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2021/07/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大師依據《涅槃經》將佛說的一切經典在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即是三藏教,簡稱藏教。依據《四教儀》中說,三藏教即是修多羅藏、毘尼藏和阿毘曇藏,也就是經、律、論三藏。修多羅藏,即是經藏,翻譯為法本,意思是經中所說的都是出世間善法,是言教之本,代表作是《四阿含經》。

毘尼藏,即是律藏,內容是有作、無作戒,指明該做與不該做,以戒檢驗言行,能滅身口之惡,以八十誦律等五部律為代表。阿毘曇藏,即是論藏,又叫無比法,意思是聖人的智慧所流出的論藏法義,是一切世間世俗智所不能比擬的,其中的代表作如《俱舍論》、《大毘婆沙論》等。

經律論三藏,阿含藏可以稱為定學,因為四阿含經中,多是說明修行的方法,依法修行能得定。律藏可以稱為戒學,戒律能因事制戒,防範身口造惡,能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論藏又稱慧學,論典是諸如龍樹、世親等大尊者所造,是他們智慧的流露,讀之即能解疑生智慧,開卷有益。也就是說,小乘三藏教的三藏與三學,是融合的。

三藏教有小乘三藏與大乘三藏之分,在天台,將三藏教判為小乘,主要是依據鳩摩羅什翻譯的《法華經》與《大智度論》中的經文,智者大師依《法華經》「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大智度論》中「三藏是聲聞法」,又說「迦旃延子,自以聰明利根,於婆沙中,明三藏義,不讀衍經,非大菩薩。」的經文,而將三藏教判為小乘。

三藏教所對應的根性是聲聞、緣覺、菩薩,正化聲聞,旁化菩薩。需要說明的是,三藏教既然是小乘教,為何又出現菩薩根性?菩薩原是大乘佛教所屬。這可以從兩方面說,其一,阿含經中有出現「菩薩」這一名稱,只是三藏教中的菩薩是特指,具體指佛的前生。

也即是說,三藏教中的菩薩,指的是佛因地修行時候的他自己。其二,萬丈高樓平地起,鈍根菩薩,在沒有徹底通達大乘以前,他們需要經過小乘法的教育與熏陶,因此,也就出現旁化菩薩一說。

三藏教的教義,主要是生滅四諦,生滅十二因緣,事六度,實有二諦以及修行方法上的析空觀。三藏教的特質是「生滅」,也就說,在三藏人看來是確實有苦可滅,有道可修,有法可學,有覺可證。奉行要從此岸到彼岸,要斷盡一切煩惱,滅無明、滅行,乃至滅老死等。因為是講究「生滅」的佛法,因此,在修行證位以證得阿羅漢或緣覺為目的。

三藏教的修行階位按聲聞、緣覺、菩薩三種根性,可歸納為三種:第一,聲聞人修行階位,粗分大致可分為凡位與聖位兩大階段。若是細分,則凡位中按照外凡三位與內凡四位,共有七方便位;聖位則分初果見道位,二果、三果修道位,四果無學道位四聖位。

第二緣覺,緣覺這個種性的人,在有佛出世的時候,他們能依據十二因緣而悟,因此稱為緣覺;在沒有佛出世的時候,他們獨坐高峰,觀花開花落,世間無常之相,能自行覺悟,稱為辟支佛,又稱獨覺。如大迦葉尊者就是獨覺根性,他曾說,「佛不出世,我當為辟支佛,終身行頭陀。」

緣覺人觀三世兩重十二因緣,同時也會結合四諦而修。不同的是,聲聞人修四諦,是先觀苦諦,緣覺則是先觀集諦,因為集才是最與十二因緣契合的。在證果上,緣覺與聲聞一樣,能斷三界內的見惑與思惑,只是聲聞不能斷習氣,而緣覺能斷習氣,略上聲聞一籌。

第三菩薩,三藏教的菩薩主要修的是事四弘願、事六度,他們將四弘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結合苦諦,煩惱無盡誓願斷結合集諦,法門無量誓願學結合道諦,佛道無上誓願成結合滅諦,然後發心一願一願的填滿;再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行,六度行滿,第三阿僧祇劫,到達內凡的頂位。

再又開始百劫修相好階段,修百福能成一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圓滿,進入補處位,生兜率內院,然後又下兜率、入胎、出胎等八相成道,成佛受梵王請,度三種根性眾生,直至80歲涅槃。

以上的是三藏教的主要內容,總結來說,三藏教的「佛」是坐於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斷三十四心見思惑而成正覺,現老比丘相,住世80歲。「法」是《四阿含經》、五部律、《俱舍論》《大毘婆沙論》等三藏。「僧」是聲聞、緣覺,以及藏教菩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天台八教丨不定、秘密教

頓、漸、不定三種教法,是智者大師根據眾生根機而提出...

如何把「空假中」三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

天台六即佛義

《六即佛頌》的作者是宋法雲大師(10861158),字天瑞...

天台八教丨圓教

化法四教中最圓滿的教法是圓教,圓教是不思議境界,整...

各宗要略:天台宗

一、學統 北齊慧文禪師,讀《大智度論》悟一心三觀。南...

略釋天台六即義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契理契機,至頓至圓,...

天台宗的判教為何受到歷代修學者的重視

在中國佛教一千五百年曆史當中,影響佛教最深也最受歡...

天台八教丨別教

別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對像是三界外的...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義

寺廟不是用誠心換利益的市場,而是用誠心求真知的學校...

寺院敲幽冥鐘的由來

辛棄疾曾經在他的《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鐘》中寫道:身世...

比丘尼的八敬法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師法、八不可越法、八...

迴向的意義

迴向,又作迴向、轉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

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問: 請問法師,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大安法師...

賣棉偷金

人類有一點點的善性善行唯恐人不知道,有一點點的惡性...

在不生不滅處相見

雲岩曇晟生重病,道吾宗智問他:「離此殼漏子,向什麼...

你沒有發菩提心,悟不了的

你沒有發菩提心,悟不了,為什麼? 你連這個娑婆世界的...

楞嚴咒為何有如此強大的感應力

楞嚴咒感應力非常強大,我們讀誦學之能除一切苦。 一:...

定業可轉還是不可轉

問: 法師您好!《印光法師文鈔》中印祖說:須知一句阿...

這句佛號跟我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請看經文: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

多欲為苦--警惕慾望的禍患

多欲為苦,意思是說: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對慾望貪求無...

夢參老和尚在93歲壽誕上的法會開示

2007年7月15日〈農曆6月初二〉,適逢夢參老和尚壽誕,...

六字洪名的實相之道,一刻也不要離開

阿彌陀佛徹證法界實相理體,同時又把他無央數劫的積功...

佈施供養,廣結善緣

佛教非常重視結緣,不但結緣還要結善緣要廣結善緣。但...

不看輕別人,也別看輕自己

我們時常拿自己和別人比較,看到別人強過自己,就會產...

【佛教詞典】明藏

(雜名)明朝雕刻之方冊一切經也。明朝有南北二藏,南...

【佛教詞典】僧護

(一)梵名 Savgharaksita,巴利名 Savgharakkhita。舍利...

【視頻】大安法師《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大安法師《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視頻】孝順父母後的變化

孝順父母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