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放下內心的毒箭

2011/06/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生活貧困的人,但是,也有貧中之富的人。

當時,有一戶人家是屬於貧中之貧的人,他們的生活向來已經很貧窮,而夫妻倆又非常慳貪。佛陀為了感化這戶人家,於是,以一般的比丘相貌到他們家托缽化緣。

男主人不在家,太太開門看到一位出家人,她一見心火即生,開口罵道:「你不要站我家門口,即使你站到死,我也不會拿東西給你。你是一個身體健壯的人,竟然站在人家門口要飯,我絕對不給你!」她又罵了許多難聽的話。

現比丘相的佛陀說道:「我是一個修行人,站在門邊托缽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啊!若能付出愛心、歡喜心而行佈施,將來你的福分即無限量啊!」

這位婦人那能聽受呢?她認為自己是最貧困的人,又認為自己生命、生活的範圍最重要,何須顧慮他人!於是,拿起棍子就打。

修行者故意現昏死的樣子,婦人見到這種情形,嚇了一跳,奪門往外跑。跑了一段距離,返身看看,門邊已經沒有人在那裡。她在那兒又氣又怕之時,男主人回來了,問道:「你怎麼啦?為何臉色發青?」

婦人敘述上述情形,婦人的丈夫也非常生氣,罵道:「豈有此理!」回家之後,也拿起利刃弓箭追趕那位比丘,卻見比丘已安然坐在樹下,逍遙自在。

這對夫婦追得氣沖沖、滿面通紅。男的看到比丘,馬上拿起弓箭發射。但是,很奇怪,好像有一層透明的玻璃罩住修行者一樣,箭一射到那個範圍,即碰到別處去。

發射的人看了,心裡很驚慌,喊道:「你把透明的門打開呀!如果你真的勇敢,就打開門呀!」

修行人說:「你把弓箭放下,我就讓你進來!」

那男人心想:「我赤手空拳也一樣可以打死你!」就說:「好啦!我已經放下弓箭,現在你可以開門讓我進去了!」

比丘說:「我不是要你放下弓箭,是要你放下心中的毒刃和弓箭,這些東西會傷害你自己呀!」

男人聽了非常吃驚,因為心裡惡毒的念頭,被看得一清二楚。

至此,他知道眼前這位比丘不是普通的人,夫婦倆隨即放下貪念鎮怒,皈依於佛陀座下。

這是法句經裡的一段故事。

看看這段故事,再想想天下的眾生,眾生生活在地球上,有許多種族別,有種種懸殊的地位。佛為了讓眾生平等,使人人的心溫和柔順,所以,他不斷地教化眾生,唯有溫和柔順,天下才能吉祥平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看清內心的種種煩惱

人有種種煩惱,煩就是煩悶、煩擾;惱是惱亂、熱惱。煩...

調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歲的時候上山下鄉,在農村廣闊的天地裡和一些...

心能夠無住,得這四種好處

這個地方講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種功德。我們前面講過引發...

聖嚴法師《天堂、地獄一念間》

一位太太來到農禪寺,向我抱怨她的孩子難以管教,而引...

怎樣能使心不要躁動

須菩提問佛說:一切發了菩提心的人,怎麼樣把他心住到...

人心的九個結

從前,印度有一位叫無著的菩薩,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

「相隨心轉」要如何轉

我們再看第二個,第二個很重要了相隨心轉。那麼相由心...

要照顧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們這個色身會生老病死,終有一天要丟棄,是沒有用的...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東林原創漫畫】夫婦間的解怨妙法

【東林原創漫畫】夫婦間的解怨妙法...

原諒別人也是善待自己

在上海的一家餐館裡,負責為我們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輕...

吃素50多年的心臟外科醫生

一個素食主義者的生活秘密是他敏銳的頭腦和令人難以置...

【佛學漫畫】大悲心陀羅尼

大悲心陀羅尼的故事...

日常生活中要怎麼用功

倓虛老和尚在講《楞嚴經》的時候,他在期中考時出了一...

修道只有兩個字:堅持

凡夫眾生,你要一直精進的比較困難,一段時間會很精進...

如何能不煩惱不憂愁

南陽慧忠禪師被唐肅宗封為國師。有一天,肅宗問他:朕...

【推薦】三界這一關跳出去,後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為什麼說要往生淨土呢? 前面我們只講到念佛能夠破除障...

學《金剛經》有何用途

●金剛經教人修福修慧消業,是一部各方面都顧到的完善...

誦《金剛經》要把握三個「觀」

用虛幻觀來看待問題 人在這個世界上的經歷就是一場夢,...

三年苦功抵不住親情一句,實為可悲啊

正在機場候機室裡看書時,一位白髮斑斑的長者,坐到隔...

具足信願一定往生

往生淨土的三資糧就是信、願、行。 首先,這個願就含攝...

為梁武帝說法七晝夜的僧達法師

南北朝時的高僧僧達法師,曾受到當時四個皇帝的禮遇,...

十界聖凡不離現前一念

論佛法之淵源,總不外於現前一念之心。心也者,萬法之...

整個佛法的修學,都在修正我們的思想

當我們站在佛教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的時候,我們會發覺...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怎樣怎樣,而...

【佛教詞典】慧寂

(840~916)唐末五代禪僧。與溈山靈祐同為溈仰宗之祖...

【佛教詞典】六可喜法

【六可喜法】 p0302 此亦名六和敬法。集異門論十五卷十...

【視頻】《晚課》台語唱誦

《晚課》台語唱誦

【視頻】南無觀世音菩薩(開松老和尚唱誦)

南無觀世音菩薩(開松老和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