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吃素與吃齋的區別

德光法師  2016/08/03  大字體  護眼色

吃素與吃齋的區別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齋戒的傳統。齋戒包含了齋和戒兩個方面。「齋」來源於「齊」,主要是「整齊」,如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戒主要是指戒遊樂,比如不與妻妾同寢,減少娛樂活動等。後以此指稱相似的宗教禮儀。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淨叫做「齋」,禁止身的過非叫做「戒」,齋戒就是守戒以杜絕一切嗜欲的意思。

現實生活中,很多居士都是吃素、吃齋不分。在家裡面吃素,說是吃齋,去寺廟裡面吃齋說是吃素。其實素和齋是有區別的。過午不食謂之齋,「吃齋」嚴格來說應該是「持齋」,為什麼要持齋呢?因為佛陀時代,有位弟子傍晚托缽乞食,嚇到一位孕婦導致流產,被人譏嫌,又因若一天兩次托缽,減少弟子學佛修道的時間,所以佛陀從此制戒規定過午不食,是為「持齋」。

後來在流傳過程中由於「吃」和「持」二字同音,而且又是跟吃有關,所以慢慢就由「持齋」誤傳成了「吃齋」。吃齋絕不是吃素的意思,因為這個齋未必是素,因為佛陀比丘戒中沒有戒肉,乞食的時候,施主給什麼就吃什麼,不允許挑剔分別。後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吃素的傳統。

有的人吃素為了減肥,有的人吃素為了健康,有的人吃素是出於慈悲。為了減肥而吃素確實可以減掉贅肉保持身材,為了健康而吃素也許能夠降低各項指標獲得健康,出於慈悲不殺的吃素卻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屠戮,護佑群生。發心不同,決定了最終的成就和收穫也不同。有這樣一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這句話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餅來,但是你烙出的餅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鍋的限制。烙它的那口「鍋」——就是所謂的「格局」。

回到持齋和吃素的問題上來,我們為什麼不能讓自己的「心」——格局變得寬廣一些呢?為什麼不能從慈悲的角度出發看待這件事情呢?觀念一變,就完全不一樣了。

有些人明明不慈悲,卻偏偏要假裝慈悲。有個笑話,說老公在煮螃蟹,水開了以後,一隻一隻的把螃蟹放進鍋裡,螃蟹燙的在鍋裡面爬來爬去。妻子從小就「心善」,看不得這些,捂著眼睛躲在老公身後。老公蓋上鍋蓋回過頭來寬慰她:「老婆,我們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歡,是不是太殘忍了?」結果妻子扭扭捏捏地說: 「嗯……是啊,我給它們誦誦咒吧……嗡嘛尼唄咪吽……火再開大點,熟了就不疼了。老公,你放鹽了嗎?」這種慈悲真的是有點貓哭耗子假慈悲的感覺。

網上還有個帖子,專門討論「如何讓螃蟹無痛苦的死去?」裡面有的說用酒泡暈後煮的,有的說用花椒麻醉了煮的,還有的教怎麼先殺後煮的。看完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難道讓螃蟹無痛苦的死去就慈悲了嗎?不殺不吃豈不是更慈悲?

肉食中有很多毒素,動物在臨死的時候或者因為恐懼或者因為嗔恨都會在血液和肉質中留下大量的毒素,人吃了,自然對人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雖然吃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殺生,但是相比之下要好一點,兩害相權取其輕嘛。如果帶著一顆慈悲心去吃素,那麼不僅可以獲得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還能培養自己的善根,本身也是一種修行。哪怕沒有時間誦經持咒,單純的通過吃素和持齋也可以培養善根,滋養自己的慈悲心,讓我們容顏美麗,減少慾望,改變壞脾氣,轉變霉運等。還可以讓我們遠離一切恩怨是非,逐漸的消除業障。

雖然吃素有很多功德,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片面的追求功德而去吃素、持齋。更不能執著這件事情本身,如果因為自己的執著而給不信佛的家人、同事、朋友帶了種種不便,那也不好。比如吃飯的時候有諸多要求,不允許一丁點葷腥,必須用未烹製過葷食的鍋炒菜等,這樣不僅不會吸引他人向佛,還會讓人覺得佛教徒規矩多而望而生畏。倒不如凡事隨緣,只要不點殺,像慧能大師一樣的吃點肉邊菜,也並無大礙。凡事過猶不及,都要有個度,中道最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略說四諦--苦集滅道

苦諦 即三界六道之苦報。此苦報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處,...

星雲大師《佛教對心識的看法》

各位法師、各位信徒: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佛教對心...

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

《法華經》講,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佛可以長久住世,...

皈依的意義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濟、救護之義。三皈依...

星雲大師《佛教對行為的看法》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感謝佛陀的慈悲,感謝各位...

為什麼要戒殺放生

問: 為什麼要戒殺放生? 方海權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

學佛越久,離佛就會越遠嗎

經常聽說: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兩年,佛在身邊,...

星雲大師《佛教對因緣的看法》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二千五百餘年前,釋迦牟尼...

彌勒菩薩的象徵意義

到寺院朝拜過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漢傳佛教寺院的天王...

淨宗九祖-蕅益大師

1.生平 蕅益大師(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號西有,別...

簡易大悲咒水製作方法

準備: 先淨手漱口,然後準備開水一杯,不拘涼熱。有...

什麼是禪七

禪七的起源,源於佛陀在菩提樹下,七日證道。佛陀在菩...

失意時要懂得心寬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難免,一向得意容易讓人忘形;為失...

小男孩的願望

某個小鄉村裡,有位婦人生了一個白白胖胖、十分可愛的...

「敦倫盡分」與「百不管」該如何融會貫通

問: 師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綱領中有敦倫盡分,...

經常這樣觀想,隨時都諸佛菩薩護念你

昨天講的地藏菩薩聖德大觀,他撿一個木頭黑漆漆的地藏...

藥師法門感應力強大的原因

一、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藥師二字包含健康、長壽...

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

接手書,所言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執則成病,...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我們應當如何正確理解和求加持

什麼叫加持?加持就是說,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

化羞辱為前進的動力

在美國,有一位叫庫帕的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在...

右手交給左手

從前在印度,有一個生性非常慳吝的人,不要說叫他布施...

【佛教詞典】圓覺經

(經名)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唐佛陀多...

【佛教詞典】法無礙解

【法無礙解】 p0763   成唯識論九卷二十二頁云:於無...

【視頻】夢參老和尚《貧女的竭盡施》

夢參老和尚《貧女的竭盡施》

【視頻】《妙法蓮華經》天台山佛學院快誦

《妙法蓮華經》天台山佛學院快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