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嚴法師:不離煩惱,也不起煩惱

聖嚴法師  2010/12/07  大字體  護眼色

《法華經》裡將娑婆世界比喻為‘三界火宅’,所謂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欲界’的眾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所謂‘五欲’,就是色、聲、香、味、觸,也有人說是財、色、名、食、睡,總之都不離物質的享受。在人間,雖然五欲的享受能帶給人短暫的快樂和滿足,但是對五欲追求,就像捕風捉影一樣徒勞無功,風和影子都是虛幻不實的,勉強追求只會帶來痛苦。所以,人間的眾生雖然享受五欲之樂,但痛苦的時間其實是遠比享樂的時間多。至於天上的眾生,雖然能享受無盡的五欲之樂而不會有任何痛苦,但是天人的福報有一定的年限,當福報享盡以後,同樣又會回到人間來受苦,甚至到比人間更悲慘的地方去。

到了‘色界’,追求的則是‘定樂’,也就是安住禪定而得到的快樂。雖然不同於五欲的欲樂,而且是大修行人才能享受到的,可是定的快樂,也只有在定中的一段時間內享受,一旦出定以後,定樂也會漸漸消失。

至於‘無色界’,則是最高的禪定境界,此時不但沒有身心的活動,甚至連念頭的活動也沒有,只剩下微細的意識。但是這種禪定也有一定的年限或時段,當定力退失、出定之後,又會回到人間,甚至到地獄、餓鬼或畜生道去了。

由此看來,無論是欲樂或定樂,隨時都有可能失去樂的享受,而且很快就會帶來災難,所以都不是最究竟、最真實的。因此,三界就像火宅一般,燃燒著苦惱和不安的火。而我們都在煩惱中苦中作樂,雖然處境已經非常危險了,卻依然沒有危機意識,還是不斷追逐著不可靠、似是而非的快樂。

但是,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並不是從火宅之中逃出去。雖然小乘佛法認為三界就像火宅一樣,需要趕快離開;但是大乘佛法認為,只要我們內心不會被貪、嗔、癡等煩惱所困擾,那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像在佛國淨土中一樣。所以,並不一定非得逃離三界的範圍。

因此,大乘佛法所說的菩薩與佛,是不離三界的,雖然和眾生一同生活在三界之中,卻不受三界的痛苦。他們和我們生活在相同的環境裡,但他們的心裡早已沒有恐懼、貪愛、怨恨、懷疑或是不安全的感覺。他們不但不覺得自己在受苦受難,而且還不畏艱難地救苦救難,這就是菩薩精神。佛、菩薩都是從三界煩惱中得到解脫的人,也是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對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7美元買走了一整天的快樂

一位女士開車來到小城加油站,本應到自助加油泵那邊加...

要先「離一切相」,才有資格談「即一切法」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我們不淨觀,第一個觀,觀我...

聖嚴法師《有什麼煩惱放不下》

曾經有兩位泰國比丘來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讀書,才剛...

為什麼佈施會內心快樂

佈施功德無量,是我們常說的行話。但是,功德從哪裡來...

對治內心有所得的執著

歡喜特異功能,但是你內心裡的不安還在,就算你成功了...

你要用什麼思想來面對果報

第六意識扮演的是我們所強調的受用緣起,它受用果報的...

煩惱痛苦的根本原因

歐洲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時候...

活在當下益處多多

有人曾問釋迦牟尼佛:梵行聖者,你們居住在樹林簡陋的...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聖嚴法師《堅持的是原則還是偏見》

待人處世的過程中,堅持原則本來是正常的, 問題是:...

聖嚴法師《在家信徒的處世原則》

作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對於子女,應當善盡...

聖嚴法師《處處是金山》

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為尚是未見佛性...

聖嚴法師:收心的練習

佛法教導我們抗拒誘惑、破除對七情六慾的執著,多利用...

助念時家屬殺豬辦席,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問: 請法師開示,亡者的家屬請求助念,在助念中途,...

為何居士互稱師兄,而不稱師姐

男女平等,意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均有佛性。然而,我...

才勸往生言著相 盡思貪戀卻迷濛

才勸往生言著相 盡思貪戀卻迷濛 在中國自古以來的佛教...

不用擔心來生

有一次,佛陀回故鄉迦毘羅衛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

馬郎觀音的傳說

我們知道有一個觀世音菩薩像,畫的叫馬郎婦,這個畫像...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緣

阿恕伽王(又稱阿育王)是一位暴虐無道、瞋怒好殺的君王...

身體查不出病因,能否如願往生

問: 我生病十多年,發病時情緒不受控制,醫院查不出...

六根互用的例子

這以下引出六個現實的例子來作證明。我們看下一段,舉...

自利與利他的關係

1、然欲利他,先須自利 須知此四宏誓願,乃三世一切諸...

只念一句觀音聖號,菩薩就可以感應到

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只要念一句觀世音菩薩,觀世音...

【推薦】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說:有一...

唯佛與佛能究竟明瞭

你們有過這種經歷嗎?出去旅遊、爬山或者什麼,走著走...

【佛教詞典】煩惱賊

煩惱能損慧命、傷法身,故稱為賊。大般涅槃經卷下(大...

【佛教詞典】宗門拈古彙集

四十五卷。清代僧白岩淨符編。康熙三年(1664)刊行。...

【視頻】慧律法師《其實我們就是自己的冤親債主》

慧律法師《其實我們就是自己的冤親債主》

【視頻】道證法師《兩位乳癌患者的啟示》

道證法師《兩位乳癌患者的啟示》