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雜阿含經卷第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雜阿含經卷第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八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正觀察眼無常。如是觀者,是名正見。正觀故生厭,生厭故離喜、離貪,離喜、貪故,我說心正解脫。如是耳、鼻、舌、身、意,離喜、離貪,離喜、貪故。比丘!我說心正解脫,心正解脫者,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如是苦、空、非我,亦如是說。

(一八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眼當正思惟、觀察無常。所以者何?於眼正思惟、觀察無常故,於眼欲貪斷,欲貪斷故,我說心正解脫。耳、鼻、舌、身、意,正思惟、觀察故,欲貪斷,欲貪斷者,我說心正解脫。如是,比丘!心正解脫者,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九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眼不識、不知、不斷、不離欲者,不堪任正盡苦。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諸比丘!於眼若識、若知、若斷、若離欲者,堪任正盡苦。於耳、鼻、舌、身、意,若識、若知、若斷、若離欲者,堪任正盡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九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眼若不識、不知、不斷、不離欲者,不堪任越生、老、病、死苦。耳、鼻、舌、身、意,不識、不知、不斷、不離欲者,不堪任越生、老、病、死苦。諸比丘!於眼若識、若知、若斷、若離欲者,堪任越生、老、病、死苦。於耳、鼻、舌、身、意,若識、若知、若斷、若離欲,堪任越生、老、病、死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九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眼不離欲,心不解脫者,不堪任正盡苦。於耳、鼻、舌、身、意不離欲,心不解脫者,不堪任正盡苦。諸比丘!若於眼色離欲,心解脫者,彼堪任正盡苦。於耳、鼻、舌、身、意離欲,心解脫者,堪任正盡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九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眼、色不離欲,心不解脫者,不堪任越生、老、病、死苦。於耳、鼻、舌、身、意不離欲,心不解脫者,不堪任越生、老、病、死苦。諸比丘!若於眼、色離欲,心解脫者,堪任越生、老、病、死苦。於耳、鼻、舌、身、意離欲,心解脫者,堪任越生、老、病、死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九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眼生喜者,則於苦生喜,若於苦生喜者,我說彼不解脫於苦。於耳、鼻、舌、身、意生喜者,則於苦生喜,於苦生喜者,我說彼不解脫於苦。

「諸比丘!若於眼不生喜者,則於苦不生喜,於苦不生喜者,我說彼解脫於苦。於耳、鼻、舌、身、意不生喜者,則於苦不生喜,於苦不生喜者,我說彼解脫於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九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無常。云何一切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眼生厭,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於彼生厭。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經,如是苦、空、無我,亦如是說。

(一九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無常。云何一切?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眼解脫,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解脫。如是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解脫,我說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說一切無常,如是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一切虛業法、一切破壞法、一切生法、一切老法、一切病法、一切死法、一切愁憂法、一切煩惱法、一切集法、一切滅法、一切知法、一切識法、一切斷法、一切覺法、一切作證、一切魔、一切魔勢、一切魔器、一切然、一切熾然、一切燒,皆如上二經廣說。

(一九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闍尸利沙支提,與千比丘俱,皆是舊縈髮婆羅門。

爾時,世尊為千比丘作三種示現教化。云何為三?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

神足示現者,世尊隨其所應,而示現入禪定正受,陵虛至東方,作四威儀,行、住、坐、臥,入火三昧,出種種火光,青、黃、赤、白、紅、頗梨色,水火俱現、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周圓四方亦復如是。爾時,世尊作種種神變已,於眾中坐,是名神足示現。

他心示現者,如彼心、如彼意、如彼識,彼應作如是念、不應作如是念、彼應作如是捨、彼應作如是身證住,是名他心示現。

教誡示現者,如世尊說:「諸比丘!一切燒然。云何一切燒然?謂眼燒然,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然,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以何燒然,貪火燒然、恚火燒然、癡火燒然,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然。」

爾時,千比丘聞佛所說,不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九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內識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繫著不生?」

爾時,世尊告羅睺羅:「善哉!羅睺羅!能問如來甚深之義。」

佛告羅睺羅:「眼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羅睺羅!作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繫著不生。羅睺羅!如是我、我所、我慢使繫著不生者。羅睺羅!是名斷愛濁見,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入處,如是外入處,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眼觸,耳、鼻、舌、身、意觸,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眼觸生愛,耳、鼻、舌、身、意觸生愛,亦如上說。

(一九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羅睺羅:「云何知、云何見,於此識身及外一切相,無有我、我所、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當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羅睺羅:「善哉!諦聽,當為汝說。諸所有眼,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正觀。羅睺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羅睺羅!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一切相,我、我所、我慢使繫著不生。羅睺羅!如是比丘越於二,離諸相,寂滅解脫。羅睺羅!如是比丘斷諸愛慾,轉去諸結,究竟苦邊。」

佛說此經已,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入,如是外入,乃至意觸因緣生受,亦如是廣說。

(二〇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已,如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修持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慧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以授人五受陰未?」

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於異時為人演說五受陰,說已,還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說五受陰,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為人說六入處未?」

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

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

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演說六入處,說六入處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演說六入處,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已為人說尼陀那法未?」

羅睺羅白佛言:「未也。世尊!」

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尼陀那法。」

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廣說尼陀那法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廣說乃至告羅睺羅言:「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勅,如上所聞法、所說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作是念:「此諸法一切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爾時,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於如上所聞法、所說法獨一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其義,知此諸法皆順趣涅槃、流注涅槃、後住涅槃。」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告羅睺羅言:「羅睺羅!一切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如上無常廣說。

爾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退。

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純修梵行,乃至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〇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次第疾得漏盡?」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當正觀無常。何等法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當觀無常。耳、鼻、舌、身、意當觀無常。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次第盡有漏。」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作禮而去。

如是,比丘所說經。若差別者:「云何知、云何見,次第盡一切結,斷一切縛、斷一切使、斷一切上煩惱、斷一切結、斷諸流、斷諸軛、斷諸取、斷諸觸、斷諸蓋、斷諸纏、斷諸垢、斷諸愛、斷諸意、斷邪見生正見、斷無明生明。比丘!如是觀眼無常,乃至如是知、如是見,次第無明斷,明生。」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歡喜已,作禮而去。

(二〇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次第我見斷,無我見生?」

佛告彼比丘:「於眼正觀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正觀無我。如是乃至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正觀無我。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次第我見斷,無我見生。」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歡喜已,作禮而去。

(二〇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能斷一法者,則得正智,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演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云何一法斷故,乃至不受後有?所謂無明,離欲明生,得正智,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有異比丘從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無明,離欲明生?」

佛告比丘:「當正觀察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正觀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無明,離欲明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〇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於眼當如實知、如實見,若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如實知、如實見。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彼如實知、如實見已,於眼生厭,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生厭。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厭已不樂,不樂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〇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說一切優陀那偈已,告尊者阿難:「眼無常、苦、變易、異分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苦、變易、異分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眼得解脫,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彼亦解脫。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解脫,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〇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城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勤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是如實知顯現。於何如實知顯現?於眼如實知顯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如實知顯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此諸法無常、有為,亦如是如實知顯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〇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已,則如實顯現。於何如實顯現?於眼如實顯現……」如是廣說,乃至「此諸法無常、有為,此如實顯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〇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眼無常,況現在眼。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眼,不欣未來眼,於現在眼厭、不樂、離欲、向厭。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苦、空、無我,亦如是說。

如內入處四經,如是外入處色、聲、香、味、觸、法四經,內外入處四經,亦如是說。

(二〇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觸入處。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時,有異比丘從坐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我具足如實知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

佛告比丘:「我今問汝,汝隨問答我。比丘!汝見眼觸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於此眼觸入處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見者,不起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初觸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法永不復起,所謂眼識及色。汝見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於耳、鼻、舌、身、意觸入處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實知見者,不起諸漏、心不染著,以得解脫,是名比丘六觸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欲不復生,謂意識、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莫樂莫苦。所以者何?有六觸入處地獄,眾生生彼地獄中者,眼所見不可愛色、不見可愛色,見不可念色、不見可念色,見不善色、不見善色,以是因緣故,一向受憂苦。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見不可愛、不見可愛,見不可念、不見可念,見不善法、不見善法,以是因緣故,長受憂苦。

「諸比丘!有六觸入處,其有眾生生彼處者,眼見可愛、不見不可愛,見可念色、非不可念色,見善色、非不善色,以是因緣故,一向長受喜樂。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所識法,可愛非不可愛、可念非不可念、見善非不善。」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微少;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

「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諸比丘亦復多逐過去五欲功德,現在、未來亦復微少,汝今亦當以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故,增加自護,亦當不久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所以者何?眼見色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故,比丘!於彼入處當覺知,若眼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滅,法想則離。」

佛說:「當覺六入處。」言已,入室坐禪。時,有眾多比丘,世尊去後,作此論議:「世尊為我等略說法要,不廣分別,而入室坐禪。世尊說言:『當覺六入處,若彼眼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滅,法想則離。』我等今日於世尊略說法中猶故不解,今此眾中,誰有慧力,能為我等於世尊略說法中廣為我等演說其義?」

復作是念:「唯有尊者阿難,常侍世尊,常為大師之所讚歎,聰慧梵行。唯有尊者阿難堪能為我等於世尊略說法中演說其義,我等今日皆共往詣尊者阿難所,問其要義,如阿難所說,悉當奉持。」

爾時,眾多比丘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於一面坐。白尊者阿難言:「尊者!當知世尊為我等略說法要,如上所說,具問阿難,當為我等廣說其義。」

尊者阿難語諸比丘:「諦聽,善思,於世尊略說法中,當為汝等廣說其義,世尊略說者,即是滅六入處有餘之說,故言:『眼處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入處滅,法想則離。』世尊略說此法已,入室坐禪,我今已為汝等分別說義。」

尊者阿難說此義已,諸比丘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為一切比丘說不放逸行,亦非不為一切比丘說不放逸行。

「不向何等像類比丘說不放逸行?若比丘得阿羅漢,盡諸有漏,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正解脫。如是像類比丘,我不為說不放逸行。所以者何?彼諸比丘已作不放逸故,不復堪能作放逸事,我今見彼諸尊者得不放逸果,是故不為彼說不放逸行。

「為何等像類比丘說不放逸行?若諸比丘在學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隱,向涅槃住,如是像類比丘,我為其說不放逸行。所以者何?以彼比丘習學諸根,心樂隨順資生之具,親近善友,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所以者何?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歎、不染、不繫著住;以不喜、不讚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但逮得第一三昧正受,終不退滅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等演說二法。諦聽,善思。何等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

「若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是非二者,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彼自以意說二法者,但有言說,聞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所以者何?緣眼、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緣觸觸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若於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者,種貪慾身觸、種瞋恚身觸、種戒取身觸、種我見身觸,亦種殖增長諸惡不善法。如是純大苦集皆從集生,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廣說如上。

「復次,眼緣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於此諸受集、滅、味、患、離如是知。如是知已,不種貪慾身觸、不種瞋恚身觸、不種戒取身觸、不種我見身觸、不種諸惡不善法。如是諸惡不善法滅,純大苦聚滅。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因緣生眼識,彼無常、有為、心緣生,色若眼、識,無常、有為、心緣生,此三法和合觸,觸已受,受已思,思已想,此等諸法無常、有為、心緣生,所謂觸、想、思。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世尊!云何為現法,乃至緣自覺?」

佛告富留那:「善哉!富留那!能作此問。富留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富留那!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見法。

「云何滅熾然?云何不待時?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見?云何緣自覺?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無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若,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富留那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大海者,愚夫所說,非聖所說,此大小水耳。云何聖所說海?謂眼識色已,愛念、深著,貪樂身、口、意業,是名為海。一切世間阿修羅眾,乃至天、人,悉於其中貪樂沉沒,如狗肚藏,如亂草蘊,此世、他世絞結纏鎖,亦復如是。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此世、他世絞結纏鏁,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身、口、意業,如是貪、恚、癡,老、病、死,亦如是說。如五根三經,六根三經,亦如是說。

(二一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所謂海者,世間愚夫所說,非聖所說。海大小水耳,眼是人大海,彼色為濤波。若能堪色濤波者,得度眼大海,竟於濤波迴澓諸水、惡蟲、羅剎女鬼。耳、鼻、舌、身、意是人大海,聲、香、味、觸、法為濤波,若堪忍彼法濤波,得度於意海,竟於濤波迴澓、惡蟲、羅剎女鬼。」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大海巨濤波,  惡蟲羅剎怖,
 難度而能度,  集離永無餘,
 能斷一切苦,  不復受餘有,
 永之般涅槃,  不復還放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苦集道跡、苦滅道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苦集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苦集道跡。

「云何苦滅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是名苦滅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涅槃道跡。云何為涅槃道跡?謂觀察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涅槃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似趣涅槃道跡。云何為似趣涅槃道跡?觀察眼非我,若色、眼識、眼觸因緣生受,若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觀察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似趣涅槃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趣一切取道跡。云何為趣一切取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所取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取所取故,是名趣一切取道跡。

「云何斷一切取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如是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知一切知法、一切識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一切知法、一切識法?諸比丘!眼是知法、識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切是知法、識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說一法不知、不識而得究竟苦邊。云何不說一法不知、不識而得究竟苦邊?謂不說於眼不知、不識而得究竟苦邊,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亦復不說,不知不見而得究竟苦邊。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欲法應當斷。云何一切欲法應當斷?謂眼是一切欲法應當斷,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切欲法應當斷。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說一法不知、不斷而究竟苦邊。云何不說一法不知、不斷而究竟苦邊?謂不說眼不知、不斷而究竟苦邊,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切不說不知、不斷而究竟苦邊。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斷一切計。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不計?謂不計我見色,不計眼我所,不計相屬,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不計樂我、我所,不計樂相屬;不計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如是不計者,於諸世間常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上所說,眼等不計,一切事不計亦如是。

(二二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計者是病,計者是癰,計者是刺,如來以不計住故,離病、離癰、離刺。

「是故,比丘欲求不計住,離病、離癰、離刺者,彼比丘莫計眼我、我所,莫計眼相屬,莫計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莫計是我、我所、相在。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比丘!如是不計者,則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眼等所說,餘一一事亦如是。

(二二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增長法、滅法。云何增長法?謂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增長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增長法。

「云何滅法,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損減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增長、損減,如是起法、處變易法、集法、滅法,亦如上說。

(二二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云何有漏法?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世俗者,是名有漏法。

「云何無漏法?謂出世間意,若法、若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八

 

上篇:雜阿含經

下篇:別譯雜阿含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

佛說阿含正行經

佛說阿含正行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

長阿含十報法經

長阿含十報法經卷上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說受新歲經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放牛經

佛說放牛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力士移山經

佛說力士移山經 西晉天竺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梵摩渝經

梵摩渝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隨...

佛說月燈三昧經

佛說月燈三昧經 宋沙門釋先公譯 「童子!菩薩摩訶薩復...

【註音版】太子和休經

太子和休經...

大乘義章

大乘義章卷第一(草書惑人傷失之甚傳者必真慎勿草書)...

佛說鹿母經

佛說鹿母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佛言:「昔者,有鹿...

佛說受新歲經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入楞伽經

入楞伽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 請佛品第一...

【註音版】莊嚴菩提心經

莊嚴菩提心經...

法界圖記叢髓錄

法界圖記叢髓錄卷上之一 一乘法界圖。合詩一印。五十...

省庵法師語錄

省庵法師語錄 清 彭際清重訂 省庵法師遺書敘 省庵法師...

【佛教詞典】估唱

全稱估衣唱衣。又稱提衣、賣衣。亡故比丘之遺物分與現...

【佛教詞典】四大聖樹

一、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因世尊在此樹下證得菩提(...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前世今生

轉世因緣 據《五燈會元》等禪宗史籍記載,五祖前世原是...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開悟之後,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靜坐的好處

靜坐(冥想、禪思、內觀)提供人類一貼清涼劑,無論閑...

佛像開光儀軌

一、楊枝淨水讚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

【佛學漫畫】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

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五個好處

念佛,乃種植善根福德因緣,其功德不可思議。今天能來...

富翁吃豬

傳說過去有一個富翁一生行善無數,修橋鋪路,救濟鰥寡...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風險太大

為何而來 作為凡夫的我們,在這樣一個普遍都向下沉淪的...

保胎之要重在節欲

作父母的誰都希望子女健康、聰明。要作到這一點,除後...

墓魄太子

久遠以前,在印度的波羅奈國,有一位墓魄太子,天生具...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論富貴貧賤,有沒有權勢地位,個個都有不稱心...

念楞嚴咒半年都會背了,為何不產生效果

【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

【視頻】《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旃檀居士念誦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旃檀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深圳弘法寺)

佛說阿彌陀經(深圳弘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