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證嚴法師:靜思懺悔

證嚴法師  2011/01/15  大字體  護眼色

△ 人因自覺而成長,因自滿而墜落;自我批判的認錯心理,是道德人心的第一課,是人格昇華的階梯。

△ 人都是在原諒自己的那一分鐘開始懈怠,應時時警惕。

△ 原諒別人是美德,原諒自己是損德。

△ 勇於承擔,是一分動人的力量;勇於承擔錯誤,則是一種高尚的品質。

△ 一件事情,不能因為自己的錯誤,就不敢再去碰它了。而是要把錯誤調整過來,重新去面對它,趕上它。

△ 大錯誤容易反省,小習氣不易除掉。

△ 懺悔是心靈的告白,也可以說是精神污染的大掃除。

△ 一個人要怎樣才能莊嚴此生,才有自尊己靈呢?唯有二字:「慚恥」。

△ 所謂的「慚」就是我有錯,要趕快認錯,而且以後不會再犯錯,這才是真正有救的人。慚恥也就是有慚愧的心。

△ 懺即「發露先惡」,悔即「改往修來」。

△ 人人皆有良知,能勇於面對現實,懺悔反省,始能自覺錯誤。

△ 進而坦誠告白,誓願改過,並力行正道,則能明心見性,清淨圓滿。

△ 凡夫眾生,孰能無過?

△ 吾人自懵懂無知而至體認世事,不論有心或無心之過錯,皆須懺悔。

△ 懺悔則清淨,清淨則能去除煩惱。

△ 起心動念無不是業;開口動舌、舉手投足無不是罪。學佛應慎防過失錯誤,切莫覆藏罪惡。

△ 時時發露懺悔,改過自新,方得自在安然!

△ 人應常靜思反省,以撥開心靈的洄瀾,發掘智慧的泉源。則世出世間無一事理而不通,無一物體而不解。

△ 當一個人沒辦法自我教育的時候,他也就不再能接受別人的教育了;他的成長實已停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文章列表

以這種心態來拜懺,是不能滅罪的

稱情愛戀,違意憎嫌,此不淨心,未足除罪。 這是說明在...

夢參老和尚30句法語開示

01、想調伏無量劫的煩惱,我們要以善止惡。用善念來對...

當初的三錢,輾轉增盛到三千金

這個五戒的問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增長罪業,第二個...

侵損常住的罪最重

這個常住,就是寺院。什麼叫「侵損常住」呢?侵損常住...

濟群法師《如何懺悔》

無始以來造下的無數罪業,應該如何懺悔?普賢菩薩告訴...

口中自然生出八功德水

舍衛國中,有位大富長者的妻子生了一個端正莊嚴的兒子...

印光大師法語菁華

第一集 1、世之變亂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眾生貪...

星雲大師:欲作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先從做人起 在佛經裡有這樣的兩句話:欲成最佳龍象,...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愛是沒有分別的

佛教徒多數會念佛,但卻不一定都能了解南無阿彌陀佛這...

億萬人心中的菩薩--證嚴法師

數月前我就聽說,只要是世界上稍微有點影響的災難,發...

出家是為了什麼

問: 我很想出家,又想留在家,應何去何從? 證嚴法師...

同理萬物茹素護生

1月19日的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感恩地說,歲末年終之...

有人念佛多年病沒好,便懷疑佛號不靈

《普賢行願品》第四,懺悔業障: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

憨山大師:念佛與參禪

學佛沒有其他伎倆,也沒有什麼訣竅,只是生處要熟,熟...

戒香

仙人山中,微風徐徐,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草香味。在樹...

為什麼不把貧窮賣掉

佈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我...

慈悲語二十條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於心善。 3.一點慈愛...

違緣很多是不是學佛沒加持力

平時總聽人抱怨:我學了這麼多年的佛,可違緣很多,是...

怎樣理解娑婆一大劫,極樂一晝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極樂一晝夜,此顯示極樂時間耳。至...

人的命運有兩種

人的命運有兩種: 一種是定數, 人一出生,來到這個世...

往生咒源自何處,有何功用

問: 往生咒源自何處,有何功用? 大安法師答: 往生咒...

截斷世人生死路,別開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們講講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訂西方公據》後面,收...

要先「離一切相」,才有資格談「即一切法」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我們不淨觀,第一個觀,觀我...

對老鼠、麻雀、昆蟲要有佈施心

對這些老鼠、麻雀、昆蟲,我們要要有憐憫心,要有歡喜...

【佛教詞典】天弓

(雜名)虹之異名。玄應音義二十二曰:天弓亦言帝弓,...

【佛教詞典】五量

(名數)上四量加義准量。義准量者,若准於法之無我,...

【視頻】律宗初探

律宗初探

【視頻】宏海法師《明末高僧蓮池大師》

宏海法師《明末高僧蓮池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