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禪師們面對死亡時,是如何的呢

宗立法師  2017/05/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禪師們面對死亡時,是如何的呢

佛經中說,人死之時,四大分離,如生龜脫殼,痛苦不已。一般人面對死亡時,大多是各種不淡定。那禪師們面對死亡時,又是如何的呢?

我們知道禪宗的祖師們傳法時都有付法偈,表示傳法與囑託。

到了唐代,各種詩偈各種流行,簡直是張口就來,連街邊的婆子都是出口成詩的。到了宋代,禪林之中有個不成文的習俗,那就是禪師圓寂之前,都會留下偈子,一是表示囑託,二是對自己一生修證的總結。

開始時是好事,禪師們留偈為後學指點了修學的路子。後來就變成了一種風氣,弄得禪師們如果臨終之前沒有留下偈子,都不好意思圓寂了。因為徒弟們會相當沒有面子,在禪林裡抬不起頭來。

我們要講的三個故事中,前面兩個故事就發生在這種背景下。

故事之一:

主人公:宋代靈岩山的大本禪師

大本禪師八十歲時,在靈岩山中即將圓寂。

臨去之前,門下弟子對他說:「師尊,您的門生弟子滿天下,臨去之時,怎能不遺下偈子供大眾留念呢?」

大本禪師看著弟子們許久,然後嘆了口氣後說:「癡兒!我平時尚且懶得作偈語,今天又何必特地而寫呢?平時我也是要坐便坐,要臥便臥,又何必臨去之前還要做作,特地坐著而去呢?」

他頓了一頓,然後說:「也罷,取紙筆來!」

弟子們以為他想要留下偈子,於是趕緊取來紙筆。

禪師拿過筆來,筆走龍蛇,留下了五個字。

弟子們圍上前一看,只見白紙上留著五個字:「後事付守榮。」這是說,禪師離開之後,以後領眾的責任就交給守榮禪師了。

大家看完後,知道禪師主意已定,不再留下偈子,不由得失望不已。

禪師見弟子們如此,嘆了口氣,拋下筆,右脅而臥,就像睡著了一般。

過了許久,弟子們見禪師沒有聲息,上前輕輕搖了搖禪師,發現他已經圓寂了。

故事之二:

主人公:宋代大慧宗杲禪師

宗杲禪師圓寂之前,對大眾說:「我的後事就依照叢林的規矩辦就好,不必太過鋪張。沙彌們不得披麻帶孝痛哭失聲,那樣做和世間之人又有何區別?」

又對自己的嗣法弟子們說:「今年夏天到秋天,我一直不思飲食,雖然表面上沒有什麼痛苦,但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

也許我的世緣將盡了。

你們既然已經繼承了我的衣缽,就應該堅持度生的大願力,廣化眾生以報佛恩。這就是我對你們的期望了。

我就要離開了,臨別之前就以這幾句話相贈,請務必謹記。」

弟子依照叢林規矩上前請禪師留下偈子。

宗杲禪師看了他們很久,厲聲喝道:「沒有留下偈子就死不得了嗎?」(不要以為禪師是因為不諳文墨才不留偈的,他的著作也曾收入在大藏經中。)

弟子們苦苦哀求。

宗杲禪師嘆了一口氣,不得已在紙上留下了這麼一首偈語:

生也只恁麼,

死也只恁麼。

有偈與無偈,

是甚麼熱大?

大意是:

生也只是那麼回事,

死也是那麼回事。

臨行前有沒有留下偈子,

哪又如何呢?

因為一生的寫照,都印在大地上了。

禪師寫完之後,投筆於地,吉祥而逝。

禪師死後復生 其中到底有何玄機?

故事之三:

主人公:洞山良价禪師

洞山禪師臨圓寂之前示疾,學僧前來探望他。

禪師問學僧道:「人一輩子都和這個色身打交道,當離開這個色殼子的時候,在什麼地方與我相見呢?」

學僧無語應對。

洞山禪師嘆了口氣,做了一首偈頌:

學者恆沙無一悟,

過在尋他舌頭路。

欲得忘形泯蹤跡,

努力慇勤空裡步。

大意是:

學禪者多如恆河沙,卻沒有一人能夠覺悟,

那是因為他們沉溺在古人的言語窠臼之中,

禪是活潑潑的,並不是死板板的。

想要了解禪的真正意趣,除去知見上面的障礙,

還是要努力慇勤,覺悟空性才是根本啊。

禪師說完偈子之後,讓人為他剃髮,隨後沐浴更衣,撞鐘告知全山,辭別大眾,然後端然坐化。

當時全山大眾慟哭不已,久久不止。

禪師突然睜開眼睛說道:「出家之人,心不附著於物,才是真修行。生時勞苦,死時惋惜,悲痛又有何益呢?你們在我座下多年,為何還是看不透啊!」(死而復生,死生自在。畫外音:嚇死本寶寶了。)

於是讓主事僧人辦愚癡齋,以了世緣。

大家知道這次禪師是真的要離開了,心中不捨,於是磨磨蹭蹭地,這堂齋拖了七天的時間才辦好。

齋飯準備好了,禪師也隨大眾一起過堂。

齋後,禪師看了看大眾弟子悲痛的臉,良久沒有說話。

最後,他對大家說:「僧家沒有大事,臨去之前,不必喧嘩慟哭。」

說完,回到丈室之內,端坐而逝。

這次,他是真的離開了。

結語:

禪師們圓寂之前,大多不以俗事為念,而繫心佛法傳承之事,為門下弟子的法身慧命,也是操碎了心。

前面兩位禪師不願泥俗,但是為了門下弟子,也只好隨順留下了文字。

洞山禪師更是為了對治門下弟子的執念,死而復生,再留七日,真可謂悲心切切。

但無論如何,禪師們的功夫都已經打成一片,死生自在。

生與死在他們面前,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而是一念之間來去自在的通途。

而我們呢?是否已經準備好足夠的資糧來應對無常的考驗了呢?

願與大家共勉!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現相來垂手接引,如何判斷是佛是魔

問: 佛現相來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當下心該如...

世間之樂虛誑不實,禪定之樂永離生死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

阿彌陀佛這個願發得太及時太重要了

垂慈接引,這個接引對我們很重要啊,這個願發得是太及...

只剩一具尸首,你還想她嗎

一個人的一口氣沒有斷,很像一個樣子。等到無常鬼一到...

助念他人,啟示自己

張奶奶老人家舍報了,家屬不同意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

若不以教印心,終落邪魔外道

佛祖一心,教禪一致,宗門教外別傳,非離心外,別有一...

一則禪宗公案的啟示

兒子大學畢業,在一家台資公司找到了工作。當他第一次...

【推薦】誰能保證臨終時不會有人來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賺了很多錢,晚年...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推薦】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忙碌並沒有錯,因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點不對頭...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淨土

了相,四川西蜀吳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於安徽...

以妙音香花歡喜供佛,成就辟支佛果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有一天,許多豪貴長...

記人之長,忘人之短

寧戚是春秋初期的衛國人,因無處施展才華而決定去投奔...

慾望不可無休止

民間流傳著一首《十不足詩》:終日奔忙為了饑,才得飽...

掃除塵垢得解脫

佛陀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槃特尊者告...

偷盜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報極重

偷盜戒以盜常住物及僧眾物之罪極重,應墮地獄。《方等...

境遇不好,應當退一步來想

世相無常,誠可嘆悼 相見以來,忽然已經有六年了。不但...

慈心不殺為諸善之本

讀《悲慘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徹心扉,不...

淨慧法師:修行要抓住當下這一念

學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

守財奴的感悟

有一個守財奴,非常吝嗇,從不曾佈施過一毛錢。他對自...

別人修行有困難時,應適當拉他一把

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於諸法...

被心中的鎖鎖住了

中國古語說:蒼蠅不釘沒有縫的蛋。也就是說,蛋是自己...

不要說別人過失,一切錯誤都歸自己

學佛之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也不可以辱罵別人,人人...

不肯懺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一句彌陀,就路還家。 可惜癡人,棄金擔麻。-- 徹悟大...

聖嚴法師:智慧不起煩惱

不要以為開悟才是智慧,智慧是頭腦冷靜,是理智、理性...

【佛教詞典】精進威力

【精進威力】 p1273 瑜伽三十七卷十五頁云:精進威力者...

【佛教詞典】出現

(術語)佛菩薩自實身現化身出於世也。法華經方便品曰...

【視頻】夢參老和尚《不能忍耐而丟命的故事》

夢參老和尚《不能忍耐而丟命的故事》

【視頻】佛寺巡禮-廣東梅州千佛塔寺

佛寺巡禮-廣東梅州千佛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