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積德來的

2017/05/09  大字體  護眼色

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積德來的

中國古代傳說每年過小年的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這天是灶神從天上回來的日子,因此民間都要祭灶神。灶神上天所要做的,是向天帝報告這戶人家的善惡功過。若是積德行善的人家,上天將會令其漸漸地興隆;若是做惡的人家,上天將會使其漸漸的衰敗。《論語》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從這一章句上可以看出,在春秋時期,民間就有了討好灶神的風俗。但是對於王孫賈的所問,孔子給予了平直的回答,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如果是作惡的,就已經獲罪於天,祈禱求福也是沒有用處的。

我曾讀《老子》,讀到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時,十分的心悅誠服。上天並沒有偏袒的心,只是愛護真心行善的人,行善之人,必將得到上天的賜與。所謂自天祐之,吉無不利。所以佛家提倡因果報應之說。不知因果的人,內心常空空蕩蕩,以為做惡不得禍,做善不得福。因此緣故,善不欲為,惡則時而為之。知道因果報應的人,內心常充實,能夠漸進地克己斷惡及勤力修善。積善的人,來生後世將會得到福報;而做惡的人,來世將會得到災殃。除此之外,行善之人的福德及作惡之人的禍殃,也會波及到他們各自的子孫後代。正如《易經》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陶澍,湖南安化縣人,是清代受道光皇帝重用的封疆大吏,曾在京城任翰林院編修,升監察御史。後在地方擔任過川東兵備道、山西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撫、江蘇巡撫等職。道光十年。詔加太子少保,任兩江總督。陶澍在為官期間,理財辦案,賑災濟民,疏通河運,開拓海運,整頓鹽務,興助教育,既嚴治務實且政績卓越。其在歷史上的聲名近似林則徐。

清代梁恭辰在所編的《北東園筆錄》裡面,記載了他閱覽《聞見錄》時所讀到的關於陶澍祖上幾代人積德行善的事蹟,因此感嘆「始知其積累之厚,不可不詳載之以勸後人云。」在《北東園筆錄》中提到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積累過許多陰德。

明朝時,鄉里自衛很嚴,有人抓住盜匪欲將其淹死,正遇上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經過。賊哀求:「公救我,我誓不復為賊。」伯含公為了給眾人有個交待,也擔心賊將來不能自食其力又復做賊,就贈給賊一條小船以作為養家餬口的資本。伯含公一生施舍過八條小船以幫助別人,他幫助的人都改行為善。伯含公出門常帶一小筐,撿拾碎磁瓦礫以方便行路之人。陶澍的曾祖文衡公也是一位有道德的長者,曾經有人趁著雪夜入他家裡盜米,他跟隨雪跡腳印走到賊家門前,發現賊是所認識的人,心裡體諒賊家的貧苦,默默地回到自己家裡,始終不提此事。30年後,文衡公的夫人偶然對子孫講起這件事,但還是隱去了盜米人的姓名,不令人知道。其家隱惡揚善之德可見不同一般。

有一次陶家的鄰里發生火災,文衡公的夫人以倉內所存的糧食救濟遭火災者。陶澍的祖父寅亮公性情淡泊,少貪慾之心,因為沒有經營,家道也不富裕。一天,寅亮公偶然走到江邊,撿到錢財,等了一整天,看見一個人慌張跑來,面如土色,低頭在砂礫中尋找,非常悲慼的樣子。寅亮公問他,回答說:「在外做工幾年沒有回家,家有老母親。今積累幾年的錢財回來贍養母親卻全部丟失了,所以悲傷。」問他錢財的數目,都能對上,就將錢財交還給其人。那人非常感激,想分一半給寅亮公,寅亮公說:「我要是想分錢財,就不會等在這裡了。」笑著將那人送走。到陶澍的父親陶必銓時,義舉善事也很多。陶澍的祖上幾代人行善,所以安化縣才出了一個陶澍。豈不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嗎?

劉伯溫,名基,浙江青田人。元代至順四年,23歲的劉伯溫考上進士。元至元二年,赴江西,任瑞州高安縣丞。後輔佐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任太史院使、御史中丞等職。明洪武三年,受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護軍、誠意伯

《明史》上說劉伯溫的曾祖父劉濠,在宋擔任翰林掌書。宋亡,林融起兵對抗蒙古人建立的元政權,失敗以後,元朝廷派使者調查記錄那些參與起義者,很多人受牽連。使者住在劉濠家。劉濠灌醉使者而燒燬自家的家宅,使者來不及搶救出那些記錄受牽連人名單的冊籍,全部都被燒燬了。劉濠趁機以記錄數百惡德敗行之人的名冊作為替代,給使者交差。於是使成千上萬無辜受到牽連的人都得免死。劉伯溫小時候很聰明,他的老師鄭復初對劉伯溫的父親說:「你的祖父道德深厚,這個孩子必定榮耀光大你的家門。」劉濠還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看見沒有糧食挨餓的人家,就以自家的倉儲賑濟他人。劉伯溫的祖父劉庭槐也是一個有道德的讀書人, 「義孚鄉里」。我讀了《明史》的劉基傳以後,更加相信上天的公正而並不存在偏私。因果報應之事也不是常人容易體會到的。

古時候,窮鄉僻壤若是突然出了一個衣錦還鄉的大人物,鄰里鄉黨就會說:「他家祖上積了大德,所以子孫後代興旺顯達起來。」行善的人,上天報酬他的善,令他的來世得到尊貴安樂的果報,這是積善的本慶;他的善功還會波及他的後人,天意榮耀他的子孫後代以彰顯他活在人世時的那些為人所知或為人所不知的道義事蹟,這是積善的餘慶。所以孔子讚頌《周易》,最初就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前些天偶然讀了一段關於中興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身世的材料,發現左宗棠的曾祖父左逢聖為縣學生員,重孝義,而且「居貧好施」,「生平舉止端嚴,所讀經史皆手錄」。

好善必昌,如若不昌,祖有餘殃,殃盡還昌;作惡必滅,如若不滅,祖有餘德,徳盡還滅!

如果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和為人子孫者都能明白因果報應是真實存在的,就會活得清醒有目標,活得充實快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顛倒事

一個人生到世間上來,他是有他的標準的。給他吃的東西...

星雲大師開示健康八法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的身體,不希望病痛纏身,但健康...

冤冤相報,給子孫留下禍患

做善事的人,不僅他的宗族親戚愛戴他,朋友鄉黨尊敬他...

賢善長者婦墮餓鬼緣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

佛說持八支淨戒的功德果報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靈鷲山上為大眾說法,一千兩百五...

夢裡五家財

這一生都是在做一個夢,在夢境裡面我們常常不知道是夢...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緣

當佛陀在波羅奈國鹿野苑弘法教化時,梵摩達王的妻子懷...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給你一元錢,然後你給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無...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品

(根據印光大師校定本校對)...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真心求淨土者,勿憂臨終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內涵當中,不管你是修什麼宗派,都有...

佈施越多福報越多

從佛法的因果關係來講,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

【推薦】往生的人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

淨土宗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離開三界,第二個投生淨土。...

印光大師《淨土問題84個開示》

1.佛為什麼要說淨土法門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

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上中專時,我們班主任老師長得很丑:一半臉兒白一半臉...

菩薩戒的根本精神

我要告訴諸位,蕅益大師在講菩薩戒時,他講一句很重要...

這一句佛號是方便,也是究竟

這個息滅貪瞋癡,它很重要的,諸位要有一個很正確的觀...

記住這四句話,到哪裡都能自在

虛雲老和尚在世經常說: 隨緣就是家鄉,放下就是道場。...

婚姻美滿之道的三個步驟

佛在《玉耶女經》裡說到,上等的夫妻關係是互相欣賞,...

如何處理修行中生起的種種妄想

同參道友們來問話,不要客氣,直道些好。本來諸方叢林...

存什麼心太重要了,這是保持人身的條件

有人曾經問過一位僧人:人的身體為什麼是直的,站著走...

每天懺悔罪業,罪業的念頭是不是又會數數熏習

問: 請問法師,法師一直在講重罪問題,必須至少懺一年...

功德迴向的原理和意義是什麼

問: 功德迴向的原理和意義是什麼?各種不同的功德偈...

慧律法師:佛教徒對風水要持什麼樣的態度

佛教徒是採取中道的態度。這風水對我們凡夫來講確確實...

淨除雜念一心念佛

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話,一定能淨除雜念,一心念佛。同時...

【佛教詞典】大勝金剛

(菩薩)又名大轉輪王。又名金剛手。大日所變之十二臂...

【佛教詞典】真如之月

譬喻由於體悟真如,而自一切迷惑中解脫而出,猶如明月...

【視頻】護生卡通:射魚魚叉戮死親兒

護生卡通:射魚魚叉戮死親兒

【視頻】法華關房-肉身菩薩慈航法師

法華關房-肉身菩薩慈航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