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調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如瑞法師  2018/01/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調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我在十七歲的時候上山下鄉,在農村廣闊的天地裡和一些熱血青年,我們在一起經常討論的一件事情,就是說:人和畜生有什麼不同?人會說話,這就是和畜生的不同?答案:不是的。是因為人有思想,他懂得怎麼樣來完成自己的願望。

出家修行徹底地告訴了我們,單單有思想還是不行的,一定要明白怎麼樣來善用我們的思想。因為思想,也就是說的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念頭,我們可以刻意地讓它起善。但境界一來,不順心的,那我們的這一念當下又會是什麼樣的心呢?要來探討這個「心」,就知道起心動念的這一念的重要。

阿底峽尊者說過這樣的話:「對於一棵毒草來講,它的根、它的枝葉都是有毒的。對於一棵藥草來講,它的根、它的枝葉都可以做藥的。那一個人建立在貪瞋癡的起心動念上,所做的一切它會是不善的。

佛有種種的方便,戒定慧三學為什麼要以戒為根本?就是要借助於戒的助緣方便,讓我們來淨化心的。我們常常讀《華嚴經》,《華嚴經》裡面我們讀到解脫長者告善財言,解脫長者說: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就說想什麼時候見,就可以什麼時候見)。乃至所見十方諸佛,皆由自心(也都是來自於自己的這一念心)。

解脫長者呼善財說:「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淨諸佛剎,積集妙行,調伏眾生,發大誓願……如是一切,悉由自心。」都沒有離開我們的這一念心。解脫長者說:「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淨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

這段話是我讀的《華嚴經》裡面,解脫長者對善財童子所說的話。我們來討論,那解脫長者,他什麼時候想見阿彌陀佛都可以隨意就見到的。乃至於十方諸佛,也都離不開自己的一念心。所以,平常我們才說:「一念佛心一念佛,念念佛心念念佛。」

底下就是告訴我們,要想能夠調整我們的心,真正地明白我們的心,真正地讓我們的心得到清淨自在,那我們就要注意到應以善法來扶助自心 。所以我們要明白,佛法當中明白了道理,要法隨法行如實地依於佛的教,讓自己去實踐的。所以,要調伏自心需要善法的扶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慈雲懺主:心裡憶佛,並作出善良的誓願

修習淨土法門,應該實行信、願、行三件要事,具備了這...

聖嚴法師《心事重重有誰知》

(一)外在的事 現在,先講外在的事中是不是跟自己有...

常常看人不順眼,就像生活在垃圾場

我們要訓練自己,就是要訓練我們的這顆心。從行上,我...

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我們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聖嚴法師《還債平安,還願快樂》

問:現在我想學的東西很多,對於生命的存在和天地萬物...

欲急得一心不亂,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紛飛, 尚欲急得一心不亂,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

心靈蒙塵了該如何清掃

我們知道,衣物髒了,可以用水清洗。心靈蒙塵了該如何...

歷境驗心,二六時中都要檢驗

要把功夫用熟啊!歷境驗心,二六時中檢驗檢驗,用功有...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比丘的三層含義

比丘梵語,含三義:一、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

金錢是手段不是目的

金錢這個東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價值,手段的價值,...

初次見到師父應如何親近

問: 請問親近師父有何注意事項以及初次見到師父應如...

普能嵩禪師淨土詩

我佛慈悲大願王。勸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內輪迴苦。極...

車裡的佛像要如何擺法

問: 我在龍華寺請了一尊阿彌陀佛,當時我問寺院裡的...

心的覺悟

佛陀時常教育我們要活在當下,而不是沉溺於往昔回憶,...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今天是母親節,是兒女孝敬母親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趙尊仁的往生故事

趙尊仁。法名培庚,江蘇如皋縣人。年三十餘歲,從事商...

忍辱以積大德

這個放棄內心的感受,我個人有一個小小的經驗,跟大家...

大安法師:念佛人正確的目標定位

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每天繫念佛號這很好,...

測測自己的寬容度

請對下列問題作出是或否的選擇,每題答是記1分,答否...

寒冷的冬天來了,請給鳥兒一把米

冬天給鳥類施食與放生一樣重要!冬天是枯竭的,沒有食...

靜坐的好處

靜坐(冥想、禪思、內觀)提供人類一貼清涼劑,無論閑...

聖嚴法師《佛子能拜鬼神嗎?》

我們中國人信佛,大部份是神佛不分的,其實那些神佛不...

兒女「五不怨」與父母「七不責」

為人子女時做到五不怨,為人父母時做到七不責,請您試...

圓瑛法師:十種人正好念佛

念佛法門,對上中下三種根機,無機不攝。有情眾生,具...

【佛教詞典】性橫修縱

天台宗所說三如來、三佛性、三法、三德等,於該宗所立...

【佛教詞典】中國佛教經錄

Zhongguofojiaojinglu   佛教經籍目錄。也稱眾經目錄...

【視頻】善惡有報

善惡有報

【視頻】觀音菩薩治病真言

觀音菩薩治病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