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時要注意的兩個重點

淨界法師  2019/11/05  大字體  護眼色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時要注意的兩個重點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基本上要注意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云何應住,第二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們知道整個生命是變化的,所以,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首先你要想到你要安住在一個什麼樣的根本。從本經上來說,我們一定要找到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

這個現前一念心性,基本上它的特質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它不能有任何的相狀,因為那個相狀是變化的。我們心中只要有相狀,這個相狀一變化,你的心就跟著變化了。

所以,在修學的時候,你的依止處這一念心不能有任何相狀,你一定要找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真實的心性,才能夠安住下來。無相的心性找到以後,它有兩個基本的功能德用:第一個,它是有不變性;第二個,它是有隨緣性。

心性找到以後,第二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們安住在一念心性,但是我們有很多的煩惱習氣會不斷地干擾我們,所以我們要隨時地調整。調整,在本經當中就是用空假中三觀來加以調整。空觀是破除我們對相狀的執取,發明我們心中這個不變的理性。

所以,我們心中開始執取的時候,我們先守住不變,以空觀安住不變。

然後,以假觀來成就隨緣的妙用。當我們把心中的虛妄相掃掉以後,我們根據佛法的施設,又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假名假相。

比方說,我們安立了佈施的假相,來成就我們的福報;我們安立了持戒的假相,來成就我們的尊貴身;我們安立忍辱的假相,來成就我們未來的莊嚴;乃至於我們安立了憶佛念佛的假相,來成就往生淨土、成就不退。

所以,空觀是在破除我們心中的執取,而假觀是在建立種種的莊嚴的假相,中觀等於是把空假二觀作一個平衡。所以說,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首先依現前一念心性而住,以空假中三觀來作調整。

曾經有人問我一個問題,說是《金剛經》也是在破相,《楞嚴經》也是在講破相,那麼這兩種有什麼差別呢?

《金剛經》以空性的智慧破相以後,它顯出來的是一種空性;《楞嚴經》用空觀把相狀破壞以後,顯出來的是現前一念心性。這個地方有所不同。

我們可以這樣講,「破妄」這兩方面是一致的,但是「顯真」有所不同。

《楞嚴經》認為:空性的智慧不能當安住,空觀只是破除我們執著的一種方便;安住的是一念心性,它才能夠安住。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清楚,《楞嚴經》它是破妄又能夠顯真,這樣子才是比較圓滿。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

臨命終的人往生,他必須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這個很重...

一直打妄想還說什麼五蘊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話頭,不知道又跑到哪裡去了。...

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這個不是福德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

眾生輪迴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

據《大寶積經》一五卷的記載:大約有五百位菩薩,從用...

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真理

梵語佛陀,此雲覺者,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相...

落空還不如先執著有

有人問我,佛來佛斬是初學者,還是有禪修經驗的人才能...

般若的空性,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

般若的空性當中,也並不破斥緣起法的因果。談因果是從...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

讓勤儉節約成為自己的道德標準

《中華美德故事儉朴篇》裡有一個春秋時魯國宰相季文子...

自性中的梅香

一個有錢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園裡賞梅花。 那是冬日...

把「六和敬」精神落實到企業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學 據經典記載:兩千多年前,佛陀身旁...

佛陀勸孝的偈語

一天早晨,正當佛陀著衣持缽進入舍衛城乞食時,有一位...

阿賴耶識把種子轉成果報時,有哪三種差異

前面的一科是講到阿賴耶識的因相。阿賴耶識的因地,主...

念佛時夾雜著懷疑這樣有用嗎

問: 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有點懷疑,總覺得...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

出家修行自警七條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我今...

律航法師《念佛入門白話解》

第一講 三皈五戒 念佛常識 我常想假定全世界人人能受...

「拙」一點,人生就會比較平安順利

一個人不聰明,動作遲鈍,反應慢半拍,就會被人譏為笨...

學佛後如何發家致富和避免損財

有些人通過殺生、欺詐等途徑得到錢財,這些錢財在獲得...

【推薦】弘一大師《切莫誤解佛教》

切莫誤解佛教 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

13種不該有的壞個性

常說態度比能力重要,擁有正確的心態與個性,是成功的...

快活烈漢性空禪師

性空妙普禪師,漢州(今四川廣漢)人。出家後,自號妙...

世話、戲論、憒鬧的二十種過失

《大寶積經》云:菩薩應舍憒鬧樂於寂靜,舍諸世話觀於...

【佛教詞典】法性生身

(術語)二種菩薩身之一。又五種法身之一。法性總該萬...

【佛教詞典】無恚尋

【無恚尋】 p1055 集異門論三卷十頁云:無恚尋云何?答...

【視頻】《阿彌陀經》圓光佛學院女眾法師(閩南語版)

《阿彌陀經》圓光佛學院女眾法師(閩南語版)

【視頻】夢參老和尚《2008傳授三皈依暨開示》

夢參老和尚《2008傳授三皈依暨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