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僧人托缽行腳的含義

2018/09/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僧人托缽行腳的含義

指出家僧以手持缽,乞求布施。佛陀製定托缽,令出家眾不得從事生計營業,亦不可蓄存財富物資,惟以延續色身、長養慧命之故,出家眾為資養色身及令眾生種福田而乞食,其意義有二:一是自利,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二是利他,為福利世人,給予眾生種福田的機會。乞食為出家僧眾清淨之正命,乞食時以維持生命為限,心不貪著,故得食時不喜,不得亦不憂,唯以除舊疾,養氣力為要。

佛教中,缽是出家僧人必備之物,為比丘十八物之一,僧人出門乞食時之食具。其材料、顏色、大小,均有定製,不得隨意改變。佛陀用石缽,大眾僧用瓦缽。缽的傳說,佛陀成道後,四大天王各獻一石缽,佛陀因四天王同時獻供,為視平等,同收四缽,運用神通,合四石缽為一缽,樣子大小等同。 石缽的份量很重,雖為一個,重量卻與四缽相同。這是佛制之乞食法門,日中一食,充飢之法,正意味佛法不離世間覺的寫照,修行不得脫離五欲六塵,而面對塵欲以煉心、修心、證心之功,以達心境自在為趣向。

行腳

又作遊方、遊方、遊行。謂僧侶無一定居所,或為尋訪名師,或為自我修持,或為教化他人,而廣游四方。遊方之僧,即稱為行腳僧。與禪宗參禪學道之「雲水」 同義。行腳僧於遊方時可隨身攜帶常用物件,然於物件類別及數量均有一定之限制。出家人為修行之目的而四處求訪名師,跋涉山川,參訪各地,謂之行腳,又稱遊行、遊方,此等出家人,稱為行腳僧或云水僧。

托缽源自於我們佛教教主釋迦牟尼在世時的制度,出家人必須要去托缽乞食,至今南傳佛教國家(包括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都遵循這一舊制。佛制托缽其本意深廣,令比丘、比丘尼們能破除我相我執。念念不忘修行是自力的功夫,處處不忘與眾生廣結善緣,修行在人間,成佛在人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佛教反對的五種邪命

大家要明白,佛教反對五種邪命,哪五種? 第一種乍現奇...

學佛的好處與利益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達十餘億,而其教義...

居士在寺院掛單應注意的事項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稱為掛單。這也是從行腳僧...

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義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規定,比丘所可擁有的三種衣服,謂之...

和尚與法師有什麼異同

和尚在古印度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或鄔波...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樣,光為這三個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離不了衣、食、住三個字,這三個...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否有聯繫和區別

問: 請問師父,我們在經典中常常可以讀到南無阿彌陀...

供養僧人用錢如法嗎

問: 請問師父,現在居士供養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這些詞語竟然都源於佛經,你都知道哪些

趙朴初先生說: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

何謂五眼

在佛教的名詞裡,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如來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

如來有十種力量,具足十種力。 (一)處非處智力: 他知...

出家人托缽乞食的含義與由來

乞食,又稱為托缽、分衛、行乞,是比丘為資養自己色身...

淨土宗的人,你要成就兩種觀照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這個見就是...

應當用這種心,才能遠離一切魔障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切勿為了睡眠,將一生空過

佛陀教誡,「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晝」...

匆忙中我們失去了什麼

生命本需要凝視與傾聽,凝視朝來暮去,看興亡多少事;...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時要注意的兩個重點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基本上要注意兩個重...

生氣了怎麼辦

一、生氣是怎回事 我們每個人當事情能順自己的心意時...

修行者為什麼必須節制淫慾

從此大文第二,便顯餘義。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諸天...

我有神珠一顆

茶陵郁山主有一次乘驢度橋,驢子踏上橋板時忽而失足跌...

指責別人時,要先承擔三倍責任

一位後生到寺廟裡向方丈求教,談起世態炎涼,頗有感慨...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彌勒下生也不中用

念佛,三歲孩童也能也會;若論究竟有沒有功夫,就大有...

印順法師:由於佛教儀式而來的誤解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裡去看見禮佛、念經、拜懺、早晚...

關閉六根能得到更精緻的快樂

為什麼思惟苦諦,觀受是苦?用苦來調伏感受的刺激。你...

【佛教詞典】大念慧行以為游路

【大念慧行以為游路】 p0246 佛地經論一卷十七頁云:如...

【佛教詞典】八識

(名數)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與末那識Manas及第八識也。...

【視頻】南無地藏菩薩(楮訾)

南無地藏菩薩(楮訾)

【視頻】最好的懺悔方法是至誠念佛(大安法師)

最好的懺悔方法是至誠念佛(大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