門!有大威力,我所見聞希有此事,是大沙門是大丈夫,亦是阿羅漢。」

爾時世尊降毒龍已,至第二日即於烏嚕尾螺迦葉住處不遠,就一樹下經行宴坐,即於是夜有四大天王下來聽法。時迦葉夜出觀於星像,乃見佛前有四大火聚。迦葉即謂諸弟子曰:「彼大沙門亦事於火。」諸弟子曰:「師何由知?」迦葉告言:「我夜觀星像,乃見大沙門前有四大火聚,我知沙門事火無疑。」時烏嚕尾螺迦葉才至天曉,速詣佛所而白佛言:「汝大沙門!亦事火耶?」佛即報言:「我不事火。」迦葉又言:「我夜中觀星,見沙門前有四火聚;若不事火,此乃何用?」佛即報言:「此非是火,是四大天王下來聽法,是彼四天身光之耳!」迦葉驚曰:「奇哉!沙門!有是事也。此大沙門有斯威德,感得天王俱來聽法,此亦是阿羅漢耶?」

至第三日,帝釋天主乃於夜分來至佛所,頭面禮足退坐一面,佛為帝釋如應說法。帝釋天主得聞法已,歡喜踴躍還歸天宮。時烏嚕尾螺迦葉夜觀星像,又見樹下世尊前面有一火聚,極大熾盛光明照耀,如日初出。而彼迦葉謂弟子曰:「而此沙門定事於火。」至天曉已,與諸弟子速詣佛所,而白佛言:「汝大沙門!我昨夜出觀於星像,又見火聚熾於座前,火光上騰如日初出,我今定知沙門事火。」佛即報言:「我非事火;昨夜帝釋下來聽法,是彼身光之所照耀。」迦葉歎曰:「奇哉!沙門!有大威德,此實希有;我今定知亦得阿羅漢果。」

至第四日,烏嚕尾螺迦葉出門觀星,又復觀見沙門座前有大火聚,光明照耀如日正中。是時迦葉還告弟子:「我於今夜又觀星像,復見沙門座前有火,光明照耀轉倍於前,如日正中等無有異,審察是相定事火也。」至天曉已行詣佛所,而白佛言:「我夜觀星,亦見沙門座前有火,我知沙門定事火也。」佛言:「迦葉!我無所求,何用於火?昨夜之中,彼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下來聽法在我前坐,汝所見者是彼身光。」時彼迦葉還復歎曰:「此大沙門乃有如是大威德力,能感梵王下來聽法,實為希有;我定得知亦證阿羅漢果。」

至第五日,時烏嚕尾螺迦葉弟子摩拏嚩迦等,五百人眾,俱事三火,各有三鑪,其鑪共有一千五百。是時世尊在彼樹下,又值彼眾用火祭天。彼五百人常式發火火不能然,彼弟子眾即速告師,至烏嚕尾螺所而白言曰:「師可知否?我等然火,火終不然。不知今日何因若此?」烏嚕尾螺迦葉思惟是事:「而彼沙門在此近住,恐彼威力而有所制。」即與弟子同詣佛所而白佛言:「汝大沙門!我之弟子摩拏嚩迦五百人眾,常式用火而為火祀,今旦然火終不能著。我疑此事,定是沙門威力所制。」佛即答言:「汝慾火然?」迦葉答言:「欲然。」佛言:「汝去,火當自然。」迦葉還家,火已然矣。時彼迦葉及與弟子皆稱讚曰:「此大沙門有力如是,必應亦得阿羅漢果。」

用火祭訖,欲滅其火,火不能滅,盡其彼力終不能滅。摩拏嚩迦諸弟子等,疾詣烏嚕尾螺迦葉之所白言:「我師知否?火雖得然,今不能滅。」迦葉報言:「此必還是沙門所為。」迦葉復來至世尊所白言:「沙門!火雖得然,今不能滅。莫是沙門而複製也?」佛即報言:「汝欲滅耶?」迦葉告言:「欲令火滅。」佛言:「汝但還去,必自滅。」迦葉迴還,火已滅矣。又復歎曰:「此大沙門有是神力,亦阿羅漢也。」

至第六日,烏嚕尾螺迦葉自欲用火祭其火天,火又不然,即自入定欲令火然,火亦不然。來至佛所而白佛言:「我自用火,常式得然;今不能然,莫是沙門力所制也?」佛言:「迦葉!汝慾火然?」答言:「欲然。」佛言:「但去,火必自然。」迦葉迴還,火已然矣。用火事訖欲滅其火,火又不滅,又復入定欲令火滅,火終不滅。事不獲免,來白佛言:「火雖得然,今又不滅。必是沙門力所制也。」佛言:「汝欲滅耶?」迦葉告言:「欲令火滅。」佛言:「但去,火必自滅。」及至還家,火已滅矣。火滅已後,以彼餘炭積於一處。移時之後其炭自然,與諸弟子同滅其火,盡其力分終不能滅。又來白佛:「汝大沙門!火適得滅,今還自然熾盛倍常,我不能滅。此必沙門力所制也。」佛言:「火又然耶?」答言:「火然。」「汝不能滅耶?」答言:「我不能滅。」佛即報言:「汝但迴去,火自息滅。」迦葉即迴,火已自滅。迦葉歎曰:「奇哉!沙門!有斯力也。我欲然火,火不能然,告以得然;我欲滅火,火不能滅,告以得滅。今火再著,不能再滅;今火得滅,亦由彼力。是大沙門有大威德,此實希有,必應亦是阿羅漢也。」

過是日已,烏嚕尾螺迦葉作外道法設七日會,彼摩伽陀國王士庶皆悉聞知。迦葉思惟:「今大沙門在此近住,前所火祀皆能力制,今所作法莫複製耶?若彼沙門七日不來,我法必成;若復來者,或恐被制。」又作是念:「彼大沙門相好端嚴,威德殊勝,國中士庶若見殊勝,或恐捨我而事於彼。」以斯事故思念再三。佛即尋知,佛於七日他處游化,雖在近住,迦葉及眾於七日中不見世尊。

時彼迦葉作七日法,國中士庶悉持香花及與財寶,廣作供養。作法既畢設會亦終,卻復思念:「彼大沙門七日不見,我今設會多有餘長,沙門若來甚有供養。」作是念已,佛知其意,即便行詣迦葉住處。迦葉才見心即歡喜:「此大沙門我思便至。」乃白佛言:「沙門來耶!」佛言:「我來!」又曰:「七日之中何以不來?」佛言:「汝作是念:『我設七日法會,若彼沙門來者恐法不成。』我知汝意是以不來。今汝思念:『作法已畢,沙門若來甚有供養。』我亦知爾,是以此來。」迦葉思惟:「此大沙門是大聖者,悉知我意,必定亦是阿羅漢也。」佛與迦葉言論已竟,尋還所止。

迦葉於後以虔潔心造諸飲食,極令香美異其常品,待至來日自詣佛所,白言:「沙門!我以專心備辦食竟,願過我捨而受供養。」佛受請已而告之曰:「汝但先去,吾當便至。」迦葉既去,世尊入三摩地,由如壯士屈伸臂頃,於贍部洲界取贍部樹果,盛滿鉢已迴還,先至迦葉住處跏趺而坐。迦葉後至,見佛先到驚而言曰:「沙門來耶!」佛言:「我來久矣。」迦葉又言:「從何道來?」佛即報言:「我從住處往贍部洲界取贍部樹果,還來於此。」迦葉言:「大沙門乃有如是神通迅疾,於少時間能往於彼取果還來,此大沙門亦是阿羅漢也。」佛即以果示之:「迦葉!汝曾見不?」迦葉言:「我未曾見。」佛言:「汝樂食不?」答言:「樂食。」佛言:「隨意。」迦葉食果歎未曾有。食果已竟,即以所造種種飲食自手奉上。佛喫食已澡漱亦畢,即為迦葉說偈,祝願訖,尋迴樹下。

又第二日請佛受供,佛即依前入三摩地,往弗婆提取菴摩羅果,先至迦葉住處。又第三日請佛受供,佛入三摩地,往西衢陀洲取得尾螺迦閉他果,還來先至迦葉住處。至第四日請佛受供,佛即入三摩地,如屈伸臂頃,往北俱盧洲取自然米飯鉢中持來,先至迦葉住處安坐,已久迦葉方來。迦葉又問:「自何道來?」佛答:「迦葉!我適往彼北俱盧洲,取自然米飯持來至此。」迦葉歎曰:「此大沙門有是神通,必是亦得阿羅漢果。」佛還問言:「北洲之飯汝樂食耶?」答言:「樂食。」佛言:「隨意。」迦葉食已歎未曾有,於是以自所辦種種飲食奉上於佛。佛受食竟澡漱亦畢,即為迦葉說偈,祝願已,還歸樹下。

世尊來日乃自持鉢往四大王天,直至忉利天取天酥味,還來所止樹下而食。喫食既畢,思水澡漱。帝釋天主知佛思水,如展臂頃來至佛所,白世尊言:「欲水用耶?」佛言:「欲水。」帝釋即觀近地先有涸池,以手指之,水即湧出,清淨香潔無與等者。佛即澡漱隨意受用。帝釋天主還歸天宮。迦葉忽見驚怪非常:「而此涸池無水已久,今復水滿,不知何來?」速至佛所而白佛言:「大沙門!此池久涸,水因何有?」佛即報言:「今日食畢無水澡漱,帝釋遙知,乃下天來為我出水。」迦葉歎言:「未曾有也!食從天取,水令天出,能感如是,此必亦得阿羅漢也。」迦葉乃立池名,謂之播抳佉多。

佛於後時入池澡浴,池岸之側先有大樹,名阿祖囉曩,佛以袈裟掛於樹上,迦葉來至見佛袈裟掛於樹上,知佛澡浴即來瞻覩。佛既浴訖,出水上岸,即展其手欲攀樹枝,時阿祖囉曩枝便低亞。迦葉乃見,還復歎曰:「此大沙門實不思議,感得無情自然低亞,沙門亦得阿羅漢也。」

世尊後時思欲洗衣:「云何得石而為用耶?」帝釋遙知,尋至佛所白言:「世尊!佛欲洗衣而用石耶?」佛言:「要石。」帝釋即令夜叉於大山中取石一塊,修令平正復使光潔,置於池側。佛即洗衣,洗已欲曬。帝釋又令夜叉別取一石置於池岸,佛洗衣竟就石曬之。迦葉來至,又見池岸忽然有石,乃自驚怪:「池岸先無,今從何來?」而白佛言:「大沙門!池岸之石自何而有?」佛即報言:「我欲洗衣為無石故,即起思念,帝釋下來為我安置;我又思念無處曬衣,彼天帝釋又安一石。二石所來,皆帝釋也。」迦葉大歎:「此大沙門,凡是所作非世之有,必已證得阿羅漢也。然其所證應莫超吾。」

迦葉之心似有省悟,世尊又以方便更現異相,教化迦葉令入正道。佛即化彼尼連河水忽然汎溢,居河左右人多漂溺,枯涸陂池處處皆滿,佛所止處正居其內,佛以神力令水環遶,四面壁立中心塵起。迦葉是時見河汎溢最盛於常,即思念言:「彼大沙門得不漂溺?」由是乘船速至佛所,乃見世尊樹下經行步步塵起,又以環水壁立不能下船,歎異倍常,遙相慰曰:「沙門安否?得無憂惱耶?」佛言:「我無憂惱,勞相諭也。」復思念言:「此大沙門自有神通,何不離此?」迦葉又言:「莫欲乘船離於此耶?」佛言:「欲離於此。」迦葉白言:「若欲離者當自上船。」佛以神力,如彈指頃,已在船中跏趺而坐。迦葉見佛已坐,不見所來所入。迦葉歎言:「沙門是大丈夫,有大威德,乃有神通能如是也。」迦葉白言:「我自亦得阿羅漢果,然不及沙門所證之道。」

佛知迦葉決定迴心,便即告言:「汝自言證阿羅漢者,非實證也!」迦葉忽聞世尊發如是語,身毛皆竪轉自尅責:「此大沙門悉能知我種種之事,今宜師之以進其道。」作念已定而白佛言:「大沙門!願知我意,今欲於大沙門法中出家而為僧伽,稟奉教勅修持梵行,唯願慈悲特賜聽許。」佛知迦葉證道時至,又以方便化彼徒眾,乃謂迦葉曰:「汝欲於吾法中出家學道為沙門者,還曾令諸弟子悉知已否?」迦葉答言:「弟子未知。」佛言:「汝為人師,不得卒暴。且可歸還與弟子議,若謂然者即可再來,斯亦未晚。」

迦葉奉教還至住處,乃與摩拏嚩迦等五百弟子同集一處,告而言曰:「彼大沙門相好異常神通難及,凡所動止天悉遙知,或來座前而聽其法,或有要用皆能給送,累見神變我實不如。今欲師彼出家以進其道。吾已決定,汝等如何?細自籌量以實報我。」摩拏嚩迦白迦葉言:「彼火龍暴惡首先降伏,神異他心眾人目覩。我等所業悉自師傳,師既未如,弟子何說。師若決志,我等皆隨;師若達彼宗源,亦願垂於濟度,我等已決眾共一心,今或可行不可失也。」於是迦葉知眾誠願,乃令弟子取事火具,護摩杓等種種之器,及鹿皮衣、樹皮衣、淨瓶、拄杖、革屣等物,悉棄尼連河中,以示不迴之相,師徒相率同詣佛所,頂禮佛足退立一面。

爾時世尊謂迦葉曰:「汝復來耶?」迦葉答言:「今與弟子同來,欲於大沙門法中出家修學。」佛已懸知乃更審曰:「汝諸弟子誠心以否?」迦葉答言:「我與弟子皆悉誠心,唯願慈哀咸垂濟度。」佛即默許度為沙門,又復報言:「汝等今朝是真出家、是真梵行,披袈裟衣而實沙門。」

爾時烏嚕尾螺迦葉身著袈裟成沙門相,又聞佛言:「汝今是真出家、是真梵行。」私自慶喜我心全滅。又復思惟:「往昔大仙嘗說斯事:『世稀有佛出興於世,得無上覺具一切智,是大聖人天上人間悉能利樂。』我於前時夜出觀星有大火聚,謂其事火與我同宗,乃是梵王、帝釋、四天王等互來聽法。今惟此事是大聖人,此非大聖,孰為聖也?」於是迦葉易沙門稱,呼佛為世尊也。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九

 

上篇: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下篇:佛所行讚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過去現在因果經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

佛說灌頂王喻經

佛說灌頂王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金色王經

金色王經 東魏天竺優婆塞瞿曇般若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說大意經

佛說大意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陳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佛說阿耨風經

佛說阿耨風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不增不減經

佛說不增不減經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注華嚴經題法界觀門頌

注華嚴經題法界觀門頌引 徐呂取韻切忌道著 歸德法雲灑...

蓮修必讀

蓮修必讀自序 佛法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凡詩歌偈...

【註音版】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四念處

四念處卷第一 隋天台山修禪寺智者大師說 門人章安灌頂...

佛說文殊師利行經

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隋天竺三藏豆那掘多譯 我豆那掘多,...

【佛教詞典】粗相

(術語)起信論分別無明為三種之細相與六種之粗相。...

【佛教詞典】明論

又作韋陀論、吠陀論。為印度古代婆羅門之經典。韋陀,...

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

1.生平 徹悟大師(公元17411810年),諱際醒,一字訥堂,...

極樂六塵皆說法

又,若據法所顯義,則無非佛事。如香飯光明等,當知法...

叢林寺院清規大全

一、何為叢林? 叢林,指僧眾聚居的寺院,尤指禪宗寺院...

賢書法師出家前寫給兒子的信

劉二子: 你好! 你媽媽帶來你的消息,說你讀書讀的很...

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來由

阿那律:又譯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盧豆,阿樓駄,...

至誠禮敬佛陀的頻婆娑羅王

從前,佛陀在誐耶山頂,度化迦葉兄弟三人及其弟子千人...

人一生所要讀的書

有人說,人生要讀三本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淨

問: 怎樣才能做到持戒清淨? 淨界法師答: 自責汝心...

修白骨觀的三個階段

白骨觀即觀想人的身體成為白骨的修法。貪慾熾盛的眾生...

虛雲老和尚親述稱念觀音菩薩,得蒙脫險之經歷

1944年春,虛老住持雲門寺期間,正值抗日戰爭最慘烈的...

十善業道之不殺生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業中,佛陀把殺業放在第一位,...

為什麼雞蛋和牛奶不能吃

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雲...

【視頻】《佛說療痔病經》大力法師讀誦

《佛說療痔病經》大力法師讀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蓮歌子

《佛說阿彌陀經》蓮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