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少年時代的玄奘大師

2014/08/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少年時代的玄奘大師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少年時代,少年時代是萌發理想的時代。歷史上,大凡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人,追溯其少年時代的成長過程,他們的遠大理想、信念,無不是在少年時期形成,並付諸了畢生的努力。世界文化名人玄奘也不例外。

玄奘出生在一個儒學世家,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據說玄奘「不是高雅正經不去閱讀,不是聖哲風範不去習從,不與庸常稚童交朋友,不到百戲喧囂的街巷去玩耍」。不幸的是,一直疼愛他的母親在他五歲時因病去世,失去母愛對他的打擊非常之大,好在還有父親陳慧的精心呵護。

父親淡泊名利、講究操守,很早就淡出仕途、潛心三墳五典,是一位典型的讀書人。少年玄奘,不僅崇尚古代先賢,喜歡讀書,過目不忘。而且意志堅貞,聰慧穎悟,是一個懂禮貌、有志氣的孩子。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8歲時,玄奘和幾個哥哥聽父親講授《孝經·曾子避席》,父親說:「古人沒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們授課,大家也都是坐在蓆子上。有一天,孔子講著講著,忽然提了個問題,叫他的弟子曾子來回答。曾子見老師要他回答問題,趕緊站起來,垂下雙手,畢恭畢敬地回答了孔子的提問……」這時,玄奘立即站了起來,整理好衣襟,站到邊上聆聽。父親問他幹什麼?他答:「曾子接受老師教誨時離開坐席,我現在聽父親教導,怎能安坐不動呢?」他的父親由此感慨萬端,嘆言:「孺子可教也!」。從此以後,父親給予玄奘更多的關注,不僅教他更多的學問,也時常向他講說關於歷代聖賢的人生及為人的故事。孝親敬長、立身揚名、忠君報國,這些來自於中國儒家傳統的思想觀念,在玄奘的成長過程中都烙下了極鮮明的印記,也對於日後身為僧人的玄奘在人生處世及發展方向的選擇上,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玄奘十歲時,再次遭受了人生的巨大磨難,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他失去了依靠,淪為孤兒。幸運的是,他的二哥長捷法師出家在洛陽淨土寺,便帶他到寺裡生活,這不僅解決了他的吃飯問題,而且還幫助他學習知識,使他在接受儒教之後,開始接觸佛教。雖沒有剃度出家,但也是每日在寺內做早課誦經。這也成為玄奘走向佛門三寶(佛、法、僧)的第一步。人生難得第一步!正是這重要的第一步,改變了玄奘的一生。

玄奘13歲時,隋煬帝下令度僧,因他年幼,未能入選。主持此事的大理寺卿鄭善果見他站在公衙門口,就問他出家是為了什麼?他回答「繼承如來的業績,光大佛法。」一個12歲的孩子竟有如此遠大的志向和才識,一下子感動了鄭善果。他讚賞地說:「一般的通業易成,特殊的風骨難得,我想此子若得度,必能弘揚佛門的教化,成為偉大的人物。」於是便破格錄取了玄奘,玄奘從此皈依佛門。

玄奘出家後在淨土寺學習佛教經典,興趣極為濃厚,很快顯示出了超人的智慧,成為寺內突出的人物,但凡經文教義,只要聽過一遍,稍加整理,他就能將師父所講的內容發揮解析出來,很令大家敬佩,時間不長,洛陽佛教界都知道淨土寺有一個名叫玄奘的神童。

玄奘15歲時,隋末農民起義爆發,洛陽是隋朝的東都,此時白骨遍野,煙火斷絕,僧人四處逃散。玄奘年紀雖小,但已看透時勢。他與二哥商量,離開淨土寺,來到關中長安,後又經過子午谷,越過天險秦嶺,經過漢中,來到了成都,一住就是五年。他受具足戒,坐夏學律,「敬惜寸陰,勵精無怠,二三年間,究通諸部」,其名聲傳揚於吳、蜀、荊、楚各地,無人不知玄奘,其佛學造詣,在當時入蜀的數百僧眾中首屈一指。

玄奘不滿足已取得的成就,遊學荊、趙等地,遍謁名師,廣收博采,學業日益精進。後又二返長安,師從名師研習佛法,被譽為「釋門千里駒」。但他發現各派學說往往互相矛盾,尤其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地論》兩家有關法相之說不能統一,與流傳的有關漢譯經典來對照,也不能解決問題,便孤身一人,歷盡千難萬險,抵達佛教誕生地印度,留學十七載,後來,攜帶大量佛經回國,建立譯場,翻譯出1335卷佛經,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歷史上,少年出家終生為僧者為數不少,但像玄奘那樣信念堅定,事業有成,被譽為三藏法師的並不多,而集佛學家、哲學家、旅行家、翻譯家、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與世界文化名人等諸多榮譽於一身,且名垂千古的人,更是微乎其微。基於玄奘的傑出貢獻,唐太宗稱他為「法門領袖」,魯迅稱他為「民族脊樑」,梁啟超譽他為「千古一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認為:「我相信,有史以來中國最有影響的知識分子是玄奘。玄奘的影響最大。」印度的專家說:「在到過印度的許多中國人之中,玄奘無疑是最偉大的一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玄奘大師譯《大般若經》及圓寂事

東國重於般若,前代雖翻不能周備,眾人更請委翻。然般...

北宋高僧元照律師

人世間常有一句俗話:叫有多少錢,過什麼樣的日子。其...

大自在:本煥圖記

慈祥的笑、開懷的大笑、童真的格格笑、抿嘴狡黠的笑、...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薩的因緣

佛源老和尚是鐵骨錚錚的,也是獨得祖師棒喝的真傳。看...

【推薦】淨土宗歷代祖師傳記

淨土宗第一祖慧遠大師 大師法名慧遠,俗姓賈,是雁門郡...

清代高僧省庵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我們一直講淨土宗的祖師,已經講...

蓮宗十一祖省庵大師畫傳

一、父親早亡,少年出家 省庵大師(公元1686-1734年)...

顯示神通,勸戒食肉

梁代,四川青城山有位高僧道香,有大神通,但一直隱秘...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有禪心的人,不計人間毀譽

月船禪師是一位善於繪畫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畫前,必...

希望幻滅

人生每個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將來是美麗的,可是失望卻...

慧遠大師三十年跡不入俗

淨土宗祖師在信願行方面的理論積累和實踐上,給我們提...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個叫李源的,他的父親是東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皈依會不會有副作用

問: 假如帶非常小的孩子皈依,根本不知這小孩以後長成...

止惡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問一些人:你信佛嗎?他們會脫口而出:信佛! 如...

經常這樣觀想,佛菩薩的力量就跟你合而為一

【時諸大眾聞說地藏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稱讚功德。皆獲...

一碗白飯的故事

二十年前,某日黃昏,有名看似大學生的男孩,徘徊在台...

業障很重,但不妨礙往生

比如你的命運要生絕症,生命要終結,那你忽然在這個時...

修行中出現的不思議境界,為何不能隨便向外人說

我們看這裡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師的補充說明。蕅益...

菩薩成就國土,要有兩種準備

這一科是與之授記。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權實不二...

當你念久了,散亂心自然就沒有了

如何淨心寡慾?多念聖號。剛才不是提到要至心?你不念...

作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問: 作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師答: 阿彌...

印光大師:濟公乃大神通聖人

道濟禪師,乃大神通聖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

【推薦】學佛第一要知見正

學佛第一要知見正,我們學佛為的什麼?先把目標訂正,...

參禪打坐應以什麼樣的精神來用功

祖師講: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

【佛教詞典】一因

(術語)一個之原因也。俱舍論六曰:一因生法,決定無...

【佛教詞典】二持二犯

子題:持犯並依受體而立 戒本疏·持犯方軌:「持有兩種...

【視頻】夢參老和尚講因果故事

夢參老和尚講因果故事

【視頻】南無普賢菩薩聖號(女聲)

南無普賢菩薩聖號(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