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爾時摩賀曩摩說此偈已,即往北門高聲問言:「此有何人不睡守護?」甘露飯王言:「我於此處不睡守護。」摩賀曩摩言:「若不睡守護無諸過失。」而說偈言:

「怖睡如山嶮,  亦如汎河海;
 一心防難危,  止睡亦如是。」

時摩賀曩摩說此偈已,即往市肆街巷處處巡行,覺察眾人止睡守護,而說偈言:

「依法離非法,  實言勿妄言;
 淨飯王最上,  止睡令守護。」

時摩賀曩摩說此偈已,天色將曉詣淨飯王前,而白王言:「過一晝夜,內外安靜無諸魔難。唯願大王,更勅軍眾用心守護過七晝夜,令彼太子定得輪王之位。」如是防護至六晝夜。時忉利天主,觀太子意欲往道場,而說偈言:

「善哉大丈夫!  牟尼釋師子;
 必捨王宮殿,  趣求山野處。
 圓滿六波羅,  成就無上智;
 拔濟於群生,  究竟至彼岸。」

爾時悉達多太子,與諸宮嬪作於娛樂,而忽思惟:「我今雖有耶輸陀羅、娛閉迦、蜜裡誐惹,如是夫人及六萬婇女,若無男女便去修行,眾人俱言:『悉達多太子非是丈夫。』」出別之後,即令耶輸身有懷妊。由是太子為諸宮嬪說:「緣生幻有,生死輪迴,若不息心,無有窮盡;若與女人同其床座,如足履火速得大苦,是故我今而生厭離。」作是語時有一妓女,口吐涎沫,手足紛紜,髮髻散亂,迷悶倒地。時諸宮人驚怖異常,太子見之深生傷愍,歎言:「苦哉!云何有此死相不祥。」而說偈言:

「須臾變壞生惡相,  手足紛紜涎沫流;
 覩此無常苦惱身,  是故我今求解脫。」

爾時太子說此偈已,觀諸眾生,無有我、人、眾生、壽者堅實之相,如入尸陀林,無所愛樂,如履淤泥,唯增臭惡,如養毒蛇,終無所益,如電如夢,如沫如泡,根本無明覆而不覺。如是觀已,時淨飯王自說其四夢:一夢滿月有其蝕障;二夢日出復於東沒;三夢大人眾來禮拜;四夢自身笑而復哭。

耶輸陀羅亦說八夢:一夢上族離散;二夢吉祥座破;三夢腕釧損墜;四夢牙齒墮落;五夢髻髮亂垂;六夢吉祥雲出於宮捨;七夢滿月有其蝕障;八夢日出未高復於東沒。

即時太子復自思惟,曾作五夢:一夢床座如妙高山,坐臥自在;二夢兩手左托東海,右托西海,復以二足垂南海中;三夢花果、樹木及諸藥草長至天界;四夢大身飛禽其類甚眾,形白頭黑,及諸小鳥種種顏色,四方而來都至面前,變為一色而禮其足;五夢大石山上經行顧望。太子自心思念:「我夢如此,定得捨俗,證大菩提。」

爾時耶輸陀羅,思前八夢,告請太子佔其吉凶。太子曰:「一夢上族離散,宗姓團聚未始暫分;二夢吉祥座破,座今如故;三夢腕釧損墜,見在汝臂;四夢牙齒墮落,非有墮者;五夢髮亂垂,孰覩垂髮?六夢吉祥雲出宮,夫為吉祥我又在宮;七夢月有蝕障,今在天上何有障耶?八夢日出未高復於東沒,此時夜半日又未出。所夢無惡汝何憂疑?」太子思惟:「此之八夢,當應是我出家之兆。」即告耶輸陀羅:「我今當為一切眾生往彼山間,志求涅槃解脫之法。」耶輸陀羅言:「如夫所志我亦隨往。」

爾時帝釋天主及梵天王告太子言:「善哉,善哉!速捨五欲早出宮殿,明相現前證一切智。」菩薩言:「憍尸迦!我在深宮如虎入穽,象、馬、車、步四兵圍繞,宮殿門戶,並皆鎖閉,處處懸鈴,警覺守護,云何而出?」帝釋告言:「但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所行行願,為斷眾苦,度脫世間。」作是語時,四大天等以威神力,令彼眾人不能為障。即時帝釋化一寶階,告般唧迦夜叉主言:「聖者菩薩現處高樓,汝以寶階於前迎接。」夜叉聞已,依教奉行。菩薩下之即覓飡那令被馬王,尋見飡那正當眠睡,而說偈言:

「善哉!飡那汝速起,  被我馬王迦蹉迦;
 乘入諸佛修行山,  求證牟尼無上覺。」

說此偈已,飡那從睡眠覺,即起合掌告菩薩言:「事無倉卒,何於夜半急要馬王欲乘遠去?況此宮禁,且無兵難、賊難及水火之難,云何如此?」菩薩言:「汝自昔來甞奉驅馳,云何於今而不相順?」飡那白言:「今當半夜,真偽難分,慮有不虞以招大罪。」菩薩聞已默然思念,恐人知覺自往中廄。時天主帝釋手執火炬,引路前行,至其廄門牽致馬王,馬即驚駭雙足跑地。是時菩薩舉萬字福相、百千威德之手,作無畏印,摩馬王頂告言:「迦蹉迦!與我有緣,若能送我雪山之中諸佛行處,證得無上菩提之果,降大法雨普潤世間,一切有情皆獲利樂,汝福無量。」時迦蹉迦即受教旨,身足不動。

爾時復有四大天子:一名俱羅;二名烏波俱羅;三名波囉拏;四名波囉拏捨嚩帝。此四天子至菩薩前,合掌恭敬告菩薩曰:「今知出外修菩提行,我等四天願欲隨從。」菩薩問言:「汝有力耶?」第一天子言:「所有大地之土可以負行。」第二天子言:「所有大海、江河可以負行。」第三天子言:「所有一切山嶽可以負行。」第四天子言:「所有大地、山嶽及河海等,俱可負行而無疲睏。」菩薩聞已,即以神力移足躡地,地大振動,四大天子住立不能而各驚怪:「誰知菩薩有斯威力,我等四天云何懺謝?」是時飡那見是神力,即牽馬王詣菩薩前。

爾時大威德諸天,及諸龍神傷愛別離,於上空中啼泣下淚。飡那言:「云何空中無雲下雨?」菩薩言:「此非降雨。我將出外,天龍傷別,啼泣雨淚。」飡那聽受住立合掌。菩薩即時深思佛功德威儀利樂之法,復思父母養育慈愛顧復之恩,如不告辭有虧孝行。作是念已,即入殿內,見淨飯王正當睡眠,右繞一匝合掌啟白:「我於此時往雪山中求無上道,度脫世間生、老、病、死,令諸眾生得大解脫。」言已而辭。

時有釋種摩賀曩摩,瞻見太子,戀慕憂惱悲泣涕淚:「云何因業輕捨王宮?」太子答言:「我為利益一切眾生,求成佛果。」摩賀曩摩白云:「王勅我輩長時警護,無令太子暫出宮禁。」太子告言:「我於往昔發菩提心,經三大阿僧祇劫,歷修萬行求無上覺,欲度眾生,今此王宮非我所止。」摩賀曩摩聞是語時,倍復憂惱涕淚悲泣,發麤澁言:「苦哉!苦哉!我淨飯王所望不就,致令大子棄捨深宮欲出遠行。」時耶輸陀羅聞是語已,驚疑惶怖,迷悶倒地,良久乃蘇。告太子言:「緣何今日捨我而去?」娛閉迦,蜜裡誐惹,及諸宮嬪悲淚前行,告淨飯王:「太子無故,欲離宮寢往彼山野,如鬼魅所著無以遮止,唯王當嚴勗勿令遽往。」王既聞已欲行誡勅,帝釋梵王與諸天子,接迎菩薩即出城外。

菩薩右邊色界天子善現威儀,菩薩左邊欲界天子手執幢幡,有無數天樂導引前行,有百千天子,於虛空中雨優鉢羅花、俱母那花、白蓮花,及曼陀羅花;復雨沉香、末香、旃檀之香,種種上妙衣服;復有天子歌舞作唱,復有天子手捧馬足,瞻仰菩薩一心隨行,俱吠囉等無量諸天恭敬圍繞,須臾之間至雪山中,去迦毘羅城一十二由旬。

爾時天主帝釋及大梵天王等,合掌白言:「我等諸天發精進心,隨侍菩薩來至山中,若我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願垂攝受度脫我等。」住立右邊一心瞻仰。菩薩即時為說偈言:

「我得最上道,  一切佛行處;
 度脫於汝等,  及彼諸有情。」

說此語已即脫寶冠上妙衣服,告飡那曰:「將我衣服及彼馬王歸奉父王,若不證菩提誓不迴也。」復說偈言:

「汝將馬王及寶衣,  速歸本國迦毘羅;
 我住雪山修梵行,  菩提未證而未歸。」

爾時菩薩說此偈已,飡那聞之而復悲泣,白言:「今此山中多有虎、狼、師子諸惡禽獸,菩薩一身云何可止?又此山野中皆有叢林、荊棘、土石、磽確,菩薩旦暮云何經行?」菩薩言:「飡那!汝何愚迷,眾生之身業惑所感,四大和合性相違反,老、病、死、苦,如至身時,非擇尊貴上族,富豪貧賤,端正丑陋,少壯老年,冤親人我,速歸散壞,俱受無常。云何修行怖諸危難?」飡那曰:「菩薩之行其義如是。王或見我,不見太子,必生憂惱,如致大病,其事云何?」菩薩言:「我今出家行菩提分法,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成就十力、四無所畏,豈令父母得不吉耶?」作是語已,即從座起合掌頂禮,舉手執劍如優鉢羅花葉,即自截髮擲虛空中。天主帝釋運大神力以手接髮,與諸天子安忉利天如法供養。後有淨信婆羅門、長者、居士,於此山地起立塔廟。

爾時菩薩截髻髮已,問飡那曰:「汝意云何?可能住此同修行不?」飡那曰:「王族之意不令住此,何敢固違。」菩薩即以萬字福相百千威德之手,摩迦蹉迦馬王頂授菩提記,令彼飡那歸迦毘羅城。行七晝夜至二更初,到於城外園苑之中,王勅宮人眷屬至園迎接,唯見馬王,不見太子。時宮嬪眷屬俱向馬前,抱馬王項,高聲啼哭。迦蹉迦馬聞是哭聲,心思太子悲淚傷痛,經須臾間迴顧兩邊即乃命終。以宿因緣生六葉婆羅門家,利根結薄,聰明多智,太子成佛之後,即詣佛所聞法悟道,得無生忍。

爾時菩薩而復思惟:「我今落髮作沙門相,云何身上得袈裟衣?」如是念已,阿耨波摩城中有一長者,眷屬熾盛、財富無量如毘沙門,家有十子,人相端嚴,智慧聰利,俱樂出家,淨修梵行,因觀外境遷變無恆成辟支迦。父亡之後老母信重,製一袈裟施辟支迦。子白母曰:「我當不久入於涅槃。今此袈裟,我若受之無所使用,去此不遠有淨飯王子名悉達多,不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此袈裟奉彼菩薩,能令老母得大果報。」說此語已運大神通,於虛空中現其雲雷、閃電、風雨,然後化火焚身入圓寂界。是時老母臨將捨壽,所持袈裟付與一女令奉菩薩。此女忽然身得病患,臨無常時安置樹上,告樹神言:「以此袈裟,與我奉彼淨飯王子悉達多。」時帝釋知是事已,自變其身為一獵士,手攜弓劍披此袈裟,見太子來坐於路傍。太子問曰:「汝是獵師,云何身上有此憍尸迦衣細妙法服,可以與我?」獵人告言:「唯此袈裟我非愛樂,今欲與汝是服微妙,恐人侵奪傷汝性命。」菩薩告言:「一切世間知我威力,汝但施服勿懷憂慮。」帝釋天主即複本形頭面禮足,乃以袈裟奉上菩薩。授已即披與身不等,帝釋見衣不等,心自懷疑。作是念時,菩薩威神,令其袈裟與身相等。忉利諸天歸命供養,婆羅門長者於後彼處建立塔廟,恆有苾芻往來禮拜。

爾時菩薩威儀具足,漸次經行,見一仙人名婆哩誐嚩,以手搘顋顏容不悅。菩薩問言:「於意云何?」仙人答言:「我此住處有多羅樹,花果繁盛其味甘香,忽然乾枯令我煩惱。」菩薩復問:「仙人住此本為修行,花果枯朽致愁悶耶?」仙人聞已心忽惺悟,又見一菩薩色相端嚴,瞻仰戀慕而復問言:「汝是出家菩薩不?」菩薩答言:「汝見分明。」婆裡誐嚩即斷疑惑法眼開淨,請菩薩坐,而以花果如法供養。經須臾間,菩薩復問:「迦毘羅城去此遠近?」仙人答言:「從茲至彼十二由旬。」菩薩思惟:「城邑不遙,如釋種來必作魔難。」即別仙人過殑伽河,往王舍城,以自工巧採取樹葉,作為鉢器,入城持鉢。

時民彌娑囉王在高樓上,遙見菩薩身相端嚴威儀寂靜,體掛法服手持應器巡門乞食,而興歎言:「王舍城中所住之人,無有如是威儀色相。今此苾芻,當非庶人下族之類,應是王種捨位出家,滅除罪業修持淨命。」

爾時菩薩持鉢出城往一山中,以鉢置地端坐入定思惟:「民彌娑囉王見我發心,必有異意。」作是念時,王告大臣:「我於樓上見一苾芻,身相端嚴威儀調順,非是庶人下族所生。汝當訪尋今在何處?」即時遣使往至山間,見此苾芻安詳而坐。國王知已躬自臨幸,接見瞻仰心生歡喜,因告言曰:「汝之身貌甚是端嚴,若為苾芻不相宜稱,我有宮殿樓閣、嬪妃美女、最上富貴,與汝受用,勿作苾芻。汝身何姓?有何種族?為我宣說。」菩薩白言:「雪山相近有迦毘羅城,我之父王姓剎帝利,名曰淨飯,方理是國。我須捨棄君父,為求菩提。若是愚癡貪愛之人,假使世間並四大海滿中珍寶,猶尚不足;譬如大火然於乾薪,貪愛身心亦復如是。大王!我觀此物由如冤家,亦如毒蛇,一切憂惱怖畏根本。大王!假使大風而能吹動一切諸山,於蘇迷盧終不能動;假使世間所有珍寶最上資財,國城、妻子、象馬、僮僕,而能惑亂一切人心,而於我心終不能動,唯涅槃解脫是真究竟。」爾時民彌娑囉王言:「汝今於此有何所求?」菩薩告言:「我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王言:「若成菩提願賜攝受。」菩薩答言:「如是!如是!」王生歡喜復歸本處。

爾時菩薩往鷲峯山,山側非遙而有仙人勤修梵行,能以一足履地住經一日;菩薩聞之,亦以一足履地住經兩日。仙人復以五熱炙身立經一日;菩薩於是立經兩日。時彼仙人互相驚怪降伏稱讚:「此是修行,此是大沙門!」菩薩問言:「汝等修行,於何所求?」一云:「我求帝釋。」一云:「我求梵王。」一云:「我求魔界之身。」爾時菩薩即自思惟:「今此仙人所修之行,皆是邪道,非我所依。我今於此不求帝釋、不求梵天、不求魔界,本為宿願利樂眾生,求成佛果。道既非真,宜應捨彼。」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五

 

上篇: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下篇:佛所行讚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方廣大莊嚴經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一(一名神通遊戲)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

佛說醫喻經

佛說醫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

菩薩本緣經

菩薩本緣經卷上 僧伽斯那撰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字恭明譯...

前世三轉經

前世三轉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捨...

佛說醫喻經

佛說醫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

菩薩本緣經

菩薩本緣經卷上 僧伽斯那撰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字恭明譯...

說妙法決定業障經

說妙法決定業障經 大唐至相寺沙門釋智嚴譯 如是我聞:...

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

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 後漢天竺三藏支曜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昔佛在世時...

緣起聖道經

緣起聖道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

【註音版】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

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淨命

(一)比丘遠離四種邪命法而清淨活命,即八正道中之正命...

【佛教詞典】神我

(術語)外道所執之實我也。我體常實而為靈妙不思議,...

如何修忍辱效果最好

問: 許多居士認為,修忍辱最難。請開示,如何修效果...

不要低估無始劫來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就好,幹啥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

遇到什麼災難,就這樣去發願

菩薩做些個什麼事呢?利益眾生。總的說一句,就是利益...

聖嚴法師《人的三世因果觀》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乃說...

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

根機利的,你用一些小法來跟他談,那也不對機,這就叫...

惟賢長老《現代社會提倡藥師佛法契機契理》

一、念佛必須要與現實人生相結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

如何保持內心清淨

問: 面對這繽紛的世界,如何保持內心清淨? 大安法師...

南懷瑾11歲家遭匪劫醒悟福報

福報,是佛家用語。福報是果,因在於修。福報不是憑空...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關修法

接下來主要是講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

有人障礙我們念佛,還應該順從嗎

問: 請問法師,如果有人障礙我們念佛,還應該順從嗎...

為何放不下?因為還沒看到人生真相

你能夠真實的覺悟,你才能夠真實的放下! 今天我們講到...

慧律禪師禪語精選

1、 觸目所及,與萬物為敵,是謂之凡夫。   2、 當...

【視頻】早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早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視頻】《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念誦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