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好為人師的老山羊

2010/12/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個凡事都愛擺大道理的老山羊正悠閑地在河邊散步,它看見一隻大鳥在河邊飲水,便說:「你只顧在這裡喝水,卻完全不知道提高警惕,如果狐狸過來,你的小命就丟了。」然後,又嚴肅地講了許多道理。

大鳥笑著表示接受。但老山羊一走開,大鳥就對身邊的螞蟻說:「依仗自己鬍子長就冒充懂道理。去年,它的孩子還不是在這裡讓狼給吃了嗎?」

老山羊的「好為人師」犯了人性叢林裡的忌諱———侵犯了人性裡的自我。好為人師的人總是喜歡指點、糾正別人的觀點。

也許這種人有的純粹是一片善心,對旁人的錯誤無法袖手旁觀;但有的則自以為是,認為別人的觀念有問題,只有他的觀念才是對的。

事實上,每個人都在努力建立一個堅固的自我,以掌握對自己心靈的自主權,並經由外在的行為來檢驗自我堅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此點而揭露了別人的錯誤,他就會明顯地感受到自我受到了侵犯,他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還採取不友善的態度,甚至他還會認為你是在和他搶功勞。總之,他是不大領情的。

好為人師是人際關係的障礙。因為,人都有排他性,也有「即使不對也能勇敢面對,於是極力去掩蓋。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絕對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一個人如果能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正確地對待這些優點和缺點,那麼他就差不多接近完美了。

人的優缺點有的是與生俱來無法加以改變的;有的則是被後天環境誘發而成的;有的則與性格無關,純粹是一種外在的條件。不論你願不願意,這些優缺點都將會伴隨你一段時間,甚至是一輩子,它會對你產生重要影響,並且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成為你在社會上求生存的助力或阻力。

每個人的身上也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這並不可怕,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但是,有了缺點而百般掩飾卻是可怕的。百般掩飾自己的缺點,無疑是讓蛀蟲在自己身上蛀洞,最終只能毀了自己。

因此,面對自己的缺點,要敢於面對,勇於承認這才是智者的心態,才是勇者的行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佛教說: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孔子也要求人們...

順其自然才是生存之道

老子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

不要去觀察師長這五個過失

我們對於這個法師啊,盡量能夠避免啊去觀察這五個處所...

無孔不入

小罅可以潰堤,微隙可以傷誼;小,雖然不起眼,但是有...

看到別人的缺點,是因為自心不清淨

觀察他人的缺點幾乎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習慣,我們從來...

【推薦】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

人性總是十好不敵一缺。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

記人之長,忘人之短

寧戚是春秋初期的衛國人,因無處施展才華而決定去投奔...

給自己留些餘地

《韓非子說林》裡面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叫桓赫的雕...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印光法師 人生世間,禍福吉...

女孩遇4名歹徒被流浪狗救下 經常餵食獲其報恩

兩年前她每天餵大黑一餐,換來大黑英勇救她一命。 大...

彌勒菩薩應身——傅大士的故事

傅大士,齊明帝時東陽郡人。父名宣慈,母王氏,世業為...

海獺的故事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親自口述,他講...

心中越善,離佛越近

山上有座廟,廟前有棵樹。 院裡有功德碑,碑上第一行...

人善土地就豐壤,人奸地就薄

佛在《地藏經》上講,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潔之地,供養...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樂

世界上的人人都想擁有快樂。但是,多數的人覺得快樂在...

執滯之著不可有,執持之著不可無

【原文】 人恆病執著,然亦不可概論。良由學以好成,好...

聖嚴法師《苦修》

編按:許多禪師的法名與高山、雪有關,這是因為禪師通...

淨土法門唯上智與下愚不疑

有世智辯聰,心意識很發達,邏輯思維是很發達,包括通...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代序 蕅益大師說:佛道以見性明心為指歸,以信行、法行...

如何策發自己不生退心

問: 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誠然是古德對後世學者之警語...

以扶乩提倡佛法,雖有小益根本已錯

扶乩,乃靈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薩,某仙,皆假冒其...

【推薦】印光大師《一函遍復》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一切上聖下凡...

昌臻法師法語

○ 佛法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真相的法則。人生就是我們自...

「遠離顛倒夢想」中的四種顛倒

若如大火能燒盡一切執著,不僅對有為法不應起執著,對...

水陸法會為何是經懺法事中最為隆重的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又稱水陸道...

【佛教詞典】願

誓願。願有總願和別願兩種,如四弘誓願是總願,如彌陀...

【佛教詞典】出世間智

梵語 lokottara-jāna。指聲聞、緣覺二乘之智。三智之...

【視頻】吃素培福消惡緣

吃素培福消惡緣

【視頻】淨界法師《生病可以消除妄想》

淨界法師《生病可以消除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