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八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爾時世尊初轉法輪度五苾芻已,將諸苾芻往嚩囉迦河岸,游止暫住。時波羅奈國中有俱梨迦長者子,名曰耶舍,家中巨富廣有財寶,母氏眷屬皆國中豪族,多畜奴婢互誇強盛,是奴婢輩皆悉年少聰明多藝,復擅歌樂,常侍左右。時長者子耶舍,忽於一日在自家中,令諸妓人嚴容麗服鼓動音樂,與諸眷屬恣其快樂,自旦至夜方始停息。時妓女輩各還所止,以其睏乏睡極昏重無所警覺。時長者子耶舍,於夜後分巡諸房室,檢察庫藏,見諸妓女門不掩閉,身無拘檢,或髮髻蓬亂,或衣服離身仰覆縱橫,現露形體由如死人一無異別。時長者子耶舍,因果成熟出家時至,覩斯相狀忽生厭離,由如發狂。耶舍以其富盛,有摩尼所裝之履數及千緉,於是著寶裝履,夜詣王宮告守門者曰:「我苦!我苦!請報於王。」其守門者不肯聞報。復詣後門亦謂守門者曰:「我苦!我苦!請報於王。」其守門者亦又不聽。是時耶舍自夜後分直至天曉,乃出城門至嚩囉迦河岸,往來而行口中但言:「我苦!我苦!」

爾時世尊在於彼岸,晨旦經行。於是耶舍遙見世尊威德端嚴無與等者,知非常人,乃告之曰:「聖者!我苦。聖者!我苦。」爾時世尊即以軟言而慰呼之:「善男子!汝來,我今此處安樂無事。」時彼耶舍得聞世尊慈悲之聲軟言相呼,即脫寶履致於岸側,渡嚩囉河詣於佛所,頂禮佛足卻住一面。於是世尊乃與耶舍同還游止,敷座而坐,即為耶舍如應說法。

爾時世尊謂耶舍曰:「佈施、持戒生天之因,雖五欲自在輪迴未斷,勿以天福心生喜樂。汝今欲求割斷煩惱,除去蓋障得解脫者,當於聖道而加修習,可證道跡,可證涅槃。」又言:「耶舍!我今問汝,色是常是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非空耶?有我無我耶?受、想、行、識是常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非空耶?有我無我耶?」時彼耶舍得聞世尊說如是法,譬如白色之衣易為染著,得離塵垢獲法眼淨。

於是世尊又為廣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法,於是耶舍即於座上得漏盡意解,證無學果,便即發言答世尊曰:「如佛所說,色、受、想、行、識者,乃是無常、苦、空、無我之法。」世尊知彼實已得證漏盡解脫,猶著在家寶飾之衣,乃為耶舍說伽陀曰:

「若得正道,  猶戀莊嚴;
 雖行梵行,  未名息心。
 若能調伏,  執杖自驚;
 雖婆羅門,  是真沙門。」

爾時耶舍,宿有黠慧又證無學,才聞佛說此妙伽陀,乃自思惟:「世尊說此,正為於我猶著在家寶飾之衣。」乃白佛言:「世尊!我今於佛法中願為沙門,世尊大慈惟見聽許。」佛言:「善來苾芻!」鬚髮自落,袈裟著身,成沙門形,儀相具足。時俱梨迦長者始及天曉,見彼左右怱怱報言:「長者子耶舍不待天曉出自捨去,今不見迴,未委所至。」時俱梨迦長者聞是語已驚怪非常,乃私自念:「我子夜出,得非不正之人而相誘耶?」又問侍人:「我子所履、所服為常非常耶?」侍人對曰:「彼所常服妙衣寶履不在常處,必著隨身。」是時俱梨迦長者又復思惟:「我子耶舍著寶裝履及上妙衣,必無惡事,我今宜速諸處尋覓。」於是令諸僮僕分頭尋覓,兼自出城門至嚩囉迦河岸訪問尋求。忽於岸邊見子所著寶裝之履,又聞彼岸有佛及將弟子於彼游止,心自思惟:「我子決定在彼而住。」時俱梨迦長者即自脫履,渡河訪覓,將至佛所,佛亦遙見知來尋子。既至佛前,覩佛光明又見異相,未及言子唯即驚歎。世尊方便承其發心,乃先諭言:「善來長者!得無疲勞?且可就坐今與汝語。」時俱梨迦長者初覩世尊威光相好,又蒙軟言慰諭,但益瞻仰全忘覓子。世尊告曰:「我有妙法,汝樂聞耶?」俱梨迦長者言:「願佛哀愍,唯垂宣示。」佛言:「佈施、持戒生天之因,天之果報非為究竟,若斷煩惱可趣聖道。俱梨迦長者!我今問汝,色是常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非空耶?有我無我耶?」又曰:「受、想、行、識是常非常耶?是苦非苦耶?是空不空耶?有我無我耶?」爾時世尊廣為解說:「汝可觀察,實言報我。」時俱梨迦長者曰:「我今實知色、受、想、行、識乃是無常、苦、空、無我之法。」

爾時世尊又為廣說四諦之法,時俱梨迦長者因是除去塵垢得法眼淨,身心適悅,歡喜無量。

爾時世尊知彼長者心意開解,恩愛澹薄,若見其子作沙門相必無憂苦,乃發問言:「俱梨迦!汝何因緣來至於此?」俱梨迦長者具以上事告於世尊。佛呼:「苾芻!」耶舍即出。是時長者見耶舍出作沙門形,復知漏盡,證無學果,乃作是言:「我子快哉!初能自利又能利他,使我得聞殊妙之法,遠離塵垢,法眼清淨,皆由我子獲斯妙利。」於是俱梨迦復白佛言:「我今住家,願佛垂戒。」佛言:「善哉,善哉!我今為汝受於三歸,汝當諦受。」

佛言:「俱梨迦!汝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伽,汝盡形壽不得違悔。」俱梨迦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伽。」佛言:「俱梨迦!汝今於吾受得三歸依竟,當為世間第一優婆塞。」爾時俱梨迦蒙佛為說種種之法,乃得遠塵離垢,法眼清淨;又蒙與受三自歸已,心意泰然,歡喜無量,即白佛言:「我於來日就自居捨備齋供養,唯願世尊及聖眾等,慈悲愍念同賜降赴。」佛即默然。時俱梨迦知佛受請,歡喜踴躍,旋遶三匝,禮佛而退。

彼俱梨迦既請佛已,速至家中告彼妻子男女並諸眷屬:「彼耶舍夜出渡嚩囉迦河,投佛出家已作沙門,兼已得證阿羅漢果。我尋耶舍亦到於彼,便蒙世尊為我說法,獲離塵垢得法眼淨,又為我受三自歸法;我已請佛來日供養,佛與聖眾必來降赴,汝諸眷屬今當為我速淨舍宅,香水灑地無令塵坌,及速備辦種種飲食,乃至香花供養之具,汝等專至亦獲大利。」

既至來朝,明相現已,家內營辦一一皆畢,俱梨迦長者即於庭際執爐焚香,遙白世尊:「飲食已辦,願佛垂降。」

爾時世尊即告拘抳:「諸羅漢等,可共往赴俱梨迦請。」又告耶舍曰:「汝歸本家形服非舊,母親眷屬心必悲惱,汝今出家已證無學,宜以方便化令歡喜。」佛誡勅已,即與同詣家中受食。時俱梨迦長者立於門首顒望佛至,佛既至門,俱梨迦長者頂禮佛足,焚香迎引至第二門;時耶舍母及乳母眷屬悉出迎接,初覩世尊相好端嚴,威光殊異,又見耶舍及諸羅漢法服嚴身,威儀詳審,凡諸進止有殊異道,圍繞瞻仰歡喜無極。俱梨迦長者請佛就座,諸羅漢等亦復就座,是時長者與諸眷屬次第禮足,禮畢瞻仰,各住一面。

爾時世尊為耶舍母及諸眷屬,如應說法使其歡喜,又令發起菩提之心,乃告之曰:「佈施、持戒得生天上,雖復快樂未出輪迴,欲出輪迴當斷煩惱,於生滅法而須了知。汝等諦聽,深心思惟,我今為汝分別廣說。」

佛言:「色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法。」又言:「受、想、行、識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法。汝等知否?」如是世尊廣為分別。時耶舍母及乳母等,皆已宿植善本,今遇世尊為說妙法,如潔白衣染成眾色,隨其所染皆得鮮妙,耶舍母等亦復如是。世尊乃至廣為演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法,耶舍母等不起於座得法眼淨,斷除貪愛離諸疑惑,而於諸法知見無礙,即從座起住立佛前白言:「世尊!五蘊、三毒,苦、空、無我、無常之法,我已實知。」

爾時世尊即為受其三歸。受三歸竟,歡喜踴躍禮謝於佛,而又白言:「食時已至。」佛即默然。於是長者及耶舍母,悉持所辦上妙香美種種飲食,自手奉上佛及聖眾。佛與聖眾食畢,澡盥清淨已竟,是時長者及耶舍母,即於佛前各坐卑座,請佛說法;佛即化利,令心歡喜。時俱梨迦長者與耶舍母等,復白佛言:「我有少疑,欲伸啟問,願佛開說,斷我等疑。今我子耶舍,當有何因而獲是果,乃於家中忽發此心,會遇世尊為說妙法,而得法服莊嚴其身,獲諸漏盡證羅漢果?」

爾時世尊告長者等言:「過去世時波羅奈國,不近不遠有一仙人,於彼而住,有慈悲心利益眾生,恆入城中持鉢乞食。時彼仙人會於一日,於四衢道見一死蟲,覩其壞爛,又復臭穢,過往之者不可瞻近,彼仙忽起思念:『我身無常,不異於此。』遂於輪迴而生厭離。當此之時有一童子亦見死蟲,同彼仙人厭輪迴苦。而彼仙人及以童子既厭輪迴,後勤修習解脫正道。彼仙人者即我身是,彼童子者即耶舍是。是故耶舍今遇於我,得聞妙法證無學果。」於是俱梨迦長者及諸眷屬,聞佛說已,歡喜信受禮謝而退。於是世尊將諸聖眾,還歸鹿野仙人住處。

爾時俱梨迦復有四子:一名布囉努;二名尾摩羅;三名誐鑁鉢帝;四名蘇摩斛。見彼耶舍投佛出家證羅漢果,咸作斯念:「我等云何猶戀貪愛不求解脫?」又復思惟:「若今世間無最上覺,復有何人說最上法?我等輪迴無能斷絕,今值佛法宜生正信,當共捨家如彼耶舍以求解脫。」於是布囉努等兄弟四人,出波羅奈國同詣佛所,頂禮佛足卻住一面,而白佛言:「我俱梨迦子,耶舍之弟,今來投佛,欲為沙門,唯願世尊慈愍聽許。」

爾時世尊即令弟子與剃鬚髮、著袈裟衣。既為沙門,又與說法。佛言:「布囉努!汝為沙門,當行苦行攝心不亂,求真諦法令心無我,而於諸法決定了知,盡生死源永斷輪轉,以趣解脫。」時布囉努等聞佛世尊說是法已,正信決定精勤修習,獲諸漏盡,得心解脫,所作已作,梵行已立,我生已滅,永斷輪迴,證羅漢果。是時乃有十大阿羅漢。

爾時波羅奈國中復有大族諸長者子正五十人,與俱梨迦子常為朋友,忽聞俱梨迦子耶舍及布囉努等隨佛出家證於道果,咸作是念:「彼長者子耶舍及布囉努等,種族尊勝巨富難倫,聰慧過人端嚴罕匹,常受快樂無諸苦惱,猶能捨家學道以求解脫,我等云何猶顧戀耶?」諸長者子作是念已,出波羅奈國同詣佛所,至佛所已頂禮佛足住立一面,諸長者子同白佛言:「我諸長者子正五十人,今欲於佛法出家而為沙門,願佛慈悲哀愍聽許。」佛言:「善哉!汝長者子,捨家為道今正是時。」即令弟子與剃鬚髮、著袈裟衣,度為沙門。是時世尊又與說法,令求勝果。佛言:「汝長者子!各各捨家為沙門者,當須一身行於苦行,攝心不亂求真諦法,令心無我,而於諸法決定了知,盡生死源永斷輪轉,以趣解脫。」諸長者子得聞世尊說是法已,正信決定精勤修習,獲盡諸漏心得解脫,所作已作,梵行已立,我生已滅,永斷輪迴,悉皆證得阿羅漢果。於是世間始有六十大阿羅漢。

爾時世尊觀諸弟子而告之曰:「我從無量劫來勤行精進,乃於今日得成正覺,正為一切眾生解諸繫縛,汝等今日悉於我處得聞正法,漏盡解脫,三明、六通皆已具足,天上、人間離其繫縛,可與眾生為最福田,宜行慈愍隨緣利樂。」所言未竟,時彼罪魔名摩拏嚩迦即便遙知:「今日瞿曇沙門與諸弟子在鹿野苑中而共商議,謂言:『汝等天上、人間得離繫縛,宜各隨緣而行利樂。』我今若不令其惑亂,必定化盡世間眾生。」

時彼罪魔摩拏嚩迦,自變其身同世間人,如展臂頃即至佛所,住立佛前說伽陀曰:

「汝解脫相非解脫,  得此解脫非沙門;
 汝今自處大繫縛,  當欲解脫於何人?」

爾時世尊知是罪魔摩拏嚩迦來相惑亂,徒自作業何能壞我,即說伽陀答罪魔曰:

「我於天上及人間,  已能解脫諸繫縛;
 乃至無學離繫縛,  汝之罪魔不能破。」

時魔摩拏嚩迦聞是語已,即自思惟:「此瞿曇沙門知他心事,必不能亂。」唯自苦惱隱沒而退。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我已語汝:『汝等已於天上、人間離諸繫縛,可愍念眾生而行化導。』汝等速去。」時諸羅漢奉佛教勅禮辭而去。

爾時世尊與諸羅漢皆離鹿苑適悅之地,佛即獨行往詣西曩野儞聚落、烏魯尾螺池邊迦囉波娑林下經行宴坐。時聚落中有六十賢眾,在西曩野儞中將諸妓女及彼音樂,日日作樂無有停罷。忽有一女於此快樂心生厭離,捨眾逃避不知所至。時六十賢眾善根成熟,因尋此女入迦囉波娑林,忽於樹下見佛世尊,驚訝非常互相謂曰:「今此沙門,身如金山光明晃耀,面目端正諸相具足,吉祥尊貴無有倫匹。」嘆不能已,即前行詣而發問言:「沙門!止此還曾見一女人來否?」佛言:「賢眾!此處寂靜非女所游。汝今來此為尋女人,何不自為尋其身耶?」是時賢眾聞佛所說,即有省悟乃知前非,而答佛言:「我等先尋女人,誠是過咎;今自尋身,願垂指示。」佛言:「賢眾!汝既如是,且可安坐,我今為汝宣說法要。」是賢眾等即禮佛足退坐一面。

佛言:「賢眾!佈施、持戒生天之因,雖復快樂非為究竟,若求出離當斷煩惱,亦複分別生滅之法。」時彼賢眾才聞是說蓋障即除,心內思惟歡喜無量。佛知其意,即為廣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法。彼賢眾等如潔白衣易染眾色,隨彼所染皆得鮮好,而賢眾等即於座上證四聖諦微妙之理——既於諸法而得知見,貪愛息滅疑惑永斷,乃於佛法證四無畏——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唯願世尊!慈哀知察,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自今已去永不殺生,畢身奉持優婆塞戒。」時六十賢眾,於世尊所得聞法已,頂禮佛足歡喜而退。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八

 

上篇: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下篇:佛所行讚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本緣部目錄

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北涼高昌國沙門法盛譯...

佛說十二游經

佛說十二游經 東晉西域沙門迦留陀伽譯 昔,阿僧祇劫時...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佛言:...

佛說太子墓魄經

佛說太子墓魄經(開元錄云:沐魄或慕魄) 西晉月氏三藏...

佛說佛醫經

佛說佛醫經 吳天竺沙門竺律炎共支越譯 人身中本有四病...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羅國...

佛說普法義經

佛說普法義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了本生死經

了本生死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說是:「若比丘見緣...

【註音版】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百丈懷海禪師廣錄

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語錄 師。諱懷海。福州長樂人也。...

勅修百丈清規

勅修百丈清規 禮部尚書臣胡濙等謹 題為重刊清規事禮科...

【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佛教詞典】三種禪

小乘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如五停心觀、四念處...

【佛教詞典】五下分結

【五下分結】 指順益下分界的五種結惑。乃對五上分結而...

一口氣不來,便向驢胎馬腹胡鑽亂撞

諸仁者,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生不知所從來,死不知所...

懺雲法師:不淨觀圖片該如何運用在修持上呢

問: 請示師父:不淨觀圖片該如何運用在修持上呢? 懺...

為何阻擋他人護持寺院等同謗僧及破滅三寶

問: 為什麼說阻擋他人護持寺院等同謗僧及破滅三寶?...

惜福種福,才能福澤綿長

現實世界的人,對於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獨享的心態,...

「空、假、中」三觀的具體操作

一心三觀,它第一個,回歸到一念心性,這是第一個思想...

觸目驚心的「百億元殺生」

面對死不瞑目的尸體,怎能依舊大口的吞啖? 佛學院放...

蓮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畫傳

一、誕生丹陽,少誦法華 永明大師(公元904975年),諱...

慧律法師《改變自己》

佛陀說:「我們要改變自己,有能力才去改變別人。」儒...

男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清信士即對佛法有清淨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

聖嚴法師:貪慾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滅貪慾,無所依止。-- 《法華...

不必向外馳求,當知自性為主

吾人多在學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馳求,當知自性為...

身在公門好修行,走進寶山不空回

吳興縣(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撫),他的先父曾經當...

【視頻】《金光明經》靈鷲山僧眾唱誦

《金光明經》靈鷲山僧眾唱誦

【視頻】《佛說彌勒下生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彌勒下生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