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學佛要體會佛心

證嚴法師  2011/01/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大地眾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們聽聽大地之音──有鳥叫、雞啼、蟲鳴……雞有司晨的功能;鳥兒在芳香的草木之間飛躍輕啼,鳥語花香這都是眾生的本能與本性。

其實人也是有原本的功能與本性。寺院的僧眾們每天早上起得這麼早,不論是虔誠的誦念經典也好,拜佛如儀也好,無非都有一個心念——學佛。為了學佛而縮短了睡眠的時間,清晨三、四點天未亮就起床,這就是精進追求真理的一念心所使然。

但是雖有這一念心,卻不知是否能夠徹底見性?我們平時念佛,不知是否已真正體會到佛的本性?暫且不談體會到佛的本性,先說是否能反觀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及說話的習氣?對於這些原來的習氣,我們又了解多少?去除了多少?多數人對自己都無法徹底了解,又如何能夠了解佛的本性?

我們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句話說起來很流暢、很順口。其實我們在這簡單易懂的道理上,卻無法完全體會其內涵,我們所知道的平等、天真、自由的本性,只是文字名相上的解說而已,而極少有人能了解到真我的心和佛心很接近,於是眾生與佛就離得很遠。因為很多人雖具有「人形」,卻不能發揮人身的功能,只是空有人形而已,若有人能發揮其身體的良能,即與佛心相近,可是凡夫總是做不到,所以稱之為「眾生」,而眾生與佛的距離就很遙遠了!

雞會啼、狗會叫,但它們卻都無法體會真理的存在,因為畜生道的境界暗鈍愚癡,雖然它們也有天真的本性,卻沒有被啟發和接近真理的因緣,所以它們離佛的境界非常遙遠。而人類領悟力較強,周圍的環境無不是讓我們體會、學習、和及時反省的因緣境界,所以這是人接近佛性的最佳機緣。

可惜很多人卻讓機會白白流失,放棄領悟本性的機緣,反而學習了無實虛幻的玄理。例如,偏向追求神通、追求感應……,這並非學佛的本意和目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極避世

雖居住山林中,亦非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在宣稱: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

何謂學佛

學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學來的佛法、佛教、和研究...

學佛困難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善護念

善護念這三個字,鳩摩羅什不曉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譯的。...

慚愧為入道之初步

原文: 當生大感激,生大慚愧。慚愧心生,邪僻心滅。慚...

學佛,是學會生活

學佛,是學會生活。因為佛法,並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在家居士的50個注意事項

無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萬事皆然,無戒無...

星雲大師《學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證 壹:前言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浩瀚深...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心力?業力?自然力

平日生活安逸的人們,難以體會人生之苦;總是當無常發...

飲食要適時、適量、適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蘭教也有「齋戒月」;兩者都...

證嚴法師《生死自在處紅塵》

有一次我到慈濟醫院探視病患時,有位護士小姐跟過來說...

如何用菩薩的智慧來教育子女

問: 何謂「用菩薩的智慧教育子女」? 證嚴法師答:...

不孝有三的含義是什麼

問: 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

天下有五種不祥之事

在《孔子家語》上也有這樣一個典故。有一天,魯國的國...

新參四問

一日,一名年輕的學僧前來參問大珠慧海禪師,學僧一見...

慧律法師《三千佛圓滿開示》

(上) 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   大家阿彌陀佛!...

旋轉六根的功能而歸於六根的根性

云何現業? 什麼是我們生死的業力呢? 癸二、答釋 ◎脫...

每天都給自己一個檢驗

說到修行,實在需要我們慢慢地用心去體會。我剛出家的...

結善緣的重要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間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

訂定念佛功課,信願才算堅定

問曰,念佛之門,多承開導,群疑盡釋,正信現前矣。但...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各位同修,請跟我一起合掌,跟著我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

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我們怎麼樣來長養我們的四無量心呢?《華嚴經》告訴我...

慧律法師-一行三昧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法宣法師,諸位法師、...

念佛生淨土的三大資糧

念佛求生淨土,則須具足根本,最關鍵的三大往生資糧:...

【佛教詞典】攝折

(術語)攝受折伏之二門也。止觀十曰:夫佛有兩說:一...

【佛教詞典】菩提樹

(一)梵語 bodhi-druma, bodhi-taru, bodhi-vrksa,或單...

【視頻】大安法師《壽命第一的薄拘羅尊者》

大安法師《壽命第一的薄拘羅尊者》

【視頻】慧律法師《包容的最高層次》

慧律法師《包容的最高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